双向板框架结构内力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示。
表 1 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值

项目
B1
B2
B4
l01/m l02/m l01/l02
m1 m2 m′1 m″1 m′2 m″2
3.1 5.8 0.55 3.69 1.52 -5.90 -5.90 -4.08 -4.08
4.2 6.2 0.70 6.85 4.07 -13.02 -13.02 -10.11 -10.11
Structurefeasibilitydesignandanalysisofastadium standsroofsystem
XuJianxin
(GuangzhouUrbanPlanning,SurveyandDesignInstitute,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StructuraldesignandanalysisarecarriedoutonthelargecantileversteelroofofthestadiumstandofTheHongKongU
作用。
所以,作用在结构各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Fi =
GiHi

FEK
=2047
GiHi


∑ GiHi i=1
∑ GiH i=1
由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可得地震下的水平应力与
他可变载荷的组合值,是用来表示地震发生时,根据遇合概 剪应力曲线图。由图 7可知,随着层高的增加,地震水平荷
率所确定的“有效重力”。
2.9 4.2 0.70 3.58 1.95 -5.90 -5.90 -4.57 -4.57
由表 1可看出:支座处存在最大负弯矩值,跨中存在最 大正弯矩值,且可负 弯 矩 的 绝 对 值 大 于 正 弯 矩 值。 在 正 负 弯矩扭力的作用下将形成应力拱,如图 4所示。同时,可得 到在楼板 弹 性 工 作 阶 段 ,随 着 载 荷 的 逐 步 增 大 ,将 在 板 底 部对角线的位置出现塑性裂缝并开始向四个边角扩展。 临近破坏数值 时,在 垂 直 楼 板 顶 部 两 条 对 角 线 的 方 向 处 将 出 现 环 状 裂 缝 ,根 据 受 力 特 点 还 可 以 得 出 ,楼 板 顶 部 的 板角处混凝土 由 于 正 负 应 力 拱 的 作 用 将 被 挤 碎,具 体 楼 板上下部位破坏情况如图 5所示。从破坏过程和裂纹分 布情况,还可看 出 双 向 楼 板 的 传 递 给 支 承 结 构 梁 的 荷 载 并不是沿着楼 板 边 缘 均 等 分 布,而 是 相 对 集 中 于 板 的 中 部,两端相对较小。
·52·
第 47卷 第 2021年
185期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AVuolg..47No2.01251
DOI:10.13719/j.cnki.10096825.2021.15.019
双向板框架结构内力研究分析
王 云 平1,2
2.2 内力计算
载为 1280kN。经 计 算 可 得:一 层 G1 =6032kN;二 层 G1 =5951kN;三层 G1 =5951kN;四层 G1 =5951kN;五 层 G1 =6212kN。
根据板的长宽边比值可知,选择的三块板均为双向板。 计算跨度:对于内跨 l0 =lc(轴线间距离);边跨 l0 =lc+h/ 2。此时跨中的最大 弯 矩 应 为 内 支 座 固 定 和 铰 支 时 二 者 的
横墙体自 重。 根 据 前 期 基 本 公 式 计 算 可 知,屋 面 重 为 3492kN;楼板 重 为 2477kN;梁 重 为 1378kN;柱 重 为 709kN;围护砌体重为 747kN;女 儿墙 重为 633kN,活荷
构整 体 荷 载 总 计 算 数 值 为:g+q=4.64+2.8= 7.44kN/m2。
·54·
第20472卷1第年185期月 山 西 建 筑
者可以发现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平应力与剪应力的比值在减 小。同时又对柱的剪 应 力、水 平 应 力 以 及 反 弯 点 高 度 进 行 了验算,发现剪应力较大值出现在每一跨的中间位置,即边 柱上的剪应力小于 内 柱 的 剪 应 力。 同 时,首 层 处 出 现 最 大 剪应力。柱 子 的 反 弯 点 数 值 随 着 楼 层 高 度 的 增 加 由 大 变小。
载数值减小,第一层为 593.63kN,第五层为 143.29kN。但
楼板顶层“有效重力”计算 荷 载 数 值 有 恒 定 载 荷、梁 是框架结构的层间剪应力却随着层高的增加而增大,第一
体重量,半层柱自重,半层墙自重,50%楼面均布活荷载。 层为 45.03kN,第五层为 14.84kN,呈线性递减。对比二
thestructuraldesignschemeissafeandfeasible.
Keywords:stadium,largecantilever,steelstructure,structuraldesign
收稿日期:20210224 作者简介:王云平(1991),男,硕士,工程师
第20472卷1第年185期月 王云平:双向板框架结构内力研究分析
3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重力荷载代表值是指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以及其
!"#$%&'()
!"*$%&'()

综上,此 建 筑 结 构 物 总 的 “有 效 重 力 ”荷 载 计 算 数
值为:

∑ Gi =G1 +3G2 +G5 =6032kN; i=1 5
Geq =0.85∑ Gi =0.85×6032=25582.45kN。 i=1







!"#$% &'()*+
0
合值弯矩,即 g+q/2和 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之和,当 各区格板的值为 g+q/2时为第一种情况,此时所有中间部 位区格板其四周支承均可近似地作为固定,对边区格,其内 部支承为固定,外部 支 承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而 定。 当 各 区 格 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对长边、相对短边)两个方向产生弯矩。

因此,本次选取的三种边界条件的楼板 B1,B2,B4类 2 内力计算
型均为双向板,三种类型楼板计算简图见图 1~图 3。
2.1 荷载数值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1.大连大学基建处,辽宁 大连 116622; 2.大连大学 辽宁省复杂结构体系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622)
摘 要:以建筑结构设计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双向板框架结构内力的分布规律、破坏模式进行分析,介绍了梁、板等连接构件间裂
缝的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同时对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内力分析与地震荷载验算,为优化结构设计,规避裂缝,保证建筑
1 工程概况



某建 筑 物 为 混 凝 土 钢 筋 结 构,总 建 筑 面 积 约 为
4000m2,框架结构,层数为 5层,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

防烈度为 7度。以首层楼板为例,由柱距及边界条件可知 存在三种类型边界条件,即三边固定一边简支的 B1板、两 边固定两边简支的 B2板、四边固定的 B4板[69]。同时,根
·53·
根据国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6]当中的规范要求可 其他楼层“有 效 重 力”荷 载 代 表 值 有 楼 面 恒 载,50% 楼 面
查得,用于恒载计算系数取值 1.2即可,用于活载计算系 均布活荷载,纵、横 梁 自 重,楼 面 上 下 各 半 层 柱 自 重 及 纵
数取值 1.4即 可。由 此 可 知,建 筑 结 构 恒 载 计 算 值:g= 1.2×3.87=4.64kN/m2,活 载 计 算 值:g=1.4×2.0= 2.8kN/m2。根 据 以 上 计 算 确 定 的 荷 载 数 值 可 得 ,建 筑 结
结构安全提供借鉴。
关键词:框架结构,双向板,裂缝
中图分类号:TU3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825(2021)15005203
0 引言

21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建 筑 行 业 快 速 高 效 的 发 展 ,在 居 民 物 质 生 活 不 断 提 高 的 同 时 ,也 对 建 筑 物 的 安 全 性、耐久性、适 用 居 住 性 也 有 着 高 标 准 的 要 求 。 [13] 框 架 结构在建筑物 当 中 占 据 重 要 地 位,应 充 分 考 虑 结 构 当 中 各 个 构 件 的 相 互 影 响 、受 力 变 形 等 因 素 ,全 面 分 析 框 架 结 构抗震性能,保 障 建 筑 工 程 整 体 从 设 计 到 使 用 阶 段 的 质 量安全、性能 优 越[4,5],针 对 楼 房 结 构 设 计 中 的 各 构 件 间 的 内 力 进 行 分 析 探 讨 ,总 结 其 内 力 分 布 规 律 和 破 坏 特 征 , 为优 化 结 构 设 计,规 避 裂 缝,保 证 建 筑 结 构 安 全 提 供 借鉴。
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GuangzhouCampus).Theultimatebearingcapacity,normalservicelimitstateandoverall
stabilityofthesteelroofareverified.Theresultsshowthatthedesignedstructureandmembersfullymeettherequirementsofrele
vantcodes.Onthisbasis,thispaperpresentsaspecialanalysistobesupplementedinthesubsequentdesignstage.Finally,the
researchandanalysisresultsshowthatthedesignedsteelroofcanbasicallymeettherequirementsofrelevantdomesticcodes,and
选取具有代表的 一 榀 框 架,其 在 水 平 地 震 作 用 下 计 算
参数及示意图,如图 6所示。
设计 地 震 分 组 在 第 二 组,设 计 基 本 地 震 加 速 度 值 为
0.10g,抗震设防烈度 7度,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值:
Tg =0.40s;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0.08。 结构自振周期: T1=0.25+0.53×10-3槡3HB2 =0.25+ 0.53×10-3 ×槡1381.53.29=0.32s。 因为 Tg>T1,所以 α1 =αmax=0.08;故: FEK =Geqα1=0.08×25582.45=2047kN。 因为 T1 <1.4Tg,所 以 不 需 考 虑 结 构 顶 部 附 加 集 中

据建筑结构设计法规可知,对于四边均为支承的矩形楼板,

在长跨与短跨比值大于 3的情况下,楼板可按照沿着短边

方向的单向板计算,相反,其比值大于 2小于 3时,可按照
双向受力的双向板计算,同时,对于比值不大于 2时,也可
为双向板,其受力特 点 为,在 荷 载 条 件 下,双 向 板 将 在 纵 横
.-


的值为 q/2时为第二种情况,此时所有中间部位区格板其
四周支承均可近似得作为简支,对边区格,其内部支承为简
支,外部支承根据实 际 情 况 而 定。 支 座 附 近 的 最 大 负 弯 矩
在内支座固定时,即 g+q共同作用下最大。以 B1板为例,
混凝土的泊 松 比 ν为 0.2。其 他 各 板 的 弯 矩 数 值 如 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