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第1节《水中的动物》教案苏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水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通过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能够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对河蚌进行观察,能够说出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概述河蚌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教学难点】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实验;观察河蚌。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鱼缸、鲫鱼、河蚌、放大镜、剪刀、解剖刀、纱布、橡皮筋、红墨水等;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水中动物的资料,预习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

【教学内容】
(1)怎样判断河蚌的前端、后端?贝壳有什么作用?
(2)河蚌是怎样运动的?在什么环境中才运动?
(3)河蚌的鳃有几片?斧足有几个?
2.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在两片贝壳的内面,也就是河蚌身体的最外层,是不是各有一片柔软的膜,这两片膜有什么作用?
3.出示其它软体动物的图片,请学生总结它们与河蚌有哪些相似的基本特征?并能说出一两种知道的软体动物。

(1)河蚌是生活在淡水水底的动物,2片对称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贝壳的前端钝圆,后端稍尖。

(2)在安静状态下,贝壳能微微张开,露出斧足,由于斧足的伸缩使身体前进,斧足是运动器官;当遇到刺激时,斧足收回,两片贝壳就紧紧合在一起。

(3)鳃有4片,只有1个斧足。

2.两片贝壳内面各贴着的一片柔软的膜,包裹着蚌的身体,犹如外套,叫外套膜。

在它的外层能看到的一条条的环纹,叫生长线,就是由外套膜形成的。

所以贝壳能不断生长。

3.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内壳);大多用鳃呼吸。

如蜗牛、乌贼等。

5.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吃到哪些
淡水鱼类?
介绍:我国的海洋和江河、湖泊里蕴藏
着极为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其中经济
价值较高的有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


济价值比较高的海洋鱼类有200多种;
我国的淡水鱼类约有800多种,青鱼、
1.积极参与了解,增强民族自
豪感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常
见淡水鱼
【板书设计】
第1节水中的动物
一、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
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体形
体色
1.鲫鱼体表
感觉器官
呼吸器官
运动器官
2.鱼类的主要特征: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三、观察河蚌
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大多用鳃呼吸
四、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