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缺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蜡件断裂
缺陷描述:蜡件在某些部位产生裂纹或完全断裂
缺陷原因:蜡温偏高;循环使用的旧蜡太多;蜡件放在胶膜内时间过长才被取出;使用劣质蜡或过硬质的蜡;取蜡模或碰断
解决措施:调低蜡温;蜡基内增加新蜡(新蜡占机内总蜡量60%以上);大批量循环唧蜡时,一次少注几个胶膜;改用高品质蜡或软质的蜡;操作要小心谨慎
2.蜡模披缝
缺陷描述:在蜡件上出现多余的蜡的薄片飞边或毛刺
缺陷原因:蜡机气压偏高;蜡温偏高;夹胶膜两侧的压力太小;胶膜在出蜡嘴处停留时间过长;胶膜没割好,胶膜变形,或胶膜弹性大
危害:增加清理工作量;导致工件裂纹;增加金属消耗
解决措施:调低蜡机气压或蜡温;增加胶膜两侧的夹力;减少唧蜡时间;检查胶膜的割模质量及变形情况
3.蜡件流痕
缺陷描述:蜡件在某些部位没有完全成型,或出现冷隔线,流痕,夹层等
缺陷原因:蜡机气压偏低;蜡温偏低;胶膜被夹的过紧;蜡机出蜡嘴被堵塞;胶膜有问题,内部气体不能溢出,;胶膜温度过低,流入的蜡很快凝固
解决措施:调高蜡机气压;调高蜡温;将胶膜两侧的压力减小;清洁疏通蜡机出蜡嘴;在胶膜内部的死角位开“走气线”;将胶膜在20-22℃保温1-2小时后,再开始唧蜡。
4.蜡模表面粗糙
缺陷描述:蜡模表面不光洁,有孔洞缺陷
原因分析:
a.脱模剂太多。
在蜡模表面出现许多小颗粒状物质,其来源多样,有的是过分使用滑石粉和硅酮脱模剂。
胶膜没有经常清理时,这些物质会逐渐积累,导致蜡件表面粗糙
b.蜡模表面粘附蜡屑或灰尘
c.使用污染了的回用蜡。
当回用蜡中混入了颗粒状物质时,它们也会被注入蜡模中,形成分散的粗糙区。
当这些颗粒转移到铸件表面时,结果更糟糕。
焦树脂蜡会在蜡罐底部和壁部堆置,这些物质随后被注入蜡模内,导致蜡件表面粗糙
解决措施:脱模剂要适量,避免滑石粉与脱模剂同时使用;保持工地洁净;清洗弄脏的蜡模;保证蜡料的质量
5.金珠
缺陷描述:工件上出现了多余的金属珠
原因分析:主要与开粉有关
铸粉/水的比例不当,用水偏少,粉浆粘稠气泡难以抽出;开粉操作工作时间过长,铸模盅在抽气时已经开始凝固;抽真空机运转不正常,铸模盅抽气不完全;铸模表面粘有油脂或较大粒灰尘;铸粉本身有凝固颗粒
解决措施:适当增加水的比例,使得粉浆的稠度变稀;开粉操作控制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一般k 金铸粉不超过8-9分钟;铂金铸粉不超过40分钟;检查真空机是否工作正常,抽气时要不停拍打震动台面;保持蜡模表面干净,使用蜡模光亮剂;防止铸粉受潮聚团,增加搅拌时间
6.缩孔疏松(金枯)
缺陷描述:在铸件表面或内部出现枝晶状孔洞,孔壁可见到枝晶
原因分析:
合金方面:凝固范围宽;回用料过多;金属液氧化严重
铸型方面:石膏温度过高
工艺方面:水线过小或过少;水线过细;水线过短或过长;工件过分靠近树头;水线位置不当;树心不够粗;工件间过分靠近
浇注方面:压力不够;浇铸温度过高;金属液不够
工件结构:厚薄过渡不好;工件过于厚大;截面薄而大
解决措施:
合金方面:采用凝固范围小的合金;控制回用金的比例,回用料清理干净;防止金属氧化
铸型方面:降低石膏型温度;形成温度梯度
工艺方面:水线的设置位置,最晚凝固的部位;水线的长短粗细,比工件凝固晚;种树时保证树头、树心有适当的距离;保证工件间有适当的距离
浇注方面:适当降低浇注温度;提高充型压力;保证有足够的金属液
工件结构:避免出现厚薄断面交替出现;避免工件过于厚大;避免薄面过大,或采用冲压工艺
7.砂眼
缺陷描述:铸件表面肉眼可见、分散、相对较大的孔洞和杂夹物。
通常只有抛光后才能看见这种缺陷,有些可能可以通过打磨或抛光去除,但有时候抛光后反而使孔洞扩大
原因分析:浇注时金属液冲刷型壁,引起铸型型壁破裂。
铸粉剥落后会陷入到金属液中,这些铸粉颗粒(主要是SiO2)就成为杂质物,它们经常在近表面出现
这种缺陷的原因有:
铸型强度较差,如果用贮存太久或贮存在潮湿环境中的铸粉,或粉水比例不准确时,铸型强度就会降低;
种蜡树时不正确,出现尖锐的角,特别是在蜡模水线与中心主浇道的连接处,或在蜡树其他部位,铸型收到浇注金属液的冲击可能引起破裂;
浇注时冲刷力过大或首饰件很大时,铸粉颗粒剥离的危险性随着金属液流速的增加而增大,特别是金属液处于紊流状态时,因此离心铸造比静态铸造更易形成这样的缺陷
解决措施:
铸粉:首先要控制铸粉质量和倒粉过程,如果失去光泽时间异常长,出现这种缺陷的危险性会显著增加。
如果粉水比例正确,则是铸粉质量差的原因,铸粉可能是本身生产质量差,或在潮湿环境中存放,或存放时间过长,铸粉必须密封保存
蜡树设计:要确定蜡模水口与中心浇道连接光顺,大的铸件不能有尖的棱边,因在金属液冲击下会破裂
铸造:离心铸造时不要使用太高的转速
8.残缺、冷隔
缺陷描述:工件不完整,缺少某些部分,或在表面出现类似裂纹的痕迹,但与裂纹相比,它们的边较光顺,痕迹表面周围轻微起皱。
残缺和冷隔属于同类缺陷,主要因金属流动性不好引起,程度小的导致冷隔,严重的导致残缺
具体原因:
合金方面:含锌,锡等易氧化元素过高,氧化膜粘稠;合金中杂质多,金属液黏度高
熔炼方面:未采取保护措施,金属液吸气氧化严重
浇注方面:石膏型温度偏低;金属液温度偏低;浇注压力不够,或反压力大;浇注速度慢,时间长
工艺方面:水线过细过长;水线位置不当;水线数量偏少
工件结构方面:工件过于幼细
解决措施:
合金方面:适当降低锌,锡含量;选用含少量硅或硼的合金;采用杂质含量少的材料,减少旧料用量
熔炼方面: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金属液氧化吸气
浇注方面:适当提高石膏温度;适当提高金属温度;提高充型压力;适当提高离心机转速,检查抽真空机的真空度;避免过高充填速度,造成型腔的压力大
工艺方面:水线不宜过细或过长;难成型的部位应多加水线
工件结构方面:避免结构过于幼细及面大壁薄
9.表面粗糙、粘砂
缺陷描述:铸件表面粗糙、粘砂,似乎湿的表面嵌入了细粒砂,这种缺陷只出现在表面,对机械性能和微观组织都没有影响,主要的坏处就是废品率高,抛光工件困难
原因分析:这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铸型强度不行,铸型不能抵抗金属液的压力和冲刷,由于铸型表面不好,或者焙烧升温过快,或者是铸造条件不合适,导致凝固后形成了粗糙的表面组织
铸型失效的主要原因有:铸粉变质(铸粉温度太低,或者贮存在潮湿的环境中,引起粘结剂的预先固化);水粉比过高;有时石膏型焙烧时升温速度过快,引起铸型破裂
解决措施:检查铸粉的质量;检查开粉操作正确与否测量失去光泽的时间;确定焙烧制度正确受控;
离心铸造时适当减短铸树长度和旋转速度
10.硬点(钢砂)
缺陷描述:工件抛光后表面出现了颗粒状凸起,出现抛光划痕,难抛光亮
原因分析:一般硬点有三类:用镍漂白的k白金,由于镍不易融入到金中,容易产生偏析而形成硬点,在用硅脱氧的合金中,容易形成硅化镍,特别是存在二氧化硫气氛时更容易出现在用硅脱氧的各类合金中,加硅有助于减少氧化,改善铸造性能,使得铸胚表面光亮,但是当温度高时容易产生二氧化硅硬质点。
以上两种物质的密度都较小,倾向漂浮到工件表面,因此常在铸件的一侧出现在用高熔点的元素细化晶粒时,因合金元素偏析而出现硬点群
解决措施:
合金方面:减少合金中硅含量及晶粒细化剂含量;避免过度使用旧料,应及时提纯
熔炼方面:注意保护金属液,减少氧化;注意控制熔炼温度,避免过高温度;注意使金属液均匀,避免存在未溶尽的元素
浇注方面:注意控制石膏温度和金属温度;注意使石膏焙烧完全。
缺陷统计表格
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