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二下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二下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错误的是
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B.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C.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寸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
3.下列有关科学方法运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力的示意图直观的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运用了模型法
B.由增大摩擦的方法联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
C.类比速度来研究功率,运用了比较法
D.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运用控制变量法
4.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D.有雾霾的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5.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D.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有体积均为400cm2的长方体物块A、B,己知物块B的密度为0.25×103kg/m3,现用细线将A、B两物块分别与天花
板和容器底部相连,使其部分浸入水中,如图甲、乙所示,此时物块A、B均有1
4
体积露出水面,且细
线的拉力均为F,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拉力F的大小为2 N
B.物体A的密度为1.25 g/cm3
C.甲、乙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
D.放入物体后,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8.如图,在“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的实验中()
A.小车在斜面上所受的重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
B.下滑过程中,小车的重力势能增加
C.小车滑到水平面上,由于惯性,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D.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大,小车前进得越远
9.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水的密度33
1.010kg/m
ρ=⨯,g取10N/kg)()
A.漂浮,F浮=10N B.悬浮,F浮=8N
C.漂浮,F浮=8N D.沉在水底,F浮=10N
10.有人认为使用弹簧测力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C.使用时避免弹簧、指针与外壳摩擦
D.不能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功率相等的两辆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3,则两汽车牵引力之比为____,做功之比为_______。

12.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在30N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N,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_____m,若物体的重力变为80N,则拉力F为_____N.
1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新型拖把——“真好拖”,包含拖把与脱水装置,图乙是其结构图.在使用时只需将拖把浸湿,然后放在脱水槽中,用脚踩动踏板,脱水槽会转动,拖把上的水就会从小孔被甩到容器内.脱水装置的脚踏板、提手上都有凹凸的花纹,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脚踩踏板时,脱水槽带动拖把转动,拖把上的水由于________被甩入容器内,拖把的运动状态__________(选填“没发生”或“发生”)改变。

14.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N。

F 的拉力,将一重为30N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15.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一个工人沿斜面用25N
顶端,则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16.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被踢出后,毽子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在_____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7.如图所示的两种剪刀中,在理发时应选______,理发剪刀属于_______杠杆。

18.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______________的质量叫做密度;密度是__________(选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特性;铜的密度是8.9×l03千克/米3,读作8.9×l03______________。

19.(6分)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_____弹簧。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6分)如图所示,重为8N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6N,作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
21.(6分)根据下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8分)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两组实验都应该注意小球应该由_______释放,然后分别撞击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

实验中,让同一个小球从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探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其_________的关系。

(2)分析图乙你能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装置的水平面如果绝对光滑,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在许多公交事故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超速”,进一步想知道,在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于是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测定,得到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小球的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23.(8分)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

请你为验证这个猜想设计一个实验。

所需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10分)新建成的镇原县体育场已于2020年6月向市民全面开放,在体育场修建施工过程中,起重机在5s内将质量为5×103kg的钢材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2m,而它的电动机做的功是2×105J。

(g取10Nkg)求:
(1)起重机对钢材所的有用功:
(2)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3)起重机的功率。

25.(10分)边长为0.1m的正方体金属块M,重为25N,将M挂在杠杆的B端,并使其浸没水中,如图所示.已知OB=0.8m,OA=0.6m,现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g取10N/kg,不计杠杆、绳的质量.求:
(1)金属块的密度ρ;
(2)此时金属块所受的浮力F浮;
(3)F的大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跳远助跑”时,起跳前人的速度较大,跳起时由于惯性跳的更远,利用了惯性的原理;“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是利用使接触面粗糙的办法增大摩擦;“踢足球”时,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向,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仰卧起坐”时利用人的重力来锻炼身体,与大气压无关,故选D。

考点:惯性的应用、影响摩擦的因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A错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错误;
C.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故C错误.
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3.C
【解析】
【详解】
A.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地描述一个力,即力的三要素,使用的是模型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减小摩擦与增大摩擦是相反的方法和思路,所以根据增大摩擦的方法推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运用了逆向思考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速度和功率采用了类似的定义方法,类比速度来研究功率,运用了类比法,故C错误符合题意;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不变,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
【详解】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很大的斥力,故A错误;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B错误;
C.将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隙,故C正确;
D.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飞叶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所以飞叶的转速变慢;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飞叶的惯性不变,故A正确;
B.轴承内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摩擦,故B正确;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转动速度无关;
(2)在同等情况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6.C
【解析】
【详解】
A 、若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则力对物体没有做功,说法错误,
B 、功率大的机器只有说明它做功快,而不一定做功多,说法错误,
C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做功快,说法正确;
D 、做功快的机器只能说明功率大,而机械效率不一定高,说法错误。

故选:C 。

7.D
【解析】
【详解】
A . G
B = m B g=ρB gV B =0.25×103kg/m 3⨯10N/kg ⨯400⨯10-6m 3=1N
乙容器中B 受到的浮力为:
F B 浮=ρ水gV B 排=ρ水g
34V B =1.0×103kg/m 3⨯10N/kg 34
⨯⨯400⨯10-6m 3=3N 细线对B 的拉力:
F=F B 浮-G B =3N-1N=2N ,故A 正确;
B .A 的重力为:
G A =F A 浮+F=F B 浮+F=3N+2N=5N ρA =A A m V =A A G gV =63510N /kg 40010m
-⨯⨯N =1,25 ⨯103kg/m 3=1.25g/cm 3 故B 正确;
C .已知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且内面装水质量相等,而:V A =V B ,V A 排=V B 排,两容器中水面高度的变化量相等,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可知,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相等,C 正确;
D .因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 甲=G 容+G 水+G A 排;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 乙=G 容+G 水+G B ;
而V A 排= V B 排>G B ,故F 甲> F 乙,D 错误。

8.C
【详解】
A .小车在斜面上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 不符合题;
B .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B 不符合题;
C .小车滑到水平面上,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故C 符合题;
D .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大,小车前进得越近,故D 不符合题。

故选C 。

【点睛】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重力的方向、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中考常见题型,基础性题目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所受的浮力
333310kg/m 10N/kg 110m 10N F gV ρ-==⨯⨯⨯=浮水排
又因为G=8N ,所以F G >浮,物体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中,而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等于8N ,故A 、B 、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0.B
【解析】
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使用时要检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不能超出其最大量程,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等,对照使用规则就可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
A 、使用前调零是弹簧测力计使用的必需环节,一旦指针不能指零,必然影响测量的最终结果,故A 不符合题意;
B 、弹簧秤使用时可以是竖直放置,也可以倾斜使用,只要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保持平行即可,故B 符合题意;
C 、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是由弹簧跟外壳构成,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间的摩擦,故C 不符合题意;
D 、弹簧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就不再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会损坏,故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点评:弹簧测力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必须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去测量力的大小.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3∶2 1∶1
【解析】
【分析】
【详解】
[1][2]由题意可知,两辆汽车的功率相等,所用的时间相等,根据公式W Pt
=可知两辆汽车牵引力做的功相等,故做功之比为1∶1;牵引力之比为
112 21
23 2
W
F s s
W
F s
s
===
故牵引力之比为3∶2。

12.10 4 4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1
2
(G+G轮),则动滑轮重力:
G轮=2F-G=2×30N-50N=10N;
[2]拉力端移动距离
s=2h=2×2m=4m;
[3]若物体的重力变为G′=80N,拉力
F′=1
2
(G′+G轮)=
1
2
×(80N+10N)=45N.
1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惯性发生
【解析】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

【详解】
[1]脚踏板和提手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3]拖把浸水之后,拖把放在脱水槽内转动,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水脱离拖把,被甩入容器内.脱水槽带动拖把转动时,拖把由静止变为运动,并且转动方向不停的改变,所以拖把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点睛】
“真好拖”拖把,利用了增大摩擦、惯性、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重力等知识点.体现物理和生活有密切关系.
14.0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A 、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 、B 保持相对静止,A 、B 之间没有摩擦力,故此时木块B 所受摩擦力为0N 。

[2]由于均是推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推力等于动摩擦力,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以及压力有关,对比甲、乙两图,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则动摩擦相同,故推力相同,为12N 。

15.5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1]拉力所做总功
25N 3m 75J W Fs ==⨯=总
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
30N 2m 60J W Gh ==⨯=有
利用斜面所做的额外功
75J 60J 15J W W W =-=-=额总有
克服物体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做的功为额外功,故物体所受摩擦力
15J 5N 3m
W f s ===额 [2]斜面的机械效率
60J =0.880%75J
W W η===有总 16.力 增大 重力
【解析】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详解】
[1]毽子被踢出,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3]在毽子上升过程中,毽子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毽子在重力作用下,最终会落向地面。

17.甲费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2]由图甲知,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能省距离,用起来方便;图乙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省力。

所以在理发时选择甲种剪刀。

18.单位体积物质千克每立方米
【解析】
【详解】
[1]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密度;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铜的密度是8.9×l03千克/米3,读作8.9×l03千克每立方米。

19.乙甲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在弹性限度内,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显然,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
第二空.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
【解析】
【详解】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压力与斜面垂直,故在斜面上作出一点,垂直斜面向下
作出压力,如图所示:
21.
【解析】
【详解】
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对于凹透镜,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静止速度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不能木块将以恒定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1和31和2速度
【解析】
【详解】
第一空.为了控制小球的初速度相同,两组实验都应该注意让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释放;
第二空.“同一钢球”控制了小球的质量不变,“不同高度”钢球的高度不同,运动的速度也就不同,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小球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第三空.分析图乙可以得出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是:物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第四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理由如下;
第五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不受摩擦力,木块将以恒定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第六空.超载是指汽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选择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等,质量不同的1和3小球进行实验。

第七空.超速是指汽车的质量一定,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选择质量相等到达水平面速度不同的1和2小球。

第八空.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23.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器材: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

[2]实验步骤:(1)将烧杯中倒入适量水。

(2)将一块橡皮泥捏成正方体并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

(3)将这块橡皮泥捏成球状重复上述步骤,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

(4)将橡皮泥捏成任意其他形状,重复上述步骤,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

[3]分析及结论:比较F 1、F 2、F 3的大小,若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无关;若不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 (1)1×105J ;(2)50%;(3)2×104W
【解析】
【分析】
【详解】
(1)钢材的重力
G=mg=5×103kg×10N/kg=5×104N
起重机对钢材所的有用功
W 有用=Gh=5×104N×2m=1×105J
(2)电动机做的总功W 总=2×105J ,则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45510J ===50%110J
W W η⨯⨯有用总 (3)起重机的功率
54110J =210W 5s
W P t ⨯==⨯总
答:(1)起重机对钢材所的有用功是1×105J ;
(2)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是50%;
(3)起重机的功率是2×104W 。

25.(1) 2.5×103kg/m 3 (2)10N (3)20N
【解析】
【分析】
【详解】
(1)3325N
2.5kg 10N /kg (0.1m)0.001m
G m g V V ρ=====2.5310⨯kg/3m ; (2)F 浮=g V ρ=水排 1.0310⨯kg/3m ⨯10N/kg ⨯(03.1m)=10N.
(3)F 拉=G 物-F 浮=25N -10N=15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拉B OB=FOA ,即F=B 0.8m 0.6m
OB F OA =⨯拉15N=2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