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区文锦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罗湖区文锦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1.读拼音,把汉字写在括号内。
牪(1)我蹲在母亲身边,看着盆里róu ( )的衣服和zhàn( )开的泡沫,心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绝不允许她再dān ge( )。
牪(2)这时,从坚硬的bō li( )表盖里发出qīng cuì( )的声音,一会儿又传来xī shuài( )的歌唱,给沉寂的夜晚增添了一些乐趣。
2.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牪A.夹.(jiá)衣抹.(mā)平闲逛.(ɡuànɡ)游手好.(hào)闲
牪B.喷.(pèn)香围裙.(qún)乖.(guāi)巧语重.(zhòng)心长
牪C.撇.(biě)嘴头衔.(xián)勉强.(qiánɡ)养尊处.(zhǔ)优
牪D.模.(mó)样造型.(xíng)为难.(nàn)呼天抢.(qiāng)地
3.下边有错别字的一项()
牪A.千山万水鹤立鸡群拖泥带水B.慷慨激昂花团锦簇冥思遐想
牪C.油光可见海誓山盟相形见绌D.沧海桑田莫衷一是随机应变
4.对下面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牪A.这种感觉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引用)
牪B.这些红领巾一大早就到敬老院打扫卫生了。
(比喻)
牪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
牪D.叶子落光了,树顶上的鸟窝宛如黑蘑菇。
(比喻)
5.下列对话中,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组是( )。
牪A.甲:我的作文不好,你今后得多指点。
乙:不敢当,尽我所能吧。
牪B.甲:你的作文没说的,全班第一。
乙:过奖了,哪有那么好?
牪C.甲:今天是我十二岁的生日。
乙: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牪D.甲:多年不见,我也没有准备贵重的礼物。
这是我亲手做的小玩意儿,希望你能喜欢。
乙:礼轻情意重,谢谢你的一番心意。
6.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例句一样的是()
牪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牪A.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
牪B.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
牪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牪D.李静被评为本学年度市“三好学生”。
7.下列歇后语不是源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
牪A.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B.阿斗的江山——白送
牪C.关公赴会——单刀直入D.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8.把下面的短语按一定顺序填入句子中,与前面的内容衔接最恰当的是()
牪竹,是上苍赏赐南山的肺,吐纳氧气,滋生水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牪①泻进山商下的洼地
牪②凝结在叶尖化为晶莹的露珠
牪③汇成一泓清莹的湖
牪④跌落岩缝汇聚成“叮咚”作响的山泉
牪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
9.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
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牪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
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牪唯在________,江南江北,________;
牪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积累了不少语言。
牪①我在《长歌行》中积累了把时光比喻成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②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明白读书时要下一番苦功夫,因为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
牪③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明白了我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的道理;
牪④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刻苦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能比我们的老师更有成就。
11.畅游名著,书香醉人。
牪(1)填一填。
回顾汤姆·索亚的成长经历,照样子填写人物特点或相关故事情节,完成“汤姆·索亚成长阶梯”思维导图。
牪
牪(2)如果你能进入《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世界,你愿意跟随汤姆·索亚一起历险吗?请根据书中的历险情节与自身特点,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12.文言文阅读。
牪愚人食盐
牪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
嫌淡而无味。
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薄暮至家,母已具食。
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牪(选自《百喻经》)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牪①昔.有愚人________ ②食之,甚.美________
13、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牪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牪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牪__________________
15、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牪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牪端午
牪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牪
牪材料二:
牪①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牪②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
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
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牪③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多种多样。
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
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
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牪16、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璐璐想去1号教学楼,参加____________活动,吟诵屈原的作品。
牪17、材料二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
牪18、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牪(1)端午节还有“踏青节”这个别称。
( )
牪(2)过端午节,并不是只为了纪念屈原。
( )
牪(3)端午节这天,璐璐特意请了一天假去参加庆祝活动。
( )
牪19、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选一个写一写。
牪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牪公交车上
牪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牪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女儿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牪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好大劲儿,才把父亲扶上车。
牪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这时一个姑娘突然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呢,而且只有几站地,站一会儿就到了!
牪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让座的姑娘脸上流露出了笑意。
牪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个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
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再次表示感谢。
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想问清他在哪个病室。
就这样,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牪“爸,伤口痛了吧?”
牪“一点点吧!”
牪“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您还要坐!”
牪“你呀,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所顾虑了……”
牪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牪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牪20、这篇短文的题目没有表达出文章的主题,请你给短文换上一个更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
牪2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牪看望——( )痛楚——( )避免——( )
牪2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牪人满为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另有隐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3、结合短文,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出人物的特点。
牪让座的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牪24、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画出来
牪2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
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15.习作。
牪六年的学习时光转瞬即逝,成长的道路上有悲也有喜,有苦也有甜,有苦涩的印记,也
有幸福的回忆……你的心中,埋藏着怎样的成长故事?想一想,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牪要求:
(1)牪、内容具体,叙述完整,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牪、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1.揉绽耽搁玻璃清脆蟋蟀
牪【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牪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绽”“耽”“蟀”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牪【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易错字音。
题目要求选择的是“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注意看清楚题目的要求。
下面写出选项中读音错误的词语,以及修正后的
牪A项,抹.(mā)平——抹.(mǒ)平。
牪B项,读音正确。
牪C项,撇.(biě)嘴——撇.嘴(piě)。
勉强.(qiánɡ)——勉强.(qiǎng),养尊处.(zhǔ)优——养尊处.(chǔ)优。
牪D项,模.(mó)样——模.(mú)样,为难.(nàn)——为难.(nán)
3.C
解析:C
牪【详解】C.油光可见—油光可鉴
牪故答案为C。
4.B
解析:B
牪【解析】略
5.C
解析:C
牪【详解】略
6.A
解析:A
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辨析。
牪例句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作者说的话。
牪A选项中的引号内的内容是皮埃尔说的话。
牪B选项的引号是引用神话故事的名字。
牪C选项的引号是表示在这个句子中,“自由”不是本意。
牪D选项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的奖励称号。
7.D
解析:D
牪【详解】略
8.C
解析:C
牪【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
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牪故答案为C
9.除夕同贺迎春纳福重九寻几束束茱萸种下四季难忘的殷殷切切和平平安安牪【详解】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考查类型为续写式仿写。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例句,了解例句的特点“节日,大江南北(范围),人们共同做的事情;或…,将…,组成…(祝福语)”,明确了句式特点,那么就可根据题目要求,选取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和重阳节)进行仿写。
牪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同观千帆竞发;或在春节,将一只只饺子,包成绵亘千古的合合美美与快快乐乐。
牪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共插一枝茱萸;或在除夕,将一串串鞭炮,爆出千年不变的美美满满与平平安安。
牪唯在除夕,江南江北,共鸣一串爆竹;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
牪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同寄一片秋思;或在清明,将一缕缕情思,洒作千里一地的缕缕幽幽与心心念念。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牪【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名言的识记与理解。
牪(1)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把时光比喻成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牪(2)“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这是一句劝导学生勤学苦读的金玉良言,意在劝说学生读书时一定要认真读,一定要用心读,一定要勤读,一定要苦读;这样才能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牪(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了。
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
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牪(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
深。
比喻后人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前人更有成熟。
11.(1)①正义②山洞自救
牪(2)愿意。
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经历许多有趣的事情,我也想经历有趣的事情。
牪【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牪(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牪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
因为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人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
他具有正义的性格特点。
牪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后来终于成功脱险,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牪(2)本题考查性试题。
牪选择“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可以,只要联系书中历险情节和自身情况,言之有理即可。
12.12、从前十分,非常
13、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14、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美味的盐)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1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牪【分析】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
主人就请他吃饭。
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
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
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
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
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
”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
天下的事都是这样,做的太过了就一点好处也没有了,反而只剩下祸害。
12、考查字词解释。
识记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有些词义含义较深,不能单从字面理解,必须深入思考,引申理解。
13、考查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包括看关键词、利用修辞断句、总分关系断句法、借助固定结构。
14、考查文言文翻译。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15、考查文言文的主旨。
最后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与不及都
不合度,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合度的道理。
13.牪16、诗词天地
牪17、别称由来庆祝活动
牪18、 × √ ×
牪19、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牪【分析】
牪16、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牪由材料一可知,在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中,璐璐想去1号教学楼,参加诗词天地活动,吟诵屈原的作品。
牪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牪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的别称,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牪材料二第②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由来,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
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牪材料二第③自然段介绍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
牪1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牪(1)本题叙述错误。
“踏青节”是清明节的别称,端午节的别称有: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牪(2)本题叙述正确。
牪(3)本题叙述错误。
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可知,端午节那天为假期,璐璐不需要请假去参加庆祝活动。
牪19、本题考查中国传统节日以及风俗的识记。
牪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
牪将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写出来即可,如: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
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
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14.牪20、成全善良
牪21、探望痛苦杜绝
牪22、文中指公交车上的人特别多。
有别的原因或苦衷,不便于说出来。
牪23、尊老爱幼与
解析:牪20、成全善良
牪21、探望痛苦杜绝
牪22、文中指公交车上的人特别多。
有别的原因或苦衷,不便于说出来。
牪23、尊老爱幼与人为善
牪24、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
牪25、姑娘给老人让座老人接受让座,以鼓励善举点明中心
牪【解析】
牪20、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此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在公交车上发生的一件事,老人明明臀部有伤口,却为了成全一个姑娘善良的让座行为强忍疼痛。
要表达的主题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也有体现“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所以可以拟题为:成全善良。
牪2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牪看望:到长辈或亲友等处问候。
牪痛楚:悲痛;苦楚。
牪避免: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
牪22、考查解释词语,可以先解释词语中的关键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人满为患中“患”的意思是:灾祸。
另有隐情中“隐”的意思是:隐藏,不出现的。
牪23、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分析。
故事中让座的小姑娘看到老人,便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体现了她尊老爱幼(其中“尊老”指的是尊敬长辈,“爱幼”即爱护晚辈;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的传统美德。
而故事中的老人宁可自己忍耐疼痛,也要成全小姑娘的善良,是一个与人为善(意思是指赞成人学好。
现指善意帮助人。
)的老人。
牪24、考查对人物细节描写的辨析,可以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分析。
牪25、考查理解句子。
第一个“善良”指姑娘给老人让座,而第二个“善良”则指老人为了成全她善良的行为,强忍着疼痛。
这也是一种善良。
善良的本意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
老人和姑娘都具有这样的品质。
而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点明中心(点名中心就是说指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的作用。
15.范文:
牪成长
牪我通过了选拔,将代表南京市少儿羽毛球队参加今年在常州举办的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能参加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太让我兴奋了。
我终于理解妈妈说过的那句话:付出总有回报。
二年级刚开学,爸爸妈
解析:范文:
牪成长
牪我通过了选拔,将代表南京市少儿羽毛球队参加今年在常州举办的第十七届江苏省运动会,能参加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太让我兴奋了。
我终于理解妈妈说过的那句话:付出总有回报。
二年级刚开学,爸爸妈妈商量后,把我送进了县体校羽毛球队。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要在放学后进行两个多小时的训练,寒暑假则在每天下午,训练时间更长。
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的空闲时间少多了。
晚上,完成作业的同学可能会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这时的我做完作业就得直奔球馆,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挥拍扣杀。
一般过完暑假再回学校,有同学长得很胖,或者戴上了眼镜,这时的我因为坚持训练显得挺拔灵活。
牪三年多的训练中,一千多个日子里,妈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陪着我,照顾我,除了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心理。
大概是三年级时,有一段时间,一同训练的队员已经熟练掌握跳双飞的技巧,我还不会跳。
当时我想妈妈一定很着急,可能会批评我。
谁知妈妈说,“批评你,也不能让你掌握诀窍,我们一起想办法吧,其他队员能学会,你也能!这样吧,我们今天试着跳一个,明天呢再增加一个,后天再增加一个,我们先把能连续跳三个作为目标吧!”几天后,我真的能连续跳三个了,我们又把连续跳五个、十个作为目标。
不到一个月,我就赶上了大家,一口气跳上五十个,六十个都没问题。
从那以后我有点明白了,大目标可以分成很多小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
别以为我妈妈总是这么温和,有时她也是很暴躁的。
训练时,教练会安排队内比赛,在比分落后情况下,我会产生的念头,然后输掉比赛。
每当这种情况出现,妈妈就显得怒不可遏,不听我任何的辩解,会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
她告诫我,输球没关系,不能输人,人要有拼搏的精神。
慢慢地,我克服了自己在球场上的懦弱。
但是,即便肯拼,也不是一定就会赢。
这时,妈妈又说,想要赢球,就要靠实力,球场上的实力就是你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这要靠平时的训练质量。
牪今年寒假,我参加了南京市的选拔赛,通过艰苦的比赛,终于被选为省运会的参赛队员。
妈妈笑着对我说,“小伙子,心里要有目标哦,这样才会有动力!”我要对妈妈说:我有目标,还有你教给我的实现目标的方法。
谢谢你,妈妈!
牪【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牪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成长”为主题写一篇习作,讲一个自己的成长故事。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悲也有喜,有苦也有甜,有苦涩的印记,也有幸福的回忆……。
面对喜与甜你是如何对待的。
面对悲与苦你又是如何克服的。
你认为成长过程中最需.要什么。
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去说明。
这是篇写事的作文,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
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
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特别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牪开头:开篇点题,点出是什么故事。
牪中间:重点写,写清楚故事的经过,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
牪结尾: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