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两场战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两场战斗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两场战斗
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就两次:
12月30日龙岗战役,歼灭18师主力(缺54旅)
1月3日东韶战役,歼灭50师1个多旅.
红军的第一个无线电台便宣告成立,
龙冈战役
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率第18师师部和第52、第53旅及第28师1个旅,进犯龙冈。

红军为了粉碎敌人发动的第一次“围剿”,采取四面包围之谋,进行严密部署。

发起攻击后,红12军沿龙冈南侧占领表湖及其附近各山头;红4军和红3军团一部沿龙冈北侧插到张家车,截断龙冈之敌与东固、因富等地之敌的联系,钻到敌人背后;红3军团主力切断龙冈敌军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红35师切断敌从西南方向的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南方向突围的道路。

敌第18师主力被四面包围,近万人被歼,张辉瓒被活捉。

歼灭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龙冈战斗,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的第一仗。

首战告捷后,红一方面军随即乘胜向东追击,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地区歼灭敌第五十师1个多旅,迫使深入苏区的其他国民党军纷纷回撤,从而结束了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在战法上,红军采取四面包围之谋,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利用有利地形,以正面攻击堵住敌军去路,以侧後穿插、迂回的方式切断敌人的联系,
歼敌近万人,活捉师长张辉瓒。

龙冈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蘇区人民的士气,也为今後游击战的战法做了有益的探索。

东韶战役
1931年1月3日,张师被歼后,在源头的鲁道源师仓皇东撤。

红军即挥师东向,乘黑夜向东急进。

1931年1月3日,谭师退到江西省宁都县东韶地区,红军第一方面军乘其立足未稳进行突袭,对国民党军的追击战,歼第50师1个多旅。

俘其官兵3000余人,残部向永丰方向溃逃。

其它各路“围剿”军也慌忙撤退。

此役,红军两战均胜,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

此后,红一方面军乘胜转入进攻,至3月中旬,在永丰、安乐、南丰、广昌、宁都等县境内,消灭了一些地主武装,恢复和加强了共产党的地方武装,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第二次反“围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东韶战斗的胜利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振奋了人心。

其主要经验是,集中兵力、打敌一路,确保主力,避免于不利态势下作战。

红军的第一个无线电台
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秋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同驻在上海的共产党中央联系,是依靠秘密联络员、地下交通员进行。

党中央的指示,江西朱毛红军的请示和汇报,都是用密写药水写在白衬衫上,或竹纸上,靠地下交通员一段路程一段路程地递送。

这样联络,一次要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

直到江西苏区的红军取得第一、二次反“围剿”胜利,从国民党军队那里缴获了无线电讯器材设备,才结束了红军没有无线电台的历史。

1930年12月底,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第18师张辉瓒部,活捉师长张辉瓒,缴获收发电报机各一部,以及充电机、电瓶等电讯器材设备。

可惜那时红军战士还不了解这些电讯设备对于红军的重要性,他们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把这些珍贵的胜利品当作“敌人”砸坏了,仅留下一部15w的收报机,也因为没有充电机不能使用。

红军总部知道后,立即下令,命令红军各部队,以后凡缴获的胜利品,决不允许弄坏,一律上缴。

1931年1月4日,红军在东韶战役中歼敌52师谭道源部一个旅时,又缴获一台15w的发报机及充电机,这次的胜利品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了。

龙岗战役中,还俘获敌18师的几个无线电报务员,其中王诤、刘寅两人愿意加入红军,他们成为红军最早的报务技术人员。

毛泽东听说王诤、刘寅自觉参加革命,立即和朱德等红军领导人热情地接见了他们。

红军有了无线电讯器材设备,又有了技术人员,几天后,红军的第一个无线电台便宣告成立,王诤为台长,冯文彬为政委,又以王诤、刘寅为教员,办起了报务员训练班,从各军抽调一些战士参加学习电讯业务技术。

1931年3月,任弼时同志奉中央指示到苏区,随身带有周恩来亲自编制的密码———豪密。

红军有了自己的电台,又有了密码,就开始同党中央进行无线电联络,但是,15w的收发报机功率太小,不能远距离发送电报,跟远在上海的党中央还是联系不上。

1931年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的东固战役中,红军全歼敌28师公秉潘部,缴获了一批电讯器材,其中公秉潘的一台100w的大功率收发报机,完好无损地被缴获。

毛泽东、朱德闻讯,如获至宝,惊喜异常。

红军有了大功率的电台,便又加紧与上海的党中央建立无线电联系,使用“豪密”频繁地呼叫上海的党中央的电台。

经过艰苦的试验和不断的努力,1931年9月15日的深夜,红色电波终于接通,上海的党中央收到了苏区中央局用“豪密”发去的第一份密电:“弼时安全到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