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海底世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部编版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天地间的奥秘”这一主题单元的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楚、有详有略、生动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奇妙的海底世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2、在熟读中积累语言,仿照文中句子,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和“有……有……还有……”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设计总述:
这篇课文我安排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解决第一课时提出的问题“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地方”,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读感悟、合作交流、老师的适时引导点拨和学生的感情朗读、想象表达来实现目标。

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特别是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描绘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有趣,表达清晰流畅,情感真切自然,既是训练学生朗读感悟的好段落,又是训练学生思维想象的好素材,还是训练学生积累运用的好范本。

所以本课的重点就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在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勾画体会;再让学生同桌交流,相互启发;最后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进行引导点拨,进行朗读和表达训练。

在其中,我预设了几个训练点:
一是阅读方法指导点。

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将第一个学生汇报的句子作为方法指导的重点,从学生的自读自悟汇报中梳理出阅读体会三步法:勾画句子、抓重点词、感情朗读。

让后面汇报的学生按这个三步法梳理自己思路,汇报自己的体会。

其中,抓重点词体会和理解主要通过使用多媒体、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实现,这是方法指导的重点。

二是思维训练点。

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部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想,还会听到什么声音?
三是语言表达训练点。

学习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部分,结合想象,让学生用书中的语言形式“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在感受海底的物产丰富环节中,这部分的学习也主要由自读、勾画、交流、汇报几个环节构成。

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除了指导学生巩固读书方法和感情朗读外,我还预设了两个训练点:一是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体会总分的构段方式。

二是学完物产丰富部分,用“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总之,在这个两个环节,我尽量让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引导点拨;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积累运用;在体会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朗读训练。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板书:奇妙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

(齐读课题)
师: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你能用书上的话说说吗?(板书: 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师:“奇异”是什么意思?
师:翻开书,快速默读课文:文中哪些自然段主要写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主要写物产丰富?
生:第2、3自然段主要写景色奇异,第4、5、6自然段主要写物产丰富。

师:那我们就一起先去欣赏海底“奇异的景色”吧。

【设计意图:用“海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内容,并要求用书中的句子回答。

这样,既回顾整体,又直奔重点,并且调动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课】
(二)、细品课文,朗读感悟
A、景色奇异
1、(出示课件:自读提示)自读自悟:小声读
2、3自然段
①勾画:用“——”勾画出描写海底景色奇异的句子;
②体会:从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朗读: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2、和你的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学生先汇报哪里就先交流哪里)
汇报第2自然段:
师:你勾画的是哪句话?(相机出示课件)
(1)、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师:勾了这句话的孩子请举手。

没勾画的请补上。

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海底很奇异。

师:哪个词是最能让你感受到海底的景色奇异呢?
生:光点
师:这些光点在什么地方闪烁让你感受到奇异?
生:黑暗的深海里
(相机板书:有光黑暗)
师:(手指板书)前面说海底黑暗,后面又说有光点,意思发生了转变,书
上用了哪个词(却)来连接。

(板书:却)
(出示课件)师:你们看,虽然这是一片(黑暗)的深海,却有(许多光点)
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原来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这一切是多么奇妙
啊!你能用读带我们去感受吗?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的理解,再加上图片的直观感受,学生能一下体会到
原来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这是多么奇妙啊!此时再来朗读的话,那一定
是事半功倍的。


生读
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也看见了这奇异的景色。

读得很流利,如
果能加上你的想象读的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的!
师: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画面,自己试着有感受地读一读吧!
抽生朗读
师:让我们全班一起来感受这奇异的景色吧!
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勾画出表现海底景色奇异的句子,抓住了重点词去体
会,再读出自己的体会。

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面就这样来汇报自己的学习吧。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过渡:师:第2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景色奇异?
生汇报。

(相机出示课件)
(2)、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海底很宁静。

(板书:宁静)
师: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中读读吧!
生读。

师评价:我仿佛也看到了波涛澎湃的海面下却是一片宁静的世界。

师:“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波浪很大,跑得很快,很急,声音很大。

师:那“宁静”呢?
生:就是很安静
师:你能通过读带我们去感受吗?
生读。

(出示课件)师:你们看,海面上(波涛澎湃),可是海底(出示课件)。

海底依然(很宁静)。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直观感受海面的波涛澎湃和海底的宁静,形成
强烈的对比,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海底的奇异。


师: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奇异的景色吧!
师:这么奇异的景色,让我们用读把在场的人都带去看看吧!齐读第2自然段。

汇报第3段:
过渡语:海底还有什么奇异的景色?
抽生汇报:“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
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师:这是动物们在(生答: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什么意思啊?你们会
“窃窃私语”吗?和你的同桌“窃窃私语”吧!(生做动作)
师:哦,原来“窃窃私语”就是(小声说话)(这几个字老师小声说)。

所以
我们要用(水中听音器)去听呢!原来宁静的海底是(有声音)(板书:有声)
的。

孩子们看板书:宁静、有声,意思发生了转变,可以用一个词(却)来连接。

师:宁静却有声,多奇异啊!那动物们都发出了哪些声音呢?谁来读读?
抽生读。

其他孩子仔细听,并评价。

(窃窃私语要小声读)
师:宁静的海底有这么多动物在窃窃私语,多奇妙啊!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一起读句子。

【设计意图:从“窃窃私语”这个词入手,让学生表演,再加上一段老师合
情合理的语言渲染“原来窃窃私语就是小声说话。

”学生一下子明白词语的意思,
并且很快地读出了那种窃窃私语的情趣来。


师:海底还有哪些声音呢?闭上眼睛,带上水中听音器,插上想象的翅膀,
看看你还会听见什么声音?(播放课件)
师:你能像书上这样说吗?(边说边板书“有的像……有的像……有的
像……还有的像……”)谁能像他一样来说说听到的声音?谁能把听到的声音
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抽生进行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练习说话,学以致用】
师:你的想像真丰富!我们一起把听到的声音送进句子里读读吧!
师小结:多奇异啊!不同的动物发出不同的声音。

更奇异的是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时候发出不同的声音:(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再来感受这宁静却有声的海底世界吧!自己试着读读吧!
自由读。

师:孩子们看黑板:因为海底(黑暗却有光,宁静却有声),所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师:海底不仅景色奇异,而且物产还很丰富呢!
B、物产丰富
自读提示:
1、默读第4、5、6自然段物产丰富的部分,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物产丰富?用“~~~”勾画出来。

2、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吧
3、汇报交流:学生说到第几段就先学第几段
第4段:
师: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这一段介绍了哪些动物?(板书:动物)生勾画,汇报:有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还有些贝类。

师:海底的动物有(3万多种)。

哇,海底的物产可真(丰富)啊!他们的活动方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默读课文,用“~~~~~”画出动物的活动方法。

师:(出示课件)老师说动物,请你用朗读的方式回答他们的活动方法:海参()。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

乌贼和章鱼()。

还有些贝类()。

师:这几句话都是围绕那句话在写啊?
生: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式。

师小结: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叫作总分关系。

我们再来读一读,老师读总写的句子,你们读分写的句子,好好体会总分的写法。

【设计意图:学习新知,简单明了,学生容易掌握】
师:海底有3万多种动物。

你喜欢哪种动物,你就把这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介绍给同桌听吧!
同桌互相介绍
师: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动物介绍给我们听?(那你把书上描写的它的句子读读吧)
师:看到同学读得那么认真,老师也想来读读了。

这样吧,老师读前两句话,喜欢海参的孩子读描写海参的句子;喜欢梭子鱼的孩子读描写梭子鱼的句子;喜欢乌贼和章鱼的孩子读描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喜欢贝类的孩子读描写贝类的句子。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可爱的动物吧!
师: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海底丰富的物产?
生答,师相机板书:植物矿物
师: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请女孩子读读这美丽的植物吧!
男孩子来读读海底丰富的矿物吧!
分男女读。

师:(出示课件)你能根据板书,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海底丰富的物产吗?
生答:海底的物产丰富,有动物,有植物,还有矿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师:看,刚才我们学了总分的段,这句话是总分的句式。

你能把这句话倒过来,试着先分说,再总说吗?
生试着练习说话:(出示课件)海底有(),有(),还有(),物产可真丰富啊!
师小结:先分说,再总说叫作分总关系。

师:其实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比如在课间活动的时候(出示课件:下课了,同学们的活动真丰富啊,(有打篮球的,有跳绳的,还有跑步的。


比如春天百花齐放时……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上“有……有……还有……”?(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要有总起句,万物复苏,景色多美啊……)【设计意图:练习说话,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师评价:3班的孩子可真能干啊,能活学还能活用呢!
师总结:宁静、黑暗的海底能看见闪烁的光点,能听见动物们的窃窃私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五颜六色的植物,还蕴藏了丰富的矿物,所以海底真是个()!
师:海底不仅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多(奇妙)啊!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同步阅读,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人类的秘密仓库》:
1、自由读短文,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给同桌分享交流
3、全班交流
师:从孩子的交流中,从我们的文章中,真正让我们体会到海底世界的奇妙。

当然,奇妙的海底世界还有很多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就需要你们用知识力量去探索,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由于前面的训练点预设较多,这个环节只是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更多的海底世界的奇异所在,激发唤起学生热爱大海的热情和探秘自然的欲望。


七、板书设计:
黑暗却有光点
景色奇异
宁静却有声音
海底世界
动物
物产丰富植物
矿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