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种植技术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枣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酸枣种植环境、育苗、移栽、仿野生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的技术要求,并描述了相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酸枣人工种植及产地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3543.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15569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38158重要产品追溯产品追溯系统基本要求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
酸枣为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 Mill.)植物,是枣的变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m;小枝呈之字形弯曲,紫褐色。
托叶刺有2种,一种直伸,长达3cm,另一种常弯曲。
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3.5cm,宽0.6~1.2cm,边缘有细锯齿,基部三出脉。
花黄绿色,2~3朵簇生于叶腋。
果实圆形或扁圆形、椭圆形等,核两端钝,果皮红色或紫红色,果肉较薄、疏松,味酸甜。
花期6~7月,果期8~9月。
酸枣的种子酸枣仁入药。
3.2
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
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的干燥成
熟种子。
4种植环境
4.1环境条件
种植地区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
4..2地理位置
海拔200m~1300m,排水良好的浅山阳坡、丘陵沟壑或平原区,山地坡度应控制在30°以下为适宜。
4.3土壤特性
土壤应为砂土、砂壤土、壤土,pH6.5~8.5,有机质含量不低于0.6%较为适宜。
4.4气候条件
种植地区光照充足、干旱少雨,年降水量400mm~1000mm,年平均气温8℃~14℃。
4.5灌溉水
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
5品种选择
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录酸枣仁品种,即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
6种植模式
采用酸枣仿野生栽培模式,于3月~4月育苗,翌年3月~4月或10月~11月移栽。
7育苗
7.1育苗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交通便利,便于管理,地势相对较平坦、土层厚度50cm以上,具有灌溉条件,排水通畅,且土壤含盐量低,土质肥沃,病虫草害少的地块。
7.2苗地整理
深翻土壤,耙匀,播种前根据实际灌溉保墒,每亩施有机肥1000kg~1500kg,施肥标准遵照NY/T394~2021执行。
7.3种子选种
应选择生长旺盛、产量高、连年结果、无病虫害的酸枣树上采集充分成熟的呈深红色的果实,剥离果肉、破壳后,取酸枣种子再晾干,恒温(0±4℃)保存(不超过6个月)。
种子净度应不低于95%,发芽率应不低于80%,含水量不超12%。
7.4种子处理
种子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15min,用水冲洗2次,在再用100mg/L的赤霉
素溶液浸泡24h,捞出沥干水分即可播种。
7.5播种
播种时期一般以3月下旬至4月下旬适时播种为宜,每亩播种酸枣种子2~3kg。
育苗播种采用宽窄行条播法,宽行行距60cm,窄行行距30cm,沟深2cm~3cm,播种后覆土,耙平,根据需要可覆膜。
7.6苗期管理
播种后20天左右陆续出苗,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放苗,幼苗长到10cm左右间苗定苗,每亩留苗量8000株~12000株。
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无杂草。
定苗后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
7.7起苗标准
种苗基径粗度0.8cm以上,苗高80cm以上1年~2年实生苗,即可起苗移栽。
苗木调运应按照GB15569执行。
8移栽
8.1苗木处理
栽植前应对苗木在80~100cm处截干、去头、剪除侧枝、修根、浸根等操作。
用一定浓度的生根粉溶液(50~200mg/kg)进行浸根处理。
8.2移栽时期
春季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宜在10月~11月。
8.3栽植方法
在平原地带栽植,采取沟栽或穴栽方法,沟深或穴深50cm~60cm,株距为2.0m~2.5m,行距为3m~4m。
在坡地或丘陵地带栽植,结合地势确定栽植密度,采用穴栽方法,提前挖好集雨鱼鳞坑,坑深度50cm以上,不规则坑径30cm~50cm,栽植后回填土壤,鱼鳞坑外边适当高出,能够集雨保墒,一般推荐株距1.5m~2m,行距为2~3m。
栽植过程中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挖好后,先将有机肥和表土混合后回填,然后再填入底土。
每穴施用有机肥为10kg~20kg(较贫瘠的土地用20kg,较肥沃的土地用10kg)。
栽植时,苗木应放置在栽植穴的正中央,使苗木根系舒展,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部位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灌水保墒。
9仿野生管理
酸枣一次栽植几十年收益,以仿野生、绿色生态种植为主,基本是“三不一剪”管理。
“三不”管理:酸枣苗成活后基本是不浇水、不施肥、不打药。
不浇水,通过集雨鱼鳞坑集留自然降水或顺应当地降水量,保持植株生长;不施化肥,靠每年将适量落叶或杂草埋于树下、行间,增加有机质,培肥土壤,增加根系土壤微生物;不打农药,靠适当保留伴生植物,保持植物多样性,形成多种类昆虫相互制约,避免形成大规模纯酸枣林,造成病虫害的频发。
“一剪”管理:通过整形修剪,控制树型,形成多主枝分层、开心型,对徒长枝、旺长枝条进行截枝,促发多条分枝,利于采收,次年即开花结果,可大大提高产量。
10整形修剪
10.1主干分层形
(1)树体特征:树高3.5m以下,主干高60cm~120cm,主枝分三层。
第一层3个~4个主枝,第二层2个~3个主枝,主枝向四周均匀分布,开张角度60°~70°;第三层1个~2个主枝。
第一层层内距为40~60cm,第二层层内距为30cm~50cm。
第一层~第二层层间距为60cm~80cm;第二层~三层层间距为50cm~70cm。
每个主枝选留3个~5个侧枝,每一主枝上的侧枝及各主枝上侧枝之间不交叉、不重叠。
(2)整形方法:成活后的苗木长到1.0m左右时摘心,剪口位置要保持30cm~40cm左右的整形带。
第1年定干,且在整形带内保留最多3个~4个二次枝,再留两个枣股短截。
具体整形修剪流程:1年~2年生时培养第1层主枝(抹除其它部分萌芽)→3年~4年时培养第二层主枝(留1个枣股短截),刺激枣股萌发抽生新枣头,促进主枝延长生长→选择外向生长二次枝位置摘心→培养第三层主枝且保证管理到位→第5年基本完成酸枣树树形培养。
10.2开心形
(1)树体特征:在主干上轮生或错落着生3个~4个主枝,主枝基角40°~50°,没有中央主干,每个主枝上配置2个~4个侧枝,主干高80cm~100cm。
树高控制在3.0m以下。
此树形树体较小,结构简单,容易整形,透光良好,丰产,便于管理。
(2)整形方法:苗木长到0.8m~1.0m时进行摘心,剪口下选择3个~5个二次枝,再保留两个枣股短截,目的是培养树形主枝部分。
第3年时对开心形主枝另一侧再配一个侧枝,摘除主枝内部无空间的萌芽,对于有空间的萌芽则要等到二次枝长到3个~6个时再选择摘心,结合树体空间大小培养结果枝组。
最后在完成整形后只保留开心枝组中的3个~4个主枝,保留8个~10个侧枝,形成上下内外立体的酸枣树结果树形。
11病虫害防治
酸枣主要病虫害有桃小食心虫、酸枣尺蠖、黄刺蛾、枣疯病和枣锈病等。
具体标准按NY/T 393、《中国药典》四部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农药管理条例(2022修正)国令[2017]677号)规定执行。
酸枣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时期及防治方法按表A.1的规定执行。
12采收
酸枣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全红至完全熟透的时期,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收。
此期果肉含糖量增大,近果柄端开始转黄,近核处呈黄褐色,质地从近核处开始逐渐向外变软。
13产地加工
酸枣果实采摘后,放于通风处自然风干,清除杂物,然后放在阴凉干燥处贮存,干酸枣的含水量不应高于15%。
14证实方法
14.1检测方法
14.1.1土壤环境按GB15618的监测与分析方法执行。
14.1.2灌溉水质按GB5084的监测与分析方法执行。
14.1.3种子扦样按GB/T3543.2的要求执行。
14.1.4种子外观性状检查用目测观察。
14.1.5种子净度分析按GB/T3543.3的要求执行。
14.1.6种子发芽试率测定按GB/T3543.4的要求执行。
14.1.7种子水分测定按GB/T3543.6的要求执行。
14.1.8深度、高度、距离、重量用直尺测量、称重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
14.1.9含水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检查。
14.2追溯方法
在执行5、6、7、8、9、10、11、12、13各个阶段的程序指示过程中,记录各环节技术内容等,详见附录B。
附录A
(资料性)
酸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及防治方法
表A.1酸枣主要病虫害防治时期及防治方法种类防治时期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夏末
初秋
1.秋末冬初翻树盘,以便寒冬时冻死越冬幼虫。
2.用性诱剂诱杀,用桃小性诱剂和灭娥剂诱杀成虫,药物防治,根据预
报实施进行药物防治。
3.6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药,常用药有桃小净1500倍液,灭幼脲2000
倍液喷雾。
酸枣尺
蠖
早春
生长季
1.阻止成虫、幼虫上树:树干基部绑10cm宽的塑料薄膜带,环绕树干,
下缘用土压实,接口处钉牢,上缘涂上粘虫药带,既可阻止雌蛾上树,
又可防止树下幼虫孵化后爬行上树。
粘虫药剂由黄油10份、机油5份、
药剂1份(杀螟松或敌杀死或杀灭菊酯)充分混和即成。
2.杀卵:在环绕树干的塑料薄膜带下方绑一圈草绳,引诱雌蛾产卵其中。
自成虫羽化之日起每半个月换1次草绳,换下后烧掉,如此更换草绳3
次~4次即可。
3.敲树振虫:利用1~2龄幼虫的假死性,可摇树振落幼虫及时消灭。
4.药剂防治:在幼虫3龄前向树上喷药防治。
施用的药剂有2.5%溴氰
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1500倍液,或100亿
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
黄刺蛾
夏末
秋天1.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被寄生的黄刺蛾茧的上端有一寄生蜂产卵时留下的小孔,容易识别。
在冬季或早春,剪下树上的越冬茧,挑出被寄生茧,保存在树阴处的铁纱笼中,让天敌羽化后能飞回自然界。
2.药剂防治:黄刺蛾发生严重的年份,其幼虫发生期可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或浓度为0.5亿芽孢/毫升的苏云金杆菌菌液。
枣疯病生长季1.严禁从病株上采接穗;严禁枣疯病苗进入枣区。
2.选择抗病较强的优良品种。
3.铲除病株。
发现病树在生长季节在树干上大扒皮,再涂抹除草剂,杀死病株。
枣锈病
夏末
秋天在6月下旬到8月中旬,每十天各喷一次1:2:200倍量式的波尔多液或锌铜波尔多液(硫酸铜0.5份~0.6份、硫酸锌0.4份~0.5份、生石灰2
份~3份、水200份~300份),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5次。
附录B
(规范性)
追溯记录表
表B.1规定了各个程序环节需要记录的内容和结果评定情况。
程序环节记录情况结果评定备注
地块位置
种子来源
播种时间
苗木特征
栽植时间
修剪时间
施肥种类
施肥数量
施肥时间
虫害防治
草害防治
采收时间
采收数量
干果含水
执行人员: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