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教学设计)2a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腹腔宽大的小型鲸类——小抹香鲸
小抹香鲸的体形比抹香鲸要小得多,体长还不足 4 米。头部也比较小,大约只有体长的 六分之一。吻部的前突呈三角形。喷气孔远较其他齿鲸类动物的位置靠前。右鼻道经鲸蜡器 官的下面到达喷气孔,左鼻道则绕左侧通过,这些特点都与抹香鲸相似。下颌的长度大约为 10~13 厘米,前端不达到上额的吻部,外形与鲨鱼相似。下颌的牙齿也比较多,左右侧各 有 12~16 枚,也有少数为 10~11 枚,性成熟后这些牙齿便穿出齿龈,与上颌的齿龈构成承 口状嵌合。上颌的每侧也有 3~7 枚痕迹性的小牙齿,长度仅有 3~10 毫米,直径为 1 毫米。3通过理解、朗读 Nhomakorabea体的语言
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 文字感受孩子的多和可爱。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1.
2.
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 到
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引 读一带而过。老师的两处 “引 ”,提示了“地点”。 大屏幕出示第 3 自然段。 ( 展示课件第 五 (师引)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 哪知
读懂作者的心,是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中间架设起桥梁。所以,在本
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
1.
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 身
特点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他 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2.
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成
冰心奶奶对儿童特殊的爱的情感,一起走进冰 心的世界。(“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
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 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 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
5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入‘不拒细流’的大海”。冰心老人爱海,冰 心老人就是大海! 她辽阔、 深邃、 温馨、 博大。 ) 教师朗读冰心小诗。 2. 同学们, 老师也希望你们在课后,能多 找一些冰心的书来读一读,那你一定会像冰心 那样充满了爱心。 四、总结课文,深化感情
忸怩,男孩的爽朗。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2.读第 6 自然段。 提问: 看着这些海棠花, 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 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 7、8 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 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 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 (1)自读第 7 自然段。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 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 (1)指名朗读第 8 自然段。 (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 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
了什么? 屏) 道知春亭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 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 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 读)“无数坐满儿童……”
(二)引读第 4 自然段。
(三)讲读第 5、6 自然段。 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 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 1. 指名读第 5 自然段。 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 (展示课件六至十三屏) 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 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 楚。读的形式选择也比较恰当。 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
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 颐
2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 许 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
孩 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 我的感想, 告诉人们春游时, “ 只 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的。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 .写字指导。 2. 学生描红,临写。 复习第二个问题,体现从整 体入手。 第三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 尾呼应。前面的“只拣儿童多处 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后 面则是实践的证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整体入手,导入新课
功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 身心受到了一次爱的 洗礼,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课 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写“聚、匆、概、梢、释、额、纽、旺、召”9 个生字,会 认“拣、隙、漾、匆、棠、额、纽”7 个生字,理解“大概、匆匆、树梢、释放、 纽扣、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与抹香鲸不同的是,它具有背鳍,但比较低,高度仅有大约 15~20 厘米,呈镰刀形,位于
身体中部的后面。另外,它的 7 个颈椎全部愈合,也与抹香鲸不同。肋骨共有 13 对,其中 8 对是双头肋骨。胸骨有 3 节。鳍肢不太长,末端较尖,具有 5 指。尾鳍中等,背鳍与鳍肢 之间是身体最粗的部位,由此向后逐渐变细。肛门至尾鳍之间的体形呈侧扁状,高度约为宽 度的 2 倍。腹腔要比同样体长的其他鲸类或海豚类大 1 倍左右,所以内脏也很大,但没有盲 肠,也没有胆囊,胆汁由输胆管直接输入十二指肠。它的背部为炭灰色或藏蓝色,腹面为灰 色或白色。鳍肢的上面为瓦灰色,下面颜色略淡。尾鳍的上下两面都是灰色或瓦灰色。由耳 孔向后及后下方有“之”字形的白花纹,但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 小抹香鲸的分布区与抹香鲸大体相似, 但更常见于大西洋、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至温 带水域。在我国见于南海和台湾海域的基隆、高雄、宜兰大溪港、屏东东港附近。 小抹香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抹香鲸科、小抹香鲸属,在自然界的数量非常稀少。它喜欢 集成 3~5 只的小群在一起活动,以乌贼、鱼类等为食,还吃沿岸一带活动的蟹类。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学难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课前准备:
1. 课件。 2. 搜集春天的诗句、图片等。
1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一)同学们, 不知不觉春姑娘已经来到了 我们身边,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美丽极 的春天? 通过背古诗比赛,理解诗句 处行”的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 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热情赞美生机盎然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 积极性。 (二)学生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三 ) 今天老 师也 给 大家带 来了两 句跟 “春”有关的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 游人多处行。” 交流:谁来说一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改了一 下, 读“游人不解春何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 心,走进她的文学世界,共同学习她的优美散 文。(板书课题) (四)简介作者。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 了解作者有助于帮学生理 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儿童的爱。
3. 抄写词语。
回忆,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 处行。 ) 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 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表示儿童多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 的句子。 这堂课学习的目标。 (二)交流出示句子。 ( 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 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并读一读。 (四)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 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五)引读第二自然段。 这样引读, 主要是提示学生 四、讲读第三至八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 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 和园, 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 她看到了什么? 系。 感受到了什么? (一)讲读第 3 自然段。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文:2 只拣儿童多处行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冰心的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动人。文中所描绘的也是孩子游玩时的景象, 写得真实, 一读就懂, 但如何在阅读时, 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起心里的反应,
设计思路
音,读熟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 (三)学生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 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二)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三)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 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 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 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
带来欢乐。 ) 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 7、8 两段。
4
语文(S)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 只拣儿童多处行
五、板书设计 2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儿童多处就是春 湖面湖边 玉澜堂 (花儿——儿童)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 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 儿童身上! 二、学习第九自然段 (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 1.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 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 (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 就能找 到春天?因为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 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三、拓展延伸 1. 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 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同学们,我们就带着 为了让学生能更近距离地 走近冰心奶奶,了解冰心奶奶, 通过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来走 进她的内心,体会她那颗关怀少 年儿童的拳拳爱心。 以“只拣儿童多处行”来结 束全文,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 能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