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楷《九成宫》36个基本笔画解读,从此习欧不迷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楷《九成宫》36个基本笔画解读,从此习欧不迷茫
欧楷基本笔画是学习欧楷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欧楷结字。

基本笔画理解了就可以,不需要经常去练习。

因为欧楷的笔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整字和布局不断作出调整。

写字绝不是简单组装基本笔画。

因为那样没有了整体感和连贯性,写出来的字会很呆萌,也可以说写出来“字同印刷”,毫无美感。

要根据特定的字形去理解基本笔画,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下面是欧楷《九成宫》李琪本里面的例字,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
地理解基本笔画。

1、竖点【宇】
①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②折笔向右偏下顿笔;
③向下方折笔后蓄势向下行笔;
④转笔后向上方回锋收笔。

说明:可以不回锋,直接指向下一笔“左点”。

注意笔断意连。

2、侧点【安】
①自上顺锋起笔;
②向左下方边转笔边按笔;
③向右下方边转边按笔;
④折笔向上回锋收笔。

说明:回锋是为了指向下一笔“横折”。

3、左点【悦】
①自上方向下顺锋起笔;
②向左下方顺势边转笔边按笔;
③向右下方折笔按笔;
④折笔后向上回锋收笔。

说明:回锋是为了指向下一笔“右点”。

4、右点【玉】
①自左上方向右下方顺锋起笔;
②顺势边转笔边按笔;
③向左下边转笔边按笔;
④折笔后向上回锋收笔。

说明:不要刻意写成“三角一肚”。

自然书写为佳。

5、撇点【盛】
①自下而上逆锋起笔;
②折笔向下右方顿笔;
③转笔蓄势后向左下方写小撇,力至笔端。

说明:欧楷的撇点千变万化,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写法。

6、反捺点【深】
①自左上方向右下方顺锋起笔;
②顺势向右下方边行笔边按笔,力量逐渐增大;
③转笔后回锋收笔。

7、相向点【遂】
①先写左点,后写右点;
②左点既可以藏锋起笔,也可以露锋起笔;
③右撇点与左点相互取势,相互呼应。

8、长横【皇】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向右铺毫力行;
④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作围;
⑤提笔回锋收笔。

说明:长横的起笔有切笔,也有逆锋起笔,要灵活运用,切记不可以一成不变使用切锋起笔,显得呆板。

9、短横【天】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向右铺毫力行;
④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作围;
⑤提笔回锋收笔。

10、长弓横【右】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右行笔,中间部分稍轻,稍呈弓形;
④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作围;
⑤提笔回锋收笔。

11、中垂露竖【针】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下铺毫力行;
④至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
⑤提笔回锋收笔。

说明:垂露竖的回锋,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

主要看下一笔在左边还是右边。

一般在右边多,所有向右回锋。

12、左垂露竖【阁】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下铺毫力行,中部略呈弧形;
④至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
⑤提笔回锋收笔。

说明:左垂露竖,回锋必须向右回锋,不可以向左回锋。

原因就是,要指向下一笔。

13、悬针竖【年】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下铺毫力行;
④行笔至三分之二处力量逐渐减小,末端处呈针尖状,力至笔端。

14、斜撇【食】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方撇去;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说明:力至笔端非常重要,千万不可以写成“鼠尾撇”。

这跟握笔有关系。

如果笔握死了,撇就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要做
到“指实掌虚”。

15、新月撇【尤】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下作弧;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说明:欧楷基本上都是逆锋起笔的多,含蓄内敛是欧楷的特点,如果露锋过多,锋芒毕露,字体就显得不够稳重。

16、回锋撇【疾】
①左上角逆锋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向左下写弯,中间部分提笔敛锋,不宜过肥;
④至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向上回锋,再挫笔蓄势,向左上出钩。

17、柳叶撇【应】
①自上方顺锋起笔;
②顺势向左下方写撇,中间部分力量逐渐增大;
③稍稍驻笔后提笔向左下方写撇,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
④该撇两头尖,中间肥,但重心要稳。

18、长斜撇【名】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方撇去;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18、短斜撇【足】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方撇去;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20、平撇【利】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下方撇去;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21、斜捺【杖】
①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②折锋向右轻顿后,转锋向右下方行笔;
③行笔过程中力量逐渐增大,
④至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捺画要一波三折。

22、平捺【游】
①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②折锋向右轻顿后,转锋向右下方行笔;
③行笔过程中力量逐渐增大,
④至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

平捺要比侧捺的水平向度小,更加平稳。

说明:“走之旁”千万不要断开来写,气断了字就死了。

某楷的写法是完全错误的,值得批判。

23、横钩【当】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向右铺毫力行;
④至钩处提笔上昂后向右下方顿笔;
⑤提笔转锋向左下方出钩,注意中锋行笔。

24、竖钩【引】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向右铺毫力行;
④至钩处向右下轻顿;
⑤向上回锋蓄势后向左上方出钩。

说明:欧楷竖钩必须“一笔出钩”,绝不允许描画。

25、斜钩【咸】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右下方铺毫力行;
④行笔至出钩处稍顿笔后折锋向上,再驻笔蓄势向右上出钩。

说明:斜钩的钩不存在“内圆外方”。

无论是欧楷、颜体还是柳体,都是蓄势出锋,直接出钩会显得过于妖艳,不是欧楷本该有的特点。

26、竖弯钩【也】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向左下方铺毫缓行;
④至竖的末端处一路圆转后向右铺毫行笔;
⑤至出钩处提笔折锋向右,驻笔蓄势后向上提笔出锋。

说明:此出钩借鉴了隶书的写法。

27、背抛钩【凤】
①藏锋或顺锋起笔;
②蓄势后向右偏上行笔;
③折处提笔向右下方顿笔,再折笔向右下方蓄势后,向右下方写斜弯钩。

28、竖平钩【乎】
①藏锋或露锋起笔写竖;
②出钩处顺势向下驻笔后再提笔转锋向左按笔,然后顺锋向左出钩。

29、长挑【物】
①逆锋向左下方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右上方行笔;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30、短挑【城】
①逆锋向左下方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右上方行笔;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31、挑点【波】
①逆锋向左下方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右上方行笔;
④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注意中锋行笔。

说明:挑点的出锋角度必须指向下一笔的起笔处。

某楷的说法是
完全错误的,不可取。

32、横折【相】
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
②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③提笔转锋蓄势向右铺毫力行;
④至折处提笔上昂后向右下方顿笔;
⑤提笔向下铺毫力行,回锋收笔。

33、撇折【玄】
①先藏锋写撇;
②撇的末端处提笔向下方顿笔;
③折笔向右上方蓄势后向右上行笔,力量逐渐减小,力至笔端。

编后语:
经常有网友提示小编,说要加强欧楷基本笔画练习。

小编有理由怀疑是网友受了不良“印刷体”的影响。

小编认为,练习基本笔画也要放到整字里面去理解,而不是单一苦练基本笔画。

其实,结体比基本笔画更重要。

欧阳询是结构大师,而不是基本笔画大师嘛。

当然,这都是小编一家之言。

欢迎师友们批评指正。

借用孙过庭书谱原话作结束语:“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

缄秘之旨,余无取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