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运输巷施工无极绳尾轮基础安全技术措施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工作面运输巷施工无极绳机尾基础
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根据XX三矿生产作业需要,现将无极绳机尾基础重新施工,施工位置在原无极绳机尾基础向后132m处,B11#点处,基础规格为长3800×宽1600×深1500mm,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方法及顺序
1.方法:按照给定的中腰线采用人工风镐掘支,手装锹出渣至皮带排矸。
2.顺序:①施工至设计尺寸②打设地锚及绑扎钢筋③固定地锚螺栓④铺设加固钢梁⑤混凝土浇筑,浇筑高度1600mm⑥最后进行养护工作。
三、基础技术参数
1.无极绳机尾基础规格为:长3800mm×宽1600mm×深1500mm,钢轨基槽长度为3600mm,宽150mm,深1000mm。
基础坑帮扎钢筋时采用14#铁线绑扎,基础竖筋与地锚使用14#铁线绑扎牢固,并在基础四周立模。
基础绑扎完毕后进行首次浇筑C30混凝土,厚度为1600mm。
C3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0.38:1:1.11:1.72,石子粒径15-25mm(1m³混凝土用量),钢筋材质为HRB400型螺纹钢,钢筋直径为18mm,间排距见施工图纸。
基础地锚采用φ22mm×2400mm螺纹钢锚杆,锚杆锚固力不低于70kN,共打设6根。
2.预埋地锚螺栓,详细参数见附图。
3.预留30kg/m钢轨,L=2600,共计3根,详细参数见附图。
附图:无极绳机尾基础施工图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基础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施工前,必须首先检查施工地点巷道顶帮状况,做到安全施工。
2.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工具两倍以上的距离,人工锹铲物料时要相互照应,以免出现碰手碰脚的现象。
做好自主保安和互保工作,使用长柄工具时,防止误伤现象发生。
3.使用风镐作业时,必须先对压风管路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起底作业,更换或接压风管路时,必须先停风卸载压力,在进行更换。
4.使用风动工具时,在与风管连接处必须使用U型卡连接,不得使用铁丝代替。
5.施工基础坑时,必须将无极绳绞车钢丝绳使用锚链固定在铁道上,防止钢丝绳弹人。
(二)基础浇筑安全技术措施
1.基础浇筑要严格按照中腰线进行施工,施工之前必须将基础的中心线及腰线标出,并利用标出的线将基础的位置定出。
2.根据拉线定出的位置,将基础坑按尺寸进行施工,清至基础坑的两帮,保证基础坑能够正常立模、绑筋,浇注后基础必须与图纸相符。
3.基础坑中按要求施工加强锚杆,基础坑中施工螺纹钢锚杆8根,锚杆规格为Φ22mm*2400mm,每孔使用2卷MSK2350树脂锚固剂。
4.按要求绑扎钢筋,并稳固牢靠,防止浇筑过程中变形。
5.浇筑基础时,必须使用标号为C30的混凝土,必须采用振动棒将混合料震密实,保证基础浇筑过程中不留任何缝隙和孔口。
6.加固钢梁采用30kg/m轨道,每根长2600mm,共计3根,梁窝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7.基础全面凝固周期不小于72小时,浇水养生周期不得低于14天。
(三)物料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物料前前认真检查工地地点帮、顶的支护情况,斜巷运输安全设施的完好状况,并保证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
2.必须认真检查无极绳绞车基础是否牢固可靠,钢丝绳有无断丝断股或锈蚀现象,钢丝绳的排列是否整齐,钩头绳卡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检查挡车器是否齐全可靠、信号是否能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地点下方(巷道拉门口处)设置警戒,作业期间巷道内严禁行人。
5.斜巷提升物料时,必须使用合适的车辆并使用合格、完好的车辆,物料与平板车之间使用直径不低于18.5mm的钢丝绳捆扎,捆扎不少于三道。
三道分别位于料车上、中、下部位。
6.斜巷提升物料时,禁止偏载装车,严禁运输捆扎不牢车辆。
7.绞车提升矿车到达指定位置停车后,及时将临时阻车器放置矿车后,防止跑车,临时阻车器使用铁制器材焊接而成,呈三角状。
8.车辆如果掉道,必须严格按以下要求进行处理:
①处理掉道时,掉道车辆两侧不得有人。
当人员需要站在车辆两侧进行处理时,必须先设好防止矿车翻倒的安全设施,否则不予作业。
②发生掉道时,必须先紧绳,然后用道木或半圆木掩牢,如在斜巷还应在矿车下方打上戗柱,最后挂手拉葫芦拿道。
③严禁用绞车处理掉道车辆,防止掉道车辆被拉翻伤人或钢丝绳被拉断弹人。
④处理掉道车辆时,必须有跟班干部现场指挥,复道后要及时疏通轨道,作业现场清理,保证运输线路畅通。
(四)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1.基础坑施工过程中如若基础坑围岩松动,必须挂网、打设锚杆,防止围岩片落伤人。
2.基础坑矸石必须堆置到离基础坑开挖1.5m范围之外,严禁1.5m范围内有浮矸及存放其他物料。
3.钢筋的材质及规格,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加工制作,钢筋间排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基础坑开挖完成后、钢筋绑扎结束后、预留孔预留结束后及浇筑前,必须通知机电运输区到现场验收,只有在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5.基础浇筑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养护工作。
6.所有卸车的物料,必须码放整齐,并使用8#铁线固定在,巷道两帮且保证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
7.施工基础坑前,必须在施工地点上方2m米处,设置一道安全遮挡,高度不低于1m,并使用8#铁线固定好,防止施工地点以上巷道及皮带滚落的煤矸沿着顺槽向下滚落伤人。
8.清理基础坑内的煤矸,必须在清理点下方2m米处,设置一道安全遮挡,高度不低于1m,并使用8#铁线固定好,防止清理出的煤矸沿着顺槽向下滚落伤人。
9.将清理的煤矸,装在皮带上,必须在装货点处码放两道编制袋间距1m,高度不低于0.5m,防止煤矸在皮带上滚落伤人。
10.清理基础坑内的煤矸时,严禁清理点下方巷道不得有人逗留或作业,防止煤矸滚落伤人。
11.施工基础坑时,必须保证皮带闭锁状态,绞车停止状态,严禁施工时与皮带、无极绳绞车同时作业。
五、避灾路线
(一)顶板事故现场处置
1.基本原则
(1)首先确定遇险位置和人数。
(2)如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自保,留好安全退路。
(3)冒落区工作时,应派人观测周围顶板变化、瓦斯变化情况。
(4)处理冒落矸石时,应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
2.事故现场处理
(1)发生顶板事故要立即向调度室和队内值班人员汇报。
(2)现场救援人员必须在保证巷道通风、后路畅通、现场顶帮维护好的情况下方可施救,施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顶板观察和监护。
(3)当出现大面积来压、通风不良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撤离到安全地点,并立刻汇报情况,等待矿应急救援指挥的进一步处置命令。
(二)避灾路线
施工地点→101工作面运输巷→2#车场→西翼辅运大巷→6#交岔点→副井车场存车线→副井罐笼→地面。
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其它行业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