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棍蓟马药效试验初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20-06-30
作者简介:陈玉兰(1973-),女,湖北巴东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病虫害防治及栽培技术推广研究,(电话)186****7598(电子信箱)
****************。
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属缨翅目,蓟马科,别名茶蓟马[1]。
原来主要分布在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海南等南方茶区,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茶区茶棍蓟马发生面积逐年迅速扩大,为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有机茶园,每年夏秋茶损失惨重,已成为茶园主要害虫。
该虫以成、若虫锉吸为害茶叶嫩梢,主要集中在新梢基部叶
片背面取食,芽和老叶不受该虫为害[2,3]。
为害症
状:夏茶初期,虫口密度低,新梢叶片轻度受害,叶片微卷,叶色暗淡,后期虫口密度高,受害叶片褐变,叶片背面布满褐色小点及条状疤痕,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仅留芽头。
茶棍蓟马世代重叠,在巴东县茶区年发生代数不详[4]。
成、若虫具趋嫩性,喜在嫩叶叶背面活动和取食,阳光强烈时栖息在茶树中、下层阴
一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棍蓟马药效试验初报
陈玉兰,陈沛坤,卢海蛟
(恩施州巴东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湖北巴东
444300)
摘要:开展了不同浓度生物农药(5%桉油精可溶液剂)与常规化学农药(60g/L 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药效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5%桉油精可溶液剂750倍稀释液、500倍稀释液、300倍稀释液及60g/L 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750倍稀释液药后7d 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80%、98.25%、98.51%、98.53%。
5%桉油精可溶液剂500倍稀释液、300倍稀释液及60g/L 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750倍稀释液药后处理3、7d 药效结果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5%桉油精可溶液剂75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
5%桉油精可溶液剂同时可以兼治茶园同期发生的其他主要害虫,对茶树正常生长及
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生物农药;有机茶园;药效试验中图分类号:S4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1)20-0087-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21.20.01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efficacy of a biological pesticide against
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in organic tea garden
CHEN Yu-lan ,CHEN Pei-kun ,LU Hai-jiao
(Badong Economic Crop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Badong 444300,Hubei ,China )
Abstract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n the efficacy of biological pesticides (5%eucalyptus oil solution )and conventional chemical pesticides (60g/L ethyl doxycin suspension )against 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5%eucalyptus oil were 75.80%,98.25%,98.51%and 98.53%after 7days of treatment with 750times ,500times ,300times dilution of 5%eucalyptus oil and 60g/L ethyl dotoxicillin suspension 750times dilution ,respectively.5%eucalyptol solution
500times diluent ,300times diluent ,and more than 60g/L ethyl kill toxin suspending agent 750times diluent medicine post-process⁃ing of 3,7d efficacy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but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eucalyptol solution 750times diluent control effect.The solution of 5%eucalyptus oil could also control other main pests occurring in the same period of tea plantation.It had no bad effect on the normal growth of tea trees and the quality of tea leaves.
Key words :tea stick thrips (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biological pesticide ;organic tea garden ;efficacy test
陈玉兰,陈沛坤,卢海蛟.一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棍蓟马药效试验初报[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0):87-90.
湖北农业科学2021年
蔽处或芽缝内,多把卵产在叶片表皮下叶肉内,大部
分产在芽下第一片叶子上[5,6]。
初孵若虫有群集性,
不太活跃,每叶上有虫十多头至数十头。
若虫进入3龄后不再取食,沿枝干下爬至土表枯叶下、茶蓬内层虫苞内化蛹,成虫寿命7~10d[7]。
由于虫体小,产卵量大,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
等特点,所以防治难度大[8-10]。
目前各地防治药剂
均以化学农药为主,鲜见防治较为理想的生物药剂
报道,化学农药防治,杀死大量天敌破坏茶园生态的
同时,还造成环境污染和农残超标,严重影响消费者
的身体健康与当地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特别
是发展面积越来越大的有机茶园,由于不允许使用
化学农药的栽培管理特点,因而茶棍蓟马成了发展
有机茶园的一大难题。
为了有效地防控茶棍蓟马,
又能符合有机茶园用药标准,根据茶棍蓟马特性及
发生特点,特选取了一种植物源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试验,为大面积防治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在巴东县溪丘湾进行,土壤肥力中等,茶树
品种为26龄群体种,管理条件一致。
海拔910m,茶
园总面积约890m2。
1.2材料
1.2.1工具记录本、放大镜、脱脂棉、白板纸、镊子等。
1.2.2试验药剂5%桉油精可溶液剂(以桉树叶为原料提取的植物源杀虫剂),由湖北嘉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60g/L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市场购买。
1.3试验没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
处理A,5%桉油精可溶液
剂750倍稀释液,制剂施用量900mL/hm2;处理B,5%桉油精可溶液剂500倍稀释液,制剂施用量1350mL/hm2;处理C,5%桉油精可溶液剂300倍稀释液,制剂施用量2250mL/hm2;处理D,60g/L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750倍稀释液,制剂施用量900 mL/hm2;处理E,清水对照。
每处理小区由3条宽1.5m、长20m平行茶行组成,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个小区间隔5m茶行,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1.4试验方法
2020年4日26日下午5:00进行。
用“贝琪”牌3WBD-16型电动喷雾器,施药时喷雾器工作压力为0.1~0.2MPa,喷雾孔片为0.5~0.8mm。
在茶蓬面及两侧均匀喷雾,药液量675kg/hm2,每处理药液量8.10kg。
1.5调查方法
喷药前调查各小区虫口基数,药后1、3、7d分别调查残存虫数,每次早上9:30每小区定点调查5张叶片正反面活虫数,并做好记录,计算各处理的防治效果。
依据GB/T17980.58—2004标准,药效计算公式如下。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口数-施药后虫口数)/施药前虫口数×100%(1)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100%(2)式中,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虫数;CK0为清水对照区药前虫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虫数;CK1为清水对照区药后虫数。
2结果与分析
2.1防治效果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A、处理B、处理C及处理D药后1d防治效果分别为17.33%、26.70%、31.95%、36.56%,药后3d防治效果分别为76.34%、96.80%、98.41%、98.33%,药后7d防治效果分别为75.80%、98.25%、98.51%、98.53%。
药后1d,4个处理防治效果均低于40%;但药后3d,4个处理防治效果均明显提高,经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测验,除药后1d外,处理B、处理C、处理D3次调查药效结果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处理A的防治效果,并且均达95%以上的防效;药后7d,除处理A防效小幅下降外,其余3个处理防效均小幅上升。
2.2对茶园主要益虫、其他主要害虫的影响2.2.1对主要益虫的影响药后3、7d分别调查茶园主要益虫活虫数量,每次调查于当天9:30进行拍网调查,每试验小区用网口直径为33cm的捕虫网拍10网,分别记录活虫数量,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喷施3个不同浓度的植物源杀虫剂5%桉油精与清水空白对照相比,处理A、处理B及处理C对茶园主要益虫无明显不良影响;处理D与清水空白对照相比,茶园主要益虫活虫数量下降明显。
2.2.2对其他主要害虫影响调查结果药后7d调查茶园主要其他害虫活虫数量,调查于当天10:00左右进行拍网调查,每处理用网口直径为33cm的捕虫网随机拍10网,分别记录活虫数量,调查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处理B、处理C、处理D在防治茶棍蓟马的同时,对茶园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及茶尺蠖均有较好的兼治作用。
2.3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调查结果
药后10d,按照五点取样法分别随机采摘每个处理鲜叶晒干,送检茶叶主要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见
88
第20期陈玉兰等:一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棍蓟马药效试验初报
表1
药效试验调查结果
处理编号
A
B
C
D
E (CK )重复1
234平均1234平均1234平均1234平均
12
3
4平均
虫口基数头219208217212214206214220222216226198214202210207218226201213224212202198209
药后1d
存活数//头187168183190182164161159166163146152148142147143134140139139228212214206215
虫口减退率//%14.6119.2315.6710.3814.9520.3924.7727.7325.2324.5935.4023.2330.8429.7030.0030.9238.5338.0530.8534.74-1.790.00-5.94-4.04-2.87
防治效果//%17.33cC 26.70bB 31.95abAB 36.56aA 药后3d
存活数//头5662585257810677.7542633.7545434236242235228235
虫口减退率//%74.4370.1973.2775.4773.3696.1295.3397.2796.8596.4098.2398.9997.2098.5198.2198.0797.7198.2398.5198.12-5.36-14.15-16.34-15.15-12.56
防治效果//%76.34bB 96.80aA 98.41aA 98.33aA 药后7d
存活数//头4440423941423333223313423168156178164167
虫口减退率//%79.9180.7780.6581.6080.7298.0699.0798.6498.6598.6198.6798.9999.0798.5198.8199.5298.6298.2399.0098.8325.0026.4211.8817.1720.33
防治效果//%
75.80bB
98.25aA
98.51aA
98.53aA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 <0.01)
表2
主要益虫活虫数量调查结果
(单位:头)处理编号
A
B
C
D
E (CK )
重复1
234合计1234合计1234合计1234合计1234合计
药后3d 蜘蛛26292624105242729301102625272199181921238128282731114
瓢虫342090244101123731004423211
草蛉1211530126203161100220136
蠼螋23016221052111511013233210
茧蜂4333134230923141023106544215
姬蜂3522121054100423910214434213
药后7d 蜘蛛2723282199223023219625292026100151816196830292829116
瓢虫3012623106312170112422329
草蛉2310620125232181101322037
蠼螋3002502114011133201632117
茧蜂23117321281122620013243110
姬蜂5232123433132403923106244111
89
湖北农业科学2021年表3主要其他害虫调查结果
处理编号A B C D E(CK)
药前基数//头
茶小绿叶蝉
24
25
26
27
26
黑刺粉虱
13
15
14
16
15
茶尺蠖
3
2
2
2
3
药后7d活虫数量//头
茶小绿叶蝉
5
3
2
2
38
黑刺粉虱
4
3
3
3
18
茶尺蠖
1
3
药后7d虫口减退率//%
茶小绿叶蝉
79.17
88.00
92.31
92.59
-46.15
黑刺粉虱
69.23
80.00
78.57
81.25
-20.00
茶尺蠖
66.67
100.00
100.00
100.00
0.00
药后7d防治效果//%
茶小绿叶蝉
85.75
91.79
94.74
94.93
黑刺粉虱
74.36
83.33
82.14
84.38
茶尺蠖
66.67
100.00
100.00
100.00
表4茶叶主要生化成分检测结果
处理编号A B C D E(CK)
含量//%
茶多酚
24.65
24.62
24.57
24.46
24.59
游离氨基酸
3.82
3.84
3.85
3.93
3.81
水浸出物
42.90
42.85
42.69
42.87
42.85
可溶性糖
4.68
4.85
4.86
4.87
4.88
咖啡碱
3.94
3.91
3.86
3.83
3.85
黄酮
0.83
0.84
0.85
0.86
0.86
EGCG+EGC+ECG+GC
8.42
8.41
8.38
8.34
8.37
EC+C
1.02
1.12
1.05
1.11
1.08
儿茶素苦涩味指数
8.25
7.51
7.98
7.51
7.75
儿茶素品质指数
479.23
477.11
479.84
478.03
479.16
注:儿茶素苦涩味指数=(EGCG+EGC+ECG+GC)/(EC+C);儿茶素品质指数=100×(EGCG+ECG)/ECG
3小结与建议
本试验结果表明,5%桉油精可溶液剂500倍稀释液、5%桉油精可溶液剂300倍稀释液、60g/L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750倍稀释液对茶棍蓟马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该3个处理对茶树同期发生的主要害虫如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茶尺蠖等有较好的兼治作用,但5%桉油精可溶液剂500倍稀释液及5%桉油精可溶液剂300倍稀释液相对于60g/L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750倍稀释液对茶园益虫伤害更小。
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茶树生长以及茶叶品质均无不良影响。
药后7d,采摘鲜叶晒干,送苏州欧陆分析中心按照出口欧盟茶叶农残限量标准进行农残检测,5%桉油精可溶液剂750倍稀释液、500倍稀释液、300倍稀释液及清水空白对照(CK)处理均无农药残留检出,60g/L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750倍稀释液处理中检出乙基多杀霉素含量为0.86mg/kg。
允许用于有机茶园的生物农药5%桉油精可溶液剂,在防治茶棍蓟马时,与常规化学农药具有同等理想的防治效果。
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及防治药剂成
本,推荐施用5%桉油精可溶液剂500倍稀释液,制剂施用量为1350mL/hm2,均匀喷雾防治。
茶棍蓟马虫体小,主要躲藏于叶背取食为害,防治该虫时喷头朝上,重点喷施茶树叶片背面。
此外,由于茶棍蓟马成虫有迁飞能力,建议防治时间选择在若虫高峰期统一防治,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370.
[2]《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编绘组.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第六分册)-茶树病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72-73.
[3]陈宗懋,孙晓玲.茶树主要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4]王友平.种茶必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安徽农学院茶叶系.茶树病虫害[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2-93.
[6]陈洪侠,蔡兢兢.农业生产中绿色植保技术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14):23.
[7]刘红敏.信阳茶树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8]汪荣灶.茶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J].福建茶叶,1996(2):20-21.[9]唐颢,赵超艺,唐劲驰,等.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现状概述[J].广东农业科学,2007(8):49-52.
[10]张汉鹄,韩宝瑜.中国茶树昆虫区系及其区域性发生[J].茶叶科学,1999,19(2):81-86.
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处理A、处理B、处理C及处理D4个处理与清水空白对照相比,茶叶主要生化成分无明显差异。
同时表明各处理对茶叶品质无不良影响。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