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学程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学程导航)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梦圆飞天
共几课时
课型
新授第几课时
三维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俄罗斯塔斯社在当天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神舟”5号发射的消息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个中国公民。
航天员为了完成使命,飞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外太空工作,探索人类未知的世界,难免也会有空虚寂寞的时候,这
时来自地面的声音可以说是航天员的“镇静剂”。
航天员可以通过先进的通讯设备与地面保持无间断的联系,向地面报告太空中的所有情况,而地面控制中心则会定时安排航天员的家属与航天员连线沟通,把家人祝福送到他们身边。
预习设计
查阅有关的航天资料。
预习课文,标好小节号,读准生字,读顺课文。
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凛冽肃然伫立苍穹游弋浩瀚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
一、解读课题,走进课文:
齐读课题。
简介杨利伟。
3.饱含激动、自豪、骄傲的语气读课题。
告诉全世界……
激动
激动地
自豪地
骄傲地
揣摩课题意思。
大声地读读课文,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二、学习新
生字词
出示学习单: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认读生字词
乳白色执行滑坡
控制侨胞边缘
齐读生字词
指名读—正音—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读通
.把课文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举手读难读的部分
说说梦圆飞天的意思,是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找出文中点题的句子。
朗读时注意最后一个标点。
说说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浏览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
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xb1.评价杨利伟
四、小结
联系神舟六号、七号、嫦娥一号的发射,整体感知课文的内涵。
一、解读课题,走进
边出示边讲述:从“嫦娥奔月”到屈原的《天问》,到敦煌的“飞天”,一直到现代的航天事业,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始终做着同一个梦,这是一个关于——飞天的梦。
直到
XX年10月15日“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
读题。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课文《梦圆飞天》。
简介杨利伟。
认识这个人吗?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
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
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
生字词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谁来读一读?
乳白色执行划破控制侨胞橘红色澎湃
你能读好吗?
寒风凛冽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直指苍穹亮如白昼肃然伫立
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无限的自豪
指名读—正音—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读通
请大家再打开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组织自己读
指名读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记住这些了吗?
一个难忘的日子——?
一个特殊的地方——?
一个英雄的名字——?
一艘神奇的飞船——?
一次圆梦的壮举——?
教师引读:——
一个难忘的日子——XX年20月15日
一个特殊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艘神奇的飞船——神舟五号
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利用上面的要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用2分钟时间准备,先同桌说说,然后交流指名概括说说。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教师概括课文段落
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出示学习单:
梦圆飞天是什么意思?谁圆了谁的什么梦?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1-5自然段
.预设1:第二自然段
我感到无比激动。
中国人为飞天梦想准备了很多年,终于成功了。
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中国人自己有了宇航员。
.预设2:第4自然段。
这是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张照片,你们又是怎样评价他呢?
你们觉得,平静的背后,还包含这什么呢?
.朗读第4自然段
.齐读1-5自然段。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感受文中的内涵,神州五号成功了,六号成功了,
七号成功了,八号的发射是指日可待,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作
业
设
计
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
习字册
《一课一练》一至三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梦圆飞天
共几课时
课型
新授第几课时
三维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点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
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资
————写在“神六”胜利返航之际
古有飞天梦,今由神六圆。
也许在过去的五天之中,我们还只能压抑住心中的激动之情,那么现在,当“神六”成功着陆的一瞬间,当两位宇航员走出机舱向关注他们的亿万人民展露笑容之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心中无限的喜悦与自豪。
此时此刻,神州大地共沸腾,五湖四海同庆贺。
从邓稼先的“两弹一星”到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多少年的期盼与等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次近乎完美的太空之旅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几天来,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虽然两位航天员距离我们甚是遥远,但有了先进的监控技术,也让我们这些上不了天的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最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是这次的实际着陆点与预测着陆点相差仅一公里,这是许多其它航天大国都做不到的。
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向世人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但是,在我们欢呼雀跃之后更应该去深思接下来的道路怎么走,毕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不容我们乐观的。
作为正在高等学府中深造学习的大学生,我们面对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要再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类的话,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
会由旁观者转变为奋战线的科技工作者。
不要再抱怨大学的生活没有动力,没有激情,不要再为虚度时光而寻找各种理由,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推不掉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能否在十五年之内实现登月计划的决定权就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也许有人又会说我们所学的专业与航天科技无关,可是要知道航天技术的进步是需要各类学科的共同支持的,比如航天燃料的改进,航天器制造材料的创新都是我们可以施展才华的领域。
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明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再加上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有了我们每个人的倾力参与,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必会不断迎来新的辉煌。
“神六”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喜悦与激动,更多的是思考与启示。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已经取得的成绩将被永远的载入史册,但我们并不能在历史光环的照耀下安逸的过活,祖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祖国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承载着梦想,充满希望和信心,扬帆远航。
预习设计
阅读补充读本的相关,继续了解有关的航天资料。
进一步读熟课文。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调整与反思
生齐读课题:梦圆飞天。
出示学习单: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的6-15自然段,想一想,在“神舟”5号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在书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
学生交流:1.体会到了什么?
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
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
学生想象: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直指苍穹。
”
生齐读
·这段话中,哪些词仿佛让你看到了升空的画面?让你听到了升空的声音?
完成《一课一练》第五题第二篇短文分析
△“飞行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他其实在告诉人们?生自由表达△“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学习“问候”场面
出示学习单:
试着读一读第17自然段,想一想,这段问候该怎样读?
你认为该怎么读这段呢?如果你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次听到来自太空的中国宇航员的问候,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听到这来自太空的问候,你会说什么呢?
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一、复习回顾
同学们,XX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日子。
我国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绕地球环行14周,圆满完成了首飞任务。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终于成真了。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把时间定格在XX年10月15日,一起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读——生齐读课题:梦圆飞天。
二、学习“发射”场面
把书打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的
6-15自然段,想一想,在“神舟”5号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在书旁写写自己的感受。
生自读
刚才,同学们读得投入,写得也很专注。
谁先来说说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
交流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
·你体会到了什么?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
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师范读,齐读·同学们,想一想,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生自由回答
·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
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
·期待、信任、祝福、激动、紧张、担心……带着自己
独特的感受,我们再一齐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
·因为倒计时的开始就意味着飞船就要发射升空了。
谁再来激动地倒数这十个数?指名读,评议:从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激动。
·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
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生齐读△“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直指苍穹。
”
·这是“神舟”5号升空的场面,相信一定还有不少同学都划出了这段话。
这样,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中,哪些词仿佛让你看到了升空的画面?让你听到了升空的声音?
·是啊,在描述这升空画面时,作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读
·想象出了那条巨龙般的橘红色火焰了吗?对了,读书就要这样,能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在我们的脑中变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看到的很壮观,耳边听到的同样震撼人心:地动山摇般的轰鸣!这声音,这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能读出这气势吗?齐读
△“飞行正常!”
·同学们,其实文中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被你们忽视掉了,虽然他只有四个字,但却非常的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你找到了吗?
·仅仅三分钟的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飞行——引说: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他其实在告诉人们?生自由表达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
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
总指挥李继耐先生,你好!“神舟”5号发射成功,请你谈一谈现在的感受,好吗?
你好,聂海胜!大家都知道,你也是这次首飞任务的候选人之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战友杨利伟说的吗?
你好,这位同学,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
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
齐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影像,直观地感受一下当时神舟飞天的壮观气势。
【播放视频】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低低地倒计时。
引读:10、9、8——点火!起飞!
看完录像,我们再来读6-15自然段,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情!齐读6-15自然段
三、学习“问候”场面
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
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全,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自己试着读一读第17自然段,想一想,这段问候该怎样读?
你认为该怎么读这段呢?指名读、齐读.xb1.
如果你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次听到来自太空的中国宇航员的问候,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听到这来自太空的问候,你会说什么呢?
想得真好,同学们,这问候不仅仅是杨利伟他自己的,也是中国所有航天工作者的,更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
让我们再一次和杨利伟一起深情而又自豪地向全世界发出我们
的问候。
齐读
杨利伟叔叔代表我们向地球发出深情问候的同时,还兴奋地对儿子说,引读: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
这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听老师来读一读19自然段。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的神奇美妙的?生交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太空中看到的我们的家。
【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地球,美吗?茫茫太空,多么令人神游向往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么奇妙的景色给读出来吗?齐读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了!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在继神五发射成功后,XX年10月12日,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
神舟6号载着2名宇航员,他们是聂海胜和费俊龙。
XX年的10月24日,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又发射成功。
XX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
让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越来越辉煌!
最后,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XX年10月15。
这一天,我们——齐读课题:梦圆飞天。
作
业
设
计
.朗读练习。
.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一课一练》四、五题及短文。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共几课时
课型
新授第几课时
三维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本课5个生字,其中绿线之间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结合课文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
.能理清的叙述顺序,给课文分段并简要地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
教学资
教材开发:
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课文内容,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
相关材料:
火星概况:
火星是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
公转轨道:离太阳227940000千米,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而远的次序计为第四颗,比地球小,公转周期约687天,自转周期约24小时37分。
公转周期:约687天.
自转周期:24小时37分22秒.
行星直径:6794千米.
质量:6.4191e20吨.
火星被称为战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而得来的,所以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
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
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
次对火星的探测是由水手4号飞行器在1965年进行的。
人们接连又作了几次尝试,包括1976年的两艘海盗号飞行
器
火星的轨道是显著的椭圆形。
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160摄氏度。
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218,但却具有从冬天的140到夏日白天的将近300的跨度。
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
除地球,火星是具有最多各种有趣地形的固态表面行星。
地球概况:
地球形成自46亿年前,大约在16亿年前地球每昼夜只有9个小时,比现在自转快的多,每年约有800多天;到了6亿年前,每昼夜延长到了20个小时,年缩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渐放慢自转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
一般认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阳星云分化物。
从我们身处地球的视角看来,我们这个行星是非常巨大富饶,为似乎无穷尽的空气所包围的;然而,宇航员从太空看来,地球只是个瘦小的球体,被一层薄薄的仿佛一吹就散的大气所围绕。
对一个空间旅行者来说,在深邃黑暗的空间里的地球,蓝色的海域、棕色或绿色的陆地与白皑的云是异常醒目的。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行星,距离有1亿5千万千米。
地
球绕太阳公转一天为365.256个地球日,自转一周为23.9345小时。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定居的行星。
它的快速自旋与炽热的镍铁内核产生了足够的磁场,与大气配合保护我们,抵御来自太阳与其他星球的辐射。
大气层还保护我们免遭流星的侵袭,它们中的大多数会在到达地球表面前烧毁。
学生经验:
有关火星和地球的知识,学生以从课外书上、电视上有所了解,课上可让学生交流介绍。
预习设计
.把课文读三遍,能做到正确、流利。
.画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抄写两遍。
结合课文内容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陨石熔岩家常便饭逃亡孪生
.读读有关火星和地球的资料。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孪生兄弟”指什么人?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理解“孪生兄弟”,了解引号的作用。
读词语
出示学习单:
课文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
意。
段由“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第二段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
第三段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
出示学习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火星是一个怎样的球体呢?它为何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称兄道弟呢?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相互交流
是呀,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
同样有——,同样有——
同样有——,同样有——
甚至——
因此,人们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呢!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一、解题。
.梦圆飞天,让我们激动不已,我们已迈出了探索宇宙的一大步。
在群星璀璨的太空中,有两个“孪生兄弟”。
同学们知道“孪生兄弟”指什么人吗?
.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科学家们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
教师板书:“孪生兄弟”,理解含义。
随机了解引号的
作用。
二、初读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陨石孪生渺茫
彗星熔岩蒸发裹挟
指名读,相机正音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相互评议。
三、整体感知
.什么是孪生兄弟?大家见过孪生兄弟或姐妹吗?他们留给你什么印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火星是一个怎样的球体呢?它为何和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称兄道弟呢?并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相互交流,教师板书:
火星和地球长得非常像
当初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
火星环境和地球相似
火星比地球小,留不住水
.教师小结:
是呀,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
同样有——,同样有——
同样有——,同样有——
甚至——
因此,人们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呢!
四、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峡证熔挟
.仔细观察这些字,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作
业
设
计
课内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
.完成《习字册》
.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
课外作业:
★.《补充习题》、二题。
★★.《一课一练》中的“知识窗”。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