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试题数:14,满分:100
1.(填空题,4分)根据拼音写生字。
jì mò___ bǐ mò___gān zào___bào zào___
kù xíng___ lún kuò___ zǔ náo___fù ráo___
2.(单选题,3分)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裹挟(xié)濒(bīn)临
B.嫁(jià)接空隙(xī)
C.倔(juè)强干涸(hé)
D.苍穹(qióng)细菌(jǔn)
3.(单选题,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厦派遣高深莫测震臂一呼
B.酿酒宫阙家长便饭纯净蔬淡
C.煎熬蒸发抑扬顿挫惟妙惟肖
D.倾吐华侨所向披靡音乐生崖
4.(单选题,3分)下列画线字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千盈百(满)
B.化险为夷(平安、平坦)
C.儿童不解春何在(明白、知道)
D.应怜屐齿印苍苔(可怜)
5.(单选题,3分)“他还四处,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下面选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是()
A.游览
B.旅游
C.游学
D.游历
6.(单选题,3分)“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的上空,像是前来遗容的亲属。
”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敬仰
B.瞻仰
C.看望
D.仰望
7.(单选题,3分)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巴黎和伦敦分别被称为()
A.花都雾都
B.绿色首都花都
C.音乐之都雾都
D.雾都花都
8.(单选题,3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B.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香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
C.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D.大家喜欢读的几本书,《木偶奇遇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上下五千年》等;在书城都可以买到。
9.(单选题,3分)“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对“抬槽出征”的民族英
雄()的真实写照。
A.林则徐
B.郑和
C.左宗棠
D.司马迁
10.(单选题,3分)下列对名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
其中的经类故事有,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等。
B.《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
书中主要讲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鹦鹉螺号”的船长周游世界的故事。
C.尼摩船长愿意把一切都告诉“我”,国为他不打算让“我”和两个同伴离开潜水艇。
D.唐僧师徒在小雷音寺遇到了妖怪--黄眉老祖。
11.(填空题,4分)名句积累。
请写出古诗相应的上下句。
(1)儿童急走追黄蝶,___ 。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2)___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 。
(《从军行》王昌龄)
(4)___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白居易)
(5)我劝天公重抖撇,___ 。
(《己亥杂诗》龚自珍)
(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 。
(《逢入京使》岑参)
(7)落霞与弧鹜齐飞,___ (《滕王阁序》王勃)
(8)___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选读一)
12.(问答题,22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 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 我问:“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我
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③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放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④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
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大把的阳光藏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就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
什么。
⑤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改上成语文、教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个孩子送去一组手工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娇,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进人惊叹,作品上报后,顺利夺得全省唯一的特等奖,其轰动
效应,可想而知。
⑥ 学校为此召开表彰大会,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让他谈获奖体会,犹豫了半天,他才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⑦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
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众所周知:___
局促不安:___
(2)读选文第④ 自然,按要求答题。
①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是指哪样的笑?用波浪线划出来,从男孩的笑容中我体会到了___
② “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感动是因为:___ ;感伤是因为:___
(3)读短文,写出“我”对耳聋男孩态度的转变。
起初可有可无,后来___ ,最后___ 。
(4)文中第⑥ 自然段:让他谈获奖体会,犹豫了半天,他才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这句主要是对人物的___ 描写,从中你读出这是一个___ 的小男孩。
(5)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⑦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
13.(问答题,13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动物们的神奇“耳朵”
① 在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声波和信号不绝于耳,充满了整个世界,而其中的大部分信号人类是听不见的,动物却可以听见。
究其原固,不得不提到它们的神奇“耳朵”。
② 科学家研究发现,动物们使用的声音,人类能听到的还不到10%.人类的耳朵能听见频率在20~20000赫兹的振动波,但是,猫科动物能分辨出30~4500赫兹的声音,狗的听觉的最高极限是60000赫兹。
③ 频率在20赫兹以下的振动波叫次声波。
虽然人耳听不见它们,但却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感受到它们。
使用次声波进行通讯却是一些动物的拿手好戏,___ 音调低沉的次声波能通过地面贴着土层传播,声音的来源无法被辨认,___ 不易被捕食者发现,次声波还具有传播距高极长的优点,因此,一些雄性动物经常用蹄子踏击地面,通过发出次声波来发号施今。
④ 频率在2万赫兹以上的超声波是另外一类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却被鸟类中的油鸱、金丝燕,喷乳动物中的蝙蝠、海狮和鲸类等广泛利用,例如海豚和海豹可以发出和听到水下高达18万赫兹上下的声音。
⑤ 哺乳动物的外耳包括耳廊和外耳道。
耳廊为哺乳类动物所特有,内有弹性软骨支持,成为高度精巧而灵敏的集音装置。
不过,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类哺乳动物耳廓的构造却很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耳朵”。
⑥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硕大的“招风耳”。
大的耳朵可以增加收集声音的面积,从而更清楚地听到声音。
一般来说,夜行性的或在开阔地带生活的哺乳动物的耳朵都比较发达,如蝙蝠、
兔类等。
⑦ 耳朵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直径约为2米,听觉非常敏锐。
由于耳部的褶皱很多,大大增加了散热面,所以更像是两把调节的大蒲扇,在炎热的夏季,它就是靠不停地扇动两只大耳朵,使耳部的血液加速流动,达到散热降温的目的,还能顺便驱赶热带丛林中的蚊蝇和寄生虫。
(1)对短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___
A.文章介绍了动物们使用的声音,人类能听到的还不到10%。
B.文章介绍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但是动物却能听到。
C.文章主要介绍了动物们耳朵的特点和功能。
D.文章主要介绍了动物们的耳朵比人类的耳朵更灵款。
(2)第②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作者使用___ 、___ 的说明方法。
(3)第③ 自然段括号中填入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___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如果……那么……
D.不仅……而且……
(4)第⑥ 自然段中“一般来说,夜行性的或在开阔地带生活的哺乳动物的耳朵都比较发达,如蝙蝠、兔类等。
”句中“一般来说”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___
A.在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声波和信号不绝于耳,充满了整个世界,而其中的大部分信号动物可以听见,但是人类是听不见的。
B.次声波和超声波人的耳朵都听不到,但是却被有些动物广泛应用。
C.一些雄性动物用蹄子踏击地面,通过发出次声波来发号施令,只是因为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极长的优点。
D.大象的耳朵不仅听觉敏锐,还可以散热降温,驱赶蚊蝇。
14.(问答题,30分)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难忘的、感动的、有趣的故事吧。
请选择一件写下来。
要求:① 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把事情写具体。
② 题目自拟。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五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试题数:14,满分:100
1.(填空题,4分)根据拼音写生字。
jì mò___ bǐ mò___gān zào___bào zào___
kù xíng___ lún kuò___ zǔ náo___fù ráo___
【正确答案】:[1]寂寞; [2]笔墨; [3]干燥; [4]暴躁; [5]步行; [6]轮廓; [7]阻挠; [8]富饶
【解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答案为:
寂寞笔墨干燥暴躁
酷刑轮廓阻挠富饶
【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重练习。
2.(单选题,3分)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裹挟(xié)濒(bīn)临
B.嫁(jià)接空隙(xī)
C.倔(juè)强干涸(hé)
D.苍穹(qióng)细菌(jǔn)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找出错误的读音改正即可。
【解答】:A.正确。
B.有误,“空隙”的“隙”读音为xì。
C.有误,“倔强”的“倔”读音为jué,指倔强。
读juè指性子直,态度生硬。
D.有误,“细菌”的“菌”读音为jūn,指某些低等生物,以寄生或腐生方式摄取营养,如细菌、黏菌、真菌等。
读jùn指蕈。
故选:A。
【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3.(单选题,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厦派遣高深莫测震臂一呼
B.酿酒宫阙家长便饭纯净蔬淡
C.煎熬蒸发抑扬顿挫惟妙惟肖
D.倾吐华侨所向披靡音乐生崖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振臂一呼:挥动手臂呼喊。
故“震”错误。
B.有误,纯净疏淡:质地清纯没有杂质,故“蔬”错误。
C.正确。
D.有误,音乐生涯:从事音乐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故“崖”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 义辨法。
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 形辨法。
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
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 语境辨析法。
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单选题,3分)下列画线字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千盈百(满)
B.化险为夷(平安、平坦)
C.儿童不解春何在(明白、知道)
D.应怜屐齿印苍苔(可怜)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字词,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A、B、C正确。
D:应怜屐齿印苍苔。
出自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意思是: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被别人踩坏。
怜,爱惜。
故选:D。
【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5.(单选题,3分)“他还四处,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下面选项中,填入横线处最恰当是()
A.游览
B.旅游
C.游学
D.游历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游览:专程为消遣或观光去参观。
旅游:外出旅行游览。
游学:旧指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即留学。
游历:到远地游览;考察。
结合语境,应选“游历”。
故选:D。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6.(单选题,3分)“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的上空,像是前来遗容的亲属。
”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敬仰
B.瞻仰
C.看望
D.仰望
【正确答案】:B
【解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解答】:敬仰:敬重仰慕。
瞻仰:往上或往前看,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看。
仰望:仰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
看望:去长辈或亲友处问候起居情况。
结合语境,应选“瞻仰”。
故选:B。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7.(单选题,3分)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巴黎和伦敦分别被称为()
A.花都雾都
B.绿色首都花都
C.音乐之都雾都
D.雾都花都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城市雅号的了解,根据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资料。
【解答】:根据积累理解,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巴黎和伦敦分别被称为花都和雾都。
故选:A。
【点评】:我们平时要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这样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
8.(单选题,3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对课,或者把宣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B.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香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
C.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D.大家喜欢读的几本书,《木偶奇遇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上下五千年》等;在书城都可以买到。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
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解答】:A.有误,“读书”“习字”“对课”是并列的词语,中间加顿号。
B.有误,“品行方正”“教书认真”是并列的词语,中间加顿号。
C.有误,“泥土”和“种子”中间通常不用顿号,因为并列的引号已经把并列关系显示出来,可
以去掉。
D.正确。
故选:D。
【点评】:顿号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9.(单选题,3分)“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对“抬槽出征”的民族英
雄()的真实写照。
A.林则徐
B.郑和
C.左宗棠
D.司马迁
【正确答案】:C
【解析】: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根据积累可知,“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对“抬槽出征”的
民族英雄左宗棠的真实写照。
故选:C。
【点评】: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0.(单选题,3分)下列对名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
其中的经类故事有,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等。
B.《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
书中主要讲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鹦鹉螺号”的船长周游世界的故事。
C.尼摩船长愿意把一切都告诉“我”,国为他不打算让“我”和两个同伴离开潜水艇。
D.唐僧师徒在小雷音寺遇到了妖怪--黄眉老祖。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书中主要讲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鹦鹉螺号”的船长周游世界的故事,不是英国。
故选:B。
【点评】: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1.(填空题,4分)名句积累。
请写出古诗相应的上下句。
(1)儿童急走追黄蝶,___ 。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2)___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叶绍翁)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 。
(《从军行》王昌龄)
(4)___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白居易)
(5)我劝天公重抖撇,___ 。
(《己亥杂诗》龚自珍)
(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 。
(《逢入京使》岑参)
(7)落霞与弧鹜齐飞,___ (《滕王阁序》王勃)
(8)___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选读一)
【正确答案】:[1]飞入菜花无处寻; [2]春色满园关不住; [3]不破楼兰终不还; [4]可怜九月初三夜; [5]不拘一格降人才; [6]凭君传语报平安; [7]秋水共长天一色; [8]天时不如地利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解答】:(1)出自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2)出自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3)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
(4)出自白居易的《暮江吟》;
(5)出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6)出自岑参的《逢入京使》;
(7)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8)出自《孟子》。
故答案为:
(1)飞入菜花无处寻;
(2)春色满园关不住;
(3)不破楼兰终不还;
(4)可怜九月初三夜
(5)不拘一格降人才;
(6)凭君传语报平安;
(7)秋水共长天一色;
(8)天时不如地利。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2.(问答题,22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 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 我问:“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我
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③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放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④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
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大把的阳光藏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就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
什么。
⑤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改上成语文、教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个孩子送去一组手工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娇,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进人惊叹,作品上报后,顺利夺得全省唯一的特等奖,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⑥ 学校为此召开表彰大会,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让他谈获奖体会,犹豫了半天,他才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⑦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众所周知:___
局促不安:___
(2)读选文第④ 自然,按要求答题。
①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是指哪样的笑?用波浪线划出来,从男孩的笑容中我体会到了___
② “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感动是因为:___ ;感伤是因为:___
(3)读短文,写出“我”对耳聋男孩态度的转变。
起初可有可无,后来___ ,最后___ 。
(4)文中第⑥ 自然段:让他谈获奖体会,犹豫了半天,他才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这句主要是对人物的___ 描写,从中你读出这是一个___ 的小男孩。
(5)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⑦ 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
【正确答案】:大家全都知道。
; 拘谨,不自然。
; 男孩的内心是阳光的、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
; 男孩虽耳聋但内心充满阳光; 我觉得男孩耳聋又不被关注,努力也不会改变什么。
; 感动感伤; 不敢轻易看轻; 语言; 努力认真、执著、坚信自己能成功;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面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内心的想法,认识到了在看待每一个学生时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的作用。
【解析】:这篇文章以母亲的话及“我”教过的一个学生的故事,来表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主旨,告诉读者:每一个人都像草一样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① 阅读文章,结合句子“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可知,“那样的笑”指的是“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大把的阳光藏在里头。
”从男
孩的笑容中我体会到了男孩的内心是阳光的、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
② 阅读文章,结合句
子“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可知,感动是因为:男孩虽耳聋但内心充满
阳光。
感伤是因为:我觉得男孩耳聋又不被关注,努力也不会改变什么。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学生阅读文章,结合句子“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我轻轻叹一口气,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
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可知,“我”对耳聋男孩态度是起初可有可无,后来感动感伤,最后不敢
轻易看轻。
(4)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
阅读句子“让他谈获奖体会,犹豫了半天,他才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可知,这句话是人物的语言描写,从中我
读出这是一个努力认真、执著、坚信自己能成功的小男孩。
(5)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阅读文章,结合句子“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可知,这句话写出了作者面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内心的想法,认识到了在看待每
一个学生时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的作用。
故答案为:
(1)大家全都知道;拘谨,不自然;
(2)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大把的阳光藏在里头;男孩的内心是阳光的、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男孩虽耳聋但内心充满阳光;我觉得男孩耳聋又不被关注,努力也不会改变什么;
(3)感动感伤;不敢轻易看轻;
(4)语言;努力认真、执著、坚信自己能成功;
(5)这句话写出了作者面对学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内心的想法,认识到了在看待每一个学生
时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揭示主旨的作用。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