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三 酶与ATP名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α ”“β ”或“γ ”)位上。
解析:(1)ATP水解形成ADP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因此,ATP转移到 DNA末端上的磷酸基团位于ATP的γ位上。 答案:(1)γ
(2)若用带有 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DP的
专一性等特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
答案:(3)不变 6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 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
命题感悟:本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点主要集中在酶的本质、作用、 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同时酶相关曲线的模型分析及相关实验探究属 于重点,备考时应特别关注实验操作步骤、单一变量设置与自变量、因变量 分析。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
解析:(1)在60 ℃条件下,反应的最终产物浓度比20 ℃和40 ℃条件下小很 多,说明酶在60 ℃条件下最终失活。20 ℃与40 ℃条件下相比,40 ℃时酶 促反应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短,说明40 ℃条件下酶活性较高。 (2)在时间t1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变成30 ℃,由该酶活性随温度的变 化规律可知,30 ℃条件下的该酶活性大于20 ℃条件下的,那么A组酶催化反 应的速度会加快。 答案:(1)B (2)加快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DNA,也能进行复制,因此细胞质中含有参与 DNA合成的酶;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和生物体外发挥作用,因此酶在生物 体外可以有催化活性;盐析的方法会让胃蛋白酶析出,且不会破坏该酶的结 构;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但保存酶一般在0~4 ℃的低 温条件。
2.(2016·全国Ⅰ卷,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 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C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误认为“酶和激素一样,酶促反应完成后酶随即解体”,作为催化剂的酶分子在
催化反应前后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仍具有催化作用。
(5)误认为“酶作为催化剂时参加了化学反应”,实际上酶作为催化剂时只是降低
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不参加化学反应。
(6)误认为“酶为化学反应提供了活化能”,实际上,酶并未给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只是降低了参加反应的物质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所需的能量。 (7)误认为“酶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实际上酶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发 挥作用。 (8)误认为“低温引起酶的变性失活”,实际上低温只是 抑制 酶的活性,不破坏 酶的 结构 ,但高温能使酶失活。 2.记牢常考的“7种酶” (1) DNA聚合酶 ——催化脱氧核苷酸间缩聚形成磷酸二酯键,用于DNA复制。 (2) RNA聚合酶 ——用于转录时DNA解旋及核糖核苷酸间的连接。
考向设计·通技法
考向一 围绕ATP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理解能力
1.(2018·浙江杭州一模)ATP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 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物质①表示鸟嘌呤 B.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C.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
解析: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ATP,生物体中ATP含量少,但转化速度快,不停地 进行着ATP与ADP相互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 性;ATP的合成需要能量,细胞内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ATP中的 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或化学能(如有机物氧化分解释 放),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如萤火虫发光等;人体在剧烈运动中,细胞 内产生ATP的速率和产生ADP的速率相当,但速率加快。
解析: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ADP生成ATP,需要细胞呼吸 释放的能量,因此,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减少,ATP生成 会减少;无氧条件下,植物细胞会通过无氧呼吸供能,无氧呼吸过程中,只有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过程中释放能量。
2.(2015·海南卷,3)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 述,错误的是( D )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要点整合·提素养
1.明辨对酶理解的“八大误区”
(1)误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实际上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由此
可联想酶合成的原料有氨基酸 和核糖核苷酸 ,酶合成的场所有核糖体 和细胞核 。 (2)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酶”,实际上,凡是活细胞 都能产生酶。
(3)误认为“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实际上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起 催化作用 。
限制酶 (3)
DNA连接酶
(4)DNA解旋酶——用于DNA复制时双链间 氢键 打开。
(5)
(6)各种消化酶——可对应催化相关大分子的水解,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 酶等。 (7)细胞工程工具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细胞壁)、胰蛋白酶(动物细胞 培养)。
解析:图中①表示腺嘌呤;②表示高能磷酸键,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 放能反应;③表示磷酸,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若化学键④断裂, 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2.(2018·河南洛阳高三统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B.病毒增殖所需的能量,一定来自宿主细胞产生的ATP C.酵母菌只有在缺氧的条件下,其细胞质基质中才能形成ATP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填“α ”“β ”或“γ ”)位
上。 解析:(2)d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形成的dA—Pα为组成DNA分子的成分之 一,因此,若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
的α位上。
答案:(2)α
命题感悟:本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一般与需能、耗能的具体生理过程 相结合,考查ATP的来源、功能及ATP与ADP之间的转化过程,也可从ATP的组 成成分与其他有机分子的关系进行命题。一般难度不大。
专题三 酶与ATP
[最新考纲] 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 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
知识串联回顾 核心考点突破
知识串联回顾
思维串联·纵横联系
答案:①RNA ②高效 ③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④温度 ⑤A—P~P~P ⑥细胞呼吸 ⑦光合作用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高效突破
核心考点一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理清ATP分子的结构
要点整合·提素养
C、H、O、N、P
腺苷
2.明辨与ATP相关的6个易错点
(1)ATP不等同于能量
ATP是一种 高能磷酸 化合物,是一种储能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2)细胞中ATP含量:很少,由于ATP与ADP间的快速转化,因此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
(3)ATP与水:ATP合成时可产生水、ATP水解时需消耗水。
核心考点二 酶的本质、特性及影响因素
体验真题·明考向
1.(2017·全国Ⅱ卷,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
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
,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 ,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3)t2时C组的产物浓度已不再增加,但由A和B组t2时的产物浓度可知,t2 时C组底物并未全部被分解,C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是由于C组温度条件下t2时 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增加2倍量的底物,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t3时产物的总量也不会再增加。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
解析:线粒体中大量产生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阶段是氧气与[H] 反应产生水;病毒不能独立代谢生存,其增殖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来自宿主细 胞产生的ATP;无论有氧还是无氧条件,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都是由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丙酮酸,同时形成ATP;ATP中的能量可以 来自光能(光合作用)和化学能(呼吸作用),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机 械能等能量。
解析:酒精发酵即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该过程 中有ATP生成;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
3.(2016·全国Ⅰ卷,29,节选)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 来标记DNA分子。 用α 、β 和γ 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 ~ Pβ ~Pγ 或dA—Pα ~Pβ ~Pγ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 用该酶把 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 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解析:测定酶活力时,在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的情况下,应先加入缓冲 液,其可以为酶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再依次加入底物和酶,保温并计时,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相同时间内产物的量越多,酶活力越强。
3.(2016·全国Ⅱ卷,29)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 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 (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技巧
ATP的组成
考向二 围绕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3.(2018·四川眉山模拟)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叙述错误的 是( D )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细胞内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细胞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ATP、ADP、AMP都含有核 糖,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而RNA中也含有核糖;甲过程为ATP的水解, 释放的能量可用于C3还原或细胞分裂;酶具有专一性,催化乙和丙过程的酶 应该是不同种酶;ATP的组成元素为C、H、O、N、P,部分酶的成分是RNA,RNA 的组成元素也是C、H、O、N、P。
(4)ATP并非“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除ATP外,还有GTP、CTP、UTP等。
(5)除光能、有机物中化学能之外,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可利用体外无机
物(如NH3)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合成ATP。
(6)ATP产生与O2间的关系

无氧呼吸
素养培优
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观”——ATP形成
体验真题·明考向
1.(2016·海南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4.(2018·江苏模拟)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如图是ATP和ADP、AMP之间的 转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ATP、ADP、AMP和核糖体中都含有核糖 B.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用于C3还原或细胞分裂 C.催化乙和丙过程的酶应该是同一种酶 D.部分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