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科学概念的分析。

高一新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知道细胞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并且根据主观猜测,认为细胞膜能够保护细胞不受伤害。

(2)关键能力的分析。

模型建构能力是本节课需要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模型建构能力,但由于概念性知识的缺乏,学生所构建模型的科学性还有待完善。

(3)学生所具备的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种蔬菜,即苋菜,在用清水清洗时水未发生变色,当用热水煮时,水变成红色,有学生推测,这可能与细胞的细胞膜有关;另也有学生以已经做过的实验为例,即“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在染色之前用盐酸解(1)科学概念的分析。

高一新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知道细胞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并且根据主观猜测,认为细胞膜能够保护细胞不受伤害。

(2)关键能力的分析。

模型建构能力是本节课需要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模型建构能力,但由于概念性知识的缺乏,学生所构建模型的科学性还有待完善。

(3)学生所具备的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种蔬菜,即苋菜,在用清水清洗时水未发生变色,当用热水煮时,水变成红色,有学生推测,这可能与细胞的细胞膜有关;另也有学生以已经做
过的实验为例,即“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在染色之前用盐酸解自身关系紧密的经验容易引发学生的
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结构组成
三、教学目标
1、基于细胞膜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发现史的梳理,领悟观察、假说、质疑、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习得认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结构组成、功能等知识,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并能基于细胞膜的知识科学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通过构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利用模型解决问题,逐步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问答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
教师活动:1.教师讲述: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单个细胞虽小,但结构完整,其内包含各种教学内容一: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是系统的边界教师活动:
1.教师讲述: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单个细胞虽小,但结构完整,其内包含各种物质,一个完整的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提问:地球上的第一个细胞如何形成?
3.PPT展示细胞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
1.认识到细胞是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思考教师提问,回答问题。

3.观看PPT,认真听教师描述。

设计意图:课本中对于细胞膜这一功能的描述简单,使学生容易遗忘细胞膜这一功能,教师拓展该功能的描述,既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又能够丰富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控制物质进出
教师活动:1.展示苋菜清水清洗与热水煮过照片;展示显微镜下台盼蓝染液染色细胞的过程视频。

2.提问:
①前边两个实例是否与细胞膜有关?
②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功能?
③细胞膜都能控制哪些物质进出?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细胞膜能控制哪些物质进出细胞:
①抗体、激素等物质以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②核酸等有用成分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

③营养物质可以进入到细胞内。

④病毒、病菌等有害物质可能侵入细胞。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与视频,思考教师提问,认同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设计意图:热水煮苋菜,水会变色是生活现象,台盼蓝染色是实验现象,利用两个实例引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达到联系生活的目的。

教学内容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

教师活动:
1.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①引出交流方式:视频中变形虫吞噬草履虫,变形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物质与草履虫细胞膜上的某些物质接触,识别草履虫是食物的。

②展示其他实例图片,如精卵结合的过程。

2.通过体液运输举例:展示胰岛素的分泌与接受图片。

3.通过胞间连丝①展示胞间连丝显微镜观察图片。

4.引导学生构建三种信息交流方式的概念模型。

①要求学生根据经验初步建立模型。

②教师对模型进行评价,并要求同桌互相评价。

③要求学生根据他人评价修改模型。

④展示教师构建的模型。

学生活动:1.观察PPT展示的实例图片,根据要求构建细胞膜信息交流方式的模型。

2.根据要求评价他人模型,并修改自己的模型。

设计意图:1.通过举例与图片展示,使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这一功能的过程更加形象化。

2.引导学生构建概念模型,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细胞膜这一功能的了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

教学内容四:小结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总结细胞膜的三大功能。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安排总结细胞膜的三大功能。

设计意图:细胞膜的功能中有较多的零散的知识点,讲完三大功能后加以总结能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置于一个知识体系中。

教学内容五:细胞膜的制备
教师活动: 1.提问:如我科学家想进一步研究细胞膜,必要提取出细胞膜,假如我们现在有鸭的红细胞与人的红细胞以及植物叶细胞,哪种细胞更适合提取细胞膜?如何能够获得细胞膜?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反馈,分析学生答案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3.教师给出正确答案:①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所以应选择人的红细胞。

②介绍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学生活动:1.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实验材料,并说明选择理由。

2.学生假设制取细胞膜的方法。

设计意图:该实验在新课本中虽已删除,但在科学史中有提到,教师将讲解重点放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能够为接下来的科学史以及生物膜系统的学习做铺垫。

教学内容六:细胞壁
教师活动: 1.展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简图,要求学生识别细胞结构。

2.指出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以及作用。

学生活动按要求说出细胞结构,区分细胞系与细胞膜的位置
与功能区别。

设计意图:细胞壁的功能是学生在学习细胞膜功能时的障碍,但内容简单,教师只需简单提示便能掌握。

教学内容七:解决驱动问题
教师活动:1.请学生解答课前提出的三个问题。

变形虫遇到猎物时能够识别出食物是由于变形虫细胞膜与草履虫细胞膜接触,能够识别出信息;变形虫体内的内容物不会流出细胞以及食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由于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2.提问:变形虫细胞膜上的什么结构决定了细胞膜能够识别信息?变形虫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与细胞膜的什么有关?化学组成还是结构?学生活动:学生利用本节课知识回答课前提出的三个问题,并思考课后留下的两个问题,课后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 1.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已经有能力解决课前留下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够给予学生成功感,同时有信心完成课后留下的两个问题。

2.课末布置的两个问题更具有探索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并且使上下文内容具有连贯性。

教学内容八:当堂检测
教师活动:PPT展示如下题,要求学生现场作答。

1.下列关于制备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的红细胞不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人成熟的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会发生涨破。

C.叶肉细胞因有细胞壁存在使提取细胞膜更复杂。

D.提取的猪成熟红细胞主要成分是脂质、蛋白质、糖类。

2.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多选)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从外界进入细胞内。

B.只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排出细胞。

C.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

D.环境中一切有害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七、板书设计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