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起动系
由起动机及附属设备组成。其作用 是带动飞轮旋转以获得必要的动能 和起动转速,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 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三、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如图1-6所示。 上止点(TDC)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即活塞上行到达的最高位置。 下止点(BDC)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即活塞下行到达的最低位置。 活塞行程 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用 S (单位:mm) 表示。 曲柄半径 曲轴的回转半径,用 R(单位:mm)表示。显然,S=2R。 气缸工作容积 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用(单位:L) 表示。 燃烧室容积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气缸盖、气缸壁所封闭的容积,用(单位:L) 表示。 气缸总容积 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为气缸总容积,用(单位:L) 表示。 (式1-1) 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用ε表示。压缩比表示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 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 压缩比为15~22。 (式1-2) 发动机排量 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用(单位:L)表示。 工作循环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必须经过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二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 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以该时刻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 表示。曲轴转速(用n表示,单位r/min)即为发动机转速。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包
括气门组和气门 传动组。其作用 是使可燃混合气 及时进入气缸, 并在燃烧后及时 将废气从气缸中 排出。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1、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的燃料供给系由汽 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 化油器(节气门体)、喷油器 、供油管(燃油喷射式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和进气歧管等 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 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气(缸内喷 射式发动机为空气),并控制 进入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数 量,以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 排出气缸。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由柴油箱、输油泵、喷油泵、 柴油滤清器、喷油器、进排气 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 用是定时向气缸内喷入一定数 量和一定压力的柴油,以调节 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 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
❖ 4.排气行程
❖ 混合气燃烧后成为废气,应从汽缸中排出,以便于下一工作循环 得以进行。因此,当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仍关
闭,因废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而自动排出。此外,当活塞越过下止点
上移时,还靠活塞的推挤作用强制排气。活塞到上止点附近时,排气
行程结束。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能查阅发动机维修技术资料,能按维修规范进行发动机总
体拆装。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活动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
一、发动机的类型 现代汽车用发动机主要采用的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是将燃料在气缸内燃
烧,使热能直接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本书所提及的汽车发动机,如无特别说 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具有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热效率高(汽油机略 高于0.3,柴油机达0.4)、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起动 等优点,故它被极其广泛地用作汽车动力,同时广泛应用于船舶、拖拉机、工 程机械、发电机等。 (一)发动机的类型 汽车用发动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来分类。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 知识目标:
❖ 1.掌握发动机的作用、类型和型号编制规则;
❖ 2.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
❖ 3.熟悉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4.熟悉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 能力目标:
❖
1.了解发动机的类型,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掌握四
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3、按点火方式分类 根据点火方式不同,发动机可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2种。点燃式发动机利用电火 花使可燃混合气着火,如汽油机。压燃式发动机则是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燃 油直接喷入气缸,使其与在气缸内经压缩后升温的空气混合,使之在高温下自燃 ,如柴油机。 4、按冷却方式分类 根据冷却方式不同,发动机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2种。水冷式发动机以水或冷 却液为冷却介质,而风冷式发动机以空气为冷却介质。汽车发动机多为水冷式。 5、按活塞行程数分类 凡活塞往复4个单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2个单程即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则称为二冲程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多为四冲程发动机。 6、按气缸数分类 发动机只有1个气缸的称单缸发动机,有2个以上气缸的称为多缸发动机。 7、按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 发动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式(非增压式)发动机 和强制进气式(增压式)发动机。
项目二 曲柄连杆机构
知识目标: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3.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主要零 件的构造和装配连接关系; 4.熟悉连杆衬套的铰削方法; 能力目标: 1.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主要零 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 2.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常见的 异常现象的判断排除 3.学会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冷却系
冷却系有水冷和风冷2 种,现代汽车一般都 采用水冷式(如图1-4 所示)。由水泵、散 热器、风扇、节温器 、水套等组成。其作 用是利用冷却水冷却 高温零件,并通过散 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 气中去,从而保证发 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 范围内工作。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3、润滑系
项目二 曲柄连杆机构
活动一
曲柄连杆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燃气
(3)做功行程 此行程与汽油机有很大的不同。压缩行程末喷油泵泵出 的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空气中,迅速汽化并与空 气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此时气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 360℃左右),柴油混合气自行着火燃烧,且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柴油边 喷射边燃烧,使气缸内的温度、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 行程中,瞬时压力可达6-9MPa,瞬时温度可达1800-2200K。做功终 了时压力约为0.2-0.5MPa,温度约为1000-1200K。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二、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压缩、 做功和排气4个行程组成。但柴油和汽油性质不同,柴油机在可燃混合 气的形成、着火方式等方面与汽油机有着较大的区别。这里主要介绍柴 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的不同之处。图1-8所示为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工 作原理示意图。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内燃机型号示例 (1)汽油机 ①462Q四缸、直列、四冲程、缸径62mm、水冷、汽车用。 ②1E65F单缸、二冲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③EQ6100-1六缸、直列、四冲程、缸径100mm、水冷,区分符号 1表示第一种变形产品(EQ为第二汽车制造厂代号)。 (2)柴油机 ①YZ6102Q六缸、直列、四冲程、缸径102mm、水冷、汽车用( YZ为扬州柴油机厂代号)。 ②12V135Z十二缸、V形、四冲程、缸径135mm、水冷、增压、 通用型。 ③12VE23OZCZ十二缸、V形、二冲程、缸径230mm、水冷、增 压、船用主机、左机基本型。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传统汽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 五大系统组成,而柴油机由两 大机构、四大系统组成。两大 机构是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 机构,五大系是指燃料供给系 、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 柴油机无此系统)和起动系。
(一)两大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如图1-1 所示)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活 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该机 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动力,并 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 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 机构。
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分类 按活塞运动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2种。前 者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后者活塞在气缸内做旋转运动。
2、按所用的燃料种类分类 根据所用的燃料不同,发动机主要分为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柴油发动 机(简称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3类。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 为燃料,而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体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气体燃料发 动机。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活动二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4个活塞行程,即进气、压缩、做 功和排气。四冲程发动机的每个气缸都进行这种循环,但进行的时间不 同。各缸做功行程错开,可使发动机输出功率连续平稳。
1.进气行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转动的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 动,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而形成真空,将可燃混合气吸入汽缸。由 于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终了时缸内气体的压力略低于大气压力,约为 0.075~0.09MPa,温度为370~400K。 2.压缩行程 为使吸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迅速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发 动机发出更大的功率,必须在混合气燃烧前对其进行压缩,使其容积变 小,温度升高。为此,在进气终了时便立即进入压缩行程。在此行程中, 进、排气门均关闭,曲轴推动活塞定时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 此时,混和气压力高达0.6 ~ 1.2MPa,温度可达600 ~ 700K 。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 3.做功行程
❖
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此时
进、排气门仍关闭。由于混合气的迅速燃烧,使缸内气体的温度和压
力迅速升高,最高压力可达5~9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在
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力推动下,活塞向下止点运动,活塞的下移通过
连杆使曲轴旋转运动,产生转矩而做功。发动机至此完成了一次将热
(4)排气行程 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排气终了时,气缸内残余废 气的压力约为0.105-0.12Mpa,温度约为700-900K。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三、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四、内燃机型号 1、内燃机型号 为了便于内燃机的生产管理、使用与维修,我国对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 规则重新审定并颁布了国家标准GB/725-1991。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1)内燃机产品名称均按所采用的燃料命名,如汽油机、柴油机等。 (2)内燃机型号由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字母和GB1883中关于气缸布置所规 定的象形字符号表示。 (3)内燃机型号由下列4部分组成: ①首部 包括产品系列代号、换代符号和地方、企业代号,由制造厂根据需要 自选字母表示,但需经行业标准化归口单位核准、备案。 ②中部 由缸数符号、气缸布置形式符号、冲程符号和缸径符号组成。 ③后部 由结构特征符号和用途特征符号组成。 ④尾部 为区分符号。同一系列产品因改进等原因需要区分时,由制造厂选用 适当符号表示。后部与尾部可用“-”分隔。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1)进气行程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吸入气缸的是 纯空气,而不是混合气。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约为0.0850.095MPa,温度约为310-340K。
(2)压缩行程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纯空气被压 缩。由于柴油机压缩比大,压缩终了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其 压力可达3-5MPa、温度可达750-1000K。
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滤清器 、油道、油底壳、调压阀和安全阀 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润滑油分送至 各个摩擦零件的摩擦面,以减小摩 擦力,减缓机件磨损,并清洗、冷 却摩擦表面,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 寿命。
4、点火系(如图1-5所示)
汽油机传统点火系包括电源(蓄电 池和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 和火花塞等。其作用是按一定时刻 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缸内 的可燃混合气。
由起动机及附属设备组成。其作用 是带动飞轮旋转以获得必要的动能 和起动转速,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 并转入自行运转状态。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三、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如图1-6所示。 上止点(TDC)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即活塞上行到达的最高位置。 下止点(BDC) 活塞顶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即活塞下行到达的最低位置。 活塞行程 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用 S (单位:mm) 表示。 曲柄半径 曲轴的回转半径,用 R(单位:mm)表示。显然,S=2R。 气缸工作容积 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用(单位:L) 表示。 燃烧室容积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气缸盖、气缸壁所封闭的容积,用(单位:L) 表示。 气缸总容积 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为气缸总容积,用(单位:L) 表示。 (式1-1) 压缩比 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用ε表示。压缩比表示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的程度。压缩比 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就越高。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 压缩比为15~22。 (式1-2) 发动机排量 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用(单位:L)表示。 工作循环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而必须经过的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二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 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以该时刻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 表示。曲轴转速(用n表示,单位r/min)即为发动机转速。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包
括气门组和气门 传动组。其作用 是使可燃混合气 及时进入气缸, 并在燃烧后及时 将废气从气缸中 排出。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1、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的燃料供给系由汽 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 化油器(节气门体)、喷油器 、供油管(燃油喷射式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和进气歧管等 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给 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气(缸内喷 射式发动机为空气),并控制 进入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数 量,以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 排出气缸。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由柴油箱、输油泵、喷油泵、 柴油滤清器、喷油器、进排气 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其作 用是定时向气缸内喷入一定数 量和一定压力的柴油,以调节 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 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
❖ 4.排气行程
❖ 混合气燃烧后成为废气,应从汽缸中排出,以便于下一工作循环 得以进行。因此,当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进气门仍关
闭,因废气压力高于大气压力而自动排出。此外,当活塞越过下止点
上移时,还靠活塞的推挤作用强制排气。活塞到上止点附近时,排气
行程结束。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能查阅发动机维修技术资料,能按维修规范进行发动机总
体拆装。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活动一 发动机总体构造
一、发动机的类型 现代汽车用发动机主要采用的是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它是将燃料在气缸内燃
烧,使热能直接转变成机械能的机器。本书所提及的汽车发动机,如无特别说 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具有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热效率高(汽油机略 高于0.3,柴油机达0.4)、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起动 等优点,故它被极其广泛地用作汽车动力,同时广泛应用于船舶、拖拉机、工 程机械、发电机等。 (一)发动机的类型 汽车用发动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来分类。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 知识目标:
❖ 1.掌握发动机的作用、类型和型号编制规则;
❖ 2.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
❖ 3.熟悉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 4.熟悉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 能力目标:
❖
1.了解发动机的类型,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掌握四
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3、按点火方式分类 根据点火方式不同,发动机可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2种。点燃式发动机利用电火 花使可燃混合气着火,如汽油机。压燃式发动机则是通过喷油泵和喷油器,将燃 油直接喷入气缸,使其与在气缸内经压缩后升温的空气混合,使之在高温下自燃 ,如柴油机。 4、按冷却方式分类 根据冷却方式不同,发动机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2种。水冷式发动机以水或冷 却液为冷却介质,而风冷式发动机以空气为冷却介质。汽车发动机多为水冷式。 5、按活塞行程数分类 凡活塞往复4个单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2个单程即 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则称为二冲程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多为四冲程发动机。 6、按气缸数分类 发动机只有1个气缸的称单缸发动机,有2个以上气缸的称为多缸发动机。 7、按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 发动机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吸气式(非增压式)发动机 和强制进气式(增压式)发动机。
项目二 曲柄连杆机构
知识目标:
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3.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主要零 件的构造和装配连接关系; 4.熟悉连杆衬套的铰削方法; 能力目标: 1.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主要零 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 2.掌握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常见的 异常现象的判断排除 3.学会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与调整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冷却系
冷却系有水冷和风冷2 种,现代汽车一般都 采用水冷式(如图1-4 所示)。由水泵、散 热器、风扇、节温器 、水套等组成。其作 用是利用冷却水冷却 高温零件,并通过散 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 气中去,从而保证发 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 范围内工作。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3、润滑系
项目二 曲柄连杆机构
活动一
曲柄连杆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是将燃气
(3)做功行程 此行程与汽油机有很大的不同。压缩行程末喷油泵泵出 的高压柴油经喷油器呈雾状喷入气缸内的高温空气中,迅速汽化并与空 气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此时气缸内的温度远高于柴油的自燃温度(约 360℃左右),柴油混合气自行着火燃烧,且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柴油边 喷射边燃烧,使气缸内的温度、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 行程中,瞬时压力可达6-9MPa,瞬时温度可达1800-2200K。做功终 了时压力约为0.2-0.5MPa,温度约为1000-1200K。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二、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柴油机和四冲程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压缩、 做功和排气4个行程组成。但柴油和汽油性质不同,柴油机在可燃混合 气的形成、着火方式等方面与汽油机有着较大的区别。这里主要介绍柴 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的不同之处。图1-8所示为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工 作原理示意图。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2、内燃机型号示例 (1)汽油机 ①462Q四缸、直列、四冲程、缸径62mm、水冷、汽车用。 ②1E65F单缸、二冲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③EQ6100-1六缸、直列、四冲程、缸径100mm、水冷,区分符号 1表示第一种变形产品(EQ为第二汽车制造厂代号)。 (2)柴油机 ①YZ6102Q六缸、直列、四冲程、缸径102mm、水冷、汽车用( YZ为扬州柴油机厂代号)。 ②12V135Z十二缸、V形、四冲程、缸径135mm、水冷、增压、 通用型。 ③12VE23OZCZ十二缸、V形、二冲程、缸径230mm、水冷、增 压、船用主机、左机基本型。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传统汽油机通常由两大机构、 五大系统组成,而柴油机由两 大机构、四大系统组成。两大 机构是指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 机构,五大系是指燃料供给系 、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 柴油机无此系统)和起动系。
(一)两大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如图1-1 所示)
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活 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该机 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动力,并 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 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 机构。
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分类 按活塞运动方式的不同,活塞式内燃机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2种。前 者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后者活塞在气缸内做旋转运动。
2、按所用的燃料种类分类 根据所用的燃料不同,发动机主要分为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柴油发动 机(简称柴油机)和气体燃料发动机3类。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柴油机以柴油 为燃料,而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气体燃料的发动机称为气体燃料发 动机。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活动二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4个活塞行程,即进气、压缩、做 功和排气。四冲程发动机的每个气缸都进行这种循环,但进行的时间不 同。各缸做功行程错开,可使发动机输出功率连续平稳。
1.进气行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转动的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 动,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而形成真空,将可燃混合气吸入汽缸。由 于进气系统的阻力,进气终了时缸内气体的压力略低于大气压力,约为 0.075~0.09MPa,温度为370~400K。 2.压缩行程 为使吸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迅速燃烧,放出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发 动机发出更大的功率,必须在混合气燃烧前对其进行压缩,使其容积变 小,温度升高。为此,在进气终了时便立即进入压缩行程。在此行程中, 进、排气门均关闭,曲轴推动活塞定时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 此时,混和气压力高达0.6 ~ 1.2MPa,温度可达600 ~ 700K 。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 3.做功行程
❖
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此时
进、排气门仍关闭。由于混合气的迅速燃烧,使缸内气体的温度和压
力迅速升高,最高压力可达5~9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在
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力推动下,活塞向下止点运动,活塞的下移通过
连杆使曲轴旋转运动,产生转矩而做功。发动机至此完成了一次将热
(4)排气行程 此行程与汽油机基本相同。排气终了时,气缸内残余废 气的压力约为0.105-0.12Mpa,温度约为700-900K。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三、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四、内燃机型号 1、内燃机型号 为了便于内燃机的生产管理、使用与维修,我国对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 规则重新审定并颁布了国家标准GB/725-1991。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1)内燃机产品名称均按所采用的燃料命名,如汽油机、柴油机等。 (2)内燃机型号由阿拉伯数字、汉语拼音字母和GB1883中关于气缸布置所规 定的象形字符号表示。 (3)内燃机型号由下列4部分组成: ①首部 包括产品系列代号、换代符号和地方、企业代号,由制造厂根据需要 自选字母表示,但需经行业标准化归口单位核准、备案。 ②中部 由缸数符号、气缸布置形式符号、冲程符号和缸径符号组成。 ③后部 由结构特征符号和用途特征符号组成。 ④尾部 为区分符号。同一系列产品因改进等原因需要区分时,由制造厂选用 适当符号表示。后部与尾部可用“-”分隔。
项目一 发动机整体认识
(1)进气行程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吸入气缸的是 纯空气,而不是混合气。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约为0.0850.095MPa,温度约为310-340K。
(2)压缩行程 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纯空气被压 缩。由于柴油机压缩比大,压缩终了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比汽油机高,其 压力可达3-5MPa、温度可达750-1000K。
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滤清器 、油道、油底壳、调压阀和安全阀 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润滑油分送至 各个摩擦零件的摩擦面,以减小摩 擦力,减缓机件磨损,并清洗、冷 却摩擦表面,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 寿命。
4、点火系(如图1-5所示)
汽油机传统点火系包括电源(蓄电 池和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 和火花塞等。其作用是按一定时刻 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缸内 的可燃混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