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包山集》看王宠小楷书法艺术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宠(1494—1533年),初字履仁,号雅宜山人,苏州人。
王宠诗、书、画、印皆长,以书法成就最高,其中又以小楷最优。
尽管他英年早逝,但其书法艺术仍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在三十四岁时将其八年前游包山时所作的二十五首诗抄录寄给友人补庵居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游包山集》。
此书是王宠在盛年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苏轼曾言“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而王宠这篇作品正是“宽绰而有余”,可谓是小楷艺术的上乘之作。
一、《游包山集
》中的笔法王宠在该作品中的笔法可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用笔浑圆,含蓄有度。
浑圆与含蓄是王宠小楷的首要特点,也是最典型的笔法特点。
这与其师承有很大关联,王宠小楷得力于钟太傅、二王、智永、虞世南等诸家,颇有晋人韵味,用笔厚实,多中锋。
其所有横折转折的地方多用圆笔,浑厚圆转。
而不论是斜钩还是竖钩,钩划都很含蓄,出锋短而浅。
有些地方似钩非钩凝重浑圆,只露出一点点出锋的痕迹,藏而不露,古拙可爱。
其二,抑撇扬捺,横斜右上。
抑撇扬捺是王宠小楷用笔的另一个主要特征。
通观《游包山集》这部作品,撇画都比较短小,呈现出收缩的状态。
而捺画在这部作品中却多是主笔,向右下伸展以取势。
此外,其横画多朝右上取势。
这种用笔方法所形成的笔势,使王宠的字看起来并不是呈现出一种四平八稳的状态。
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云:“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
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
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
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
”其三,尖锋起笔,止笔凝重。
王宠小楷用笔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起笔处尖锋轻起,顺势微按,有轻微的提按效果,然后藏锋回收,从而产生一露一藏、一轻一重的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
其主笔主要体现在横与捺上,都是尖锋起笔,左轻右重,左低右高,显得憨态可掬,笔画厚实若愚,增强了字的朴拙意趣。
二、《游包山集》中的结字
王宠小楷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淡”。
这种“淡”主要来源于其在用笔、结字、章法这些形迹上的简。
(一)结构上多处断开
王宠的小楷不像王献之、赵孟頫的小楷一样有精致的起笔、收笔。
他似乎把笔锋的牵丝都隐藏或简化了,笔画之间的结构似断非断,似连非连,笔画极其短小,甚至许多笔画都省简成了点。
正是因为这样,王宠小楷才在整体上呈现出疏朗之感,其作品中的空灵、疏淡气质也由此而生。
“野”(图1)字,左边“里”字上移,留出下部空间,各笔画在相交之处多采取尖接的处理方式。
这样的字还有“孤”(图2)、“好”(图3)等。
又如全包围结构的“图”(图4)等字,虽为全包围结构,但王宠对其内部结构的处理严谨,外部的“口”部横竖相对处不相交,属于虚连,这样内通外达,给人一种松而不散之感,非常具有韵律之美。
再如“通”(图5)字,其中“用”的两横变为两个不相连的横,并且不与左右竖向笔画相连,使字内有“疏能跑马”之势。
这种处理我们在“然”(图6)、“底”(图7)等字中也能清晰地看到。
(二)参差错落,奇正相生
王宠小楷通过结构中的点画或偏旁部首的长短、开合、
从《游包山集
》看王宠小楷书法艺术的特点殷陈睿均
摘要:在明代书法家中,王宠小楷以结字空灵,气息高古而典雅,有静逸之趣,超然而不偶于俗,这与其“人品高
旷”之性格颇为一致。
同时,在字的结构、章法上,王宠也与同时代的文征明、祝允明、黄道周大有异趣,形成了独特的王宠风格。
文章即以王宠小楷作品《游包山集》为例,分析王宠风格在笔法与结字层面的特点。
关键词:王宠;
《游包山集》;小楷书
法艺术
图1图2图3图
4
图7
图6图
5图8
图9
图
10
【书法研究】
112
2021·
04
高低变化来表现字形结构的自然美。
为结字布白的需要,
其笔画的伸缩和各部件的大小反差强烈,对比明显。
其一,字形结构上的左右错落。
左右偏旁部首的高低
错落的变化形成了王宠结字的独特趣味。
这种对比反差极
大,看似无序,其中却是由一些隐性的线条加以贯穿,以
此形成无序中的有序。
例如“凌”(图8)、“嶂”(图9)、“晖”(图10)
等字,左边笔画少而右边笔画多,王宠将其左右部件错位
分布,左小右大,且右边极力舒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
击感。
其二,字内布白。
字的中心线左移,留出空间,形成
独特的留白。
汉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保证每个字的稳定性。
把控字的重心,能让一个字端正、不倾斜。
王宠的字很明
显没有完全达到中心线的严格要求,整个字的中心线移到
了字的左边,但这种中心线左移并不影响王宠对字的稳定
性的把控,他通过其他笔画的长短、粗细来维持字的稳定
性。
例如“虚”(图11)左下空间的留白与右上空间的留
白形成了呼应。
王宠在处理左右空间上经常是将左边伸展,
右横拉长,形成结构的呼应,左边伸展了,右边就不伸展。
其三,无形的三角形。
观看王宠的小楷,总会先感受
到其作品中“白”的部分,这种“白”的分布很多都是呈
现出一种三角形的形状。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就这是为什
么王宠的字虽然很多地方断开、省略,但还是很稳的原因,
如图12—14。
(三)变化有致,随意挥洒
一幅作品当中,一个字经常会重复出现很多次。
观察
王宠对相同字的变化处理,可以一窥其用笔、结字特点。
图15中的“水”字重心偏上显得挺拔,右半部分撇捺相
连;图16的“水”字右半部分撇捺则处理成断开;图17
中的“水”字右边部分与第一个“水”字相同,但左边的撇
变成了长撇;图18中的“水”字则重心下移,用笔加粗。
此外,为增强小楷的趣味性,王宠小楷常有增减笔。
增笔常以点、短横的笔画形式出现,以满足其艺术造型的
需要。
如“禅”(图19)、“战”(图20)、“石”(图
21)等字中部增加一点,这些都是因为造型的需要,为了
保证上、下字之间的平衡。
“秀”(图22)字将中间的一
横变成了提按明显的连续的点,“象”(图23)字则将中
间的横变成了点。
有时,有的字笔画繁多,王宠会在保证
结构的完整性和可读性的情况下,通过删减繁复的笔画以
达到造型新颖的效果,如“鹏”(图24)字中“朋”部中
间两竖向笔画合成一笔。
当然这种删减也是根据行、草书
结构特征演变而来的,这种增减的变化不可杜撰,而要在
符合文字的结构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三、《游包山集》中的章法
小楷章法布白有三种:纵有行横有列,纵有行横无列,
纵横无行列。
其中难度系数最高的是纵横无行列。
王宠
《游包山集》的章法属于纵有行横无列一类,又因为其在用
笔上浑厚朴拙,所以其章法上行距字距都宽,给人以开阔
的视觉感受。
横无列打破了横格的束缚,如图25黑色线所示,通过
左右之间的参差错落,形成一种字与字插空的处理方式,
从而避免呆板。
而纵有行则可以体现出字组隐形的轴线、
字组的大小错落和字组的摆动,如图25红色线所示。
王宠小楷的行之间,自有一条隐形的中轴线,虽然个
别字会左右穿插,打破中轴线,但是下一笔还是会收回来,
依然在中轴线上。
这就是王宠的字散而不乱的原因。
此外,
王宠在字组关系的处理上,并不像台阁体一样大小一致,
而是参差错落,大小不一,极富变化。
例如“华赠美”
(图26)就是大小小,“云不断”(图27)则是大小大,
而且其字形的长短、方扁也是相互错落的。
而字组的摆动
在行书中所见最多,在王宠《游包山集》中也有所表现,
只不过受到楷书书体的限制,摆动幅度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王宠的字主要取法钟繇与王羲之,继承了
钟繇的用笔与王羲之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意趣。
王宠的书法不是为了给人以震撼,不是让人看了以后兴之、
舞之、蹈之,而是把人引向一个宁静虚淡、不着尘嚣的遥
远世界。
它似乎能层层驱散我们的尘浊之气,带我们找到
真正的自我。
作者单位院
三亚学院国际设计学院
图11图12图13图14
图15图16图17图18
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
24
图25图26图27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