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降低协优57的直链淀粉含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降低协优57的直链淀粉含量
陈圣;倪大虎;陆徐忠;宋丰顺;张士陆;王宗阳;蔡秀玲;李泽福;汪秀锋;李莉;杨剑波
【期刊名称】《中国水稻科学》
【年(卷),期】2008(22)6
【摘要】为克服产量高、适应性广的中籼组合协优57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食味品质较差的缺点,对其父母本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特性进行了改良.先前利用PCR-Acc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其父本057进行改良,育成了直链淀粉含量改良型057,简称057(TT).本研究以ND42为优质基因的供体,利用PCR-Acc Ⅰ分子标记对协青早B[母本协青早A的保持系,简称协青早B(GG)]进行改良,得到直链淀粉含量改良型协青早B,简称协青早B(TT).然后用改良前、后的各亲本分别配组,分析各组合的基因型(GG、GT、TT)和食味品质.结果表明,改良单亲的GT型组合协青早B(GG)/057(TT)、协青早B(TT)/057(GG)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由原组合协青早B(GG)/057(GG)的26.1%分别降到19.3%和19.2%,但均一性较差.改良双亲的TT 纯合型组合协青早B(TT)/057(TT)的杂交稻米,不仅直链淀粉含量降到中等偏低水平(12.5%)、胶稠度变得更软,而且直链淀粉含量的均一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页数】6页(P597-602)
【作者】陈圣;倪大虎;陆徐忠;宋丰顺;张士陆;王宗阳;蔡秀玲;李泽福;汪秀锋;李莉;杨剑波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9;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
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安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安庆246007;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3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3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3;S511.03
【相关文献】
1.水稻"协优57"高产栽培中叶龄模式应用 [J], 张云鹤;陈新
2.不同茎蘖苗和栽插密度对协优57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J], 施伏芝;苏泽胜;罗志祥;高峰
3.分子标记辅助改良杂交稻协优57及其父母本的蒸煮食味品质 [J], 许勇;汪秀峰;李莉;杨剑波;倪大虎;陆徐忠;宋丰顺;张士陆;陈圣;王宗阳;蔡秀玲;李泽福
4.协优57高产制种技术 [J], 杨再深;任永健;阙灿明
5.杂交中籼协优57制种高产技术 [J], 陈圣元;张维杰;秦业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