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皖南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皖南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发展
一、严家古村的概述
中国的古村落遍布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各个地方的传统古村落都各具当地特色,反映着地域文化,沉淀着浓厚的历史。

严家古村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地处安徽南部,是石台西黄山牯牛降的山下一个保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严氏宗祠为代表的一批古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的皖南传统古村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和徽州仿佛是一脉相承。

一样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尽管也有那翘角飞檐的古民居,层层叠叠的马头墙,但这里的建筑风格要简单的多。

严家古村的“严氏宗祠”就在距离村口不远的地方,祠堂不大,肃穆且古朴,祠堂里除了严子陵的画像外,还有古往今来严家的名人。

村落的布局讲究伦理关系,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崇尚“中”的空间意识。

严家古村居住着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后裔,这里因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曾经一度的与世隔绝,因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村内迄今仍有保存完好的皖南民居古建筑,古磨房、古祠堂、蜡烛峰、情人谷、四叠飞瀑等。

二、严家古村的现状与问题
1.自然损毁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传统古村落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造成了村落建筑的自然损坏。

严家古村距今约一千年的历史,又在皖南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村落中建筑的完整性有所破坏。

村落建筑中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蚀及灾害能力差。

由于受到诸如风雨侵蚀等自然力的破坏,已无人居住的民宅面临着倒塌的威胁。

2.人口迁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古村落的交通、生活设施的落后,村落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因此,古村落的老龄化、空巢化,使得传统村落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动力,传统村落发难以为继。

3.文化冲击
严家古村是皖南地区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村落,村中有老磨房、严家古祠堂和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人文景观,很多人家的墙头上还有着丰富的造型彩绘,充满了中国风的绘画格外漂亮。

在保护与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真实而原生态的风
貌。

但经常面临着现代文明和外来人员的冲击与碰撞,外来文化入侵逐步破坏传统村落原生态平衡机制,进而破坏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基于以上现象和问题,做好保护古村落历史的生态性、整体性、延续性、真实性,激发其现代活力,让其更好地、科学地、有效地服务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并承担一份继承文化遗产,使之福泽后人的可持续发展责任是我们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生态保护
皖南传统古村落格局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皖南传统地域文化,同时能够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古村落整体格局保持完整的乡土特征。

皖南传统古村落的发展可以发展旅游业,但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古村落的旅游就是建立在自然风光和建筑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的,一旦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一切将无从谈起。

配套设施应符合皖南的建筑风格和习惯,开发具有皖南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

在设计规划上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在景观规划上,将休闲、自然、生态的理念运用其中,为人们提供回归自然的度假项目和服务。

2.建筑遗产保护
对传统古村落中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保护,首先要遵从原真性原则。

对于严家古村这种古村落来说,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其原始性和真实性指导下保护原来真实的东西,对其的维修并不能按照当今我们的观念来进行重建,或者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对过去状态的想象进行重建,而应好好保护让其延年益寿,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不断满足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需求。

在进行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将现代元素创新地融进传统元素中,在原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发展和改造。

恢复的古村落争取做到文化见证人和文化传承人的指导性认可,特别是区域民族和民众的认可,保持村落文化的原真性和价值性。

3.历史文脉保护
我们要注意抢救保护古村落的“文化载体”,不仅保护单幢建筑、文物、古迹,还要保护其村落的历史信息,延续其文脉。

保护的不仅是那些凝固的艺术,还有艺术的灵魂——民风,一个丧失古老民风的村落算不上古村落。

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内容,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村落人家生活使用的工具、器具、穿戴,甚至村落人所共同认知的一种行为过程的背景和环境,都是村落文化,是整个古村落的历史文脉。

伴随着大量游客的进入,势必会对建筑民风造成不良的影响,想要彻底改变
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软教育,居民的风俗流传,还需要游客素质的提高。

对于散落在民间的故事傳说,习俗礼仪,民间艺人,都需要充分挖掘并加以保护,可建造一个古村落博物馆,将有价值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起来展示给世人欣赏学习。

4.人口社会保护
一个完整的古村落不单单是有特色的建筑,更重要的是由当地的村民居住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生活所产生的。

严家古村是一处静谧的古村落,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徽州趣味,在上个世纪以前,严家古村一直隐居在群山之中,因为交通的闭塞几乎与世隔绝,当地的村民也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简单平静,但也相对来说比较贫穷。

因此传统古村落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地方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合理的调配合理利用资源,对传统村落的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管理。

包括村落的环境、格局及民居,并且在改善村落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村落的民俗生活。

各级政府应建立各种保护措施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

建立专门的遗产管理委员会、遗产保护管理监察大队及民间保护协会,强化保护工作的日常监管监控。

设立专项保护资金,从旅游收入中抽取一定份额的资金,有效保护濒临倒塌、而居民却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丰富古村落旅游产品体系。

四、结语
皖南传统古村落发展,旅游对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造乡村环境等有积极作用。

旅游的带动有助于减少农村人口的流失,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保护传统手工艺,改造乡村基础设施,给农村带来城市新观念。

同时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在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保护的时候尽量鼓励全民参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制定长期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同时发展要适度,促进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价值远不止于旅游,对于以皖南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古村落,重在保持其原生态风貌,不一定要完完全全复制,但以合适的方式向当代人民展示原始的风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