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智慧(课堂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 哉?人焉廋哉? ” 《论语·为政》
4
交友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
语·卫灵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 ”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 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
(3)交友方法
4
2
孝悌
3
处世
4
交友
(1) 交友目的
4
交友
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 辅仁。” 《论语·颜渊》
4
(2)择友标准
交友
益者三友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 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 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3)交友方法
4
一是知人
交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2、领导职责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 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1
修己
2
孝悌
3
处世
4
交友
3
(1)忠恕之道
处世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 己矣。” 《论语·里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2)五大准则
3
处世
恭、宽、信、敏、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 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 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 以使人。” 《论语·阳货》
一、论语其书
读论语的几种境界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 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二句而喜者, 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朱熹:《四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第60页。
一、论语其书
若干疑难句辨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
(3) 爱憎分明
处世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 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3
(4)义利之辨
处世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 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 贵矣,耻也”。 《论语·泰伯》
论语的智慧

论论主

语语要

真其内

谛书容
二、论语真谛
(一)为人
1
修己
2
孝悌
3
处世
4
交友
1
修己
(1)理想人格
君子人格: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 (1)理想人格
修己 中和人格: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 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政》
学以致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 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当仁不让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
语•卫灵公》
(三)为政 1、领导素养
(1) 以德服人 孔子对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知、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
传》
1
修己
(3) 修己目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 “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 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论语•宪问》
(一)为人
1
修己
2
孝悌
3
处世
4
交友
2
孝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论语?子罕论语?子罕论语?子张
论语的智慧
西安交通大学 陆卫明
论语的智慧

现 代 价
论 语 真
论 语 其
要 内
值 谛 书容
一、论语其书
《论语》的编著者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 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 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 之《论语》。” 《汉书·艺文志》
3
处世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 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3
处世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 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 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一)为人
1
修己
而》
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 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
也》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 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 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论语·先进》
不愤不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 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一、论语其书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 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子夏曰:“贤贤易色。”《论语•学而》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
一、论语其书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交友
二是诚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 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4
交友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论语·卫灵公》
(3)交友方法
4
交友
三是忠告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善道之,不可 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二)为学 1、为学目的
(1)为己之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 人。” 《论语·宪问》
(2) 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 ; 学也,禄在其中矣。” 《论语·卫灵公》
2、为学内容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论语•述而》
2
孝悌
(3)色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別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 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2
孝悌
(4) 劝谏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 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为政》
(一)为人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 道,谷,耻也。” 《论语·宪问》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 疏矣。” 《论语·里仁》
一、论语其书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 则怨。” 《论语·阳货》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从《论语》看孔子
弟子对孔子的评价:
颜渊喟然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论语•子罕》
时人对孔子的评价: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 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 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隐者对孔子的评价: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 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尔。” 《论语•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仗荷蓧 。子路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 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 杖而芸。《论语·微子》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1
(1)理想人格
修己
独立人格: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
1
(2)人格要素
修己
三达德:知仁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 子帅以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 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 《论语·子路》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 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3) 尽忠尽职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 益。曰:“无倦。” 《论语·子路》
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 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2)学的方面
敏而好学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
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以 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温故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
游于艺:游习六艺之中
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
语·学而》
“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季氏》
4、为学途径
“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 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 琴。” 《庄子·渔父》
(1) 教的方面
有教无类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 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 圣,又多能也。” 《论语•子罕》
叔孙武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 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 而逾也。” 《论语•子张》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 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论语·子张》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 之以忠。” 《论语·颜渊》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 可则止。” 《论语·颜渊》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 之。” 《论语·颜渊》
(4) 慎言慎行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 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 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 其中矣。” 《论语·为政》
“整个儒家的教育观点,似乎教育系为 士(上等社会之知识分子)而设,以便 日后为君主治理国家,或辅佐帝王以济 世为政,因此在讨论教育时,始终皆以 治国为宗旨”。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黄嘉德译,江苏文艺出 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3、为学要求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 于艺。” 《论语•述而》
夫子自道: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 老彭。” 《论语•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 之者也。” 《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 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 《论语•述而》
一、论语其书
程子曰:“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 子之门人,故书独二子以子称。”
朱熹:《四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版,第59页 。
一、论语其书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论语•雍也》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 《论语•子路》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论语•先进》
名臣典范: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 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 之。” 《论语·公冶长》
“正以处心,廉以律己,忠以事君, 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 敬以洽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陈继儒:《小窗幽记》,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 357页。
志于道:立志大道追求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 与议也。” 《论语·里仁》
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 其道。” 《论语·子张》
据于德:据守道德要求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依于仁:遵循仁义精神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 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论语的性质
一、论语其书
《论语》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但 总体看是一部政治哲学的书。 主要围绕着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 体的内容展开。
一、论语其书
论语的核心思想
“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 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 总和。”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6年版,第38页 。
2
孝悌
(1)赡养
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为政》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是忧。” 《论
语·为政》
2
孝悌 (2)礼待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知 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 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