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篇一: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法、泥板成型的陶艺技法,了解、表现老房子,发现和感受老房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
特色,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学习盘条法、泥板成型的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
教学难点:对老房子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学生优秀作品
学具:黄泥及工具
教学活动: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认识图片上的建筑吗?北京四合院。
无论你曾经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乡村,发现身边有一些
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可能是乡村的老戏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
名人故居。
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老房子什么样的?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出示课题。
欣赏讨论、小组探究
欣赏回忆图片中的老房子,说一说你觉得他们美在什么地方?
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格局的美、材质的美、风格的美。
在众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该如何表现?
欣赏书中图片及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反馈与交流:谁的想法别具新意?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哪
些问题?
提示方法步骤:做地基——墙体、柱子——屋顶——细节:门、窗、材料纹理、树木花草、鸡鸭牛羊等。
总结:可以用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花纹和装饰,表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注意事项:座底要略大,主体不宜太高,添加富有生活情趣的装饰细节:院中小井、墙头小猫、门前古树、檐下木梯等。
说说你喜欢的同学作品,有什么优点?使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积极发言。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制作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老房子。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指导,找出细节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
四、小组互评,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并进行技法交流。
组评:选出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大家评: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品,理由是什么?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篇二:发现老房子的美美术教案】
篇一:六年级美术下册发现老房子的美1教案人美版
1
2
篇二: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法、泥板成型的陶艺技法,了解、表现老房子,发现和感受老房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特色,提高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学习盘条法、泥板成型的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
教学难点:对老房子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学生优秀作品
学具:黄泥及工具
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认识图片上的建筑吗?北京四合院。
无论你曾经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乡村,发现身边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可能是乡村的老戏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名人故居。
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老房子什么样的?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出示课题。
二、欣赏讨论、小组探究
欣赏回忆图片中的老房子,说一说你觉得他们美在什么地方?学生
分小组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格局的美、材质的美、风格的美。
在众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该如何表现?欣赏书
中图片及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反馈与交流:谁的想法别具新意?在
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提示方法步骤:做地基——墙体、柱子——屋顶——细节:门、窗、材料纹理、树木花草、鸡鸭牛羊等。
总结:可以用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花纹和装饰,表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注意事项:座底要略大,主体不宜太高,添加富有生活情趣的装饰细节:院中小井、墙头小猫、门前古树、檐下木梯等。
说说你喜欢的同学作品,有什么优点?使用了哪些方法?学生积极
发言。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制作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老房子。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指导,找出细节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
四、小组互评,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
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并进行技法交流。
组评:选出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大家评: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品,理由是什么?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篇三:《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1
《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捏制
成型等陶艺技法。
利
用盘条成型是、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
发现和感受老房
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大量的不同历史时期、地域风貌的老房子的图片欣赏、分析,
使学生能够对建筑历史、风格、结构更好地理解于掌握,并且能灵
活的运用泥条盘筑、泥板成型、捏制成型的方法来制作老房子。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的资料、陶泥、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老房子的特色。
同学们,每一座老房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老房子,感受它带给我们独特的艺术魅力。
(板书课题发现老房子)
二、新授
1、别具一格的青岛老房子。
(1)基督教堂:
为了让同学更好的了解全国各地不同风格的老房子,我们在课前分
成四个小组,分别调查了以这四处为代表老房子的特点,下面哪个
组的同学想先来介绍你们的调查成果。
生:基督教堂建于1910年,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可
以说是一座百年的老房子了。
问:你们认为这座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看了之后给你什么印象?师生共同总结:它是由耸立的钟塔楼和礼堂大厅两部分组成,是德
国的乡间教堂样式。
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花岗岩堆砌的围墙和装
饰给人一种凝重粗犷的感觉,圆形的带着花纹的大窗户、陡斜的红
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黑色的木门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
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和神秘感。
师:我想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基督教堂是由哪些基本形构成的呢?生:钟塔楼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构成,礼堂大厅是由大的(梯形、
三角形、半圆形)和小的长方形组成。
师总结:建筑的左右两边不对称,一边是耸立的钟塔楼一边是造型
多样的教堂的大厅,显得活泼不对称
师:这是他的造型特点,(板书造型)那他又采用了哪些装饰方法:教堂的基座、窗边、门边以及山墙的装饰都用凹凸不平的花岗石砌成。
还有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窗户(板书装饰) 师总结:你们小组介绍的内容很详实,在碧海蓝天的掩映下,更加的凸显出了它的红瓦、黄墙、绿顶、黑门,给每个来过青岛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
是它的色彩特点(板书色彩)
(2)天后宫:
师:青岛除了有德式的老房子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式庙宇
建筑,那就是天后宫生:天后宫始建于明朝,可以说“先有天后宫后
有青岛市”。
它整个建筑分为两层,屋顶是个梯形,并且微微的向上
翘起,瓦顶的最顶端绘有龙的图样,中间是菱形图案,屋角的两边
坠有风铃。
它的一楼和二楼分别为中式圆形和长方形木窗,门前还
有两个石狮。
1997年青岛市政府拨巨资予以修复开放,设立青岛民
俗博物馆。
在每年正月和天后诞辰,天后宫都要举行庙会和盛大纪
念活动。
师:同学们,在中式老房子中其实最有代表性就是北京的故宫了,
相信很多同学对它不会陌生,谁来介绍一下。
2、首都北京的老房子:
生:北京最有名的老房子,可以说非四合院莫属了,你们知道他为
什么叫四合院吗?出
示图片。
生总结: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
“四”东西南
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
特征。
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师:四合院的建筑由哪些基本图形构成?
生:从上往下观察,屋顶梯形、下面的房屋是长方形。
3、江南水乡的老房子: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北方的老房子,下面再让我们到江南水乡
去走一走。
生:江南的老房子特别讲究的就是诗情画意,让我带大家去领略咱
们中国水乡的秀丽美景吧!(出示录像)水乡的老房子最大的特点
就是黑瓦、白墙,房屋有高有低,依水而建,门前有台阶通到水面,还有很多的桥。
师:你能用基本型来概括出水乡的老房子吗?
生:长方形、三角形
4、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老房子:
(1)西藏的朗色林庄园。
主要由双重围墙、护墙壕、主楼、马厩、经堂、仓库、神殿及花园
组成。
主楼高七层,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高层建筑之一。
(2)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以圆形为主,楼中堆
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
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
(3)苗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
其后半
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
故称之为“吊脚楼”。
吊脚楼分为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一般有三层: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或关牲畜。
三、探究合作
老师也创作了一个老房子,用泥塑的方法表现的,是哪?它选用那些不同的方法做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教师总结后板书制作步骤)
a泥条盘筑法:
b泥板围合法
c平面堆塑法:做底、割出外形、添加建筑的主要部分(泥条、泥片)、装饰
了解了这么多的制作方法,那你想制作那个老房子,用那些方法作怎么分工?(小组讨论)既然同学们制作目标明确,那就采用分工作的方式,运用我们刚才学的方法有创意的表现老房子。
四、欣赏讲评
这么多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个老房子,它哪个方面最有创意,你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
五、总结
学完这一节课,你对老房子的美有了那些了解?你认为老房子美在哪?
老房子美在他的历史,美在他的沧桑、美在他的与众不同、美在他带给我们更多的回味,希望咱们同学们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有一双创作美的手,做出更多新颖的作品。
篇四:《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3
《发现老房子的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表现建筑所使用的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2、利用盘条成型是、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
3、发现和感受老房子丰富的人文蕴含和工艺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盘条法、泥板成型的陶艺技法,表现老房子。
教学难点:对老房子结构的理解与掌握。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学生优秀作品。
学具:黄泥及工具。
教学活动: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认识图片上的建筑吗?北京四合院。
无论你曾经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城市还是乡村,发现身边有一些
历史悠久的老房子,可能是乡村的老戏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
名人故居。
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老房子什么样的?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出示课题。
二、欣赏讨论、小组探究
欣赏回忆图片中的老房子,说一说你觉得他们美在什么地方?
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格局的美、材质的美、风格的美。
在众多的老房子中,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该如何表现?
欣赏书中图片及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反馈与交流:谁的想法别具新意?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哪
些问题?
提示方法步骤:做地基——墙体、柱子——屋顶——细节:门、窗、材料纹理、树木花草、鸡鸭牛羊等。
总结:可以用堆砌、手捏、盘条、泥板等方法,可以用刻、压、粘,添加花纹和装饰,表现
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注意事项:座底要略大,主体不宜太高,添加富有生活情趣的装饰细节:院中小井、墙头小猫、门前古树、檐下木梯等。
说说你喜欢的同学作品,有什么优点?使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积极发言。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制作一处富有生活情趣的老房子。
学生制作、教师个别指导,找出细节有新意的作品随时进行展评。
四、小组互评,展示交流
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引导学生谈谈创作过
程中发现的小窍门和新方法,并进行技法交流。
组评:选出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大家评:说一说你喜欢的作品,理由是什么?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篇五:六年级美术上册家乡的老房子 1教案人美版
家乡的老房子
课时:两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
本课编辑的目的
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老房子、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从不同风格
的建筑艺术中体会到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多种风格的老房子,感悟
不同历史背景下房子的建筑形式,从而感受到老房子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种类房屋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历史背景。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收集各个地
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展示学生作品)
提问:你能说说自己家住的是怎样的房子吗?
在你居住的地方或是你的家乡还有过去建造的老房子吗?
师生交流。
揭示课题:(板书)家乡的老房子
二、探究新知: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课件展示,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教师:在绘画、欣赏和平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
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
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外,
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
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
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
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
样的古老、新奇。
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民族风俗的了解、直观图片等,加强学生对老房子的观察、分析环节的训练。
三、尝试表现: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
老房子——江南水乡。
1.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篇三:发现老房子的美反思】
《发现老房子的美》说课反思
中原区帝湖小学张丹丹
在做本课的设计时,我想既然是老房子就从身边的老房子开始吧,
于是在设计之初,我就以一段郑州的历史为开端,让学生从自己的
回忆中去寻找老房子,进而去了解其他地区的老房子的艺术风格。
紧接着设计问题,让学生了解老房子的历史、样式、建筑特点、艺
术特色,为下一步的制作做铺垫。
接着通过让学生分组尝试各种不
同的材料的表现以及各部分的衔接尝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
创作的快乐,并学会发现问题,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接着是
让学生通过看书上的图片,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从中了解一些制
作技法,为以后的实践做铺垫。
接着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制作过程,启发学生在自己的作
品中多动手、多动脑,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但是在这一环节中疏
忽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建房子,要做老房子必须有计划图。
没有相应的图,我们不能没有任何计划的去做一件事,要知道自己
做的是什么。
最后通过评价展示,让学生会自己组织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再通过最后的拓展,让学生在课下进行
不同方式的创作。
在这节课上,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自己的团结合作精神。
另外,通过
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
最后评价环节培养其语
言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泥塑的技法,学会发现老房子的美,
进而去发现生活的美。
但是,在这次说课中,教学环节不够细致,许多细节没有考虑到。
对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的情况没有一个详细地分析说明,目标细化
不到位。
另外,虽然提到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但是只是带过没有
仔细的带学生去认识郑州这个我们每天都看到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