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高中物理第2章波粒二象性第3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4节光的波粒二象性课件粤教版选修350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页,共26页。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先填空] 1.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1)光的干衍涉和射(g(āynǎsn实hsèh验)è)表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光电效应(2(ɡ) uānɡ diàn和康xià普o y顿ìn效g)应则表明,光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是以一个个 光子的形式出现的,具有粒子性. (3)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单独使用波或粒子的解释都无法完整地描 述光所有的 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
【答案】 1 长
第十页,共26页。
2.假如一个光子与一个静止的电子碰撞,光子并没有被吸收,只是被电子 反弹回来,散射光子的频率与原来光子的频率相比哪个大?为什么?
【解析】 碰撞后光子动量减小,而 p=hλ,所以波长变大,又由 c=λν 知 ν 变小.
【答案】 见解析
第十一页,共26页。
1.康普顿提出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2.产生光电效应或康普顿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当波长较短的 X 射线 或 γ 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当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或紫外线入射时,主要 产生光电效应.
【答案】 ACE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 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 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第五页,共26页。
1.经典解释(电磁波的解释) 单色电磁波作用于比波长尺寸小的带电粒子上时,引起受迫振动,向各方 向辐射同频率的电磁波. 经典理论可以解释频率不变的一般散射,但对康普顿效应不能作出合理解 释.
第六页,共26页。
2.光子理论解释 在 X 射线散射现象中,假定 X 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这种碰 撞跟台球比赛中的两球碰撞很相似.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一个 X 射线光子 不仅具有能量 ε=hν,而且还有动量.相对 X 射线光子的能量,物质中电子的能 量是很小的,电子可以近似看做是静止的.如图 2-4-1 所示,这个光子与静止的 电子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光子和电子的总能量守恒,总动量也守恒,光 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 hν 减小为 hν′,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变长.同 时,光子要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而光子动量变小,从 p=hλ看,动量 p 减小也意味着波长 λ 变大,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了.
第十五页,共26页。
[后思考] 曾有一位记者向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拉格请教:光是波还是粒子? 你是如何理解的?你想知道布拉格是如何回答的吗?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相关 资料. 【提示】 光既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也不同于宏观观念的波,但光既 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和波动性都是光本身的属性.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解析】 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 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 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 粒.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某现象说明光 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要区分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 象性之间的关系.C、D、E 正确,A、B 错误.
第三页,共26页。
[再判断] 1.散射光波长的变化,是入射光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的结果.(√) 2.光子与电子作用过程中,总能量、总动量均守恒.(√) 3.光的电磁理论能够解释康普顿效应.(×)
第四页,共26页。
[后思考] 太阳光从小孔射入室内时,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到这束光;白天的天空各处 都是亮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尽管太阳光耀眼刺目,其他方向的天空却是黑的.为 什么? 【提示】 地球上存在着大气,太阳光经大气中的微粒散射后传向各个方 向;而在太空中的真空环境下,光不再散射,只向前传播.
知
识
点
学
一
业
第三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 x
u
é
第四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y è)
分
层
知
测
识
评
点
二
第一页,共26页。
学习目标
1.了解康普顿效应,知 道康普顿效应进一步 证明了光的粒子性.(重 点) 2.理解光的波粒二象 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 波.(难点)
知识脉络
第二页,共26页。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先填空] 1.康普顿效应:用光照射物体时,散射出来的光的波长会 变长的现象,称 为康普顿效应. 2.光子的动量:p=hλ
【答案】 CDE
第二十页,共26页。
4.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 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 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属性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5.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 D.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 著
第十六页,共26页。
1.光的粒子性的含义 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光的粒子即光子,不同于宏观 概念的粒子,但也具有动量和能量.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 (2)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3)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第十七页,共26页。
2.光的波动性的含义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它是一种概率波, 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描述: (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 (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 3.光的波动性、粒子性是统一的 (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波 动性、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身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 (2)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
【答案】 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 D.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 著
第十四页,共26页。
[再判断] 1.波动性不是每一个光子的属性.(×)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每个光子按照一定的概率落在感光片的某一点上.概 率大的地方落下的光子多,形成亮纹.(√) 3.单个光子运动具有偶然性,大量光子运动符合统计规律,概率波体现了 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 4.描述光性质的最恰当的语言是概率波.(√)
第十三页,共26页。
2.概率波 在光的干涉实验中,每个光子按照一定的概率落在感光片的某一点上.概 率大的地方落下的光子(g,u形ān成g亮zǐ)纹多;概率小的地方落光下子的(guāng,z形ǐ)少成暗纹.所 以,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上各点概的率(gà分ilǜ布) 的反映.这种概率分布就好 像波干涉时强度的分布.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把对光的描述说成是概率波.
第十八页,共26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子和电子是不同的两种粒子,但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E.γ 射线的波长较短,粒子性较显著
第十九页,共26页。
【解析】 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 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波动特性.光子不同于 一般的实物粒子,它没有静止质量,是一个个的能量团,是光的能量的最小单 位.选项 C、D、E 正确.
第七页,共26页。
图 2-4-1
第八页,共26页。
1.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如图 2-4-2 给出了光 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可能沿________方向(选填 “1”或“2”或“3”),且波长变________.
图 2-4-2
第九页,共26页。
【解析】 康普顿效应第一次从实验上证实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关于光子具 有动量的假设.光子和电子、质子这样的实物粒子一样,不仅具有能量,也具 有动量,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也守恒.根据动量守恒,碰后光子不可能 沿 2、3 方向,根据能量守恒,在散射波中,除了原波长的波以外,还出现波长 增大的波.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解析】 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 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E 正确;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 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A 正确;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粒子性显著,B 错误 C 正确;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显著,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显著, D 错误.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先填空] 1.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1)光的干衍涉和射(g(āynǎsn实hsèh验)è)表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 光电效应(2(ɡ) uānɡ diàn和康xià普o y顿ìn效g)应则表明,光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是以一个个 光子的形式出现的,具有粒子性. (3)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单独使用波或粒子的解释都无法完整地描 述光所有的 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
【答案】 1 长
第十页,共26页。
2.假如一个光子与一个静止的电子碰撞,光子并没有被吸收,只是被电子 反弹回来,散射光子的频率与原来光子的频率相比哪个大?为什么?
【解析】 碰撞后光子动量减小,而 p=hλ,所以波长变大,又由 c=λν 知 ν 变小.
【答案】 见解析
第十一页,共26页。
1.康普顿提出的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2.产生光电效应或康普顿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当波长较短的 X 射线 或 γ 射线入射时,产生康普顿效应;当波长较长的可见光或紫外线入射时,主要 产生光电效应.
【答案】 ACE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 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 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
第二十六页,共26页。
第五页,共26页。
1.经典解释(电磁波的解释) 单色电磁波作用于比波长尺寸小的带电粒子上时,引起受迫振动,向各方 向辐射同频率的电磁波. 经典理论可以解释频率不变的一般散射,但对康普顿效应不能作出合理解 释.
第六页,共26页。
2.光子理论解释 在 X 射线散射现象中,假定 X 射线光子与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这种碰 撞跟台球比赛中的两球碰撞很相似.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一个 X 射线光子 不仅具有能量 ε=hν,而且还有动量.相对 X 射线光子的能量,物质中电子的能 量是很小的,电子可以近似看做是静止的.如图 2-4-1 所示,这个光子与静止的 电子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光子和电子的总能量守恒,总动量也守恒,光 子把部分能量转移给了电子,能量由 hν 减小为 hν′,因此频率减小,波长变长.同 时,光子要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而光子动量变小,从 p=hλ看,动量 p 减小也意味着波长 λ 变大,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后波长变长了.
第十五页,共26页。
[后思考] 曾有一位记者向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拉格请教:光是波还是粒子? 你是如何理解的?你想知道布拉格是如何回答的吗?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相关 资料. 【提示】 光既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也不同于宏观观念的波,但光既 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粒子性和波动性都是光本身的属性.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解析】 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 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 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 粒.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某现象说明光 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要区分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 象性之间的关系.C、D、E 正确,A、B 错误.
第三页,共26页。
[再判断] 1.散射光波长的变化,是入射光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的结果.(√) 2.光子与电子作用过程中,总能量、总动量均守恒.(√) 3.光的电磁理论能够解释康普顿效应.(×)
第四页,共26页。
[后思考] 太阳光从小孔射入室内时,我们从侧面可以看到这束光;白天的天空各处 都是亮的;宇航员在太空中尽管太阳光耀眼刺目,其他方向的天空却是黑的.为 什么? 【提示】 地球上存在着大气,太阳光经大气中的微粒散射后传向各个方 向;而在太空中的真空环境下,光不再散射,只向前传播.
知
识
点
学
一
业
第三节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 x
u
é
第四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y è)
分
层
知
测
识
评
点
二
第一页,共26页。
学习目标
1.了解康普顿效应,知 道康普顿效应进一步 证明了光的粒子性.(重 点) 2.理解光的波粒二象 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 波.(难点)
知识脉络
第二页,共26页。
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
[先填空] 1.康普顿效应:用光照射物体时,散射出来的光的波长会 变长的现象,称 为康普顿效应. 2.光子的动量:p=hλ
【答案】 CDE
第二十页,共26页。
4.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 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 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属性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5.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 D.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 著
第十六页,共26页。
1.光的粒子性的含义 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光的粒子即光子,不同于宏观 概念的粒子,但也具有动量和能量.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 (2)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3)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第十七页,共26页。
2.光的波动性的含义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它是一种概率波, 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描述: (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 (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 3.光的波动性、粒子性是统一的 (1)光的粒子性并不否定光的波动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波 动性、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身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 (2)只有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
【答案】 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 D.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E.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 著
第十四页,共26页。
[再判断] 1.波动性不是每一个光子的属性.(×)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每个光子按照一定的概率落在感光片的某一点上.概 率大的地方落下的光子多,形成亮纹.(√) 3.单个光子运动具有偶然性,大量光子运动符合统计规律,概率波体现了 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 4.描述光性质的最恰当的语言是概率波.(√)
第十三页,共26页。
2.概率波 在光的干涉实验中,每个光子按照一定的概率落在感光片的某一点上.概 率大的地方落下的光子(g,u形ān成g亮zǐ)纹多;概率小的地方落光下子的(guāng,z形ǐ)少成暗纹.所 以,干涉条纹是光子落在感光片上各点概的率(gà分ilǜ布) 的反映.这种概率分布就好 像波干涉时强度的分布.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把对光的描述说成是概率波.
第十八页,共26页。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子和电子是不同的两种粒子,但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E.γ 射线的波长较短,粒子性较显著
第十九页,共26页。
【解析】 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 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波动特性.光子不同于 一般的实物粒子,它没有静止质量,是一个个的能量团,是光的能量的最小单 位.选项 C、D、E 正确.
第七页,共26页。
图 2-4-1
第八页,共26页。
1.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如图 2-4-2 给出了光 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可能沿________方向(选填 “1”或“2”或“3”),且波长变________.
图 2-4-2
第九页,共26页。
【解析】 康普顿效应第一次从实验上证实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关于光子具 有动量的假设.光子和电子、质子这样的实物粒子一样,不仅具有能量,也具 有动量,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也守恒.根据动量守恒,碰后光子不可能 沿 2、3 方向,根据能量守恒,在散射波中,除了原波长的波以外,还出现波长 增大的波.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解析】 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 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E 正确;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 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A 正确;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粒子性显著,B 错误 C 正确;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显著,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显著,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