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澄海中学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题2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2分)
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
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
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②惯得身轻。
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
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 (1)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4分)
答:用比喻,(1分)用胭脂来形容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1分)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讴歌山水的美丽,(1分)为下文写弃官归隐作铺垫。
(1分)
(2)结合全曲,简述渔父形象的特点.(3分)
答:描写了一位厌弃功名、流连山水、闲适自得、江边垂钓的渔父形象.(3分)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南柯子·忆旧【宋】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
“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
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4分。
答出两点即可。
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1分。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3分)
答: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
“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
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3分。
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
“思想感情”2分,“依据"1分。
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好事近(清)邓廷桢
云母小窗虚,窗滤金波疑湿。
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
天涯犹有未归人,遥夜耿相忆。
料得平沙孤艇,听征鸿嘹呖.
注:云母:竹名,指云母竹.
(1)试分析“摇曳柳烟如梦,荡一丝寒碧"一句在词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3分)
答:(1)作用:承上启下。
(1分)“柳烟如梦”承上文温绿苍翠的竹影而来,写得饶有意境.(1分)而“一丝寒碧"则引出下文作者思乡怀远之愁绪。
(1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2)词作下阕采用曲笔(想象)的手法(1分),借“人思我”表达“我思人”,(或想象“人思我”,表达“我思人”)(1分),把怀远思人之情表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