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初三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初三初中物理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
A.几个埃B.几个微米C.几个毫米D.几个厘米
2.在图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3.
4.汽车发动机过热会损坏,在它的冷却装置中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
A.水的熔点较低B.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容易传热D.水的沸点较高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块水平的玻璃片,把玻璃片放在水面上使其与水接触,然后向上提弹簧测力计,使玻璃片与水分离,在玻璃片与水分离之际,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明显增大。
这个实验主要说明
了()
A.水具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B.水分子具有重力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6.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
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B.卫生球放在衣柜中,过几天,衣柜中充满樟脑气味
C.一滴红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
D.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面变成黑色
7.在一根条形磁铁附近放置一根与磁铁形状完全相同的棒状物体XY后,其周围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
将XY两端对调以后,磁感线分布情况未发生改变,如图乙所示。
则棒状物体XY可能
是()
A.软铁棒B.条形磁铁,其中X端为N极
C.铜棒D.条形磁铁,其中Y端为N极
8.根据指南针指南北的事实能够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地理的北极附近是地磁的南极
C.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重合D.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9.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10.如图所示,A、B为两个磁极,在A、B产生的磁场中,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端为磁体的N极,B端为磁体的N极
B.A端为磁体的S极,B端为磁体的S极
C.A端为磁体的N极,B端为磁体的S极
D.A端为磁体的S极,B端为磁体的N极
11.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3: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A.4:6B.6:4C.4;9D.9:4
12.关于磁感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就是磁场
B.磁体周围存在着无数条磁感线
C.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显示磁场方向
D.在磁场中,只有磁感线上才有磁场,没画磁感线的地方无磁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相同
D.高温物体含的热量多,低温物体含的热量少
1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
15.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做的有用功多,效率就一定高
B.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
C.热机在单位时间里耗费的燃料少,热机的效率就一定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6.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和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
A.1:1B.1:2C.1:4D.2:1
17.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当它们(c
铁<c
铝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A.它们之间没有热传递B.热量从铁块传向铝块
C.热量从铝块传向铁块D.温度从铝块传向铁块
18.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凝固,其内能一定减小B.物体熔化,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
B.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C.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20.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
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块A末温比金属块B的末温高
B.金属块A放出的热量比金属块B的少
C.金属块A在沸水中吸热比金属块B吸热多
D.金属块A的比热容比金属块B的比热容小
二、填空题
1.图所示现象,是水的能转化为塞子的能。
2.用摩擦过的所带电荷是正电荷;用摩擦过的所带电荷是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3.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4.验电器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的仪器,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金属箔带的是电荷(选填“正”或“负”),金属箔了电子(填“得到”还是“失去”)
5.质量为0.5 kg的热水,温度从8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 kg的烟煤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烟煤的热值是2.9×107 J / kg]
6..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和。
其中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1500 R/min,那么1S里,该汽油机的冲程数做功次数是
8.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内能
9.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三块金属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比热容最小的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
1.如图,用力下压活塞几次后,棉花会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
2.图所示的几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只填字母)(2分)
3.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取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做了“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假设两种液体在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请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中的(a)与(b)或(c)与(d)可得:。
(2)分析比较图可得:。
(3分)
4.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质量m/kg初温t/℃末温t/℃加热时间t/min吸收热量Q/J
(2)第______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如图所示,标出地球的地磁南北极以及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
五、计算题
1.完全燃烧200 g的木炭,放出6.8×l06 J的热量,木炭的热值是多少?
2.如果空气的比热容是1.0×103 J/(kg·℃),一间空气体积是60 m3的居室,在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温度从32℃降到22℃,求室内空气放出的热量。
(设室内空气质量不变,空气密度是1.29 kg/m3)
3.某汽车公司的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6 km,受到的阻力是3.0×103 N,消耗燃油1.5 L。
若燃油的密度ρ=0.8×103 kg/m3,燃油热值为q=4×107 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求:(1)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则该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4.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 cm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 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lO5 Pa,飞轮1 min转动18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若1min消耗汽油0.1 L。
汽油的密度ρ=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6×l07 J/kg。
求:
(1)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2)汽油机的功率.(3) 该汽油机的效率.
四川初三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
A.几个埃B.几个微米C.几个毫米D.几个厘米
【答案】A
【解析】如果把分子看成是球形的话,那么一般分子直径大约是几个埃,(1埃=0.1纳米=)选A
2.在图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答案】D
【解析】略
3.
【答案】D
【解析】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磁场方向,故选D
4.汽车发动机过热会损坏,在它的冷却装置中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
A.水的熔点较低B.水的比热容较大C.水容易传热D.水的沸点较高
【答案】B
【解析】用水来做冷却,主要是让水从发动机上吸收热量.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进行传递,必须保证水的温度始终比发动机低,所以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水吸收较多热量时,温度也不会变得过高.
故选B.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块水平的玻璃片,把玻璃片放在水面上使其与水接触,然后向上提弹簧测力计,使玻璃片与水分离,在玻璃片与水分离之际,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明显增大。
这个实验主要说明
了()
A.水具有向各个方向的压强B.水分子具有重力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答案】C
【解析】因为在玻璃片与水分离之际,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明显增大
所以玻璃片收到了力的作用
而这个力为水分子对玻璃片的引力
故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故选C
6.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
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B.卫生球放在衣柜中,过几天,衣柜中充满樟脑气味
C.一滴红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
D.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面变成黑色
【答案】C
【解析】扩散现象是指由于气体中某种分子的数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使该种气体分子从数密度较大区域自发地迁移到数密度较小的区域的现象。
根据题意,本题应选C。
7.在一根条形磁铁附近放置一根与磁铁形状完全相同的棒状物体XY后,其周围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
将XY两端对调以后,磁感线分布情况未发生改变,如图乙所示。
则棒状物体XY可能
是()
A.软铁棒B.条形磁铁,其中X端为N极
C.铜棒D.条形磁铁,其中Y端为N极
【答案】A
【解析】略
8.根据指南针指南北的事实能够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地理的北极附近是地磁的南极
C.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重合D.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答案】C
【解析】指南针指南北可以说明地球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理的北极附近是地磁的南极和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但不能说明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重合
而且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重合与事实不符
故选C
9.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答案】B
【解析】略
10.如图所示,A、B为两个磁极,在A、B产生的磁场中,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端为磁体的N极,B端为磁体的N极
B.A端为磁体的S极,B端为磁体的S极
C.A端为磁体的N极,B端为磁体的S极
D.A端为磁体的S极,B端为磁体的N极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朝上,所以此点磁感线方向朝上;
因为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所以a、b均为北极(N极).
故选A.
11.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3: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A.4:6B.6:4C.4;9D.9:4
【答案】C
【解析】根据公式,得出,则
所以答案选C。
12.关于磁感线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就是磁场
B.磁体周围存在着无数条磁感线
C.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显示磁场方向
D.在磁场中,只有磁感线上才有磁场,没画磁感线的地方无磁场
【答案】C
【解析】磁感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和它的分布情况,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它的 N极出来,回到它的 S 极,所以.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显示磁场方向,选C。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相同
D.高温物体含的热量多,低温物体含的热量少
【答案】A
【解析】A.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B.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无关,B选项错误;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相同,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和质量和比热容有关,C选项错误。
1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
【答案】A
【解析】略
15.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做的有用功多,效率就一定高
B.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
C.热机在单位时间里耗费的燃料少,热机的效率就一定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D
【解析】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所以AC说法错误.
功率是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热机的效率的高低无关.所以B说法错误.
故选D.
16.用稳定的热源给一个物体均匀加热,得到它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那么该物体在固态时和液态时的比热之比
是()
A.1:1B.1:2C.1:4D.2:1
【答案】B
【解析】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吸收热量之比为1:1,温度升高之比为2:1,
根据Q=Cm△t计算可知该物体在固态时的比热与液态时的比热之比是1:2.
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铁块和铝块的质量和初温相同,当它们(c
铁<c
铝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A.它们之间没有热传递B.热量从铁块传向铝块
C.热量从铝块传向铁块D.温度从铝块传向铁块
【答案】C
【解析】温降铁块大于铝块,所以最后铁块温度小于铝块,应该选C。
赞同
18.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凝固,其内能一定减小B.物体熔化,一定放出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A
【解析】A.正确
B.物体熔化,一定吸收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变
故选A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
B.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C.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答案】AB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正确;摩托车用的是汽油机,它的工作原理是:汽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为汽油机提供动力.它发生在做功冲程.故B正确;在
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在运动,不能说明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用锯条锯木板时,是
外力克服摩擦做功,锯条和木板的内能都会增加.故D错误.故选A、B
20.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
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块A末温比金属块B的末温高
B.金属块A放出的热量比金属块B的少
C.金属块A在沸水中吸热比金属块B吸热多
D.金属块A的比热容比金属块B的比热容小
【答案】BD
【解析】略
二、填空题
1.图所示现象,是水的能转化为塞子的能。
【答案】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由图可知,试管内的水蒸气当用酒精灯加热一定程度时,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答案为内,机械,
2.用摩擦过的所带电荷是正电荷;用摩擦过的所带电荷是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答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电荷的种类、电荷间的作用规律,这是课本的基础知识.
解答:解:自然界中,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所以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
3.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的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答案】
【解析】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4.验电器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的仪器,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金属箔带的是电荷(选填“正”或“负”),金属箔了电子(填“得到”还是“失去”)
【答案】
【解析】当箔片上带有同种电荷时互相排斥张开角度,所以物体带电之后会张开角度则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所以金属箔上的电子会转移到玻璃榜上中和正电荷,即金属箔失去电子。
5.质量为0.5 kg的热水,温度从8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这些热量需要完全燃烧 kg的烟煤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烟煤的热值是2.9×107 J / kg]
【答案】
【解析】Q
=cm△t
放
-t)
=cm(t
=4.2×103J/(kg?℃)×0.5 kg×(80℃-20℃)
=1.26×105J.
需要完全燃烧无烟炭的质量为:
m= Q放/ q=1.26×105J/2.9×107 J / kg
=
6..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和。
其中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压缩
【解析】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所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1500 R/min,那么1S里,该汽油机的冲程数做功次数是
【答案】
【解析】已知汽油机的转速是1500r/min,所以该汽油机可以完成3000个冲程,可以做750次功;
8.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气体迅速膨胀而做功,此时气体的温度,内能
【答案】
【解析】当内燃机内部的高温气体迅速膨胀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的内能会减小,气体的温度会降低;
9.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三块金属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比热容最小的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图知,三金属块末温(为冰的熔点)相同,
∵三金属块的初温相同,
∴由题意知道,三金属块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
Q甲<Q乙<Q丙,
∵Q放=cm△t,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t相同,
∴三金属块的比热容:
c甲<c乙<c丙.
三、实验题
1.如图,用力下压活塞几次后,棉花会燃烧,这个实验说明了。
【答案】压缩气体体积,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解析】分析:①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当用力把活塞迅速按下时,活塞对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典型实验.
故答案是:下压活塞时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上升,达到燃点.
2.图所示的几种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只填字母)(2分)
【答案】B
【解析】在A图中,墨水在热水中要扩散得快一些,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在B图中,将两个底面平整的铅棒压紧后,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挂一个大钩码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在C图中,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是由于上面的空气分子进入到下面的二氧化氮气体中,同时下面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上面瓶子的空气中造成的;这是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答案为B.
3.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取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做了“探究液体温度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假设两种液体在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请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中的(a)与(b)或(c)与(d)可得:。
(2)分析比较图可得:。
(3分)
【答案】(1)液体温度升高与是否吸热有关;
(2)质量相等的不同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多少与液体种类有关。
【解析】解:(1)分析比较图中的(a)与(b)或(c)与(d)可得,加热前和加热后的温度不同,说明液体温
度升高与是否吸热有关;
(2)分析比较图中的(b)和(d),两图的液体不同,质量相等、加热时间相同,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发现
b中液体温度升高的少、d中液体温度升高的多,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故答案为:(1)液体温度升高与是否吸热有关;
(2)质量相等的不同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多少与液体种类有关.
4.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质量m/kg初温t/℃末温t/℃加热时间t/min吸收热量Q/J
(2)第______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为了比较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2) 3 4 5
(3) ___水的质量成正比水的温度的变化成正比__
【解析】略
四、作图题
如图所示,标出地球的地磁南北极以及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
【答案】略
【解析】略
五、计算题
1.完全燃烧200 g的木炭,放出6.8×l06 J的热量,木炭的热值是多少?
【答案】q=Q/m=6.8×l06 J/0.2kg=3.4×107J/kg
【解析】分析: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热值q=解答:解:m=200g=0.2kg,
木炭的热值:
q= ==3.4×107J/kg;
答: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
2.如果空气的比热容是1.0×103 J/(kg·℃),一间空气体积是60 m3的居室,在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室内空气温度从32℃降到22℃,求室内空气放出的热量。
(设室内空气质量不变,空气密度是1.29 kg/m3)
【答案】m=ρV="1.29" kg/m3×60 m3=77.4kg
Q=cm(t
-t)= 1.0×103 J/(kg·℃)×77.4kg×(32℃-22℃)=7.74×105 J
【解析】分析:已知空气的密度与体积,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空气的质量;
已知空气的比热、空气的初末温度,由热量公式Q=cm(t
-t)可以求出空气放出的热量.
解答:已知:c=1.0×103J/(kg?℃),V=60m3,
ρ=1.29kg/m3,t
=32℃,t=22℃;
求解:室内空气放出的热量.
解:∵ρ=M/V,
∴空气的质量:
m=ρV=1.29 kg/m3×60 m3=77.4kg;
空气放出的热量:
Q
放=cm(t
-t)=1.0×103J/(kg?℃)×77.4kg×(32℃-22℃)=7.74×105J;
答:室内空气放出的热量是7.74×105J.
3.某汽车公司的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6 km,受到的阻力是3.0×103 N,消耗燃油1.5 L。
若燃油的密度ρ=0.8×103 kg/m3,燃油热值为q=4×107 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求:(1)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则该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答案】(1)W=fL=3.0×103N×5.6×103 m =1.68×107 J
(2)m=ρV=0.8×103 kg/m3×1.5×103 m3=1.2kg
Q=qm=4×107 J/kg×1.2kg =4.8×107 J
η=W/Q=1.68×107 J/4.8×107 J=35%
【解析】略
4.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 cm2,一个冲程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 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lO5 Pa,飞轮1 min转动1800周,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若1min消耗汽油0.1 L。
汽油的密度ρ=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6×l07 J/kg。
求:
(1)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2)汽油机的功率.(3) 该汽油机的效率.
【答案】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