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11746押题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与金融管理专业管理段等数课程考试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押题卷及答案(A卷)
(课程代码11746)
第一部分必答题
(必答题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考生须知:考生须根据本卷考点分析结合课件或教材进行专题复习。

一、单选题
本题包括第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关于三大产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一产业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比如科威特的石油生产
B. 第二产业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例如日本的汽车制造
C. 第三产业集中在服务,比如伦敦提供的金融服务
D. 工程建设属于第三产业
答案解析:D,工程建设是建筑业因此属于第二产业
考点分析:产业分级
2. 关于定价方法的描述有误的是()
A. 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国内市场可能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但是目标国市场却不一定收到好效果,实际价格可能偏低,从而影响利润,或者价格偏高,从而导致销售低于预期。

倾销是指在国外市场上以高于生产商所在国的本地市场价格出售商品。

多中心定价是为满足各个国外市场的特定需求而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B. 渗透定价是利用较低的价格提高市场份额—市场渗透。

也可以用来在市场中推出具有增长潜力、生命周期较长的新产品。

撇脂定价指利用高价格获取高利润。

适用于在产品生命周期初级阶段,且市场需求量较大,有利于企业迅速收回研究和开发成本。

C. 竞争定价是为了避免经常性地调整价格,将价格水平定在与竞争者接近或者完全相同的价格上的一种定价方法。

母国中心定价是简单地按照国内市场定价的方式来确定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的一种定价方式。

全球中心定价是分析全球客户的需求并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所有市场的基准价格水平。

D. 常用的定价方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溢价定价、渗透定价、撇脂定价、竞争定价、倾销、母国中心定价、多中心定价、全球中心定价等。

答案解析:A,倾销是指在国外市场上以低于生产商所在国的本地市场价格出售商品。

考点分析:定价方法
3. 关于国际营销标准化和定制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标准化营销可以降低营销成本,有利于集中控制市场,宣传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更有效,在生产上允许规模经济,反映了单一全球化市场的趋势。

B. 标准化营销忽略了产品使用的不同环境,忽略了当地法律的差异,忽略了买方行为模式差异,抑制了当地的营销活动,忽略了个别市场的其他方面的差异。

C. 定制化营销营销成本减少,抑制集中控制市场,在研究和开发方面无效,降低了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水平,忽略了单一全球市场的趋势。

D. 定制化营销反映了产品使用的不同环境,解决了当地法律问题,反映买家不同行为模式,促进本地营销活动,反映个别市场其他方面的差异。

答案解析:C,定制化营销会增加成本而不是降低成本
考点分析:标准化和定制化的国际营销策略
4. 关于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的表述欠妥的一项是()
A. 直接出口由产品生产商亲自操作出口业务,而不是委托他人。

B. 间接出口的方法包括: 外国买主订购产品供自己使用或在自己国家的市场上转售;利用专门从事出口业务的出口代理机构。

适合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

C. 企业的产品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而企业井不参与这种销售活动,该企业被称为间接出口商。

D. 背驮式出口是指一家生产商凭借强大的海外分销系统出口自己产品的同时连带出口其他企业的产品。

这种生产商被称为出口载体,通常是拥有完善的出口设施和分销渠道的大企业。

答案解析:B,间接出口适合中小型企业而不是大型企业
考点分析: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
5. 关于国际营销风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监管风险包括;出口国家改变了环境法;出口国家改变对外贸易规则。

B. 市场风险包括: 消费者可能不买产品,或者可能停止继续购买;产品可能不再受欢迎,或者可能达到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竞争更加激烈。

C. 金融风险包括:资本成本的变化;汇率变化不利;通货膨胀发生;债务违约;目标国家设置关税或增加现有关税额。

D. 法律风险包括;产品责任;目标国家的贸易壁垒;合同违约;代理问题。

答案解析:A,监管风险有可能是因为目标国家调整了环境法或贸易规定
考点分析:国际营销风险
二、简答题(回答核心内容即可)
本题包括第6—8小题,共15分。

6、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5分)
答案解析:
(1)需求模式分析
人均国民收入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模式。

需求模式分析是试图确定潜在消费者消费模式变化趋势的一种技术。

(2)多因素指数
多因素指数可以间接地衡量市场潜力,它运用假设或统计变量揭示其与所研究的市场潜力的相关程度。

这种方法多用于国内市场研究。

(3)类比研究法
类比研究即通过类比来估计,可以帮助国际市场研究人员大致了解这些国家的市场潜力。

包括:截面数据法和时间序列法。

a. 截面数据法: 将一国某个产品已知的市场规模与某些整体经济指标(比如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相对比,计算出比率; 然后将这个比率运用到另一个可自由支配收入已知的国家,计算出这个国家的该种产品的市场潜力。

b. 时间序列法: 假定某个国家与另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或人均收入相同)的国家具有相同的消费水平,以此估算出这个国家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

这种方法的缺点和截面数据法相同。

他们都假设两个城市有相同的消费模式。

如果消费模式不同,则结论就不会很准确。

然而,在没有其他数据的情况下,这是另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

(4)回归分析法
一种用于改善类推法估算准确度的统计学方法。

考点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调查方法
7. 国际市场营销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哪些?(5分)
答案解析: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造的,而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一个社会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可以体现出这个社会的物质文化。

(2)语言因素。

常见的文化和语言障碍:沉默、非语言类的声音、直视、个人距离、身体接触、手势、衣着。

(3)宗教信仰。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 1原始宗教;2印度教;3佛教;4伊斯兰教;5犹太教;6基督教;7神道教。

(4)教育。

贸易和国际贸易与教育的关联在于他们试图告诉潜在的顾客所卖产品的好处。

与这些潜在顾客沟通的能力部分取决于他们的教育水平。

(5)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指的是人们与其他人发生关系的社会群体。

对国际的市场营销人员来说,大家族意味着与消费有关的决定发生在大的团队内。

考点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的社会文化环境
8. 论述国家法律的定义、内容和对国际营销人员的意义?(5分)
答案解析:
(1)定义:国际法律通常是关于内隐和外显协议的体系,这些协议把国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其遵守公认的价值观和标准。

(2)内容:国际法律包含三个部分: 1国际公法,涉及联合国和其他的国际组织,海洋法、国际刑法和日内瓦公约。

2国际私法或冲突法,讨论的问题是关于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及其实施的问题。

3超国家法或称超国界组织的法律,该法主要关于区域协议,例如欧盟法。

超国家法和国家法哪个优先的问题也在该分支中解决。

(3)国际法律的实施对国际营销人员的意义:国际营销人员需要分析适用于任何海外市场的法律,并且必须要时刻关注这些市场的法律体系,因为法律框架的改变会导致企业活动变成违法行为,企业面临被起诉的危险。

考点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国际法律
三、案例分析题:仔细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第9—12小题。

共40分。

假定一国正在统计其国际贸易账目,现收集到如下信息:
9. 解释经常项目、贸易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项目。

2-27/29 (10分)
答案解析:
经常项目记录一国进、出口商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分为有形贸易收支和无形贸易收支两部分。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趋于平衡,一般指基本平衡,因为纵观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绝对平衡几乎不存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般是一年)内一国与另一国或全世界全部外部交易的财务报告。

平衡项目是指被引入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项目,用于确保收支表的全面平衡,通常应用于出现错误或者信息遗漏的情形。

考点分析:经常项目、贸易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项目
10. 计算无形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差额、国际收支余额。

2-P46(10分)
答案解析:
无形贸易差额=(服务+利息、利润和分红+转移支付)出口额- (服务+利息、利润和分红+ 转移支付)进口额= (250 + 280+400) -(300 + 200 + 500) = -70。

经常项目差额=有形贸易差额+无形贸易差额= (2400-2600) -70=-270。

资本差额=资本输入-资本输出=750 -800 =-50。

国际收支余额=经常项目余额-资本项目余额=-270-( - 50) = -220。

考点分析:无形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差额、国际收支余额
11. 假设该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情况类似,根据计算出的国际收支余额,解释该国的贸易趋势。

2-36/37/38(10分)
答案解析:
由计算得出的国际收支余额为- 220亿美元,且近几年国际收支情况类似,可知近几年该
国国际贸易均处于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的状态,即国际支出大于国际收入,由此可判断出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问题。

短期内,该国可以使用其储备项目填补贸易赤字,或者从其他国家借款缓解此情况,但若此收支情况长期以往,该国会陷入贸易储备耗尽或贷款无力偿还的地步,该国会出现经济动荡,从而引起其贸易来往国经济的不平衡。

考点分析:国际收支余额计算并分析贸易趋势
12. 简述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并制定改善该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策略。

2-41/42/43/44 (10分)
答案解析:
(2)改善国际收支现状的措施:针对该国情况,该国政府可出手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平衡问题,可以从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两方面入手。

增加出口方面可发放出口补贴、设置出口管制等方式;减少进口方面可采取征收关税、设置配额、政府间的要求、设置外汇管制、设置实物管制等方式。

考点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部分选答题
(选答题部分包括四、五、六、七题,每题20分。

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共40分。


四、本题包括第13、14小题,共20分。

13、A、B 两国具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的产品分别是什么? 1-P14(12分)
答案解析:
由图表可知,A 国在生产轮胎、汽油两种产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B国则在生产发动机、车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在A国,1只轮胎:2.25吨汽油,在B国,1只轮胎:2.67吨汽油,即在A国生产轮胎要
比B国便宜些,即A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轮胎。

同理,在A国,一个车座:2. 67只发动机,在B国,一个车座: 25 只发动机,即在B国生产车座要比生产发动机便宜些,即B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车座。

考点分析: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14、列出两国开展国际贸易情况下的生产示意图。

1-P14 (8分)
答案解析:
考点分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下贸易可能性
五、本题包括第15、16小题,共20分。

假设B国2010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10、110,2011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上升到125, 进口价格指数下降到105。

15.2010年、2011年B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分别是多少? 2-P31(10分)
答案解析:
2010 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10/110*100=100;2011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25/105*100= 119。

考点分析:贸易条件指数计算
16.解释贸易条件的变化对B 国的影响。

2-P31(10分)
答案解析:
2011年贸易条件指数的增大说明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有利于该国,即该国从出口中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或者其需要为进口付出的货币会减少,人们的生活水平会提高。

考点分析:贸易条件的解释
六、本题包括第17、18小题,共20分。

A 国是石油出口大国,但近几年来,该国石油出口明显减少很多,而国内的人们开始大量购买外国的汽车,因此进口总额稳步上升。

8月,A 国中央银行决定将本国货币贬值10%,贬值前1A元=3.6 美元,1吨石油售价为400A元,且贬值前一辆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

贬值后,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迅速得到改善,出口收入迅速增加、进口产品迅速减少,但三年后A元成为非常强势的“硬通货”,因此中央银行决定A元升值10%,此时A国石油售价降低5%,汽车价格降低10%。

17. 贬值后A国进口一辆车需要出口多少吨石油来保持进出口平衡。

3-P65(10分)
答案解析:
贬值后:1A元=3.6*(1-10%) = 3.24 美元,进口一辆车需要= 10000/3.24 = 3086.4 A元,故所需出口石油= 3086.4/400 = 7.7吨。

考点分析:浮动汇率—汇率贬值、进出口平衡,简单计算
18. 升值后A国进口一辆车需要出口多少吨石油来保持进出口平衡。

3-P65(10分)
答案解析:
升值后:1A 元=3.24* (1+10%)=3.564美元,此时进口一辆车需要=10000* (1-10%)/3.564 = 2525.3A元,故此时所需出口石油= 2525.3/400*(1-5%) = 6.6吨。

考点分析:浮动汇率—汇率升值、进出口平衡,简单计算
七、本题包括第19、20小题,共20分。

甲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国际市场调研公司,现有一家大型洗衣机制造公司正在考虑扩张海外市场,但具体进入哪一市场并没有一点方向。

故聘请甲公司为其制作一份专门的国际营销情报方案。

19. 简述这个方案主要涉及的问题并列出制定此方案所需的信息及进行国际市场研究的主要方法。

5-P123 (10分)
答案解析:
(1)涉及问题:甲公司制作的方案主要涉及四个问题:第一、公司是否应该进入国际市场,还是仅仅坚守本国市场;第二,公司应该进入哪个或哪些国际市场;第三,公司如何进入目标市场;第四,公司在目标市场如何营销。

(2)需要信息:国际市场对洗衣机的需求,公司的潜在市场份额,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国际、国内的机会与威胁,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甲公司解决上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依据市场
潜力、当地竞争状况及政治形势对世界各市场进行排序,这有利于公司决定该进入哪一国际市场;评估市场规模、国际贸易壁垒、运输成本、当地竞争状况、政府政策及政局稳定性,这为公司如何进入目标市场提供参考; 每一个市场的购买者行为、竞争者行为、分销渠道、促销手段及该市场上其他公司的做法和经验等,这些信息为公司如何在目标市场营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施调研的优势在于,获取的资料是公司独享的,竞争者无法获得。

但实地调研花费时间长、成本高且有时缺乏科学的方法。

对市场调研获取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这将使用数理统计知识。

统计分析展现出相关趋势、抽样、概率及频率。

展示统计数据的四种主要方法:数据表格;曲线图;饼状图和柱状图;诸如象形图和统计图等图表。

(3)主要方法:(1)跨文化调研:试图寻找不同市场之间文化差异的调研活动。

(2)多国调研:各个国家相关领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时的调研方法。

(3)扫描国际市场:利用每个国家的大量的商业信息,如政府数据、企业业绩报告、报纸信息、学术文章等获取调研信息。

(4)营销情报—竞争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环境(5)职能调研:企业为了实现目标,需要明确如何对财务、市场、生产、人力资源、研发及维修进行管理。

考点分析:国际市场营销调研应考虑的问题、所需信息和主要研究方法
20. 进军国际市场,有些产品需要改变。

这些产品需要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你知道的哪些产品需要改变,哪些不需要或者需要较小改变就可以销往国际? 5-P123 (10分)答案解析:
产品销往国外需要改变的原因有多种,包括: a. 功能不同。

在经济发达国家,很多产品带有更多的附加功能,而在贫困国家,只要实现最基本的功能就可以。

b 文化因素。

一种产品有时需要适应不同的使用习惯。

c 当地环境和产品安全法(法律因素)。

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环境保护及绿色生产等,环境保护或者产品安全的贸易壁垒也要求销往国外的产品有所改变。

d 产品生命周期。

如计算机更新换代较快,英特尔奔腾处理器下一代产品比前一代处理速度更快。

需要很少改变:电子手表,香烟,书写工具,游戏,重型设备。

需要中度改变:车,服装,电视机,啤酒,药物需要很大改变:娱乐,教育器材,包装食品,时尚消费,食物。

考点分析:国际市场营销调研—产品国际营销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