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小气候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小气候名词解释
农田小气候是指农田内部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形成的特殊气候环境。
它受到农田的地形、植被、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与周围地区的气候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农田小气候的常见名词解释:
1. 农田热岛效应:农田在白天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晚上释放热量,导致农田内部温度较周围地区高,形成热岛效应。
2. 农田风速降低效应:农田内部的植被和地形会减弱风的速度,形成风速降低效应。
这种效应有助于减少农作物受到风害的可能性。
3. 农田湿度增加效应:农田内部的植被蒸腾作用和土壤水分蒸发会增加农田内的湿度,形成湿度增加效应。
这种效应有助于提供农作物所需的水分。
4. 农田辐射冷却效应:农田在晚上会通过辐射冷却散发热量,导致农田内部温度较周围地区低,形成辐射冷却效应。
5. 农田雾凇效应:当农田内的温度低于周围地区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雾凇,形成农田雾凇效应。
这种效应有助于保护农作物免受低温的伤害。
这些农田小气候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民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合理调控农田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