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体会与初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体会与初步思考
一、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本理解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
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的要求”。
其中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
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七大审议并一致通过《中国共
产党章程(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党章。
理解一: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而提出;是对党的三代中
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理解二: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
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
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
它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
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对发展的实践具有根本性、
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1)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应该“怎样发展”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
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辩证唯物论的高度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
(4)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发展
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成果归属、价值尺度,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进一步
回答了当代中国究竟“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
理解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当前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
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
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二、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认识
认识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我局建局以来一直探索、实践
的经验总结,也是促进和实现三峡通航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须遵循的
基本方针。
以现代交通服务为目标的三峡通航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之间以及自身保持一种全面、协调和可持
续发展,才能发挥服务社会、构建和谐的基础作用。
认识二:三峡通航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三峡通
航在现代交通服务、长江航运发展、沿江经济繁荣、公众安全出行等方面
的重要意义和基础作用,进一步明确承担的使命和肩负的责任,坚持以发
展的眼光审视三峡通航,以发展的理念革新三峡通航,以发展的姿态推动
三峡通航,以发展的动力促进三峡通航。
认识三: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努力
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
教育和引导全体三峡通航职工用科学发
展观去看形势、看问题、看困难,把“安全畅通是最大的服务,便民利民
是最好的服务”作为一种基本思想观念用“一切为了通航、一心服务船方”的核心价值观去观察、去思考、去执行,最大限度地提升三峡通航能力,
最大限度地保障通航安全,最大限度地维护相对人权益,最大限度地解决
相对人及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问题。
三、对学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关思考
科学发展观不是口号,科学发展观不是形式。
只要我们深入学习理解、不断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适用于不同区域,适用于不同时段,适用于不
同人群,对现实工作、对未来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思考二:学践科学发展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并坚持科学的政绩观。
领导者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结果。
从人民的意愿和
利益出发,运用手中权力和职务条件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造福千
家万户、子孙后代是马克思主义政绩观的根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政绩
观办事就是领导者的最大政绩。
而从小团体或个人利益出发,急功近利,
劳民伤财,按此动机和行为创造的所谓政绩,只能是对人民利益的侵害,
甚至是一种犯罪。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决反对、预防和制止狭隘的政
绩观。
思考三:学践科学发展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并坚持科学的决策观。
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举措及关系民生的重大事项要善于并虚心
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广范围科学论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科学决策,
防止“一言堂”,避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现象发生,
避免朝令夕改,短期行为,避免对事业、钱财、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思考四:学践科学发展观,各级人员必须不断增强执行力。
各级人员
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发展大局和单位的中心工作,维护整体利益,维护正常
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把服务社会发展和服务单位发展有机统一
起来并不断追求至臻,尤其作为执法或行政管理机构必须始终坚持执行法
律标准与按“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判断是非得失相统一,法律效果与经
济效果、社会政治效果相统一。
各级人员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
绕上级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部署,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行政保
持高度一致,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的干扰,使各项工作始
终保持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
领导者需要增强政策和方针的理解能力,总
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复杂、突出问题的能力;执行人员需要
学好本领,熟练掌握技术技能,规范执法行为,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和程序
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依法办案、依程序办事,不断提高工作质
量和效率,对各类矛盾问题要主动、积极化解,提升保驾护航的能力和水平。
思考五:学践科学发展观,执法人员必须不断增强公正廉洁意识。
坚
持“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既要注重职工队伍自身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又要在履行职责中坚持“执法为民”,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依靠人、塑造人”,保证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一视同仁的公正待遇,倡导并构
建社会公平正义,切实防止和消除有的执法人员甚至一些领导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滥用执法权力,徇私枉法,金
钱办事、关系办事、人情办事等。
执法人员只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并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
面前,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和各种利益的考验和诱惑,确保清正廉洁。
思考六:学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体制。
需要按照梳理—理清—完善—创新的思路,从不同的思维和视角、不同的决策层和执行层去审视现行的体制机制,以更加简洁、更加务实、更加便于操作和执行、更加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向进行完善和创新。
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艰苦探索和不辍实践。
我们深信,只要科学发展观的意识植于脑、勤于行,一定能结出丰硕的实践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