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中考物理同步复习课件: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共45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点拨〛 解析: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等无关.
变式1: (2018桂林)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或“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g ; (2)中学生小超的质最大约是50 kg .
解析:(1)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1斤=500 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 g左右; (2)成年人的质量在65 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 kg左右.
三、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1)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气体 ,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固体、液体 .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 小 .
(3)水在 4 ℃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时,随着温度升高,密度越 小 ; 温度低于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 小 .
2.密度与物质鉴别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不同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 鉴别物质 .
质量、密度都是性质,变化规律却不同.质量是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甚 至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 大小无关,但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特别是有时还要考虑温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变式3: (2018南京)有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材料不同.为找 出这个球,测得如下数据:
则鹅卵石的密度ρ= m = 27g =2.7 g/cm3. V 10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底部 相平 .若小杜在图 (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偏大 (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放在桌面上;
第二步, 用镊子将游码归零
;
第三步, 将橡胶垫圈放在托盘支架与底座之间;
第四步,将天平放回包装盒.
,将小石块从托盘上取下,
解析: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后要整理器材,先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回砝码盒保存, 以防止砝码被磕碰或腐蚀,同时取下称量物品;然后将游码归零;最后将橡胶垫 圈装回天平原处,完成这些后将天平放入天平盒内.
V 20cm3 解析:由图知,空注射器的质量为 m0=18.29 g,装入液体后的总质量 m 总=39.49 g, 则 20 mL 液体的质量 m=m 总-m0=39.49 g-18.29 g=21.2 g, 该液体的密度为ρ= m = 21.2g =1.06 g/cm3.
V 20cm3
质量和密度的异同
体全部浸没,且能准确、方便读数.
(2)如果被测固体具有吸水性,可用细沙代替量筒中的水,用排细沙法,或用一层塑料 薄膜将固体密封,再用排水法测体积.
(3)测量固体密度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若先测体积,其表面 沾有少量的水,会使质量偏大,从而使测得的密度偏大.
【迁移应用】 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
球的标号
A
B
C
D
体积/cm3
5
8
12
18
质量/g
10
20
24
36
(a)
(1)通过计算处理数据可以完成任务,则表格中(a)处的内容为
质量 体积 /
g cm3
.
(2)除计算外,还可以通过 画图象 方法,更加形象直观的处理数据,找出这个球.
(3)分析可知,标号为 B 的球与其他三个球材料不同.
解析:(1)通过比较密度大小确定不同的球,故(a)处是 质量 /(g·cm-3);(2)作出 m-V 体积
图象,材料相同的三个球在一条直线上,另一个材料不同的球不在这条直线上;(3)通 过比较密度大小或作出的 m-V 图象可知,B 球与其他三个球的密度不同或不在一条直 线上,即 B 球材料与其他三个球不同.
解析:(1)由(甲)图可知,穿天石的质量为m=50 g+10 g+4 g=64 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 切含义是:① 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穿天石 ;② 水不能太多,穿天石浸没后, .
水面不能超过量程
.
解析:(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有两层含义:①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穿天石;② 水不能太多,穿天石浸没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程;
零刻度线 处 (3)调:调节 平衡螺母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4)称: 左 盘放物体, 右 盘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调节 游码使天平平衡 (5)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和游码 在标尺上所对 .
的刻度 之和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 g,一个苹果 的质量约为150 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一本物理书的质量 约为200 g
天平的使用规则
水平放稳,游码归零,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左右一样,天平平衡;调节天平时,指针 指向分度盘的哪一侧,就说明哪一侧的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 动,即“反向”调节.
变式2:如图所示,是小梅同学做完实验后的场景,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器材的整理:
第一步,用镊子将砝码从托盘上取下, 放回砝码盒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穿天石的密度是 3.2 g/cm3.
解析:(3)由(乙)图可知,穿天石的体积为 V=V 排水=40 mL-20 mL=20 mL=20 cm3, 则穿天石的密度为ρ= m = 64g =3.2 g/cm3.
V 20cm3
实验8 测量液体的密度 1.实验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 、盐水.
前没有将游码归零
.
解析:(2)称量前调平时,首先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平衡螺 母使天平平衡.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
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27 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
积是 10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2.7 g/cm3.
天平及其使用
【典例2】 (2018泰州改编)小明在“测量矿石的质量”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如图(a),就将左侧的平衡螺 母向 右 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2)在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矿石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
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取下最小的砝码,移动游码, .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概念
物体所含 物质 的多少
符号
m
单位及 换算
1 t=103 kg=106 g=109 mg
特点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 形状 位置 、 状态 而改变

测 量
工具
天平
使 测用 量方

常见值
(1)看:观察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将托盘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 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解析:(1)经分析得,测量鹅卵石的密度的步骤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
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
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故
选A.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调节天平平衡 .
m
2.实验原理: V
.
3.实验过程
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盐 水的体积V,再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根据ρ = m1 m2 求盐水的密度.
V
【提示】 (1)实验中,向量筒中尽量倒入较多质量的液体,可减小误差. (2)如果先用量筒测体积,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测质量,量筒内会残留一部分盐水, 使所测盐水质量偏小,密度偏小.
解析:(4)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磨损后,它 的密度将不变.(5)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 偏小;根据ρ= m 可知,m不变,V偏小,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
V
【拓展】 (2018襄阳)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 上细绳佩戴以避邪.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 水=1.0 g/cm3) 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穿天石的质量为 64 g.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m V
,由此可得两个变形公式为 m=ρV

Vm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 状态 有关,同种物质
的密度在相同状态下是不变的,不同物质的密度通常不同,因此可用 来 鉴别物质
【注意】 公式ρ= m 的理解
V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 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直到天平达到平衡
.
(3)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c)所示,则矿石
的质量为 73.4 g.
〚思路点拨〛 天平的调平和读数方法
解析:(1)称量物体前,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天平水平平衡; (2)由图知,加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右偏,说明右盘砝码质量偏大,则应取下最小 砝码,并向右适当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3)砝码质量为50 g+20 g=70 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3.4 g,因此矿石的质量 m=70 g+3.4 g=73.4 g.
【注意】 使用天平时只能在称量前调节平衡螺母,测量过程中不能再动平衡螺 母,应通过加减砝码或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二、密度
定义 单位 公式
作用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质量 与它的 体积 之比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kg/m3 ,常用单位还有g/cm3,这两个单位的 换算关系是1 kg/m3= 10-3 g/cm3
V
(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
解析:(3)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 0.2 g,砝码的质量为 20 g,5 g,游码所对的 刻度值为 2 g,则鹅卵石的质量 m=20 g+5 g+2 g=27 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15 mL=15 cm3, 放入鹅卵石后的总体积为 25 mL=25 cm3,则鹅卵石的体积 V=25 cm3-15 cm3=10 cm3.
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 .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实验7 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 量筒
m 2.实验原理: V . 3.实验装置
、形状不规则的石块.
4.实验过程
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再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最后将
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体积V2,根据ρ
=
m V2 V1
体积时,量筒中倒入的水要适量,适量的标准是使固
密度及其应用
【典例3】 (2018广州)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如图所示,液体的质量为 21.2 g,
m
依据公式ρ = V ,液体的密度为 1.06
g/cm3.
〚思路点拨〛 液体质量 m=m 总-m0=39.49 g-18.29 g=21.2 g,液体体积 V=20 mL=20 cm3→密度:ρ = m = 21.2g =1.06 g/cm3
【迁移应用】 (2018临沂)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 g/cm3的盐水,
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
(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
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
用ρ = m2 m1 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
【注意】 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也会改变.如氧气钢 瓶,在使用氧气的过程中,氧气减少,质量减小,但由于气体的扩散性,氧气的体积 不变,所以密度会减小.此类问题还有给轮胎充气等,要注意区别.
质量及常见物体质量估计
【典例1】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C )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将它轧成薄铁片 C.将它切掉一个角 D.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