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物理复习课时作业:专题五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5 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3题为多项选择题)
1.(2017·江西省五校高考模拟)下列有关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现象证明了光是电磁波
B .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
C .只要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就可以产生光电效应
D .入射光的频率低于金属的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解析: 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但不能证明光是电磁波,选项A 错误。

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选项B 错误。

根据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可知,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或截止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D 正确。

答案: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综合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得出来的 B.235 92U +10n ―→9038Sr +136 54Xe +x 10
n 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 =10 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 =mc 2中,E 是物体以光速c 运动的动能
解析: 光的波粒二象性不同于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而是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和麦克斯韦的电磁说的统一,选项A 错误;由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守恒可得235+1=90+136+x ,解得x =10,选项B 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
E k =h ν-W 0可得,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与光的强度无关,选项C 错误;质能方程只是说明质量和能量中间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并不是说E 是物体以光速运动的动能,选项D 错误。

答案: B
3.(2017·青海省西宁市四校高三联考)如图所示为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
示意图,利用钋(210 84Po)衰变放出的α粒子轰击铍(94Be),产生的粒子P 能将石蜡
中的质子打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是氦原子
B .粒子Q 的穿透能力比粒子P 的强
C .钋的α衰变方程为210 84Po →208 82Pb +42He
D .α粒子轰击铍的核反应方程为42He +94Be →12 6C +10n
解析: α粒子是氦原子核,选项A 错误;粒子P 是中子,粒子Q 是质子,由于质子带正电,当质子射入物体时,受到的库仑力作用会阻碍质子的运动,而中子不带电,不受库仑力作用,所以选项B 错误;在钋衰变中,根据质量数守恒知产生的是206 82Pb ,并非208 82Pb ,选项C 错误;42He +94Be →12 6C +10n 是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选项D 正确。

答案: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氢原子从量子数n =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照射时间足够长,总能够发生光电效应
D.235 92U +10n ―→8936Kr +144 56Ba +310n 是聚变反应
解析: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选项A 错误;根据玻尔原子模型,氢原子从量子数n =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辐射C 24=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B 正确;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金属上的电子才会逸出。

频率越大,电子的初动能越大,光电效应与光的强度无关,选项C 错误;235 92U +10n ―→8936Kr +144 56Ba +310n 是裂变反应,选项D 错误。

答案: B
5.(2017·西安地区八校高三联考)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 2的速度一定为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