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六 法律救济 第四框 用证据说话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框用证据说话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评述具体案例中的证词和证据,确认举证对于诉讼成败的意义和作用。
1.了解诉讼证据的含义和种类。
2.知道举证责任的含义。
3.了解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4.知道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一、证据
1.证据的含义
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用已知的事实证明未知的事实离不开证据。
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2.证据的种类
我国证据种类通常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意见、笔录和电子数据等。
[探究]
1.消费者王先生认为著名影星陈道明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为违法添加夏枯草的和其正凉茶代言广告侵犯了消费者利益,于是起诉陈道明和和其正凉茶的生产厂商。
北京宣武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消费者王先生的起诉。
据王先生称,受电视中陈道明代言和其正凉茶广告的影响,其在家乐福马连道店购买和其正凉茶一箱,价格108元。
因为当时正值夏季,其每天都喝好几瓶该凉茶,但是过了几天感觉胃部不适,经医院诊断为脾胃虚寒症。
王先生认为,生产商在普通食品中添加药品,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而陈道明
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为什么王先生的起诉被驳回?
[提示] 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用已知的事实证明未知的事实离不开证据。
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共同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笔录和电子数据。
法院审理后认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王先生的“脾胃虚寒”等症状是由于饮用和其正凉茶所致。
现有证据也无法证明和其正凉茶在生产、经营、宣传和销售行为中存在缺陷,因此对王先生的主张难以采信。
故法院驳回了王先生的诉讼请求。
二、举证责任含义
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
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三、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四、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探究]
2.据因车祸身亡的王传喜的家属在网上发布消息称,2013年8月1日23时30分左右,北京工业大学五人制足球队队员王传喜驾驶摩托车行驶至亦庄博大路荣华桥下时,一辆由西向东行驶的大货车因闯红灯将其撞倒。
24岁的王传喜被送往积水潭医院ICU病房抢救四天。
其间他的同学——前国安前锋越恺豪还曾经在网络上求助,希望好心人为他献血。
但不幸的是,王传喜还是于6日早上去世。
王传喜的亲属表示由于前几日北京连降大雨,导致当时道路监控设备损坏,未能拍下大货车闯红灯的画面,致使货车司机拒绝承认事实真相。
现在家属正在寻找事故现场目击者指认肇事车辆。
家属苦苦寻找证据说明了什么?
[提示] 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
讼主张。
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归属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所以本案中王传喜的家属要寻找证据。
用证据说话⎩⎪⎨⎪
⎧证据——胜诉的砝码⎩
⎪⎨
⎪⎧证据的概念
证据的种类成败在此一“举”⎩⎨⎧举证责任
⎭
⎪⎬⎪⎫民事
行政
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教材P 94“探究问题”
提示 本探究活动旨在通过案例让学生懂得没有证据就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道理。
以“事实”为依据,即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
二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决定官司胜负的恰恰是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事实。
如果没有证据,客观事实无法成为法律上认可的法律事实。
引导大家树立证据意识。
教材P 95“探究问题”
提示 本探究活动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举证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证据意识。
只有掌握证据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一点:打官司时,证据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
教材P 96“探究问题”
提示 本探究活动旨在巩固学生对举证责任的原则的理解。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
在刑事诉讼的公诉案件中,承担举证责任的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据及举证责任(重点) 1.诉讼证据的含义及种类
(1)含义:诉讼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2)种类: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共同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意见、笔录和电子数据等。
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对证据作了专门规定,每部诉讼法都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将证据分为7大类。
由于诉讼性质的不同,每部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也略有不同。
①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7类。
②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7类。
③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7类。
2.全面把握诉讼活动中的举证责任
(1)含义: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
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2)举证责任的归属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
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是公诉案件,承担举证责任的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如果是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本质区别
(1)承担责任的原因不同。
(2)责任转移与否不同。
(3)能否预先分配不同。
(4)能否由双方当事人负担不同。
对于司法机关而言,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唯一手段是( )
A.证据B.证明
C.事实D.人证
[解析] 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用已知的事实证明未知的事实离不开证据。
法律意义上的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答案] A
[针对训练] 1.法律之所以规定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因为( )
①大多数证据本来就在案件当事人手中
②法院可以不做工作,减轻了负担
③完全依靠法院收集证据只会使法院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争议的处理速度会大打折扣
④完全依靠法院收集证据甚至会因为收集不到证据而无限期拖延下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C。
②说法构不成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原因。
二、三大诉讼举证责任一览表(重点)
举证责任例外规定
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
证据。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
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
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当案件的当事人处于弱势而难以举证
时,法律出于保护弱者利益、维护社会
公平的考虑,赋予当事人一项权利,即
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而不必承担举证
责任的权利,这就叫“举证责任倒置”
行政诉讼被告的行政机关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
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
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
件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
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
的证据材料
刑事诉讼
承担举证责任的应该是司法机关,包括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个别的罪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要证明自己无罪;对于由公民提起的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犯罪行为的侵害
徐某为甲公司高级电脑技术员,后在一次技术性业务活动中出现失误,甲公司决定解除徐某在本公司的职位并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关系,此争议依法进入诉讼程序。
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徐某均有举证责任
B.徐某负举证责任
C.甲公司负举证责任
D.法院可以自行收集证据
[解析] 根据证据规则,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等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故本题应选C项。
学习中要注意把握“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基本原则。
[答案] C
[针对训练] 2.下列关于举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行政诉讼中,原被告都有举证责任②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
③在因特殊的侵权行为引起的民事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④在刑事公诉案件中,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举证责任⑤在刑事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解析:选B。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有举证责任,原告没有,①说法错误,应排除。
②③④⑤正确。
三、正确理解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重点)
我国的司法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里所说的“事实”应当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按照诉讼原则和举证规则,在诉讼过程中被采纳的事实。
它与客观事实在总体上、宏观上是一致的,但在微观上、细节上不一定完全一致,甚至相反。
1.二者从总体上、宏观上是一致的。
证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根本上不存在的客观事实,就不可能有合法的、真实的、充分的、确凿的证据;相反,有相应的证据,其证据的背后均能找到客观事实的基础。
2.二者有时存在不一致。
如果当事人处于举证不能的状况时,无法用证据证明客观事实,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这时就会出现认定的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的状况。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①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②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证人出具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③没有其他证据印证并有疑点的视听资料④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都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答案] D
[针对训练] 3.“法律事实”是按照________和______,在诉讼过程中被采纳的________。
( )
A.诉讼原则举证规则事实
B.平等原则举证规则事实
C.诉讼原则举证规则建议
D.平等原则诉讼规则建议
答案:A
女子称在银行试用期间拒上司性骚扰“被离职”
2013年7月9日京华时报讯王女士称,她在银行试用期内拒绝上司的性骚扰后,对方利用职务便利,使得银行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
法院一审认定王女士因证据不足败诉。
王女士起诉称,2010年11月,她受聘到一家银行北京代表处工作,梁先生是其直接上司。
2010年12月和2011年2月,梁某曾两次对她进行语言挑逗、侮辱。
并在2011年6月,在办公室内对她进行性骚扰。
王女士称,她拒绝后,不久便遭到了来自梁某的报复。
2011年12月,梁某凭借其是直接领导的便利,让王女士解职。
王女士认为,梁某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其人格尊严,同时侵犯了其人身权和名誉权,给其身体和精神都造成极大的损害。
自事发以来她一直失眠,且有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倾向,故起诉要求对方赔偿她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并赔礼道歉。
庭审中,梁先生称,王女士的试用期是一年,担任的职务需要分析能力,但她不具备这种工作能力。
而所谓的3次性侵犯都是王女士虚构的。
梁先生称,王女士起诉的真实原因是因曾与上司在工作中有冲突,才怀恨在心,以此破坏上司的名誉,并希望继续在银行工作。
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7类。
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
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王女士有义务证明对方对其实施“性骚扰”的行为存在,但其提供的证据尚不足以证明其受到了性骚扰,只证明她患“焦虑状态”主因是失眠或工作压力大所致。
1.我国诉讼法规定的共同的证据种类是( )
①物证②书证③证人证言④笔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C。
我国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共同的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鉴定意见、笔录和电子数据等。
据此规定,可确定①②③④全选。
2.某些产品外观上印刷的产品性能说明,在因该产品的质量问题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 )
A.书证B.视听资料
C.物证D.笔录
解析:选A。
书证是指以书面文字、符号、图形等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含义来证明民事案件事实的证据。
在本题中产品的性能说明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出现的,属于书证。
一、选择题
1.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官司时都遇到过“有理说不清”的烦恼,其根源就在于( ) A.有理,但语言表述不清
B.有理,但不好意思说出来
C.手中没有过硬的证据
D.司法腐败,法院不是讲理的地方
解析:选C。
材料主要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应选C项。
2.在刑事诉讼中,需要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举出证据的是( )
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②非法持有毒品罪③杀人罪
④刑事自诉案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B。
③不符合规定。
3.关于法律意义上的证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诉讼证据不同于生活中通常听说的“证据”②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③对司法机关而言,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唯一手段④随着国家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证据真正成为打官司决胜负的关键砝码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都应入选。
4.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其原因在于( )
①行政诉讼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是不是合法,这种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单方作出的,公民只有被动服从
②较之行政机关的物力、财力、人力,普通公民显然势单力薄,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之抗衡
③法律以这样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来体现公正
④法律这样规定可以减少公民的麻烦,帮助公民打赢官司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
④明显不对。
5.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怎样处理( )
A.结合案件情况,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B.通过双方辩论确定胜负
C.应当不予采信双方的证据
D.责令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
解析:选A。
依据法律规定,应对双方证据进行对比,取信于较大证据,以维护公正。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6.王刚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自费出国旅游。
在旅游中,王刚乘坐摩托艇时遇风浪撞击造成腰部受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花去医疗费四万多元,王刚家人与旅行社多次协商,但是索赔未果。
(1)王刚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是什么?
(2)王刚要起诉旅行社,获得人身损害赔偿,本案应由谁来举证?如何举证?属于哪一种类的证据?
答案:(1)王刚与旅行社之间的纠纷协商不成,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就是诉讼。
(2)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王刚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在旅游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要求赔偿,王刚负有举证责任。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举证:①旅游合同。
王刚与旅行社签订的旅游合同及王刚的身份证和旅行社开出的旅游服务费发票、出国通知等,这属于书证。
②旅行社领队或游艇服务商关于事发经过的书面材料,能证明王刚在旅游过程中受伤的事实及因果关系。
这属于证人证言。
③医院病历,出院证明,鉴定意见,证明王刚身体受到伤害所遭受的物质损失及赔偿范围、赔偿标准。
这属于鉴定意见。
7.行人方某路过陈某家门口,被陈某养的狗咬伤,治疗费花去了1 200元。
方某起诉到法院要求陈某赔偿。
陈某说:“我家养的狗拴在树上,从来没有咬过人,这一次怎么会断了绳子咬人呢?一定是方某逗我家的狗,并割断了拴狗的绳子,所以狗才咬人的。
所以方某是自作自受,责任该由他自己承担。
”
就此案谈谈举证对诉讼成败的作用,分析本案举证责任该如何分担,并简要分析此案。
答案:(1)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证据可帮助我们用已知的事实来证明未知的事实。
法院的判决是根据当事人的陈述,同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作出的。
所以,能否找到有利证据对诉讼的成败起重要作用。
(2)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担的一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但在特殊情况下,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可以免除或倒置。
(3)本案即是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之一。
由于本案是饲养动物致人伤害的侵权诉讼,应由被告陈某就自己不负赔偿责任的事实进行举证。
如果陈某不能证明方某被狗咬伤是其自身的责任,那么作为动物饲养人,他就要进行赔偿。
一、选择题
1.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这是因为( )
①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②决定官司胜负的是法律事实
③证据可以把客观事实变成法律事实④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唯一手段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2.法律出于________和________的考虑,赋予当事人一项权利,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如果不能加以证明,当事人不承担此后果,这叫________。
( )
A.保护弱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举证责任倒置
B.保护强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举证责任倒置
C.保护弱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举证责任
D.保护强者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举证责任
答案:A
3.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________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 )
A.公安机关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D.人民法院
答案:B
4.某日下午,赵某与儿子(15岁)正在一居民楼下正常行走,突然三楼李某家阳台上的花盆坠落下来,砸在赵某的头上,致其脑震荡。
赵某为此花掉医疗费2 000元。
后来赵某将李某诉至法院。
在本案中,主要应由( )
A.赵某负举证责任
B.李某负举证责任
C.赵、李共同负举证责任
D.赵某的儿子负举证责任
解析:选B。
在某些情况下,当案件当事人处于弱势而难以举证时,法律出于保护弱者利益的考虑,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
本案就属于这种情况,花盆的主人李某应负举证责任。
5.王某因自己的水果摊被李某砸坏,自己也受轻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自己被打伤和水果摊被砸坏的损失应由________证明,承担举证责任。
( )
A.王某自己B.李某
C.公安机关D.法院
解析:选A。
对公民提起的自诉案件应由自己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
二、非选择题
6.家住南京的63岁的林以祖老人与郑玉秀再婚,遭到同住一起的女儿林浩的再三阻挠,但他们最终成婚并生活在了一起。
后来老林生病住院,女儿对他不闻不问,老林很生气,与林浩多次吵架,一怒之下将林浩赶走。
经过这次住院,老林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一病不起。
老林去世之后,因为老林房子的问题,林浩与郑玉秀闹到了法庭上。
在庭审中,二人都出示了一份林以祖写给自己的遗嘱。
不过郑玉秀遗嘱上所署的时间比林浩的晚且有公证,郑玉秀还出示了林以祖把房子赠与自己的遗嘱录音带一盒。
最终法院经过审理把房子所有权判给了郑玉秀。
(1)简述法院最终经过审理把房子所有权判给了郑玉秀的法律依据。
(2)郑玉秀提供的证据属于什么种类?
解析:打官司“要用证据说话”。
证据十分重要,要树立证据意识,重视证据的搜集、保存与保护。
要承担举证责任,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
答案:(1)①证据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
本案中郑玉秀与林浩都提供了证据,但是郑玉秀提供的遗嘱要晚且有公证,另外还有视听资料作为证明,证据更充分,所以赢得了官司。
②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的说法负责,依法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来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
如果提供不出证据,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这种责任就是举证责任。
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本案中林浩所举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主张,因此,最终输了官司。
(2)书证、公证遗嘱、视听资料。
7.刘女士乘坐公交车时钱包不慎被窃,里边有别人写给她的两张共计38万元的借条。
事后,欠款人果然为此赖账,刘女士只好起诉至下关区法院。
刘女士在律师的指导下,给债务人打去电话称借条丢了。
债务人在电话里推托:不能再补写了。
其实这一切都被录音,刘
女士又去了公证处对录音资料做公证。
法院据此认定债务人借款数额为38万元。
刘女士的证据意识使自己在不利情形下维护了合法权益。
(1)什么是证据?上述案件中刘女士提供了什么种类的证据?
(2)上述案件中为什么需要刘女士提供证据?
解析:本题考查证据的含义、种类及民事诉讼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因。
第(1)问,首先回答证据的含义,其次指出材料中证据的种类;第(2)问,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民事诉讼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的原因。
答案:(1)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用已知的事实证明未知的事实离不开证据。
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即诉讼证据,它是指诉讼过程中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凭证或根据。
上述案例中刘女士提供的是视听资料。
(2)上述案件属于民事诉讼案件。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上述案件中刘女士要想索回借给别人的38万元,必须向法院提供别人借钱的证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