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

下面是语文迷整理的关于理想的论据素材,供大家参考。

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1
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
如果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一颗指路明星——理想,那他的生活将会是醉生梦死的。

(苏霍姆林斯基)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就寸步难移。

(雨果)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德莱赛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命运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东西。

虽人各有志,往往在实现理想时会遭遇到许多困难,反而会使自己走向与志趣相反的路,而一举成功。

我想我就是这样。

——松下幸之助
即使在最聪明的人身上,本能也一定先于智慧。

欢对于人来说,本能有时也许是更为理想的向导。

——乔·李洛
检验一个人的理想之果如何,不是看他从社会上得到什么,而是看他给了人类什么。

——王伯勋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

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

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吴玉章
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

只想将来,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

——徐特立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

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

——劳伦斯
劳动受人推崇。

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

——杜威迎着阳光开放的花朵才美丽,伴着革命理想的爱情才甜蜜。

——莫贵英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

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黑田鹏信
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约翰逊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每个人的精神上都有几根感情的支柱对父母的、对信仰的、对理想的、对知友和爱情的感情支柱。

无论哪一根断了,都要心痛的。

——柳青
要为理想寻方法勿为错误找籍口。

——台湾长鸿益集团厂训
要是一个人,能充满信心地朝他理想的方向去做,下定决心过他所想过的生活,他就一定会得到意外的成功。

——戴尔·卡内基母鸡的理想不过是一把糠。

——罗马尼亚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斯大林
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

——高尔基
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2
1、马克思立志为人类工作: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早在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人类谋幸福。

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

他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牺牲。

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将不是一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

我们的事
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2、投笔从戎:东汉时,有一个叫班超的著名人物。

他从小就很有志气,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

公元62年(汉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阳担任校书郎,他与母亲也随同前往。

由于生活艰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誊抄文件,每天从早忙到晚,所得的报酬只能维持生活。

一天,班超一边抄着文件,一边想起自己的抱负,心情非常激动,忍不住猛然把毛笔扔到地上,叹息说:“男子汉大丈夫纵然没有别的大志向,也应该学习张骞,在与别国的交往中建立功勋,以取得封侯。

怎么能老是埋头于笔墨纸砚之间呢?”不久,他参加了军队,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迁。

后来,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在多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只带着少数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和古罗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被封为定远侯。

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直至和帝时,才因年老回国。

3、鲁迅弃医从文:鲁迅起初认为,中国落后是由于人民体弱多病,日本富强是由于医学发达,便东渡日本去仙台医专攻读医学。

有一次,学校放映关于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这个人将破砍头示众,可围观的人都在看热闹。

这些人虽体格强壮但神情上都显得十分麻木。

鲁迅深受震动,他认识到在当时学医并不是一件要紧事,思想愚昧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终于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4、毛泽东的“三不谈”: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

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同学曾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日本西乡隆盛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4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元钱,而且其中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

但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他还与朋友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

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5、徐特立断指明志: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徐特立早在青年时代,就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一天,徐特立在长沙市修业学校向师生员工们作时事报告。

他援引中国近几年发生的惨案为例,历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徐特立讲到激愤处,猛地一转身,跑进厨房,取来一把菜刀,当着师生的面,“砰”地一下砍断了右手的一节手指。

接着,他又用自己的断指,在白纸上写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八个血字,以明心志。

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3
林肯的台阶
一个1周岁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

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

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

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

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

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

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第16届总统的林肯。

他的母亲便是南希汉克斯。

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4
心理学家克拉特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把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小白鼠落入水后,它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儿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是在测定方
位,它的鼠须就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去,被鼠须探测到,小白鼠借此判定了水池的大小、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离水池边沿的距离,它尖叫着转了几圈以后,不慌不忙地朝着一个选定的方向游去,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几次试验都是如此。

实验至此尚未结束,心理学家又将另一只小白鼠放到水池中心,所不同的是这只小白鼠的鼠须已被剪掉。

小白鼠同样在水中转着圈儿,也发出“吱吱”的叫声,但由于“探测器”已不复存在,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筋疲力尽的小白鼠沉至水底,死了。

关于第二只小白鼠的死亡,心理学家这样解释:鼠须被剪,小白鼠无法准确测定方位,看不到其实很近的水池边沿,自认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因此停止了一切努力,自行结束了生命。

心理学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在生命彻底无望的前提下,动物往往强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叫“意念自杀”。

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丧生于水池,但不是被水淹死的,而是被它意念中的那片“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水域所淹死。

不可否认,这样的悲剧不仅发生在小白鼠和其它动物身上,也往往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人的身上。

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小白鼠所遭遇的“水池”。

对于人而言,溺死小白鼠的“水池”就是所谓的逆境、困境或者说厄运。

观察一个正处于逆境中的人,你才能真正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

有的人即使被厄运撞得浑身伤痛,仍一如既往地对生活怀抱着理想和希冀,没有音乐也照样跳舞。

有的人与厄运刚一接触,怀里泛着金属光泽的理想顷刻间就破碎了,从此眼里只看到自己的失败,每天操着个酒瓶子躲在隐蔽的角落里诅咒命运,又或者每日“只为吃米而活着”,尽做些无益之事,消遣有生之涯,他们就像被剪掉鼠须的小白鼠,无限夸大了自己所遭遇的逆境,认为横亘在面前的是厄运的海洋,“无论如何是游不出去的”。

对处境感到无比绝望的他们放弃了做最后一搏的信念,松开了不该亦不能松开的手,任满腔的理想、抱负、雄心壮志全部淹死在很浅很窄根本就不足以伤害到自己的“水池”
里……
一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逆境和厄运,一定不能绝望,轻易“淹死”自己的理想。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议论文优秀论据:理想 5
其实,我这次回家并没有什么好心情。

宛城对于我来说,如果没有父母在,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称之为"家"。

尽管,这里有我的兄弟和亲戚们。

我们兄弟三个,我是老二。

我们从小在宛城的市郊长大,父母辈是从农村里走出而落户到城市的,但我们的根仍在农村。

生存的环境和经历使我们这一群人的地位似乎有些尴尬,在农村人的眼里,我们是城市人,在城市人眼里,我们是农村人,我不知是不是这种潜意识的驱使,我考上了汴京大学美术系,毕业后我留在了汴京师专,我成了真正的城市人。

虽然,我一直认为汴京并不比宛城好。

如今,已是毕业后的第五个年头了,其间经历了太多的事,我都记不起来了,有时我甚至怀疑我是在故意忘记。

师专的生活平静也动荡,它让我想起了故乡白河里的暗流,表面上水平如镜,底下却水流湍急,而我却恰似水面上的一片枯叶。

偶尔的静夜里,我会奇想我这种人要是生活在古代该是很好的,可惜我回不去了。

一直以来,我被安排教美术理论,一周12节课,除去周四下午的政治学习,其余时间都是我的,我可以外出写生,也可以一整天关在屋里在画布上涂抹。

这种情况延续到去年秋天我给院长送了一次礼,原因是他病了,我可能是鬼迷心窍,床头堆满了补品的老院长笑头说:"天翼啊,开窍了!"过完春节,我被通知可以到中央美院进修一年。

到七月底,我请了几天假,决定回家看一下,已快一年半没回过家了。

先回汴京,毕竟那里有我的事业,有我的"圈子",再到宛城,那里有我的父母。

在亲戚眼里,我是出门闯事业赚大钱的人,回来该算是"省亲",应受格外礼遇的。

父母身体都还算好,惟是又苍老多了。

老大,三儿,还是那样,一个没工作没媳妇,一个没工作朋友一大堆,老大已经三
十了,从二十岁复员家至今,他十年的生活范围未突破过我们家,鼓励责备,苦口婆心,我早已不想再问。

三儿见了我很高兴,吃饭时跟我说:"二哥,我谈了个女朋友,公安干校的,长得还可以。

"我清楚他的选择标准。

"是不是春上打电话时跟我说的那个?"我问。

他犹豫了一下说:"这个是公安局的,他们家……""算了,算了,半年以后你再跟我说吧!"我打断了他的话。

我有些烦,其实我回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想回老家艾庄去看看小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