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的临床运用及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的临床运用及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优生优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普及率也越来越广。
实施新生儿筛查可预防残疾,提高人口素质。
我科从2011年1月开始采用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此法位置精确,效果好,成功率明显比以前未采取此法以来提高了很多。
通过对100例新生儿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往的直刺采血法的一次成功率89%,定位斜刺采血法的一次成功率99%,这种采血的方法不但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也提高了我们的护理工作效率,家属对此也很满意。
所以新生儿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的临床运用是值得推广的,现将我科实行的定位斜刺采血法介绍如下。
标签:新生儿筛查;采集方法;足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在我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采用以往直刺采血法,100例采用现在定位斜刺采血法,它们的平均年龄74.5h,平均体重3215g。
男44例,女56例,均系足月新生儿,无其他合并症,出生后吸吮力好。
1.2采血时间
新生儿出生72h后,4天之内,采血前要充分哺乳。
1.3采用方法
采集时尽量避免家属在场观看,以免新生儿哭闹引起家属紧张不安,无形中又增加了护士的压力,影响采血的成功率。
观察组运用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将新生儿平卧,操作者左手推住新生儿左足,暴露足底,右手轻轻的按摩或热毛巾敷足底采血部位,使其自然充血。
用75%酒精棉签消毒采血部位待干,右手持采血针沿新生儿足踝外侧向足底外侧缘做垂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为采血点,沿此点进针,针头与皮肤呈40°-45°斜刺进针,深度0.5~1.5mm,不要用力挤压,血液很快涌出聚成血珠,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血斑标本合格。
对照组采用足底定位直刺法,垂直进针,深度2~3mm,用力挤压,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血斑标本合格。
2.结果
2.1观察组采用足底定位斜刺法
一针采血,血量渗透均匀,血斑直径≥8mm,本法100例,一针成功99例,成功率99%。
对照组采用足底直刺,一针采血,本法100例,一针成功89例,
成功率89%
2.2穿刺点止血时间
观察组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本法平均(5±7)s,对照组采血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本法平均(10±5)s。
3.护理体会
3.1此法采血一针成功率高
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斜刺进针的部位为足底浅静脉收集足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脉处。
穿刺点为浅静脉汇聚点,血量丰富,出血快,对滤纸片渗透好,渗透均匀,又由于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层组成,常规“直刺法”易入皮过深,针头易到达皮下脂肪层,此层血管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用力挤压易挤出脂肪颗粒,是导致采血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此,定位斜刺采血法位置更精确,效果更好。
3.2操作简便易行,效率高
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不采取任何辅助工具,定位准确有效,避免了针刺过深及反复穿刺,大大缩短了采血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3.3对新生儿及家属的影响
足底定位斜刺采血法只需轻轻挤压,血斑标本即可合格,有效地降低了因血量少而反复用力挤压所致新生儿长时间哭闹及家属紧张心理,同时穿刺后止血时间并不延长,降低了新生儿痛苦,家属易于接受。
4.讨论
近年来我院分娩人数不断增多,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再加上现在大部分父母只生一个孩子,如果一次采血不成功,父母会觉的很心疼,这两年多我科采用了定位斜刺采血法,定位准确,效果满意,而且一针采血成功率高,标本的合格率也高,不但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赢得了家属的满意。
采血最好是选择在38~40℃温水沐浴后,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采血的成功。
总之,采血成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每位护士都遵守正规操作的流程,注意采血时的细节,寻找失败的原因,不断吸取经验,一定能够把这项采血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