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读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棚杂忆读书心得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在时期亲身经历的一本回忆录。
季老先生说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要为过去的事和人打翻身仗,而是希望现在的人能总结教训和“经验”,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让经历
过那段历史的人能出来说真话,而不是沉默不语,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季老是厚道的,他没有掩饰自己在期间对错误的认识,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都写出来,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对自己如何受批斗、被抄家、受刑罚到后来的接受劳改,都进行了详细而真实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季老内心倍受煎熬的痛苦。
然而,全书竟然以一种近乎调侃的语气讲述了自己在中的不幸遭遇,虽身遭百难,耄耋之年却能调侃往事,什么仇恨怨念过眼滔滔云共雾。
何谓大师?此谓大师也。
“我自己在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时候,还虔信的正确性,我焉敢苛求别人呢?打人者和被打者,同是被害者,只是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已。
就由于这些想法,我才没有进行报复。
”在外调的
时候,季老还受到了山东老乡的粗暴对待,还有带有乡音的大骂。
季老在受难的时候想到更多的是别人,他写道:“我在被折磨得筋疲力
尽之后,想到的还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那位朋友:‘碰到这样蛮横
粗野没有一点人味的家伙,你的日子真够呛啊’”。
学识无双,更为可贵的是危难之间还想着他人,这是长存不灭的任性光辉啊。
何谓大师?此谓大师也。
在我的记忆里,人们回忆大都带着怨念、忿恨、恐惧等各种感情色彩,难免让人有沉重之感,沉重的回忆承载着痛苦的历史。
在牛棚中,之前在讲台下虚心学习的学生,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小将”,将老师教授们揪下三尺讲台,关进“劳改大院”,有什么能比一个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一时间变得面目狰狞更让他心碎的呢?还有季老
的老乡,不顾一点情分,拳打脚踢,恶语相加。
那时候的人们已经失去了起码的良知,竟然都沦落到以虐待同类的生命为乐,何况这些人还不都是统治者、当权派,还有淳朴善良的人民大众。
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上积怨太深,人的心理发生了扭曲,才不加节制地爆发?还是因为多少年的政治潮流已经将人们的正常思想感情进行了“大清洗”?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地狱也只不过是对人身体的折磨,然而牛棚,是从身到心,由外及内的摧残。
对人身的虐待只会至于伤残,而对灵魂的逼迫和强行改造,就是对一个人人性的彻底抹杀。
季老在这种境况下,也曾想一死了之,但这之中有不能丢下两位老妇人的不忍、有准备去服安眠药却被红卫兵抓走去批斗的不巧,最终作为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季老,虽然当时满是失望,但仍旧在风雨飘摇中坚信了自己的一份清醒。
探寻历史的兴趣不变,季老那闪闪发光的灵魂如此模糊却又如此清晰,他照耀着我们继续前行,何谓大师?此谓大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