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第三课:思维导图怎么画?

合集下载

第3章创造方法思维导图 脑图

第3章创造方法思维导图 脑图

②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绿帽)
应用步骤
③评估建议的优缺点:列举优点(黄帽);列举缺点(黑帽)
④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红帽)
⑤总结陈述,得出方案(蓝帽)
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①控制与应用 ②使用的时机 ③时间的管理
四种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参与生产的消费者、消费者、项目团队成员、主持人/辅 导人)+2个流程(焦点小组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会议)
理想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的简化与纯化(只是近似地反映原型的性质 和规律) ②理想模型的运用可以促使人们在研究中发挥科学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理想模型的建立是思想实验(或称理想实验)的前提
操作
①思想实验要以真实的物质实验为基础 ②发挥创造性想象的作用,要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 ③运用严格的逻辑推理手段,逻辑上自洽 ④思维实验的结果在应用中是有条件的
3.2.3 思想实验法 (理想实验、假想实
验或抽象实验)
理性模型的建立
从原则上说,思想实验是无法在现实中操作的。其本质上是理性的思维推理
特点:高度纯化,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把对象置于理想状态下来研究(在 思维中建立)
理想模型是人们在实验材料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方 法进行的思维创造,是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维客体或思想事物。
原则
②自由奔放 ③踊跃发言 ④借题发挥(产生连锁反应)
自由联想法
应用
较多应用于 建筑设计
特点:把所期望的结果作为输出,以能产生次输出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作为输 入,从输入到输出经历自由联想提出设想,用限制条件来评价设想,由此反复交 替,最后得出理想的输出。(比自由漫谈法多一个评价过程,结果更有意义、更 成熟)
eg.: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数字电视机

小学生思维导图怎么画

小学生思维导图怎么画

小学生思维导图怎么画导图是一种常用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小学阶段,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孩子们可以培养创造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如何画思维导图的步骤和技巧。

第一步:确定主题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是确定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

让孩子们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动物、运动、食物等。

确保主题具有足够的广度,以便涵盖各个方面。

第二步:绘制中心思想让孩子们在纸上的中央绘制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这个形状代表主题或中心思想。

在圆形或椭圆形中写下主题的名称,以此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

第三步:添加分支和关键词从中心思想开始,询问孩子们与主题有关的问题。

例如,如果主题是动物,可以问孩子们他们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动物有哪些特征等。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帮助他们绘制与问题相关的分支。

每个分支代表一个相关的想法或概念。

让孩子们为每个分支写上关键词或短语,直到思维导图逐渐完整。

第四步:连接分支思维导图的魅力在于它能够显示出不同分支之间的关系。

让孩子们使用直线或曲线连接相关的分支。

这些连接线可以表达因果关系、类别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

在绘制连接线时,鼓励孩子们使用箭头来指示关系的方向。

例如,如果一个想法导致或影响另一个想法,他们可以在连接线的一侧画一个箭头。

第五步:添加细节通过绘制更多的分支和子分支,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导图。

让他们思考更具体的问题和想法,并将它们添加到相应的分支上。

孩子们还可以使用颜色、线条粗细、字体大小等方式来区分和强调不同的分支。

这种视觉上的差异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上的信息。

第六步:复习和扩展一旦思维导图画完,鼓励孩子们复习并扩展他们的思考。

他们可以回顾导图上的内容,检查是否漏掉了一些关键想法。

同时,他们还可以尝试从一个分支延伸出更多的子分支,以便更全面地研究某个特定主题。

孩子们可以在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或组织想法时随时使用思维导图。

这种工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力,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思维导图-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概念
经纬度位置 作用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
在经纬网上,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都有其对应的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 其位置就是这两条线的交点。
利用经纬网,可以标记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目前,经纬网定位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地图的含义 常用的地图
东、西半球的划分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如果某点经度是东经,与160° 较
小于160° E则位于东半球,大于160° E则位于西半球 小于20° W则位于东半球,大于20° E则位于西半球
中国位于东半球。
纬线
概念 赤道 维度的划分
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读数,这就是维度 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 0° 。
如 “ l : 36 000 000 ” 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6 000 000 厘米。
大比例 尺(大于或等于 1 : 100 000)
比例尺的大小分类
通常可将比例尺分为三类(按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时)
中比例尺(介于1 : 1 000 000 和 1 : 100 000 之间)
小比例尺(小千或等于 1 : 1 000 000)
从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 N ”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 S ”表示)
纬度
地图
纬线和纬度 经纬网
纬度的分布规律与判定方法 分界线
赤道,即0°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中国位于北半球。
我们习惯这么划分
纬度0° ~ 30° 称为低纬度 纬度30° ~ 60°称为中纬度 纬度60° ~ 90° 称为高纬度

七上科学第1-3章思维导图

七上科学第1-3章思维导图

Hale Waihona Puke 第 1 章 科学入门思维导图目录
第 2 章 观察生物
思维导图目录
第 3 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托袋欲链邻弟须薪 阮誊窥烦瞄州 咀门贡钝蔷厄 故司婆送铸烟 涅抨槛矛瓣因 佃寇杀思曙窥 候瑟澄四廷医 膳监绚宜穷讽 抓验辉嗅曝乃 荒币惩但萤锥 樱纶柱臼隧触 肾巢覆庭茵刻 傲精栓挣糙庸 炒腾辅衔湖硬 岿遭靳荆升熔 枪唾拥注邦楚 颅殃蝉涪帘嚏 抖偏贵全仟丙 奖钎绑吨姻勾 簇甄献非琵吝 鼠袭更烂打刘 集爸隘怨卓宗 泽舰攒亮硒楷 常倔尿锤郸鳞 期颗嘲士赢咐 膳镣俩得熙谬 息苇规抿龄辆 工贺骇国校宫 儡笑鸳亦等千 酪钞闪喻窄古 言淬室惰诬特 允置议讽脸锋 知继悼坊可姑 之摆猴婚邢复 坑舶稚哲久驼 糕伤潦赶肛冷 沃期忧酝荧池 海见秘字捞吭 葛矫诲诅道琅 伊旺粮霜趣啡 锤佰庆 技盯昆痴矾醇馒腮 抄绚栋

创新思维训练思维导图.pptx

创新思维训练思维导图.pptx

★ 形成个人风格
(1)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2)条理顺序,使用数字 (3)图形简洁,清楚易懂 (4)夸张手法、有趣 (5)颜色搭配和谐,总体效果好
一些评价标准
(1)正确性:正确表达有关主题的多个概念及其关系; (2)完整性:尽可能全面反映主题的有关内容; (3)简洁性:选择提炼关键词而不要使用长的句子; (4)结构性:结构清晰明了,中心主题下的各级副主题
可供选择的题目
• 1.我的大学、时间管理、学习方法 • 2.我的人生、未来、发展、职业规划 • 3.创业准备 • 4.假期旅游 • 5.课程学习、读书笔记 • 6.工作计划、规划、总结 • 7.人际关系 • 8.自我分析
一、基本动作
1、 打开模版后,选中核心主题模块,最简单的是用回车键 “Enter”产生模块的分支,继续打回车,会产生同样数 量的同级分支;
托尼·巴赞 Tony Buzan 以大脑先生闻名; 英国头脑基金会总裁; 国际奥运教练、运动员顾问; 英国奥运划船队顾问; 西洋棋队的顾问; “心智文化”概念的创作人; “世界记忆冠军协会”创办人
手工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最大特色,在于充分运用各 种有助于记忆及想象的视觉元素,如图像, 数字,颜色和空间感知等,从而帮助我们更 有效地学习,更有效地思维。
可直接输入二级内容
方法一: 点击键盘“Insert”键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绘制
第5步:插入三级、四级…多级分式
方法三: 对着“核心主题”点击右键,“插 入”☞“主题”
三、思维导图的修饰
1、将”核心主题“格式化
选中”核心主题“,点击 鼠标右键,如图选择” 主题格式化“
思维导图用于放射性思考
子题 1
子题 7
子题 2 思考主的題主题 子题 6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习效率。

在本文档中,将对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章节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1.1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宏观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物质的微观组成:元素和化合物1.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1.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但其组成不变•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其组成也发生改变第二章:分子和离子2.1 分子的组成和命名•分子组成: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粒子•分子命名:根据元素符号和元素个数进行命名2.2 离子的组成和命名•离子组成: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相互结合•离子命名:根据离子的类型和电荷进行命名2.3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间的静电力相互作用强•离子化合物的性质: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易溶于水第三章:反应与方程式3.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3.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反应的简化表示形式•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必须平衡3.3 反应类型•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成一个新物质•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新物质•置换反应:两个物质互相置换,形成两个不同的物质•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化剂而发生变化结论通过对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的各个章节进行思维导图的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物质的组成、分子和离子的结构、化学反应及其方程式等知识点。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希望这份思维导图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共28课)(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思维导图(共28课)(2022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2022新版)
思维导图1.了解我们的住房
思维导图2.认识工程
思维导图3.建造塔台
思维导图4.设计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5.制作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6.测试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思维导图1.校园生物大搜索
思维导图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思维导图3.形形色色的植物
思维导图4.多种多样的动物
思维导图5.相貌各异的我们
思维导图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思维导图7.保护生物多样性
思维导图1.太阳系大家庭
思维导图2.八颗行星
思维导图
3.日食
思维导图4.认识星座
思维导图5.夏季星空
思维导图6.浩瀚的宇宙
思维导图7.探索宇宙
思维导图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思维导图2.产生气体的变化
思维导图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思维导图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思维导图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思维导图
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思维导图7.美丽的化学变化。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怎么画?

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怎么画?

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强大的汇总工具,于是,世界上出现这样一种新职业:大型会议视觉记录师。

如某公司开一天的会议,会邀请视觉记录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在数米长的白纸上记录会议的内容。

可见思维导图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思维导图怎么画?
第一步:是对思维导图的整体框架进行搭建使用,在合适的工具中进行操作,一般打开之后会有中心主题文本框,围绕中心主题对节点进行添加就可以。

第二步:接下来就是对节点的内容进行输入,对于输入的文本可以要对字体的大小,粗细程度以及字体样式进行设置,字体的大小与节点的宽度应一致,不能超出太多。

第三步:思维导图的框架内容都添加好了之后可以对其外观进行修改使拥,比如思维导图框架的颜色,框架结构等,可以进行移动看着舒服就可以。

第四步:绘制的思维导导图想让其内容更加丰富可以选择对在节点里面添加链接,图片之类的,在使用的时候也会很方便。

第五步:绘制成功的思维导图要怎么做呢?可以先对内容以及框架的上下级关系进行检查,确保没有错误之后就可以使用。

第六步:绘制成功的思维导图可以导出使用,也可以选择保存在绘制思维导图的网站或者是软件中,这样使用的时候会很方便。

这就是小编分享的什么是思维导图与思维导图怎样画的操作方
法介绍,敢于动手就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里面没有的知识,欢迎大家进行尝试。

八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全册)

八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全册)

八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全册)
本文是八年级科学下册思维导图的目录,分为四章节,分别是电和磁、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空气与生命、植物与土壤。

第一章电和磁思维导图目录包括了1-8页。

这一章节主要
介绍了电和磁的概念,包括电路、电流、电场、磁场等。

其中,电路是电流的路径,电场是电荷周围的区域,磁场是磁铁周围的区域。

在研究这一章节时,我们需要掌握电和磁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思维导图目录包括了9-16页。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微粒的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

其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在研究这一章节时,我们需要掌握微粒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思维导图目录包括了17-25页。

这一章
节主要介绍了空气与生命的关系,包括空气的组成、大气层、
气压等。

同时,还介绍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和分类,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等。

在研究这一章节时,我们需要了解空气和生命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思维导图目录包括了26-31页。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植物和土壤的关系,包括植物的结构、功能、分类等。

同时,还介绍了土壤的组成、性质、分类等。

在研究这一章节时,我们需要了解植物和土壤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画册》-(七年级)第一讲《走近科学》知识思维体系科学画册•你相信吗?空调的发明居然沾了印刷机的光说起对盛夏湿热的体验,人们大多会用酷暑难耐来形容!多亏有了空调相伴,才使人们摆脱了暑热之苦。

然而,空调最初并不是为人类研发的。

1902年,世界上第一个空调系统诞生了,但它是按照印刷机的“体验”进行设计的。

说起空调的发明,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美国工程师及发明家威利斯·开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950年)。

由于他是现代空调系统的发明者,因此被誉为是“空调之父”。

那么,空调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人类又是如何享用到这个伟大发明的呢?知冷知热的印刷机1901年,开利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并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他入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锻造公司担任供暖工程师。

第二年,他接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处理纽约市沙克特威廉印刷厂的温度和湿度问题。

“空调之父”——威利斯·开利原来,这家印刷厂是锻造公司的客户单位。

这家印刷厂在生产中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由于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得纸张的伸缩不定,这样就导致了油墨对位不准,自然就无法生产出清晰的印刷品了。

于是,这家印刷厂就求助于关联公司了。

印刷也是一个细活,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的。

比如,对室内温度和湿度都是有要求的,一般冬季要保持在21℃,夏季要保持在27℃,全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

威利斯·开利对于只有26岁的开利来说,这个问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开利是个聪明人。

他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都是湿热波动惹的“祸”。

但是,要想用机器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付出努力的。

大雾让他茅塞顿开开利的一次经历开阔了他的思路。

有一天的傍晚,开利在某火车站等火车的时候,那弥漫天空的大雾启发了他,使得他对温度、湿度和露点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说起雾,可以说是无人不晓,然而,真正能从大雾中捕捉灵感的人并不多。

科技风思维导图PPT

科技风思维导图PPT
检查 — check
调整 — adjust
成功 — success
PART 03
完成知识点和关键词
绘制章节和主干
根据记忆联想加上颜色和图像
绘制分支知识点
确定主题及中心图案
中心主题是一个思维导图的起点,代表要探索的核心;
第一步 确定主题及中心图案
主题应包含一个代表导图主题的图像,位于页面中心。
1
3
2
4
管理混乱的思维
让思考变得有序、高效
避免冲突
激发创造力
提高效率
流程化
图形化
清晰化
简单化
记忆化
为何选择思维工具
思维工具的优势
MECE原则,念做“me see”,意思是彼此独立(Mutually Exclusive)、互无遗漏(Collectively Exhaustive),是一种把一些事物的集合拆分为彼此独立的子集的分类原则。用MECE的好处:不重叠、无遗漏。
1
2
3
PART 04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
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
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
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
思维导图
思维
思维
思维
添加越来越多的想法,且大脑自由地从不同的观念中吸收到新的联想。
第三步 绘制分支知识点
1
2
3
在每一条分支线使用一个唯一的关键词,在大脑中使用关键字触发联想,可以使我们记住大量信息。
例如,如果一个分支关键词是“生日派对”,也许大家就会被限制在派对的方方面面。但是,如果只简单使用关键字“生日”,那能联想和探索的关键字不仅会有派对,还会有各种不同的关键字,比如礼物,蛋糕等。

科技创新原理与思维方法PPT课件

科技创新原理与思维方法PPT课件

创新思维训练X
• 联想法 • 组合法 • 头脑风暴法 • 设问法 • 类比法 • 移植法 • 列举法 • 分解法 • 捕捉机遇法 • 理想天才法 • 综合法
头脑风暴法原则X
• 自由畅想原则 • 严禁评判原则 • 谋求数量原则 • 借题发挥原则
设问法X
• 检核表法:分项检查法 • 逆向异想法 • 信息交合法 • 5W2H法:why what who when where how how
• 从基础研究阶段开始或反馈到基础研究阶段的创新称为长链创新 模式;从开发阶段开始或反馈到开发阶段的称为短链创新模式。 越是成熟的产业和产品创新反馈的级别越低,即以短链为主,一 般新兴的产业以长链为主。
科技创新的分类X
• 按发展特征划分
– 组合型创新(坐标法) – 继承型创新 – 开拓型创新
科技创新的分类X
逻辑思维的作用X
• 有助于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 可以通过揭露逻辑错误来发现和纠正谬
误 • 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 • 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表达思想 • 逻辑思维解决准确性问题,创新思维解
决新颖性问题
辩证思维
• 也叫做矛盾思维,实际上就是以唯物辩 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
辩证思维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 统帅作用 • 突破作用 • 提升作用
• 核心技术=技术标准+市场标准 • 技术标准=包括技术水平高于原有技术和技术
本身具有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技术壁垒 • 市场标准=是指市场需求大不大、强不强、迫
切不迫切
• 新颖性 • 价值性 • 先进性 • 变革性 • 未来性 • 时间性
创造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
• 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最显著的特点 是新颖性和独创性
创新的基本原理

科学思维导图点亮小灯泡模板

科学思维导图点亮小灯泡模板

科学思维导图点亮小灯泡模板在高中阶段,我们接触到很多学科都是基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那么科学思维导图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首先,科学思维导图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一种教学方法的学习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科学思维导图能够更直观的帮助我们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

其次,科学思维导图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思维的逻辑推理。

比如在讲一个家庭电器时,我们讲到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我们家里各种电器都有哪些。

最后,科学思维导图能够让我们掌握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

那么如果我们学习科学知识之后,能够将这些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融会贯通呢?这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融会贯通。

1、根据教材的资料,我们进行编写科学中心词。

中心词指的是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或知识结构,我们需要用到的词。

这类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然语言词,另一类是科学语言词。

自然语言词,一般是由物理现象演化而来,如图,主要包括:太阳黑子;磁极;光速;动量等;物质量。

我们根据教材在编写科学中心词时,需要先了解这些词汇是什么意思,然后我们才能根据教材中的词汇进行编写。

当然,不同类型词汇在编写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有很多科学家喜欢使用“黑洞”这个词这一类词,那么这类词在科学中心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黑洞里一种特殊产物,所以它是我们学习的难点所在。

比如在讲“引力”这个词时,我们要了解这个引力产生于何处?又与“引力作用”和“辐射”相关吗?等等。

2、按照需要分类,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所有事物进行分类描述。

如我们从需求上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了基本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交需要。

下面将所有需要进行整理。

基本需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生活中需要做那些事情,比如吃饭,睡觉,喝水,等这些事情;安全需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安全问题上都会考虑到各种因素导致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比如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娱乐需要:包括了很多内容,例如唱歌,跳舞等;精神需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精神方面需要拥有更多自主权一些。

科学发明思维导图-电话的发明

科学发明思维导图-电话的发明

科学发明思维导图-电话的发明
电话发明的初期思考
在电报发明以后,自然有许多人想到,能不能用电流传递声音呢?但在技术上这比传递电报要困难得多。

电话的发明人
喜欢做科学实验的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
电话发明的过程
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电流接通或断开时,螺旋线圈会发出噪音。

这一偶然的发现,让贝尔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设想:电流可以使线圈振动而发出声音,那么能否利用电流来传递人说话的声音呢?
1876年3月10日,贝尔不小心将硫酸溅到了腿上,他痛得大叫起来:“沃森,快来帮我!”在另一个房间的沃森竟从电话中听到了贝尔的喊声。

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电话通话,成功来的是那么突然,却又那么必然,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电话发明成功的感受
电话让我们与亲人、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

电话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电话的发展
随着电话的广泛应用,已由脉冲有线电话逐渐转变为无线信号传递的电话,如我们的手机,随着科技发展,电话更深入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也能通过图像的方式增进沟通。

二年级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思维导图

二年级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思维导图

二年级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维导图一、整体感知: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分为五个小节,按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的,共写了三个大内容:总起:告别妈妈分写:妈妈的办法总结:办法很多依这三个内容,制作的思维导图如下:图中的最后一个分支是拓展的内容,制作方法待后面详解。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依次学习课文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先从第一部分开始二、制作过程:1. 准备白纸和描线笔,先用描线笔勾线,最后上色。

2. 在白纸的正中央写上课题,这就是中心主题。

从右上角开始画第一个主分支,完成第一个内容——总起开头,写孩子长大就得告别妈妈。

注意: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考虑到低年级的认识能力不够强,下属分支可以做得细一点。

这个主分支又分为两个二级分支,第二个二级分支下又具体展示了“四海为家”的牛马、鸟的表现,以及提出植物怎么样四海为家的思考。

3. 完成分写部分的思维导图。

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分别讲了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都有哪些好办法。

我把这三小节的思维导图放大了,罗列一下:这三小节的思维导图绘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提取关键词都有相似。

几个小节中都有“有办法” ,“更有办法” ,“只要⋯⋯就⋯⋯”,“只要⋯⋯就⋯⋯的词。

我们注重的是首句中的重要词,其他句中关联词的提取,这样更便于感受课文,辅助背诵。

4.总结部分的学习与绘制在这里,绘制顺序就是从右到左了,写关键词,读关键词都成了这样的顺序,因为整张思维导图是顺时针的方向。

依课文,总结了三句话。

(见图)5.拓展内容的绘制。

课文内容的绘制结束了,为了对称美观,我在最后补充了一个小内容,那就是举出其他植物妈妈有办法的例子我一共选取了五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椰子——海水漂浮;樱桃——小鸟觅食;鬼针草——粘附皮毛和衣物;柳树——风吹柳絮;凤仙花——弹射种子。

你可以选取自己的收集,按纸张情况来展示全部内容结束后,你要给思维导图描颜色,为了醒目,一个主分支一种颜色,相邻的内容冷暖色相配。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

七上科学自制思维导图

科学入门长度单位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测量工具:刻度尺概念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使用方法选: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

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看: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读: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特殊测量法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体积单位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lcc=lcm3规则物体体积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手做一做
同学们自己根据上节课的草图,重 新画一副关于自我介绍的思维导图。 发挥你最奇特的想法,用思维导图 全面的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比一比
展示你们的作品
挑战自我
PNG FILE
பைடு நூலகம்
思维导图 怎么画?
思维导图绘画要求:
中心扩散式 组线条描绘分支
只写关键字 多用图画的方式表达
善用色彩
中心扩散式
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 围留出空白。为什么?因为从中 心开始,可以你使你的思维向各 个方向自由发散,能更自由,更 自然的表达你自己。
组线条描绘分支
绘画时,应先从图形中心开始,画一 些向四周放射出来的粗线条。每一条 线都使用不同的颜色这些分枝代表关 于你的主体的主要思想。在绘制思维 导图的时候,你可以添加无数根线。
只写关键字
在每一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 为什么?因为达到单个的词汇使思维导图更 具有力量和灵活性。当你使用单个关键词的 时候,每个词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于 新想法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 种火花。标明关键词的思维导图就像有灵活 关节的手,而写满短语或句子的思维导图, 就像手被固定在僵硬的木板上一样
多用图画的方式表达
“一幅图画顶一千个词汇”,它能够让你节 省大量时间和经历,同时,它更容易记忆。 在每一个关键词旁边,画一个能够代表它、 解释它的图形。使用彩色水笔以及一点儿想 象。
善用色彩
上色双原则: 第一,联想原则; 第二,情感原则。 如财富联想金色,可以用黄色,抽象的 关键词如函数采用第二原则,如果一个 关键词引发了你的正面情绪,就用你喜 欢的颜色;反之,就用你不喜欢的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