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应对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情应对应急预案
XXX舆情应对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明确网络舆情预防、预警、应对的组织机构和程序,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最大程度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网络媒体报道可能对我校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对外形象,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原则
(一)及时主动,准确把握。
建立舆情事件预警机制,校级及以上预警舆情后,安管处、后勤管理处、校长办公室、党支部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学校主要领导报送准确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随时进行研判,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强化引导,注重效果。
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宣传报道有利于我校的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处置。
(三)明确职责,严格制度。
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校长办公室统一协调指导,各相关单位密
切配合。
具有较大影响的特别重大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由分管副校长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四)突出导向,分类处理。
网络舆情发生时,新闻宣传工作服从现场处置工作。
涉及重大政治性、群体性事件,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校形象的事件,由党委工作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准确报道。
三、组织机构
(一)建立由校长、分管副校长、安管处、后勤管理处、教务处、团对部组成的网络舆情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协调、监督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各类问题。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
(二)建立由各线、各班主任组成的网络舆情思政教育队伍。
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应切实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建立由教师、职工、党员教师组成的网络舆情队伍。
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提供更广泛的渠道,同时也为在网上制造正面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在突发舆情事件中要及时落实主要领导关于网络舆情的批示要求,审定舆情处置预案,确定宣传报道内容,安排新闻发布,接待、引导采访事件的媒体记者,并根据需要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的新闻发言人。
网络舆情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
1.安管处:遵照黉舍相关规章制度监督各部门的工作;加强网络羁系队伍建设,构造协调有关部门查处利用计算机网络泄密的违法行为;对舆情重大问题实时请示校领导;牵头构造重大敏感期间、重要活动、重要会议期间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协调处理;确保书记校长信箱畅通。
2.校长办公室: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网络行为。
对教师出现倾向性、苗头性网络舆情时,及时对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并向学校网络舆情工作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反馈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情况。
加强网络舆情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做好的队伍建设日常管理,对于涉及师生政治思想方面的预警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制订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对重点网站及人员进行日常检查,向各部门通报舆情监测相关情况;及时处理相关有害信息;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归档。
3.教导处:加强教风建设,特别是网络课课程内容的把关;关注教师思想动态,加强对教师课堂言论的引导工作;对教师出现倾向性、苗头性网络舆情时,及时对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并向学校网络舆情工作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反馈舆情的引导和控制情况。
负责校园基础网络系统安全,对重点网站及人员进行日常检查,保证校园网络服务不中断;负责计算机病毒疫情和大规模网络攻击事件的处置;负责全校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的技术支持工作;对通过校内局域网上网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信息监控工作。
4.后勤管理处:及时向领导小组和各职能部门通报校内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或警示信息,便于相关部门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密切联系公安部门,配合网安应急工作组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查找有关发布有害信息的人员。
5.团队部:定期开展网络使用的普查工作,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为网络舆情的情报收集提供必要数据;完善学生的有效信息,对心理疾病的学生要重点关怀,开展关于文明上网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展板、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鼓励班主任开
通建立班级微信群、钉钉群等畅通班级交流沟通渠道。
加强校内微信微博群主队伍建设,组织动员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在互联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学校的网络宣传工作顺利开展。
6.各班级:各班主任应通过建立班级QQ群、开通微信、钉钉群学校公众号等方式,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转变教育方式,切忌对学生粗暴教育或直接以删贴为最终目的,应引导学生文明上网,通过正当途径寻求诉求;切实发现学生在研究、生活上的问题,积极联络有关部门落实解决,防止出现群体性的网络泄愤行为;鼓励优秀学生干部通过网络发贴,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建立预警制度,重点关心心理疾病人员、受处分人员、平时表现较差人员。
四、舆情预警
组建一支能预测、善分析、助决策的舆情预警队伍(即舆情评论员),人员构成覆盖校内各单位,定期开展相关专业技能培训。
舆情监控人员每天制度化分组轮班上网浏览有关我校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
在报告的同时采用
“及时处理、组织跟帖、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五、舆情引导突发舆情发生后,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正面回应、妥善处理”的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
当网上出现涉及我校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
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等形式迅速反应,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六、舆情处置
按照“早发现、早敷陈、早处理、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实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
同时构造舆情主体单位和评论员,以普通群众的身份、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出发,对负面质疑进行反驳,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
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应有意识地选择重要信息在主流媒体发布,维护黉舍的良好形象。
七、舆情应对
(一)明确态度。
应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对事件及时关注和重视,不能漠视、一概不知和回避。
(二)进步速率。
要迅速与有关单位和媒体取得联系,征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协助工作人员实时处理违法信息。
(三)把握尺度。
要及时拿出统一的应对口径,当事实的调查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完整的调查结论,也要考虑梯度发布信息,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
(四)规范法度。
在消除负面报道危害时,要有的放矢,方法得当,分清轻重缓急,有所为有所不为,密切关注媒体动态,防止事态反复。
(五)调整角度。
对于确属工作人员失误的情况,可以将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的追究上,显示学校“以生为本”的积极态度。
(六)进步满意度。
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力争把重大舆情和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勉力营造良好氛围。
八、舆情协调
建立与上级网信、网安、通信、及重点媒体等网络舆情管理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
加强联系,定期沟通,及时了解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研究提高网络舆情应对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