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学生的品德,让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社会责任心。
而美术教育则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和创造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和精神境界。
如何将德育与美术教学有效融合起来
呢?
一、拓展艺术教学的内涵
传统的美术教学以技艺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而拓展艺术教学的
内涵,加强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采用启发式、体验式、探究式等多种方式,既培养
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比如,在绘画创作中融入正能量,通过画面表达爱和关怀,聚焦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公益和社会责任等,这样能使
学生将创造力应用于更高的能量层面,进而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二、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互动
在德育与美术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应被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师生互动,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教育,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德育与美术教育有效融合。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创作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技艺的传授,还要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
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调整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品德教育的渗透和融入,让学生
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
三、注重美术作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美术教学要注重美术作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美术作品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可以在形式上与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相结合,反映学生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画册中引
导学生用美术作品来表现安全、环保、友爱等社会价值观,这样能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获得道德情感的启迪,强化文化内涵和精神滋养的重要性。
四、形成全员合作、共同推动的智慧
德育与美术教育有效融合,需要形成全员合作、共同推动的智慧,需要学校和老师与
学生、家长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在美术课上的表现和作品,与学校老师进行互动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
道德教育和艺术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德育与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需要扩充美术教育的内涵,以学生为本,注
重师生互动,注重美术作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形成全员合作、共同推动的智慧。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道德品质与艺术素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