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豆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特征]
1.根横切面 〔甘草〕 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
韧皮部射线宽广,稍弯曲, 常现裂隙;韧皮部及木质部 中均有纤维束,纤维束周围 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 晶纤维;木质部导管直径大, 常单个或2~3个成束;薄壁 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 棕色块。
木栓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甘草根横切面
木栓层
4.薄层层析:展开剂:氯仿-醋酸 乙酯-甲醇-水〔20∶40∶22∶10〕, 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10〕 。
黄黄黄黄 芪芪芪芪 药药药甲 材材材甙
1.调节免疫功能: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 药 免疫均有调节作用。 理 2.抗衰老和抗应激作用:黄芪能明显延长人胚肺二倍 作 体细胞、人胚肾细胞、小鼠肾细胞的寿命。黄芪多糖 用 有适应原样作用。
性平,味甘;补气药
成 效
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调
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腕腹、四肢挛急疼痛。
清热应生用,补中宜炙用。
十 八 甘草反大蓟、甘遂、芫花、海藻; 反
习题: 1.甘草主含何种化学成分,如何鉴别?甘草的解毒
作用取决于哪一种成分?为什么? 2.甘草 、黄柏粉末显微特征有何异同? 3.如何鉴别甘草和黄芪粉末? 4.如何鉴别甘草和黄芪饮片?
有效成分,这些成分有甘草苷〔liquiritin〕、甘草苷元 〔liquiritigenin〕等。
3.多糖类:甘草多糖〔glycyrrhigan UA, UB, UC〕 有免疫抑制作用。
4.香豆素类:甘草香豆素〔glycycoumarin〕、 甘草酚〔glycyrol〕等。
5.生物碱类:5,6,7,8-四氢-4-甲基喹啉 〔5,6,7,8-tetrahydro-4methylquinoline〕等。
[理化鉴别]
1.取粉末加水,取滤液加0.2 %茚三酮溶液2滴, 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显紫红色〔氨基酸、多肽〕。
2.取粉末加甲醇,滤液蒸干,用少量冰醋酸 溶解残渣,加醋酐─浓硫酸试剂,溶液由黄色 转变为红色青色污绿色〔甾醇类〕。
3. Molisch反响: 黄芪水浸液,加a -萘酚试剂数滴,摇 匀后沿管壁滴加浓硫酸,则在二液面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 〔糖及多糖〕。
③具缘纹孔导管较大;
④淀粉粒,散在的草酸钙方晶,射线细胞。
木栓细胞
[化学成分]
1.三萜皂苷类 总含量为6%~14%, 主为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钾、钙盐。另含游离的甘草次酸〔18bglycyrrhetic acid〕等。 2.黄酮类 别离出30多个,为抗溃疡,镇痉的
3.对实验性肾炎、肝炎的保护作用:黄芪多糖、黄芪 皂苷。 4.抗心肌缺血作用:黄芪总黄酮对兔失血性休克有保 护作用;黄芪总皂苷能明显增加离体心脏的功能和冠 脉血流量。 5.其他作用:抗溃疡、中枢镇静、镇痛、抗骨质疏松。
成 味甘,性微温;补气药 效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 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植物形态]
光果甘草 植物体密被淡黄褐色腺点 和鳞片状腺体,无腺毛。穗状花序, 较叶为短,花稀疏。荚果扁直,长 圆形或微弯曲,无腺毛,略有不明 显的腺瘤。
[植物形态]
胀果甘草 植物体局部密被淡黄褐 色鳞片状腺体,无腺毛;羽状复叶。 总状花序;荚果短小而直,膨胀, 无腺毛,略有不明显的腺瘤。
[性状]
同属他种黄芪也作药用
• 棱果黄芪A. ernestii • 多花黄芪A. floridus • 金翼黄芪A. chrysopterus • 单蕊黄芪A. monadelphus
甘草 Radix Glycyrrhizae
植物形态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 成效 习题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
[性状]
根呈圆柱形,外表淡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强纤维性,横断面皮部黄白色, 约占半径的1/3~1/2,有放射状弯曲的裂隙;木部淡黄色, 射线细密放射状。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皮层为2~3列切向延长细胞。 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 隙;韧皮纤维成束;形成层成 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 3个相聚,导管周围有木纤维束。 射线中可见单个或成群的石细 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答案:
1. 甘草根及根茎主含甘草甜素,系甘草酸的钾、钙盐,及
黄酮类化合物如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甙元、 新甘草甙等。
鉴别方法:薄层法 取粗粉0.5g,加50%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 滤过,滤液浓缩至少量,供点样用。吸附剂用硅胶G板。展开 剂为丁醇:乙醇:氨水〔5:1:2〕。展距17.5cm。显色剂为 50%硫酸、1%香兰醛乙醇溶液,喷雾后100℃烤5分钟,甘草甜 素显蓝色斑点。
射线
韧皮纤维束
形成层 导管
韧皮部 射线
形成层
木质部
草酸钙方晶
[显微特征]
图1:甘草的木栓层
图2:甘草的木质部 1 木纤维 2 方晶
图3:甘草的晶鞘纤维 1.薄壁细胞中的方晶 2.纤维束
[显微特征] 甘草粉末
导管
2.粉末 淡棕黄色
①晶纤维细长,壁极厚, 微木化。含晶细胞壁增厚。
晶纤维
②木栓细胞棕红色,壁薄,微木化。
黄芪 Radix Astragali
植物形态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成效 附注
[来源]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膜荚黄芪 A.membranaceus
〔Fisch.〕 Bge. 的枯燥根。
补气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脓生肌宜 生用。
[附注]
红芪 为同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的枯
燥根,商品称“红芪〞。本品茎多分枝;荚果。根呈圆柱 形,外表灰红棕色。粉末中晶纤维极多,含 L-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及γ-氨基丁酸,前者有抗微生物活性,后者 为降压有效成分。成效与黄芪类同。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少许置白瓷板上, 加80%〔v/v〕硫酸数滴,显黄 色,渐变橙黄色〔甘草甜素反 响〕。 2.薄层层析: 展开剂:酯酸乙酯-甲酸-冰醋 酸-水〔30∶2∶2∶4〕,以硫 酸乙醇液喷雾检视。
12345 1.甘草 2.甘草 3.甘草 4.甘草〔对照药材〕 5.甘草酸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甘草抗溃疡、保肝、促进胰液分泌。 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少对皮质 激素的依赖,减轻激素撤除反响。 3.解毒作用: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解毒机制为 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 能与毒物结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 强肝脏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多种药物 中毒、代谢产物中毒、细菌毒素中毒、农药中毒、食物中毒 有解毒作用。 4.抗病毒作用:对艾滋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等多种病毒有 明显的抑制作用。 5.镇咳祛痰作用 6.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木栓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显微特征] 药材黄芪横切面
[显微特征]
蒙古黄芪粉末 黄白色
1.纤维多成束,细长,壁厚。 2.木栓细胞外表观呈多角形,垂周壁薄,有的细波状弯曲。 3.具缘纹孔导管分子甚短,纹孔呈椭圆形、类方形,排列紧密。 4.石细胞稀小,呈类三角形或类方形。
化学成分
1.皂苷类 黄芪皂苷Ⅰ~Ⅷ及大豆皂苷Ⅰ。
豆科 Leguminosae〔Fabaceae〕
形 1.叶常互生,多为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常成二体雄蕊; 心皮1,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
3.果实为荚果。
本科为种子植物第三大科,根据花的特征分为三个亚科: 蝶形花亚科、 云实亚科 、 含羞草亚科。
4.三萜皂苷:大豆、甘草、黄芪属都含有。 5.葸醌衍生物:决明属中含番泻苷。 6.鞣质:云实属。
重要的生药: 甘草、黄芪 苦参 豆科植物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 根,
清热燥湿。
槐花 豆科植物槐 S.japonica 花蕾,
降血压 、止血。
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根, 解热。 番泻叶 豆科植物番泻树叶,主含番泻苷,清热导滞、通便。 毒扁豆 豆科植物毒扁豆 种子, 缩瞳。
2
R
2
rha
CH2OH
OH
R
黄芪皂苷VIII xyl
大豆皂苷I
gal
2.黄酮类 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毛蕊异黄酮 〔calycosin〕、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 素等及其苷类。其中一些成分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3.多糖类 从蒙古黄芪中别离出3种多糖:
黄芪多糖Ⅰ、Ⅱ、Ⅲ〔astraglalan Ⅰ、Ⅱ、Ⅲ〕。 4.氨基酸类 降压的有效成分γ-氨基丁酸。
生甘草片
炙甘草片
粉甘草
甘草:根呈长圆柱形,外表红棕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
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纤维性 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 根茎外表有芽痕,横切面中心有髓。气微, 味甜。 粉甘草:外表淡黄色,平坦,有切削及纵裂纹。
[性状]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有分枝,外皮粗糙, 多灰棕或灰褐色。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 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有分枝,外皮不 粗糙,多灰棕色,断面纤维性,裂隙较少。
R4 xyl O R3
H H
OR2
O OH
黄芪皂苷I
R1
R2
R3 R4
glc H Ac Ac
黄芪皂苷II glc H Ac H
黄芪皂苷III H
H
glc H
黄芪皂苷IV glc H
H
H
黄芪皂苷V 黄芪皂苷VI 黄芪皂苷VII
H glc glc
glc H glc
glc glc H
H H H
H
glcA O
答案:
3.甘草粉末:淡棕黄色,气微,味甜而特殊。
①纤维成束,细长,微木化,有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增厚, 微木化或非木化。②具缘纹孔导管较大,微显黄色,具缘纹 孔较密,对列或互列,导管旁有狭长、具单纹孔的木薄壁细 胞。③木栓细胞红棕色,外表观多角形,微木化。④色素块 较少,带黄棕色,形状不一。
黄芪粉末:米黄色,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甘,嚼之微有豆 腥气。①纤维较多,成束,无色,非木化。②具缘纹孔导管 无色或淡黄绿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③木栓细胞微黄绿色, 外表观呈类多角形或类方形。④厚壁细胞稀少,呈类三角形 或类方形,壁厚,微木化,层纹可见。
[化学特征]
1.黄酮、异黄酮类: 甘草属、黄芪属、槐属、葛属; puerarin葛根素 扩冠〔葛根〕; rutin芦丁〔芸香苷〕槐花中含有 抗炎、止血。
2.生物碱类:蝶形花亚科,如喹喏里西啶类苦参碱具有 抗菌作用。
3.香豆精及呋喃香豆精类: psoralen 补骨脂素〔补骨脂内酯〕光敏感作用 , 促进皮肤色素沉着,治疗白斑病。
[植物形态]
蒙古黄芪 草本,主根长而粗壮。茎直 立,奇数羽状复叶;具托叶。总状花序 腋生,常比叶长;花冠蝶形,旗瓣长圆 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具长爪; 二体雄蕊。荚果膜质,膨胀成半卵圆形。
总状花 序
[植物形态]
膜荚黄芪 羽状复叶互生, 小叶片较大,卵状披针形 或椭圆形。总状花序;花 冠蝶形,二体雄蕊;荚果。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胀果甘草G.Inflata. 或光果甘草G.glabra.
的枯燥根及根茎。
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 胀果甘草、光果甘草主产于 、甘肃 内蒙古阿拉善旗、杭锦旗、橙口产品质最正确, 内蒙古五原、陕西、山西、 产者次之。
[植物形态]
甘草 多年生草本,主根甚长,粗壮。 茎直立,奇数羽状复叶互生。 总状花序,花密集;花冠蝶形,紫红 或蓝紫色;雄蕊10,二体。荚果弯成 镰刀状,外表密被褐色刺状腺毛。
甘草的解毒作用取决于甘草甜素的存在。因为甘草甜素对 毒物有吸附作用,其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
答案:
2.相同点:均具有纤维及晶纤维、草酸钙方晶、木栓细胞、
淀粉粒。 不同点:甘草具大型具缘纹孔导管,多破碎,微显黄色, 具缘纹孔椭圆形或略呈斜方形,对列或互列,纹孔线形;淀 粉粒单粒,直径最大20m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色素块黄棕 色;木栓细胞红棕色。 黄柏粉末 纤维及晶纤维较多,鲜黄色;石细胞黄色,大 多呈不规则分枝状;具黄色粘液细胞;无导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