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分析及教学方向思考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分析及教学方向思考1. 引言1.1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趋势分析近五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是主题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题材,而是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发展、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
其次是体裁多样化,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要求,考生需要具备不同的写作能力。
要求更加具体,评分标准趋于严格,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等方面。
这些变化意味着考生在备考高考语文作文时需要更加全面地准备,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还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观点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独立见解。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的变化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社会观察力,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目的和意义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趋势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深入了解高考语文作文的发展变化,掌握最新的考试动向和要求。
通过对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作文题目的主题和体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要求也更加具体和严格。
通过对作文评分标准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作文水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了解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的变化趋势,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向。
教师可以根据作文题目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对高考语文作文的趋势分析还可以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向和评估标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考试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主题多样化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中,主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高考语文命题趋势
• 三套试卷的20题补写句子回归,加强对学 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
• 三套试卷的21题均考查压缩语段,要求提 炼关键信息,强化考生信息处理能力考查
• 3.写作方面重情境
• 增加对实用性文体考查:一卷考查演讲稿, 二卷考查演讲稿、信、读后感、慰问信, 强化了写作的实际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 活需求
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
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 原文: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 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 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 原因分析:原有的简单对照已不能应对高考
• 2.稳中有变 • 变的目的是打破常规答题套路,强化核心素养 • 变的方式可能是回归 • 注意几类题型: • (1)句意理解(可能出现在文学类作品阅读、诗
歌鉴赏中)
• (2)标点考查(尤其是标号:冒号、括号、引号、 破折号;点号注意问号运用。可能出现在语言运 用中,结合补写句子、病文修改)
• (3)颁奖词拟写
•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 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 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 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 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 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 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 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 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 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 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 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 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 态保护,才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高中语文考试的命题方向和趋势?
高中语文考试的命题方向和趋势?高中语文考试命题方向与趋势:深度整合,素养导向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考试的命题方向和趋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其核心在于深度整合和素养导向。
一、深度整合:学科内整合与跨学科整合1. 学科内重新整合: 当前的命题更注重对语文知识体系的横向把握,不再局限于单一考查某一模块知识,而是将不同模块内容进行整合命题,例如:将文言文阅读与古代诗歌鉴赏相结合,考查考生对文言文语法、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诗歌意象、情感的理解能力。
将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2. 跨学科整合: 近年来,越来越多试题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例如:将语文与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相结合,考查考生对文本背景、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将语文与科技、艺术等领域相结合,考查考生对科技发展、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素养导向:注重实际核心素养的考查1. 语言运用能力: 命题将会更重视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创造能力,例如: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清楚、形象生动、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和观点。
准确解释文本的深层含义,并能提出合理的推断和评价。
运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并能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表达。
2. 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 命题将更注重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积极践行,以及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例如:通过阅读古代经典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将其与古代和现代生活联系起来。
从分析当代文化现象,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写作外国文学作品,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并能进行跨文化比较和思考。
3.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命题将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思考,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比较、联想、类比等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
2024届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预测
梳理探究
(2)新知识,新题型
表达效果
(2021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 成和表达效果/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 达效果→(2022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 “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 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 是怎么取得的?/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 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你”再三出现,二 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
题型预测
(1)已出现知识点的范围拓展和新的考察形式。例如 叠词:“干净”和“雪白”都是形容词,“干净”说“干干净净”,但“雪白”不能说“雪雪白 白”只能说“雪白雪白:,为什么? 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惯用语、格言、错别字辨析、多音字辨析…… 成语:成语游戏,今年是龙年,请你说出四个含“龙”的成语,“龙”字分别出现在第 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个字。 (2)多个知识点的综合 语病:与表达得体、错别字修改、标点修改等综合考察…… 补写句子:在仿写结合考察句式、修辞、语言风格…… 表达效果:同一句话在不同语境的不同表达效果;修辞手法的反面效果(不适合 用修辞而用修辞)…… (3)新知识点的出现 朗读技巧、短语结构、多重复句分析……
梳理探究
(1)旧知识,新题型
补写语句 (20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2022,新高考 2卷未考)无变化→(2023年,全国甲卷)请在横线处仿照上句补 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2024)?
近几年新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分析
近几年新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分析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讲了“新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方向分析”。
我很焦急,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文,老师说现在写作文要更“高级”了,我听得津津有味。
老师说,以前写作文,只要把故事写明白了就行了。
现在不一样了,要写得“更有深度”,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我想了想,我平时写作文比较不喜欢写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我和小伙伴去游乐场玩,或者家里的猫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些故事都很简单,以前确实没有“深度”。
老师还说,现在作文要“联系实际”,要写“身边的事”。
我忽然想起,前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因为一件小事闹了矛盾,当时很生气,但后来想想,大家都没有恶意。
这算不算“联系实际”?我该怎么写呢?
老师还说,好的作文要有“新意”,不能“千篇一律”。
我有些惊慌,我平时写的作文都是按照老师教的格式,好像没什么“新意”。
我该怎么才能写一段有“新意”的作文呢?
我忽然感觉,写作文像是一件很难的事。
以前我觉得写作文很简单,只要把故事写明白就行了。
但是现在,老师说要“更有深度”、“联系实际”、“有新意”,我有点惊慌了。
我该怎么办?
我想了很久,肯定写作文得像玩游戏一样,如果能真心去玩,就会越来越厉害。
我会努力学习,多写一些作文,渐渐地,我就能找到写好作文的方法。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也能写出“更有深度”、“联系实际”、“有新意”的作文!。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将会紧跟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突显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下是对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的一些预测和展望。
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可能会围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开。
作文题目可能涉及环境污染、降低碳排放、垃圾分类等热点话题,鼓励学生思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2.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很有可能涉及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对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
作文题目可能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机器人在社会中的角色、科技创新对教育的改变等话题,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促使他们思索人与科技的关系。
3. 多元文化与跨文化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可能会邀请学生讨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多元文化的价值,鼓励他们展现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促进全球化时代的心灵沟通。
4.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责任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与社会责任备受关注。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可能会以青少年成长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社会意识和使命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5.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又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可能会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通过对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趋势的预测,我们可以看出命题主题将会更关注社会、环境、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2023年高考语文趋势
2023年高考语文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考语文考试也在不断变革和调整。
预测到2023年高考语文趋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命题趋势1.综合素质评价导向:高考语文命题将逐渐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单纯追求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是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
命题内容将更注重学生的思辨、创新和综合运用能力。
2.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未来的高考语文命题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通过生活素材和实际问题进行命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语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多元思维培养:高考语文命题将鼓励学生多元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题型和命题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考试形式趋势1.任务型考试的普及:随着综合素质评价导向的推进,考试形式将逐渐向任务型考试转变。
考试题将更贴近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并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和思考。
2.赋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权利:考试形式将更注重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通过开放性题目,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展现个性化的语文表达风格。
3.引入信息技术:高考语文考试将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在阅读理解中增加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或者通过在线写作平台进行作文考试等方式,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三、知识点与能力要求趋势1.传统文化教育:高考语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对古代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2.跨学科学习:语文学科将继续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
例如,在诗歌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在小说教学中引入历史和社会知识等。
3.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的高考语文将更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实践、创新和解决问题,让语文学科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高考命题不止对老师教学有指导性对高三考生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根据2024年高考对试卷分析的梳理,总结出高考命题几个趋势。
高考命题的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融入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注重增强试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持续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和考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
考试命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选拔人才要求。
突出能力考查,突出情境设计。
加强教考衔接,助力育人方式改革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高校选拔人才要求情景设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科技创新;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个人体验情境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生活实践学习探索。
关注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
转变一:教育功能从单纯考试变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转变二:评价理念从知识能力变为综合评价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转变三:评价模式从单一的考查内容变为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语文考题变化趋势
语文考题变化趋势近年来,语文考题的变化趋势备受关注。
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家长,都希望了解和适应这种变化,以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本文将从命题形式、内容要求以及考查能力等方面,探讨语文考题的变化趋势。
一、命题形式的变化1. 综合性试题的增加:传统的语文考题主要以阅读理解、填空和改错等形式为主。
然而,现如今,考题更趋于综合性。
比如,在阅读理解中加入了绘画、歌曲等多种形式的表达,考生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含义,还要分析文章的情感、思想等方面。
2. 开放性题目的增多:以往的语文考题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答案较为明确。
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开放性题目逐渐增加。
这要求考生能够进行自由思考,给出个人的观点、见解。
例如,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就需要考生对所给话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展示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内容要求的变化1. 多元文化的体现:语文考题开始注重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考题中涉及到民族经典、古代文化、传统艺术等,要求考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也允许引入外国文化的元素,培养学生对比和包容的能力。
2. 实际应用的考查:语文考题不再只停留在文化知识的传递上,而是将实际应用融入其中。
例如,在阅读理解题中加入了实用文的阅读和理解,考察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既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查能力的变化1. 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语文考题逐渐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
不再单纯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语境中。
考题中可能会涉及到语法、词汇、修辞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考题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作文题中,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作文,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创作。
这样的考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考题的变化趋势体现在命题形式、内容要求以及考查能力等多个方面。
新高考语文学科七大命题趋势
新高考语文学科七大命题趋势“教改必须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
预计未来的中高考,命题人会在更大范围内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来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情况...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升学要吃大亏!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高中语文新教材总主编温儒敏2017年说的这番话,现在看来,没人敢说“雷声大雨点小”了。
照这个趋势,只有“雷声大,雨点更大”!这份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命题的语文模拟试卷,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温儒敏先生之前谈到的新高考语文七大命题趋势。
1.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阅读量,越来越注重阅读速度。
五年前,高考语文试卷面大概是6000-7000字,现在已经到8000-10000字。
去年比前年,今年比去年,每年卷面的字数都会略增,基本上是3%-8%的幅度。
阅读量大,文字量很大。
如果学生总是刷题,阅读速度很慢,无法一目十行,这样是不行的。
学生要学会把精读略泛快读结合起来,也就是“1+X”(下文有详细说明)。
譬如说一篇古文用60%的时间去学习,剩下的时间就要去接触更多的古文。
还要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如中轴线、不动唇、不指读等等。
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随着高考命题材料面拓展这一改革,考生应广泛读书,多关注社会,不能处处围绕考试,只读那么一个小的范围。
今后的阅读题型将偏重检索和判断,学生需要扩大阅读视野,考试几乎没有鸡汤文,《读者》《意林》等不太有用。
2018年高考还选入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建议多读《新华文摘》。
3.更加注重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为什么现在那么重视检索能力的训练?因为现在是信息社会,有太多信息需要去辨认。
这些年高考语文在强化检索能力的考查,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所以在复习中,学生要多进行检索阅读训练。
考查检索能力通常看你在阅读过程中能不能排除概念干扰,能不能提取新的信息。
尤其在实用文阅读中,基本都含有概念干扰这一特点。
高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
高考语文命题趋势分析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这些趋势对考生备考和教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文体、题材、题型和思维方式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语文命题。
一、文体多元化在过去的高考语文中,命题主要围绕小说、散文和诗歌展开。
然而,近几年的命题增加了剧本、议论文、评论等文体的考查。
这种文体多元化的趋势要求考生对各种文体有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备考时,考生应多读各种文体的经典作品,并注重培养对不同文体的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题材题向时事与热点命题方向逐渐向时事和热点话题倾斜,引导考生关注社会问题,扩展视野。
许多文章的素材选取自社会现实,如对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际关系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积极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提高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三、题型多样化高考语文命题的题型也在不断变化。
除了常见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外,越来越多的题目要求考生进行写作或者修辞分析,如演绎推理、材料应用、议论文写作等。
这种多样化的题型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注重思维方式和创新传统的命题形式强调对文本的理解和背诵,而近年来的命题则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考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该类题目通常要求归纳总结、辩证分析、联系实际等。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能力。
总体来说,高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更加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于此,考生在备考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面、注重实际应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同时,考生还应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在高考语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就是对高考语文命题趋势的分析,希望能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
考生们要根据这些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灵活应用各种解题方法,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第一批进展新课标实验的山东省2023年高考作文怎么考,复习训练应该沿着什么路子,注意哪些问题,防止什么倾向,一定是广阔新课程考生和新课程辅导老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这里,我想联络新课程标准和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谈几点不很成熟的看法。
一、新课标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新课标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是全面的,其中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如下: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安康;思路明晰连接,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构造。
在表达理论中开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进一步进步记表达、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根本表达才能,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与原“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的书面表达要求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思路明晰连接,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构造;在表达理论中开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展创造性思维;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二、2023年高考作文题总揽对新课程实验省区来说,2023年高考是承前启后的,所以,深化总结分析、横纵比较2023年高考就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浓缩一下2023年全国18套高考试题中的作文题,供读者总揽,然后作简要分析。
(一)材料作文(3个)1.全国卷Ⅰ:材料——乌鸦学老鹰捉羊(文体自定,宜于议论)写此题需从寓言中提炼一个观点、道理,试题较开放,好写。
能提炼出的观点可以是“不自量力”、“盲目模拟”等。
好写,但似乎观点没有什么新意可挖掘。
命题者是在努力表达新课标精神,但此题难说是好题。
实行新课标的海南省使用此题,“开放、好写”应该给我们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预测及分析?
根据2019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可以预测基础知识,约5题,约15分;古诗文阅读,约8题,约36分;现代文阅读,约6题,约27分;小阅读,3题,12分;大阅读,3题,15分;阅读延伸,1题,12分;写作,1题,60分。
那么将2019年的变化与之前的语文试卷题目的分布对比来看,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将更为侧重,这不仅仅包括是现代汉语的考查,而且还有对古诗文考察的强调。
而阅读延伸题目的出现,我们也会发现北京高考语文也重点强调同学们的语文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这些题型的转变也要求我们在高考备战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语文课
程的复习。
总而言之,2019高考语文将有以下两点变化
一、古诗文比重加大
这不仅仅表现在题目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也表现在具体知识点考察的增加,例如对于课本上的重点古汉语字词的考察。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对于出现的知识点进
行分类整理,一一消化,从而对古诗文部分进行清晰的掌握。
二、作文加强人生反思
在语文试卷的考查中,有两个主要的部分,一是作文,另一个是阅读。
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能够将之前看过
或者做过的经典的阅读题的写作思路运用到作文中,就会对我们的作文有很好的帮助。
例如,2019年北京卷中有一篇文章《海棠花》用花象征着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那么这一思路我们就可以运用到作文中,在写一些主观抒情类的作文中,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象征自己深沉的感情,使自己的作文更加有诗情,吸引阅卷者的注意。
而在具体的阅读题中,上述的这种以具体的意象来体现抽象的内涵的题目也会经常出现。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人生反思题的写作思路,那么阅读题和作文题便都能迎刃而解了。
在最后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语文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但是一定要加强语文复习的比重。
“春寒努力,不枉不载”,希望同学们在坚持最后备考的过程中迎来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