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中地理第四章章末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章末检测(第二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为该地形区地理特征的是( )
A.有“水乡”之称
B.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
C.由黄河、淮河、海河的泥沙冲积而成
D.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2.该地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
A.小米、春小麦 B.大豆、甜菜
C.春小麦、玉米 D.大豆、大米
读“局部地区水系图”,回答3~5题。
3.甲地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4.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发展( )
A.水田种植业 B.旱地耕作业
C.草原畜牧业 D.山地畜牧业
5.甲、乙两地自然带呈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因素
阅读下面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一两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
温度计的读数降到零下20℃以下,比往年1月的平均气温(-20℃)还低。
可是高高井架旁的钻井工人,为了增产石油,个个忙得脸上正冒着热气。
”据此回答6~8题。
6.日记中描写的油田可能是( )
A.辽河油田 B.胜利油田 C.华北油田 D.大庆油田
7.“千里沃野”指的是黑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草木的生生死死,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
B.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风化形成
C.流水侵蚀带来肥沃的土壤堆积而成
D.农民年年施用粪肥培育而成
8.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
A.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
B.位于中温带,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
C.平原辽阔,土壤肥沃,但热量不足
D.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
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①——城市人口比重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图示曲线反映了( )
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②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③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④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11~12题。
1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1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据此完成13~14题。
1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14.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甲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是( )
A.增加化肥、农药投入 B.加大科技投入
C.增加农业机械投入 D.增加劳动力投入
16.图中乙区域和新疆都是我国棉花生产基地,它们生长条件差别最大的是( )
A.春播期的水 B.夏季生长期的水
C.秋季采摘期的天气 D.土壤的性质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小。
其原因有( )
①环境条件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②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③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主要流向这些地区④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已同发达地区十分接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目前,广东省正以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打破岭南地理的天然屏障,连接周边地区,有利于( )
A.大珠州三角经济区拓展经济腹地
B.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开辟快捷的出海通道、物流通道
C.泛珠三角省区能源等资源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泛珠三角省区转移
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
A.湖南 B.广西 C.黑龙江 D.山东
20.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资源 B.人们的观念和政策 C.水源 D.技术
二、综合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而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质量低、农作物生长不良的土地,成为农业低产区。
材料二我国某农业低产区的分布地区示意图
材料三东北农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垦区,黑土是其生产潜力较大的土壤。
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1)简述图中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东北地区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
22.下图为“我国广东省地形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之一。
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蔬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1)阅读材料,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2)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阅读下表,描述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结合所学知
识概述受其影响该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3.根据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分析该地区建立立体农业生产体系的自然、人文原因。
(2)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意义。
(3)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具体分析水土流失给图中A、B两地区所造成的不同危害。
24.阅读分析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二
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大都实行农业剥夺政策。
生产者补贴值(用PSE表示)是反映政府对农业
的支持和保护程度。
如美国、加拿大、欧盟、瑞典的PSE在25%~50%,芬兰、日本、挪威
和瑞士的PSE在70%以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PSE在10%左右。
我国农业的保护力度虽有
加强,但仍处于负保护的状态。
材料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磐安县,过去是浙江省有名的贫困县,但该县立足发挥
山区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县已初步形成了香菇、药材、茶
叶、制种、高山蔬菜、经济林等六大支柱产业。
1995年,磐安被评为“中国香菇之乡”,
目前,磬安香菇出口占全国的1/3。
磐安药材生产历史悠久,1996年又被评为“中国药材之
乡”,目前,磐安中药材已成为全国药市“晴雨表”。
磐安县在“特产富县”战略的带动下,
一举成为浙江省著名的脱贫先进县。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所存在的差距。
①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________低下。
②农业从业人员比例__________________。
③政府的农业保护力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浙江省磐安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利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不利的因
素是________。
(3)浙江省磐安县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是________、______。
(4)结合新农村建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你认为浙江省磐安县今后的农业应如何发
展?(从区位条件的利用、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及产生的效益几方面进行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