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六章 常用的金属和盐 第二节 盐和肥料基础题(pdf,含解析) 沪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海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二节基础题(pdf有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将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除锈B.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C.大理石用于建筑 D.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干燥剂
3.粗盐提纯中,描述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B.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4.除去食盐水中 CaCl2和 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 BaCl2溶液;②过滤;
③加过量 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提示:BaSO4、BaCO3难溶
于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②⑤④D.①③⑤④②
5.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
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
入适量的(A.纯碱

B.白酒C.白糖D.食醋
6.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灼烧的办法分辨黄金与黄铜
B.月饼包装袋中常放入铁粉包以防止其变质
C.使用食醋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今年首场大雪后靖江环卫工人对公路上积雪撒盐,防止路面结冰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锌粉
C.
用适量 KCIO3和 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 O2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石灰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8.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B.
向硝酸钡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
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铝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9.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铜和稀硫酸B.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盐酸和铁粉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
)1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a3(PO4)2 B.NH4NO3C.KNO3 1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D.K2SO4)
A.NH4HCO3B.NH4NO3C.K3PO4D.K2SO4
13.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硝酸钾B.碳酸铵C.氯化钾D.磷矿粉1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A.氯化钾B.碳酸氢铵C.硫酸钾D.磷矿粉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D.尿素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氨味产生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上的浅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及黄色火焰,放热
17.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18.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蒸发海水、食盐晶体结晶析出的过程C.夏天,铁制品表面出现的红棕色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
D.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19.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①到图②,溶液的质量减少
B.由图②到图③,溶质的质量不变
C .由图③到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由图①到图④,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20.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乙烧杯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 .丙和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 .甲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21.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食盐②氯化钠③浓硫酸④小苏打⑤硝酸钾
(1)实验室通常用来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2)医疗上
可以做生理盐水
(3)可以做面粉发酵剂的是
(4)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调味品是
(5)农业上可以做复合肥的是

22.为了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进行如下 操作:
①a 计算产率,b 过滤,c 溶解,d 蒸发,e 称量粗盐,f 称量精盐.实验步骤的
正确顺序是:
、a (填编号).
②蒸发时有如下注意事项,你认为错误的是
a .注入蒸发皿的滤液不超过其容积的
(填字母序号).
b .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c .加热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滤液溅出
d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加热
③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26.下表列出了 20℃时“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的酸有
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④实验结束时发现测得的纯度偏高,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 .溶解时加水过多 C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湿
B .蒸发过程中液滴飞溅 D .蒸发皿上有精盐残余.
23 . 盛 石 灰 水 的 试 剂 瓶 中 常 形 成 一 层 不 溶 于 水 的 白 色 固 体 , 它 的 化 学 式
为 ,用 可将这种固体洗去,其化学方程式为 .
24.(1)现有下列八种物质:①NaHCO 3;②Na 2CO 3;③Ca (OH )2;④CaCO 3; ⑤CuSO 4;
⑥NaCl ;⑦NaOH ;⑧KNO 3.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是 ,可用于
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农田用的复合化肥是
,可用作补钙剂的

,日常生活中可做调味剂的是

25.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善于动脑的小明同学经常利用所学的化学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用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可以疏通厨房的下水道,其原理是 (2)家中没有稀盐酸可以用厨房的
来代替; 碳酸氢钠也可用
替。


(填名称);酸有相似的化学性
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2)用化学符号填空.氢氧化钾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 ;在氢氧化钾与酸
溶液的反应中,实质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3)碳酸钠、碳酸钾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
.氢氧化
钠溶液与硫酸钾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理由是.
(4)从表中选择离子组成两种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7.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请用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身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一句广告语体现的“钻石”的化学性质是;
(3)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灭火。

此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4)某农户种的小麦出现倒伏现象,应建议他使用肥(选填“N”、“P”或“K”)。

28.小米同学在家里发现妈妈种菜用了三种化肥,分别是 NH4NO3、Ca(H2PO4)、K2SO4,他分别将其用小瓶装好带到学校,但因为没有做标记,混淆了,请你
2
用已学知识帮他将其区分出来
(1)看外观:为色;为色;
(2)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没有的是.29.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属于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饭后洗碗盘时,我滴了几滴洗涤剂以除去油渍,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功能.
(3)如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将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研磨就会发生反应,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请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闻到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它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
30.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钠,海底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回答问题:
(1)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可以采取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除去,获得含氯化钠的粗盐.
2017-2018学年上海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二节基础题
(pdf有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
D.将草木灰(主要成分 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解答】解:A、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
正确;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正确;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正确;
D、草木灰的成分碳酸钾能与氯化铵反应产生氨气,从而造成肥效降低,故不能
混合施用,错误;
故选:D。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除锈B.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C.大理石用于建筑 D.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干燥剂
【解答】解:A、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稀盐酸反应,稀
盐酸可除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熟石灰属于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中和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作建筑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干燥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粗盐提纯中,描述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B.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解答】解:A、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作用分别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引流,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开始蒸发时,就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除去食盐水中 CaCl2和 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 BaCl2溶液;②过滤;
③加过量 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提示:BaSO4、BaCO3难溶
于水)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⑤④B.①⑤③②④C.①③②⑤④D.①③⑤④②
【解答】解: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③②⑤④。

故选:C。

5.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
入适量的(A.纯碱

B.白酒C.白糖D.食醋
【解答】解:A、纯碱溶液显碱性,正确;
B、白酒溶液显中性,故错误;
C、白糖溶于水显中性,故错误;
D、食醋溶液显酸性,故错误;
故选:A。

6.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灼烧的办法分辨黄金与黄铜
B.月饼包装袋中常放入铁粉包以防止其变质
C.使用食醋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今年首场大雪后靖江环卫工人对公路上积雪撒盐,防止路面结冰
【解答】解:A、黄金灼烧无明显变化,黄铜中的铜灼烧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可以利用灼烧的办法分辨黄金与黄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粉锈蚀时会消耗氧气和水,月饼包装袋中常放入铁粉包以防止其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硬水和软水加入食醋,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D、环卫工人对公路上积雪撒盐,盐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凝固点降低,能防止路面结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B.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锌粉
C.
用适量 KCIO3和 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 O2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石灰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氯化钠的质量由无到有,逐渐增大,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当氢氧化钠被完全中和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大,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也达到了最大值,但是随着继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质量在增大,而氯化钠的质量不变了,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故错误;B.足量的金属参与反应,由于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酸量相等故生成的氢气量会相等,故错误;
C.KClO3和 MnO2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才开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开始时,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随着氯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再增大,故正确;
D.等质量、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中分別加入足量相同的稀盐酸中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但是由于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反应速率快,故错误。

故选:C。

8.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B.
向硝酸钡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
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铝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放热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部分氢氧化钙,当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部分氢氧化钙溶解,由于部分水反应导致水减少,因此最终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硝酸钡和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因此立即产生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导致 pH 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 等于 7,碳酸钠接着和氯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 pH 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 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铝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时,锌不能和硝酸铝反应,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A。

9.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铜和稀硫酸B.铜和硫酸亚铁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 排在氢的后面,Cu 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故 A 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 排在铁的后面,Cu 与硫酸亚铁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故 B 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则氢氧化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故 C 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银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能发生。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A.盐酸和铁粉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
【解答】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远大于生成氢气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 (OH)2═CaCO3↓+H2O,每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能生成 100 份质量的碳酸钙沉淀,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二氧化碳逸出,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a3(PO4)2 B.NH4NO3C.KNO3D.K2SO4
【解答】解: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C。

1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B.NH4NO3C.K3PO4D.K2SO4
【解答】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K3PO4中含有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C。

13.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硝酸钾B.碳酸铵C.氯化钾D.磷矿粉
【解答】解:硝酸钾是白色固体,硝酸铵是白色固体,氯化钾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色的固体,故磷矿粉的颜色与其他三种化肥的颜色不同,从外观上即可观察,故选 D。

1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A.氯化钾B.碳酸氢铵C.硫酸钾D.磷矿粉
【解答】解:磷矿粉和氯化钾、碳酸氢铵、硫酸钾等物质的颜色不同,可以把磷矿粉区分出来。

故选:D。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D.尿素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氨味产生
【解答】解:A、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是铵态氮肥,加入熟石灰研磨,镁有刺激性氨味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上的浅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及黄色火焰,放热
【解答】解:A、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画,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上的深,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7.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解答】解:A、适量施用化肥既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有利于减缓环境污染,所以尽量多施用化肥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故错
B、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时会降低肥效。

故对
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错;
D、化肥在水中也有一定的溶解度。

故错。

故选:B。

18.学习化学的目的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蒸发海水、食盐晶体结晶析出的过程C.夏天,铁制品表面出现的红棕色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
D.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解答】解:A、敞口放置的酒精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酒精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B、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使氯化钠结晶出来,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颜色是红棕色,能与稀盐酸反应,可用稀盐酸除
去,故选项说法正确。

D、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粒子间接触的速率,而不是增
大了蔗糖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9.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②中的溶
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①到图②,溶液的质量减少
B.由图②到图③,溶质的质量不变
C.由图③到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由图①到图④,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A、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图②中的溶液
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由图①到图②,溶剂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少,
故选项说法正确。

B、图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有氯化钠析出,由
图②到图③,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②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继续蒸发水分,有氯化钠析出,所
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由图③到图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①到图④,温度不变,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0.如图是恒温下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