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文常识(文字)“凉”字为何没三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语文常识(文字):
“凉”字为何没三点
“凉”本作“涼”。

后来规定“凉”为规范字,“涼”为“异体字”而被淘汰了。

小篆始见“涼”字,并一直作为正体使用。

其本义是“薄寒”(比“寒冷”的程度略微轻)。

通常情况下,水是凉的,所以用“水”表意;而凉的感觉在高处(或建筑物的背阴处)更明显,“京”是“人为高丘”,有“高”(或“背阴”)义,所以用“京”兼标读音。

今天普通话“凉”与“京”读音相差很远,但古音两个字的韵(iang、ing)比较接近。

这种现象还有一些,如“英、映”的声符是“央”,它们的韵(ing、iang)也类似。

这种由于语音变化而声符读音不准的现象,虽然影响按声符读字音,但却反映出汉字的另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声符往往兼意”。

限于篇幅,这个问题不能展开,敬请参考。

再顺便说“凉”字的意符变化:“两点水”是古“冰”字,“三点水”改成“两点水”也有道理,“冰”更能表示“凉”的意思。

(白双法)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