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致病机制.doc
病毒的致病机理
病毒的致病机理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分析,病毒致病特征与其他微生物的差异很大;但从整个机体或群体上研究,发现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与细菌感染有很多相似之处。
病毒侵入机体是否引起发病,取决于病毒的毒力和宿主的抵抗力(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因素),而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指病毒侵入体内并在靶器官细胞中增殖,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病毒性疾病:指感染后常因病毒种类、宿主状态不同而发生轻重不一的具有临床表现的疾病。
有时虽发生病毒感染,但并不形成损伤或疾病。
一、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二、病毒感染的类型1、按有无临床症状,分为:(1)隐性感染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不明显。
相关因素:病毒的性质、病毒的毒力弱、机体防御能力强隐性感染虽不出现临床症状,但病毒仍可在体内增殖并向外界播散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显性感染某些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犬细小病毒等)进入机体,可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机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2、依病毒在机体内滞留时间的长短,分为:(1)急性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在细胞内增殖,经数日以至数周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
在潜伏期内,病毒增殖到一定水平,造成靶细胞损伤,甚至死亡,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
宿主动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因素清除病毒。
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病后常获得特异性免疫(因此,特异性抗体可作为受过感染的证据)(2)持续性感染病毒可长期持续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一般不显示临床症状;或存在于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而不显示细胞病变。
持续性病毒感染有病毒和机体两方面的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无力完全清除病毒;病毒在免疫因子不能到达的部位生长;有些病毒可产生缺损型干扰颗粒(DIP);某些病毒基因可整合道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某些病毒无免疫原性(如朊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某些病毒对免疫细胞亲嗜,使免疫功能发生障碍或消失。
病毒 致病原理
病毒致病原理
病毒致病的原理是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来复制自身。
病毒依靠其特定的表面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然后进入宿主细胞内。
一旦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它会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DNA或RNA。
病毒DNA或RNA的合成过程依赖于宿主细胞的核酸合成酶和其他必要的辅因子。
完成DNA或RNA的合成后,病毒会利用宿主细胞的蛋白合成机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酶等功能蛋白,它们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
合成完毕后,新生病毒颗粒会自宿主细胞内移出,并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这一过程通常会导致宿主细胞的破裂和死亡。
被释放的病毒颗粒可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方式传播给其他宿主,并侵入它们的细胞,继续繁殖复制。
这样,病毒就在宿主体内不断复制扩散,导致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病毒致病的具体机制因不同的病毒而异。
有些病毒会破坏宿主细胞,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而有些病毒则会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和组织器官功能衰竭。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制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体,它具有很多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
在人类历史上,病毒一直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了许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大小约为细菌的 1/100 或更小,只能在寄主细胞内繁殖。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 DNA 或 RNA,但只有一种。
由于病毒缺乏自己的代谢系统,因此它需要利用寄主细胞的代谢系统才能生存和繁殖。
病毒的分布非常广泛,几乎能够感染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和植物。
由于病毒具有非常高的遗传变异性,因此能够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反复感染。
二、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 破坏性感染病毒通过感染细胞并繁殖破坏细胞,从而导致它们无法正常工作。
此类病毒感染通常会导致脑、肝、肺等器官的炎症,从而导致如癫痫、肝炎、肺炎等疾病。
2. 慢性感染此类病毒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而是长期存在于人体内,逐渐破坏人体健康。
例如,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就是典型的慢性感染。
3. 癌症某些病毒可以引起癌症。
这些病毒会引起细胞内的遗传变异和突变,并导致细胞失去控制,从而发展成为肿瘤。
外来病毒感染的肿瘤包括宫颈癌、肝癌、胃肠癌等。
三、如何防范病毒感染对于多数病毒,唯一的缓解方法就是预防。
以下是一些预防病毒感染的方法:1. 手部卫生一个人每天接触的物品特别多,很有可能正正是一些因为被污染的事情而被感染的。
洗手是目前减小病毒传播的最佳方法。
高浓度的洗手液含有杀菌剂来消除病毒。
2. 预防性接种预防性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好的病毒感染预防项目。
例如,乙型肝炎疫苗、麻疹、风疹和猩红热疫苗等。
3. 保持室内卫生人们在室内非常容易感染病毒,因为空气没有足够的流动可以分散病毒。
保持室内卫生是很多人预防病毒感染的措施之一,包括在室内温度、湿度适宜、频繁开窗通风、衣物洗涤等。
病毒学中的病毒生命周期与致病机制
病毒学中的病毒生命周期与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类极小的微生物,其大小通常不超过细菌的1/1000,具有严密的保护外壳和独特的遗传物质。
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寄生,采用宿主细胞的代谢反应来进行复制,能够引起广泛的疾病,如肝炎、流感、艾滋病等。
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对于研究病毒学有重要的意义。
病毒生命周期由入侵、复制、组装和释放四个阶段组成,具体过程如下:入侵:病毒通过钩形蛋白、纤毛蛋白、受体结合剂、膜融合等不同的机制,侵入到宿主细胞内,准确地进入到特定的细胞类型,如乙肝病毒要进入肝细胞。
复制:病毒DNA或RNA进入宿主细胞核中,利用宿主细胞的胞质或核空间内的转录、翻译和复制机制,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身复制和转录的过程。
不同的病毒选择不同的复制方式,如DNA病毒可以直接转录成mRNA,而RNA病毒需要首先转录成相反的DNA链。
组装: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完成复制后,就开始组装自己的外壳。
它们可以刺激宿主细胞从内部合成它们所需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形成病毒颗粒。
释放: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完成组装后,通过细胞膜的颗粒排放机制或者细胞溶解的机制,将自己释放到宿主细胞外,感染周围的健康细胞。
致病机制是病毒与宿主细胞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毒产生的异常反应引起的疾病。
具体有以下几种机制:1. 直接细胞损伤的机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并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破坏宿主细胞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导致细胞死亡或凋亡。
2. 免疫反应的机制: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会释放出各种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引起免疫反应。
但是某些病毒会引起过度免疫反应,使宿主细胞遭受过度损害,不可逆地损伤宿主细胞。
3. 致病的遗传学机制:病毒的基因组可以嵌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使宿主细胞发生遗传突变,导致细胞内某些基因的表达失调,从而增加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致病性。
通过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抗病毒的策略。
其中最重要的是疫苗,因为疫苗可以通过模拟病毒感染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病毒生命周期及其致病机制
病毒生命周期及其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种微小而神秘的生物领域,这些小生命形式通常只由一些简单的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它们不像细胞那样有着自身的代谢和增长机制,但是它们仍然能够传染人类和其他生物,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
为了更好地理解病毒的传染机理和疾病治疗,我们需要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及其致病机制。
病毒生命周期病毒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步骤:吸附、穿透、释放、合成、组装和释放。
吸附病毒会优先寻找宿主细胞,并寻找恰当的受体。
一旦找到,病毒便会依附于宿主细胞的表面,这个过程被称为吸附。
穿透在吸附后,病毒需要进入宿主细胞内部,这个过程被称为穿透。
一些病毒会通过将宿主细胞膜合并来穿透,而另一些病毒则利用其连接到宿主细胞的受体来穿透。
释放一旦病毒进入了宿主细胞,它们就会开始释放自身,这个过程被称为释放。
病毒需要在细胞内部扩散,这通常通过从自身释放基因材料来实现。
一些病毒需要破坏宿主细胞来释放,而另一些可以通过简单的渗透过细胞膜来释放。
合成经过释放,病毒就开始了自身的合成过程。
它们开始复制自己的基因材料,并构建出自身的雏形。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过程和机制,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最终合成自身的基因材料和蛋白质。
组装一旦病毒完成了自身的合成过程,它们便要组装成成熟的病毒颗粒。
在组装过程中,病毒需要利用自身的蛋白质和膜部件来构建出完整的病毒颗粒。
最终,组装后的病毒会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准备进行下一轮的感染。
致病机制病毒是如何感染并致病的?通常情况下,病毒通过侵入人体细胞,并将自身的基因材料注入宿主细胞来感染人体。
随着宿主细胞不断复制和合成病毒,病毒就逐渐扩散到人体的其他部位,形成病毒感染。
在病毒感染期间,通常会出现几个主要症状:1.发热:发热是病毒感染的一个普遍症状,病毒可以通过激活宿主细胞内的炎性因子和免疫反应来引发发热。
2.感染部位疼痛:许多病毒会攻击人体特定的器官或组织,感染就会引发器官或组织疼痛的症状。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和致病机制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和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类微生物,它们不能自行生长繁殖,需要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繁殖。
病毒在寄生于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和宿主细胞之间会发生很多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直接决定了病毒的寄生效率、复制率、致病能力等等,也直接影响着宿主细胞的生长、代谢、逃逸反应能力等等。
本文将主要探讨病毒和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致病机制。
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它们首先会通过病毒上的受体结合膜上受体分子,然后通过针对宿主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使其进入宿主细胞内部。
在宿主细胞的内部,病毒立即开始复制和繁殖。
由于病毒不能自主进行生物合成,因此在宿主细胞内部它们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合成病毒蛋白、RNA等,并且需要占用宿主细胞的能量、糖类、氨基酸等代谢物质完成它们自身的合成。
此时病毒与宿主细胞开始了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首先宿主细胞会感知病毒的存在,并启动对病毒的防御机制,例如识别病毒RNA当中的非自身RNA并将它们降解、启动炎症反应、调控宿主细胞的自噬途径等等。
而病毒为了对抗宿主细胞的防御机制则会通过不同方式避免被宿主细胞识别、降解。
例如在病毒RNA的3'端或5'端加入修饰结构可以使其免遭宿主细胞的RNA降解酶的攻击、隐藏在宿主细胞的某些内质网体系中以保护自己免受被宿主细胞的免疫识别等等。
除此之外,病毒还可能会借助宿主细胞的自身生理学过程来达到它们自身的复制和繁殖。
例如病毒在宿主细胞内逃避自噬的同时通过利用宿主细胞的高表达的mTOR(调控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关键调节元件)使得自己的复制效率升高等等。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不同于细菌感染宿主机体,病毒的危害在于它们在寄生于宿主细胞时占用了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从而对宿主细胞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等等造成了诸多破坏。
此外,感染病毒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宿主机体出现各种病理变化。
一方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可能直接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器使得宿主细胞死亡。
病毒的结构与致病机制
病毒的结构与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种微小而神秘的生物体,它们无法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
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机制是人们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病毒的结构和致病机制,并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
一、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可以分为外壳和遗传物质两个部分。
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形状各异,有些像球形,有些像棍状,还有些像多面体。
外壳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病毒的遗传物质,同时也起到与宿主细胞结合的作用。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具体取决于病毒的类型。
遗传物质携带了病毒的基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复制和繁殖。
二、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致病机制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致病是指病毒通过感染宿主细胞并破坏其功能来引起疾病。
间接致病是指病毒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引起疾病。
1. 直接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来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并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这个过程会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或功能障碍。
例如,流感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细胞后,会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大量病毒颗粒,引起发热、咳嗽等症状。
2. 间接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后,宿主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产生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的目的是清除病毒,保护宿主。
然而,有些病毒会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反应过度。
过度的免疫反应会引起炎症反应,损伤宿主组织。
例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后,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引起严重的肺损伤。
三、病毒的进化与抗药性病毒是生物界中最快进化的生物之一。
由于病毒的遗传物质具有高度变异性,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这就是为什么病毒感染后,人们需要不断研发新的疫苗和药物的原因。
抗药性是指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减弱或失效。
病毒的抗药性主要是由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变异和病毒蛋白质的结构改变。
例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后,由于其遗传物质的高度变异性,病毒很容易产生抗药突变,使得传统的抗病毒药物失去作用。
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
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在人类生活中,病毒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它们造成了很多疾病,例如流感、SARS、艾滋病等等。
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快速传播,因而一旦出现病毒感染,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病毒,我们需要掌握它们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
一、病毒的生命周期在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以下三个基本定义:1.宿主细胞:病毒侵入后,需要依靠宿主细胞的代谢和复制机制,才能完成自己的复制过程。
2.病毒粒子:病毒的感染途径可以是直接传播,也可以通过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是一种具有完整基因组、包膜、蛋白质等成分的病毒结构,是病毒主体的复制和传播单位。
3.产生病毒:指病毒成功激活宿主细胞中的复制过程,制造大量活性病毒粒子,从而引发感染。
下面我们来了解病毒的生命周期:1.吸附:病毒侵入宿主细胞需要粘附到宿主表面膜蛋白上,从而建立特异性的接触。
2.穿透:病毒经由溶酶体或内吞小泡进入宿主细胞内,通过膜融合或介导受体所引起的钩端作用穿透宿主细胞的细胞膜。
3.解离:病毒进入在细胞内部分隔成具有特异性的区域(尤其是内侧化小泡、内质网或高尔基) ,然后病毒的基因组解离出来,从而进入复制途径。
4.复制:在宿主细胞内部,基因编码复制酶和蛋白质分子,通过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制造新的病毒粒子。
5.组装:新产生的病毒粒子,逐渐聚集、成形、包裹和成熟,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
6.出芽:完整的病毒粒子,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或细胞膜表面芽出,被释放到体外。
二、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的致病机制,是指病毒侵入宿主之后,如何在宿主体内或外防线之间展开破坏行动,引发临床症状。
下面列举了病毒常见的致病机制:1.影响宿主细胞的代谢:病毒通过破坏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产生一系列异常代谢产物,从而引起各种临床病症,例如乙肝病毒能够破坏肝细胞功能,导致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
2.免疫机能破坏:病毒侵入宿主体内,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分泌和功能,抑制宿主体内的免疫机制。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机制和策略引起疾病,包括细菌的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产生,病毒的直接细胞损伤和免疫介导的致病机制,以及真菌的外毒素分泌、机械性破坏和激活免疫系统等。对于这些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可以和探索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以期能够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三、真菌的致病机制
真菌是一类可以引起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它们主要通过分泌外毒素、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和机械性破坏等机制来引起疾病。
真菌分泌的外毒素可以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真菌还可以通过机械性破坏组织来引起疾病。一些真菌会产生分泌物和菌丝,它们可以侵蚀宿主组织,形成损伤病灶。此外,真菌感染还可以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直接细胞损伤是指病毒感染的细胞受到破坏和损伤的过程。病毒会进入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制合成病毒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最终导致宿主细胞死亡。免疫介导的致病机制则是指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对宿主组织的损伤。病毒感染后,宿主免疫系统会产生炎症反应,并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引发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各类疾病的主要元凶,它们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和策略来感染宿主并引发疾病。这些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一、细菌的致病机制
细菌是引起各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它们通过多种机制来侵袭宿主。其中一种常见的机制是通过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产生来损害宿主组织。外毒素是一种由细菌分泌的有毒物质,它们可以破坏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炎症反应。内毒素则是一种由细菌的细胞壁释放出来的毒素,它们可以引起宿主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炎症反应和休克。
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尽管它们的体积很小,但它们却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体造成了许多疾病。
了解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展开讨论。
一、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可以分为有益菌和致病菌。
致病菌通过多种方式引起疾病。
首先,它们可能通过直接侵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和细胞死亡。
其次,致病菌可以分泌各种毒素,这些毒素会对宿主细胞或组织产生有害影响。
最后,细菌还可以通过操纵宿主免疫系统来逃避机体的防御机制。
二、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种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繁殖的微生物。
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它们会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让细胞开始合成新的病毒颗粒。
这个过程会导致宿主细胞功能紊乱甚至死亡。
感染后,病毒还会扰乱宿主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并且可以造成炎症反应。
此外,某些病毒还能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宿主细胞,使感染范围扩大。
三、真菌的致病机制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常见的有霉菌和酵母菌等。
真菌引起疾病的机制主要包括侵袭宿主组织和产生毒素。
真菌可以通过菌丝侵袭宿主组织,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一些真菌还能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对宿主细胞和组织产生有害影响,进而引起疾病。
四、寄生虫的致病机制寄生虫是一类依赖于宿主生活并从宿主身上获取营养的生物,包括蠕虫、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寄生虫能够引起疾病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它们的寄生、摄取和排泄过程,损伤宿主的组织和器官。
寄生虫还能分泌毒性物质和致炎物质,破坏宿主免疫系统,从而加重感染和疾病的程度。
总结起来,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可以归纳为细菌的侵扰、毒素产生,病毒的侵入、复制和炎症反应,真菌的侵袭和毒素产生,以及寄生虫的寄生和分泌物对宿主组织的损伤。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此外,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和开展疫苗研发也是控制微生物感染和疾病的重要手段。
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
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无法独立生存,只能依附于宿主细胞进行繁殖。
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感染、复制、组装和释放等多个阶段,而致病机制则是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和破坏。
本文将详细探讨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
病毒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吸附、穿透、解壳、复制和释放等阶段。
首先,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实现吸附,这一过程决定了病毒是否能够成功感染宿主细胞。
接下来,病毒通过各种方式穿透宿主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在细胞内,病毒解壳释放出基因组,基因组可以是DNA或RNA。
然后,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进行复制,合成病毒蛋白和基因组。
最后,病毒蛋白和基因组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并通过细胞溶解或膜融合等方式释放到外界,继续感染其他宿主细胞。
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直接破坏宿主细胞和诱发宿主免疫反应两个方面。
首先,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复制,大量繁殖导致宿主细胞溶解或凋亡,从而直接破坏宿主细胞。
此外,病毒还可以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如抑制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破坏宿主细胞的细胞骨架等,进一步导致宿主细胞的损伤。
其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
宿主免疫系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分子信号,吸引免疫细胞进入感染部位,对抗病毒。
然而,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如肺炎病毒感染引发的肺部炎症。
此外,某些病毒还可以通过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逃避免疫攻击,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
在病毒的生命周期和致病机制中,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起着关键作用。
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实现吸附,而宿主细胞的受体的种类和表达水平决定了病毒的感染能力。
此外,病毒还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和合成机制进行繁殖,因此宿主细胞的代谢状态和功能状态对病毒的复制有重要影响。
同时,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也对病毒的感染和致病过程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解析
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解析2020年底以来,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威胁。
了解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析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从病毒入侵、病毒复制、免疫应答以及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新冠病毒的入侵过程起始于其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病毒通过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进而进入宿主细胞内。
ACE2作为新冠病毒入侵的关键受体,其分布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心血管系统、肾脏和肠道等多个组织中。
通过与ACE2受体结合,新冠病毒可以侵入这些组织,导致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接着,病毒的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内,开始进行复制和转录。
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是一条正链单股RNA,其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的编码区域通过病毒复制酶进行转录和翻译。
复制过程涉及病毒蛋白的合成、基因组复制和新病毒颗粒的组装。
这些新产生的病毒颗粒可以通过宿主细胞的释放机制进入周围环境,继续感染其他细胞或其他个体。
免疫应答是宿主对抗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机制。
一旦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宿主的免疫系统将会被激活。
宿主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并消灭被感染的细胞,抑制病毒复制以及产生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等方式来抵抗病毒感染。
然而,新冠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过程相对迅速,且具有一定的变异性,这可能会对免疫系统的应答产生一定的挑战。
病毒感染过程中引发的炎症反应是新冠肺炎病程中的一个关键过程。
病毒感染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如IL-6、IL-1β、TNF-α等。
炎性细胞因子进一步引发肺炎伴随的炎症反应,并可能引发多器官损伤。
因此,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炎症反应控制和管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总结起来,新冠病毒的致病机制涉及病毒的入侵、病毒复制、免疫应答以及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
了解这一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病毒的生命周期与致病机制
病毒的生命周期与致病机制病毒是一种微生物,会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细胞的机制复制自身病原体。
病毒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吸附、透过细胞膜、解离、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组装病毒粒子、释放病毒粒子并传播到其他宿主。
第一步:吸附。
病毒通过蛋白质、糖分子或其他生化分子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相互作用,吸附到细胞表面。
该过程是一个随机的过程,病毒需要与正确类型的受体相互作用才能成功进入细胞。
第二步:透过细胞膜。
病毒通过不同的机制进入细胞内部。
有些病毒通过融合细胞膜进入细胞,有些病毒则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一旦进入细胞,病毒就可以开始侵入宿主细胞并进行复制。
第三步:解离。
一旦进入细胞,病毒会被解离,释放出核酸信息和一些蛋白质。
病毒利用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机制,利用自身的RNA和DNA来控制细胞合成新的病毒RNA和DNA,并合成病毒蛋白质。
第四步: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在这一步骤中,病毒会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合成新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这个步骤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因为病毒利用细胞合成机制并消耗宿主细胞的资源进行复制。
第五步:组装病毒粒子。
在这个阶段中,病毒使用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它可能是一种典型的球形病毒,也可能是一种线形、单链或双链的病毒。
在此过程中,病毒可能还会进行一些加工,如剪接、亚基的组合和后翻译修饰等。
第六步:释放病毒颗粒并传播到其他宿主。
在这一步骤中,病毒将新产生的病毒颗粒释放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环境中。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食物、水和性接触等方式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
传播病毒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宿主,使它们继续进行病毒复制并帮助病毒传播。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并依靠宿主体进行存活和传播。
在此过程中,病毒可能会对宿主体产生各种损伤和影响,导致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疾病。
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会感染人体免疫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失调和免疫力下降,最终发展成为爱滋病。
流感病毒则会侵入呼吸道并导致喉咙、鼻子、支气管和肺部感染,导致发热、咳嗽、头痛和疲劳等症状。
病毒的毒力机制名词解释
病毒的毒力机制名词解释病毒,是一种微小的存在于活细胞内的微生物,由基因组包裹在外层蛋白质构成的核酸壳组成。
它们无法自行复制和生存,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
病毒的传播和感染是世界各地公共卫生事业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为更好地理解病毒的毒力机制,下面将对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病毒感染是指病毒成功进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来复制自己。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分为吸附、透过细胞膜、复制和释放四个阶段。
首先,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并释放出其基因组。
在透过细胞膜的过程中,病毒基因组将融入宿主细胞的核酸中,成为宿主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
然后,病毒基因组通过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复制和转录,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最后,新合成的病毒被组装在宿主细胞内并从细胞内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2. 病毒宿主识别(Virus Host Recognition)病毒宿主识别是指病毒如何选择宿主细胞进行感染的过程。
病毒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病毒和宿主细胞表面分子之间的亲和力是病毒宿主识别的关键因素。
这种亲和力是通过病毒的表面蛋白质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病毒表面的蛋白质通常会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可以是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3. 病毒复制(Viral Replication)病毒复制是指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进行自我复制的过程。
病毒复制的具体步骤包括转录、翻译和组装。
首先,病毒通过将其基因组转录成信使RNA,并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合成出新的病毒基因组。
然后,这些基因组会被转录成具有编码病毒蛋白质的mRNA,然后转译成病毒蛋白质。
最后,新合成的病毒基因组和蛋白质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4. 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应答(Viral Evasion of Host Immune Response)病毒逃避宿主免疫应答是指病毒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降低宿主对病毒的清除效率。
病毒和细菌的生存与致病机理
病毒和细菌的生存与致病机理病毒和细菌是我们身边的一种微生物生物。
虽然两者都会引起感染,但是其生存方式和致病机理却千差万别。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生存和致病机理角度,探讨病毒和细菌的特点。
生存方式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生物,其大小通常在几微米左右。
细菌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包括土壤、水、空气和动物等。
细菌可以依靠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产生营养,同时也可以利用寄生、共生和腐生等方式生存。
与细菌不同,病毒不是真正的细胞,只包含核酸和蛋白质。
病毒无法自主生存,需要依靠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存活。
病毒通过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繁殖和扩散。
致病机理致病机理是病菌或病毒引起疾病的生物学过程。
细菌和病毒的致病机理不同,这也是两者导致感染的不同原因。
细菌通过其表面的分泌毒素和细胞壁,破坏宿主细胞或组织的组成和功能。
例如,肺炎链球菌就能在肺部引起感染,产生刺激性分泌物,使肺泡受损并导致肺部感染。
病毒通过侵犯宿主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扰乱宿主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导致疾病。
例如,流感病毒能够侵入宿主细胞,感染上呼吸道并引起严重症状。
治疗方法治疗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治疗细菌感染的方式是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减轻宿主体内的炎症反应。
但是,由于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抗生素滥用也可能会导致治疗出现一定的限制性。
对于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物。
病毒感染的治疗,往往是通过促进患者免疫系统的产生,来增强体内抗病毒的能力。
例如,人体会产生抗体来对抗病毒,疫苗能够让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预防病毒感染。
综述病毒和细菌虽然都可以引起感染,但是其生存方式和致病机理却截然不同。
了解两者的生存方式和致病机理,对于准确诊断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免疫力,都非常重要。
在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有助于避免感染和提高免疫力。
病毒致病原理
病毒致病原理
病毒的致病原理是指病毒为了完成其生命周期而对宿主细胞产生病理学变化的过程。
病毒的致病原理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致病原理是指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直接对其产生病理学改变。
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进入细胞内部。
一旦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它会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来合成病毒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
此过程可能会导致细胞内部产生错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病毒复制完成后,新生病毒会破坏宿主细胞,并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从而引起病理学变化。
间接致病原理是指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感染后,宿主细胞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引发炎症反应。
这些炎症反应会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此外,感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来抵抗病毒,例如产生抗体和活化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
然而,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也可能导致免疫介质的异常释放,加重组织损伤或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总结起来,病毒的致病原理是通过直接感染宿主细胞并破坏其正常功能,以及诱导宿主细胞和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和损伤,最终导致病理学变化。
病毒的致病机理
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
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
致炎因子作用于机体后,一方面引发组织细胞的损坏,使局部组织细胞显现变性、坏死;另一方面,诱导机体抗病机能增加,以益于清除致炎因子,使受损组织得到修复,从而使机体的内环境以及内环境和外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均衡。
通常来说,炎症是机体的一种抗病反应,是对机体利的,例如炎性充血,能使局部组织得到较多的氧、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局部组织代谢和抗侵袭能力增加;渗出液能稀释毒素,其中所含的抗体能清除病原菌并中和毒素;渗出的纤维蛋白元凝结而成假膜,形成一道屏障,能阻止病原菌向深部蔓延;渗出物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菌,还能吞噬坏死崩解的细胞碎屑;炎区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中和毒素;组织增生能修复炎区所形成的损伤。
病毒的致病机理(一)感染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许多病毒感染细胞的结局为细胞死亡。
病毒在感染细胞内阻断了细胞自身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而病毒蛋白质和病毒颗粒大量积聚,或形成包涵体(Inclusion body),而使感染细胞变形,常见细胞肿胀,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最后细胞本身溶酶体酶逸出,而导致细胞破坏。
(二)细胞膜的改变麻疹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能使感染的细胞膜发生改变,而导致感染细胞与邻近未感染细胞发生融合。
细胞融合 (Cell fusion )的结果是形成多核巨细胞(Polykaryocyte) 合胞体(Syncytium)。
这是这类病毒感染细胞的病理特征。
另外,病毒感染的细胞膜上常出现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流感病毒感染细胞膜上出现病毒病毒血凝集和神经氨酸酶,就使感染细胞成为靶细胞即免疫攻击的针对细胞。
(三)病毒感染中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病毒感染病灶中最多见的是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它是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如麻疹和疱疹的皮疹、流感的粘膜炎症和肺炎。
另一类炎型反就是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引起的多形核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如急性黄疸型肝炎。
病毒的致病机制.docx
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
主要包括病毒及其衍生物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和机体免疫病理反应。
1.溶细胞作用: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成熟后,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子代病毒造成细胞破坏而死亡。
主要机制包括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由病毒编码的早期蛋白,通过各种途径抑制、阻断细胞核酸或蛋白质合成),损伤细胞器(包括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常使细胞出现浑浊、肿胀、圆缩等改变),改变溶酶体结构和通透性(可导致细胞自溶),引起细胞膜抗原改变(造成细胞融合或引起免疫性细胞损伤),产生毒性蛋白伤害细胞。
2.稳定状态感染:指有的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对细胞代谢、溶酶体膜影响不大,并且以出芽方式释放病毒,过程缓慢、病变较轻,段时间不会引起细胞溶解和死亡。
但细胞稳定状态感染常造成细胞膜成分改变和细胞膜受体的破坏,经病毒长期增殖、多次释放后,细胞最终仍会因能量和营养物质消耗殆尽而亡。
3.细胞凋亡: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如腺病毒、HPV和HIV等),病毒可直接或由病毒编码的蛋白因子的间接作用,诱发细胞凋亡。
4.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病毒遗传物质核酸可全部或部分整合入细胞DNA中,造成宿主细胞基因组的损伤。
有的病毒整合的DNA片段可造成染色体整合处基因的失活和附近基因的激活等现象。
有的整合病毒基因可表达出对细胞有特殊作用的蛋白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5.细胞的增生和转化:少数病毒感染细胞后不会抑制宿主细胞DNA的合成,反而促进细胞DNA的合成,并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失去细胞间接触性抑制而成堆生长。
部分细胞可转化为肿瘤细胞。
6.包涵体的形成:细胞被感染后,在胞浆或细胞核出现光镜下可见的斑块状结构。
这些包涵体由病毒颗粒或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或是病毒增殖留下的细胞反应痕迹。
包涵体可破坏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时引起细胞死亡。
(二)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1.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和组织器官的损伤:病毒性感染具有宿主种属特异性和组织嗜性,而这种特性由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的特异性决定。
病原生物的致病机制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
病原生物的致病机制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病原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它们在感染宿主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疾病,包括直接伤害宿主组织、分泌毒性物质、激活宿主免疫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病原生物的致病机制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
一、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病原体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宿主,其致病机制包括:1.分泌毒素:某些细菌能够分泌毒素,如白喉杆菌分泌的白喉毒素、破伤风杆菌分泌的破伤风毒素等,这些毒素会损伤宿主细胞、破坏宿主免疫系统等,导致病变。
2.表面结构:细菌病原体表面结构的变化也能导致疾病。
如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H7菌株表面的脂多糖(LPS)能够引起内毒素反应,导致病变。
3.细菌的附着和侵入:细菌通过附着在宿主组织表面上后,产生胶质等黏附分子,侵入细胞或深入组织,导致病变。
二、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菌病原体相比,病毒的致病机制更为复杂:1.直接损伤细胞: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可以直接感染并破坏宿主细胞;某些病毒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可以通过感染宿主免疫系统细胞来影响免疫功能。
2.诱导细胞死亡:某些病毒感染后,诱导宿主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导致组织功能障碍。
3.激活免疫系统:病毒感染可以激活宿主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相互作用,造成炎症反应。
三、真菌和寄生虫的致病机制真菌和寄生虫的感染机制也较为复杂,常见的致病机制包括:1.过敏反应:宿主对真菌或寄生虫感染的过程中会产生过敏反应,如对寄生虫丝虫的感染就会引发过敏反应,丝虫蛋白可以作为抗原刺激体内IgE增加,释放组胺导致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
2.分泌毒素:某些真菌和寄生虫也能分泌毒素,如疟原虫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红细胞过氧化物酶(Prx1)等,这些毒素会直接影响宿主细胞,另外,某些毒素还能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
3.发出衣原体:衣原体是一种类细菌的微生物,在人类体内常相关着心血管疾病、婴儿肺炎以及人类流感。
病的致病机制
病的致病机制疾病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了解疾病的致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全面而简洁的方式,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
1. 遗传因素病的致病机制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疾病都可以追溯到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性糖尿病等都与基因的异常相关。
遗传因素可以导致个体对特定疾病更容易感染或患病。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疾病致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和水污染、辐射、化学物质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受损,从而使得人体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易受感染。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对基因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增加遗传突变的风险。
3. 免疫系统异常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保护机体免受外部病原体侵袭的重要系统。
然而,免疫系统异常也可能成为疾病的致病机制之一。
例如,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如哮喘和花粉症。
免疫系统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4.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对抗病原体侵袭的正常生理反应。
然而,当炎症反应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可能成为疾病的致病机制。
例如,慢性炎症反应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炎症反应还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5.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病的致病机制通常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增加个体对特定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增加疾病的风险。
总结:疾病的致病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炎症反应以及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进一步研究和掌握疾病的致病机制,将有助于为疾病的早期预警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的致病机制
(一)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
主要包括病毒及其衍生物对细胞的直接损伤和机体免疫病理反应。
1.溶细胞作用: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成熟后,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子代病毒造
成细胞破坏而死亡。
主要机制包括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由病毒编码的早期蛋白,通过各种途径抑制、阻断细胞核酸或蛋白质合成),损伤细胞器(包括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常使细胞出现浑浊、肿胀、圆缩等改变),改变溶酶体结构和通透性(可导致细胞自溶),引起细胞膜抗原改变(造成细胞融合或引起免疫性细胞损伤),产生毒性蛋白伤害细胞。
2.稳定状态感染:指有的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对细胞代谢、溶酶体
膜影响不大,并且以出芽方式释放病毒,过程缓慢、病变较轻,段时间不会引起细胞溶解和死亡。
但细胞稳定状态感染常造成细胞膜成分改变和细胞膜受体的破坏,经病毒长期增殖、多次释放后,细胞最终仍会因能量和营养物质消耗殆尽而亡。
3.细胞凋亡: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如腺病毒、HPV和HIV等),病毒可直接
或由病毒编码的蛋白因子的间接作用,诱发细胞凋亡。
4.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病毒遗传物质核酸可全部或部分整合入细胞DNA中,造
成宿主细胞基因组的损伤。
有的病毒整合的DNA片段可造成染色体整合处基因的失活和附近基因的激活等现象。
有的整合病毒基因可表达出对细胞有特殊作用的蛋白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5.细胞的增生和转化:少数病毒感染细胞后不会抑制宿主细胞DNA的合成,反
而促进细胞DNA的合成,并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失去细胞间接触性抑制而成堆生长。
部分细胞可转化为肿瘤细胞。
6.包涵体的形成:细胞被感染后,在胞浆或细胞核出现光镜下可见的斑块状结
构。
这些包涵体由病毒颗粒或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或是病毒增殖留下的细胞反应痕迹。
包涵体可破坏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时引起细胞死亡。
(二)病毒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1.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和组织器官的损伤:病毒性感染具有宿主种属特异
性和组织嗜性,而这种特性由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的特异性决定。
病毒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亲嗜性造成了病毒对特异组织器官的损伤,形成临床上不同系统疾病。
2.免疫病理损伤:病毒抗原以及感染细胞后产生的自身抗原会导致机体的变态
反应和炎症反应。
①.体液免疫病理作用:许多病毒能诱发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当特异性抗体
与这些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参与下引起细胞破坏。
有的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可长期存在于血液中,当这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某些器官组织的膜表面时,激活补体引起III型变态反应,造成局部损伤和炎症。
②.细胞免疫病理作用:细胞免疫在其发挥抗病毒感染同时,特异性细胞毒性
T细胞液对病毒感染细胞造成损伤。
病毒蛋白因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存在共同抗原性而导致自身免疫应答(即自体免疫疾病)。
3.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
①.病毒感染引起免疫抑制:许多病毒感染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降低或暂时
性免疫抑制。
这种免疫抑制使病毒性疾病加重、持续,并可能使疾病进程
复杂化。
原因可能为病毒直接侵犯免疫细胞。
②.病毒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杀伤:目前只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犯并杀伤
巨噬细胞和T辅助细胞后,使其数量大减,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③.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病: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后可致免疫应答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为失去都自身与非自身抗原的识别功能。
病毒感染细胞后,除了前述病毒新抗原与细胞抗原结合,改变细胞膜表面结构成为“非己物质”
外,也有可能使正常情况下隐蔽的抗原暴露或释放出来,导致机体对这些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免疫细胞核免疫因子对这些靶细胞发挥作用,从而发生自身免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