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7题;共54分)
1. (2分) (2019高一下·东阳月考)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4分) (2018高一下·三明开学考)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总量达到顶峰的时期在()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A . 埃及
B . 德国
C . 中国
D . 印度
3. (4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末)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 . 甲“三低”模式
B . 乙过渡模式
C . 丙“高高低”模式
D . 甲过渡模式
(2)现阶段与丙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国家是()
A . 中国
B . 印度
C . 尼日利亚
D . 孟加拉国
4. (2分) (2019高一下·蒙山月考) 下列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属于“三低”模式
B .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基本转变为“三低”型
C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型
D . 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具有同步性
5. (2分) (2017高一下·西湖月考) 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口的迁移
B . 人口的机械增长
C . 人口的自然增长
D . 人口的低于分布特点
6. (2分) (2013高一上·正定月考) 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的是()
A . 中国、日本、巴西
B . 德国、英国、瑞士
C . 英国、美国、巴西
D . 印度、中国、巴西
7. (6分) (2019高一下·阆中月考) 2018年7月19日,全国最新人口统计数表明:截至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008万人,(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
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A . 人口基数大
B .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 . 人口死亡率低
D . 国外人口迁入
(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
A . 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
B . 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 . 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D . 人口再生产处于“传统型”阶段
(3)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 . 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 . 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C . 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 . 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
8. (2分) (2018高二下·武邑开学考)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据此完成下题。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 .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9. (4分) (2017高一下·蒙阴月考) 左图、右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左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 . “低—低—低”模式
B . “高—低—高”模式
C . “高—高—高”模式
D . “高—高—低”模式
(2)
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A . 劳动力数量较少
B . 性别构成较合理
C . 劳动力比重较大
D . 年龄构成较轻
10. (2分) (2018高一下·乐山期中)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八达岭长城,这种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B . 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人口有向西部和南部移动的趋势
C .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有益无害
D .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有益无害
11. (2分)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 . 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 . 交通通达度提高
C . 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 . 城市规模缩小
12. (2分) (2019高一下·遵义月考) 人口合理容量()
A . 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B . 等同于环境人口容量
C . 等同于环境承载力
D . 总是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13. (4分)读“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问题。
(1)
阶段丙处于()
A . 原始社会
B . 农业社会
C . 工业化阶段
D . 后工业化阶段
(2)
影响丙、丁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 自然因素
B . 国家政策
C . 社会经济
D . 战争
14. (6分) (2017高一下·赣州期中) 下图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某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市迁人人口()
A . 性别比例比较平衡
B . 以技术型人才为主
C . 年龄结构比较平衡
D . 以青壮年劳动人口为主
(2)
据图推测,该市()
A . 轻工业、服务业比较发达
B . 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发达
C . 农林业、水产业比较发达
D . 采矿业、建筑业比较发达
(3)
迁人人口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是()
①缓解该市就业紧张局面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③增加消费需求,活跃市场④给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
A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5. (4分) (2017高一下·资阳月考) 下图为“2016年春运首日全国十大热门迁徙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日,人口流动总体呈现()
A . 由中小城市流向特大城市
B . 由沿海城市流向中西部地区
C . 由农村流向城市
D . 由北方流向南方
(2)
该日上海、北京有人口流入,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婚姻家庭②旅游③就业机会④国家政策
A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16. (2分)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 青海
B . 云南
C . 山东
D . 甘肃
17. (4分) (2018高一下·杭州期末) 下图是某城“1920年城市总体规划图”,该城位于英国伦敦以北31千米,规划人口4万,其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年来,该城化工等制造业相继关停,高科技企业纷纷入驻。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设计理念是()
A . 火车站位于市中心,方便客、货流集散
B . 工业区位于市中心,方便工人上、下班
C . 东部为低级住宅区,西部为高级住宅区
D . 市区保留大量绿地,城市坏境相对优美
(2)高科技企业纷纷入驻的原因是()
①位置优越②市场广阔③环境优美④科技发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9分)
18. (2分) (2014高一下·郓城月考)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决定的.
19. (1分) (2014高一下·郓城月考)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因素.
20. (1分) (2014高一下·郓城月考) 中心商务区的英文简称是________.
21. (10分) (2014高一下·邢台月考) 如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表现为________.
(2)
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
与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的是________.人口外出的目的是________.
(4)
原先人口净迁出地区变变为净迁入地区的省市是________.
(5)
人口输出最多的省是________,人口流入最多的省是的省________.最大的人口接收地是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区.
22. (15分) (2016高三上·怀仁期中) 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
要求。
(1)
近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2)
简述石家庄和沧州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服务范围的影
响。
(3)
说1982年前后河北省城市化特点的变化。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7题;共54分)
1-1、
2-1、
2-2、
3-1、
3-2、
4-1、
5-1、
6-1、
7-1、
7-2、
7-3、
8-1、
9-1、
9-2、
10-1、
11-1、
12-1、
13-1、
13-2、
14-1、
14-2、
14-3、
15-1、
15-2、
16-1、
17-1、
17-2、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9分) 18-1、
19-1、
20-1、
21-1、
21-2、
21-3、
21-4、
21-5、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