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事制度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事制度发展历程
我国人事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

在封建社会中,人事制度往往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贵族身份和世袭制度决定了人事任免的主要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人事制度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演进。

在秦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政府开始实行按才能选拔人才的政策。

这一时期的人事制度重视选拔人才,重视教育培养,注重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对人才的重用和提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并在后来的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科举制度选才公平,提拔人才的机会更加平等,不再由出身和家族关系来决定。

这为人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同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的主要选拔人才的方式。

尽管科举制度有其局限性,但它为中国的人事制度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和体系化的选拔和提拔人才的机制。

近代以来,中国人事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改革。

1912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开始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北洋政府建立了“国家学校”,实行了官吏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并试图实行职业化的公务员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事制度经历了一系列
的改革和演变。

在统一战线阶段,中共在人事制度上遵循了先
容纳、后改造的原则,吸收了一部分原国民党的官员。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共强调党委的领导权,推行了干部选拔与考核的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我国人事制度也迎来了一场重大的变革。

1985年,中
共中央决定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消了职称制度,推行了聘任制度。

1993年,《公务员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实
行了一套相对完整和科学的公务员制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家的发展,人事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当今中国,在实行市场化经济的条件下,人事制度更加注重中层干部的选拔和选拔机制的公正、科学和透明,也更加注重新一代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综上所述,我国人事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史和长期的演进。

从封建社会的血缘关系决定人事任免,到科举制度的出现,再到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这一发展历程是中国现代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