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4 5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 场战争”的原因。 答案 美国希望参与争霸、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 联系加强;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 的利益。 解析 从材料中“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和工业经济,西欧 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 将与美国无缘”等方面可以进行概括,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德国 的“无限制潜艇战”、美德矛盾、美国与协约国关系等方面进行解答。
1234 5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 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答案 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 义调整在华利益。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 配的局面。
欧洲各国。“备忘录”建议在国联内建立一个欧洲安全体系,下设“欧洲议
会”“常设政治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建立
“共同市场”,以促进各国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备忘录”反映了
①《洛迦诺公约》的精神 ②欧洲联合的设想由来已久 ③维护《凡尔赛和约》
对德原则 ④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
二、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和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1.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形成这一 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总体上说,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没有发生根本变 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奠定了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2)尽管各国对该体系态度各异,但都希望在保持这一和平体系的基础 上作某些调整,使之有利于本国。
1234 5
解析
答案
解析 根据题目所问的问题列宁所进行的重大探索,可以从列宁发表的 文章比如《四月提纲》,提出的具体主张等方面进行解答; 第二小问,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工人运动、民族 解放运动等角度进行解答。
1234 5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解析 抓住时间信息“1821~1920年”。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项。
1234 5
解析
答案
4.(2017·11月浙江选考,34)“一战”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越 来越多地受到外部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美国的参战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变数,如果这场战争基 本上是一起欧洲争端,那么许多美国人都会认为与美国无关,美国人理 应继续享受和平。可是,随着大战持续进行,这项叫做孤立主义的政策 却逐渐变得不切实际。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照搬了西欧国家的制造业 和工业经济,西欧和北美变得越来越像对方。……其实,早在1915年威 尔逊就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咨文,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 员。美国人看出,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2
2.美国、苏联的崛起 (1)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倍增,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其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参与国际 事务并发挥重大作用。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诞生,许多国家和民族有 了新的斗争方向。 3.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动摇:一战及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亚非拉民族独立 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列强的殖民统治,从而开始了世界殖民体系的 解体过程。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三、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巴黎和会
一战结束,列强处理战后遗 背景
留问题
处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关
内容

系,共同策划反苏
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国家
影响 在欧洲、中东、非洲的新秩

华盛顿会议 亚太地区列强矛盾尖锐、 军备竞赛激烈 处理战胜国之间关系, 共同支配中国 主要确立战后帝国主义 国家在亚洲、太平洋地 区的新秩序
1234 5
答案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目的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
性质
均为分赃会议
同 过程 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矛盾和斗争
内容
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
结果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真题演练
1.(2017·11月浙江选考,29)1930年6月30日,法军比规定的日期提前五年从莱
茵区撤出,同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将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寄往
1234 5
解析
答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 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 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答案 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 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 胜利。 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 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 范式。
5.(2015·浙江文综,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 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 “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 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34 5
解析
答案
2.(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
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1234 5
解析
答案
3.(2015·浙江文综)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 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3)意、日虽有不满,但尚无实力对它调整。 (4)德国虽对此不满,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因此也 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心向往和平,20年代和平主义在欧洲盛行, 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
2.相对稳定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1)围绕“赔款”和“安全”两大难题,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与 战胜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2)在欧洲范围内,英法争夺欧洲霸权是主要矛盾。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基本上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
——引自[美]费尔南德斯·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等
1234 5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激化了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 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 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 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 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 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 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 的唯一选择。——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
选修3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单元学习总结
重点突破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形势的重大影响 1.西欧相对衰落 (1)经济衰退:工业倒退,生产力水平降低,海外投资锐减,债务加重, 世界工厂和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向大西洋彼岸转移。 (2)政治危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工人运动高涨。 (3)精神领域: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 (4)大国衰落:德意志、奥匈帝国、沙俄、奥斯曼帝国瓦解,英法的实 力大大削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