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生物湖南高二高考模拟模拟试卷【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高中生物湖南高二高考模拟模拟试卷【3】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胡萝卜的组织培养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的步骤有 ()
①超净工作台②自来水冲洗③酒精棉球擦手④无菌水清洗
⑤次氯酸钠溶液清洗⑥无菌滤纸处理⑦培养基灭菌⑧不经灭菌的培养基
A.①②④⑤③⑥⑦B.①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超净工作台是进行实验的场所;酒精擦手是为了杀灭手上的病菌;无菌水冲洗是
为了冲掉外植体外部的灰尘、泥土等;次氯酸冲洗是为了给外植体杀菌;无菌滤纸是为了吸
干外植体外面带的水分;培养基灭菌是为了不让培养基长菌;自来水是自己制备或生产的水,不一定无菌。
综上所述,B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种生物一群个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同种生物一群个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能
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侧交的表现型比为1∶1,植物可以自交最简单,通过测交可
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知道数量。
故选C。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应用。
3.在DNA测序工作中,需要将某些限制酶的限制位点在DNA上定位,使其成为DNA分子中
的物理参照点,断相关的标示正确的是这项工作叫做“限制酶图谱的构建”。
假设有以下一项
实验:用限制酶HindⅢ、BamHⅠ及两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4 kb(1 kb即1千个碱基对)大
小的线性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甲图
所示:据此构建这两种限制酶在该DNA分子上的“限制酶图谱”如乙图,请判
A.2.8B.HindⅢC.0.3D.BamH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显示用限制酶HindⅢ切割分成2.8kb和1.2kb,说明该限制酶有一个切割位点,同理限制酶BamHⅠ有2个切割位点,且两种酶的切割位点不重复。
所以图中A是1.8、B是
限制酶BamHⅠ、C是0.3kb、D是限制酶HindⅢ,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测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
在联系的能力。
4.引物的作用是 ( )。
A.打开DNA双链
B.催化合成DNA子链
C.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复制
D.提供模板
【答案】C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具有方向性,即只能从子链的5′→3′方向进行复制。
当引物与DNA
母链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
所谓3′、5′是指脱氧核糖上C
原子的位置。
脱氧核糖的结构图如上图所示。
5.下列消毒和灭菌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A.培养基——干热灭菌
B.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巴氏消毒法
C.接种环——酒精擦拭
D.空气——紫外线灭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培养基应用高压蒸汽灭菌,故A错误。
实验者的双手应用酒精消毒法,故B错误。
接种环应用灼烧灭菌,故C错误。
空气用紫外线消毒,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灭菌方法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下列几种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单糖中的还原糖是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而二塘中的还原糖有麦芽糖、乳糖,
所以A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类,而固醇类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所
以B错误;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为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具有单层膜的结构有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溶酶体膜、液泡膜,所以C错误;物质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被动
运输,而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名词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下列属于体液调节特点的是
A.反应速度迅速B.作用范围较广泛
C.作用时间短暂D.不受神经调节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调节上的较快,故A错。
激素等化学物质作用范围较广,故B正确。
神经调
节作用时间较短,故C错。
体液调节要受神经调节影响,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8.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故A正确。
甲状腺激素参与细胞
的氧化分解加快代谢,故机体耗氧量大产热量也增加,故B正确。
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基本上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器官,故C正确。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会促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增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9.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
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
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血浆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
等物质,故A正确;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B错误;
2
细胞内液中若产生乳酸,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不会使内环境的PH发生剧烈变化,故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关于人类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切营养物质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②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被身体各细
胞获得③蛋白质不能都由糖和脂肪转换而来④营养物质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⑤
细胞内合成代谢永远大于分解代谢⑥代谢终产物只有经过排尿排出
A.①②⑥B.②③C.③④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代谢所需要的有机物要以小分子的形式才能被吸收,例如葡萄糖和氨基酸;营养物质从
外界环境进入细胞必需通过内环境;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过程要在细胞内进行,必需氨基酸
只能从外界获得,由必需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不能由其他物质转换来;个体在生长旺盛时候
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若是衰老的细胞内则相反;代谢终产物为水,co2,和含氮废物,排出途径有尿液和汗液等。
根据各类知识点以及组合形式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双选题
11.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的优点的是
A.不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B.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污染环境
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附加价值
D.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转基因技术的优点很多,如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污染环境、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附加价值等.而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它不是优点,而是弊端,对人体不利,B、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
12.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将某红花植株与某白花植株杂交,Fl表现为紫花,F2表现为9紫花:3红花:4白花。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2的紫花植株有9种基因型
C.F2的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2
D.若让F2中的红花植株进行自交,F3的表现为3红花:1白花
【答案】AC
代的性状分离比9:3:4,9:3:4是9:3:3:1的变式,可【解析】:根据杂交实验中F
2
以判断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白色基因
的型可表示为A_bb、aabb,紫色花可表示为A_B_,红色花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_.所以F
2
紫花植株有4种基因型,B项错误;白色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aabb,纯合子的基因型有两种,占1/2,C项正确;红色花的基因型可表示为1/3aaBB和2/3aaBb,计算下来F
的表现为
3
8红花:1白花,D项错误.所以此题选AC.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吟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H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
C.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吟含量高于嘧啶
D.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工使用EMS浸泡种子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DNA序列中的G-C转换
成A-T,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A、B正确;水稻种子中的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严格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配对,二者含量相等,C错误;EMS只是使鸟
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即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没有改变染色体数目,D正确。
考点:基因突变和DNA复制
14.关于蛋白质的功能错误的是()
A.作为结构蛋白,构成生物体B.具有免疫功能
C.为生物体提供能量D.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答案】C
【解析】在细胞质有些蛋白质可以构成细胞的结构,如细胞膜中的蛋白质,A正确;抗体的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免疫作用,B正确;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C错误;酶具有催化功能,而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
15.小王给正常小鼠和切除胸腺的小鼠移植皮肤,发现后者更易成功。
据此可认为,在移植排
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特异性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
C.T细胞D.B细胞
【答案】AC
【解析】在器官移植中,对异体组织器官起排斥作用的主要是细胞免疫。
切除胸腺的小鼠,
新的T淋巴细胞无法产生,细胞免疫的功能大大降低,使移植进来的异体皮肤被排斥的可能
性减小,因而更易成活。
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综上所述AC正确,BD错误。
三、综合题
16.图5-33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中数字表示该生物的个体数量,括号内的
数字表示该生物的平均体重。
椐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食物链条,其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A—I中的,I共占据个营
养级。
(2)若初级消费者中,被除去,则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最大。
若G被除去,则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的数量将会。
【答案】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