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3.10 秦王扫六合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3.10 秦王扫六合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过程与方法: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

【教学方法】讲解法、巧用史料法、激情导学法、提问引导法、故事穿插法、联想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播放《荆轲刺秦王》视频),提问:刚才这个短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呢?学生很容易就会答出是荆轲刺秦王。

继续提问:荆轲刺秦王成功了吗?当然没有,愤怒的秦王却加速了统一的步伐,那么秦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呢?又是怎样巩固统一的呢?真实的秦王又是怎么的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走进千古一帝,看看他对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那些不懈的努力,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王扫六合”。

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1. 说出秦统一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2. 说出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定都、意义。

3. 秦朝中央与地方机构的关系如何?
4.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5.“焚书坑儒”的目的、过程及影响如何?
6. 说出秦朝疆域四至。

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
1. 秦的统一:
(1)统一原因:
①变法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②秦王素质:秦王嬴政自身雄才大略,善于重用人才,所制定的统一策略正确。

③民心大势:人民盼望统一,秦国的事业顺应了民心所向和历史潮流。

(2)关键战役:长平之战。

(3)统一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4)特点:远交近攻,陆续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5)统一结果: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 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政。

定都:咸阳。

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 秦朝中央与地方机构的关系:
4. 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皇权: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地方:推行郡县制,分36郡,郡下设县。

(2)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3)思想上--“焚书坑儒”。

(4)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和统一南疆修灵渠。

5.“焚书坑儒”:
(1)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2)过程: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

(3)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保存造成极大损失。

6. 秦朝疆域:
四、合作探究,质疑解惑: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教师预设问题:
1.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什么意义?
2. 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3. 谈一谈,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4. 讨论:讨论一下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说一说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5. 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6. 统一措施归纳:
影响

五、思维拓展,问题延伸:
1.秦兼并六国示意图:
2.秦统一的影响:
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

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也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不同统一时期所例行的诸多方面,学好本课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将有极好的启迪。

3.图说秦朝的中央集权:
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再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里,就是君主专制。

这样就形成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权是权力的中心。

4. 篆书和隶书: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统一前的秦国通行小篆,比其他六国的篆书简单而又整齐划一。

秦统一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各国古文,一律用秦国的小篆。

并命李斯、赵高和胡毋敬各写一部《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厚篇》,作为推行秦篆的样版。

这些标准文字有三大特点:一、确定了各偏旁符号的形体。

二、确定了每偏旁符号在字体中的位置。

三、每字采用偏旁固定为一种。

这样,我国汉字趋于定形。

以后,秦朝文通行隶书。

隶书是比小篆更加简便的新书体,把小篆的弧形笔画改为直线笔画,结构平整。

这种文字原流行在狱官隶卒中,故名隶书,后由程邈整理规划而成。

以后一般公文都用隶书来写。

六、归纳概括,感悟提高:
秦朝的统一是“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结果,统一是贯穿这一课的重点。

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巩固政权的措施对二千多年的封建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我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

【达标测试】见问题训练—评价单。

【板书设计】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过程:(1)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2)灭亡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统一原因:重用人才、正确决策、商鞅变法、顺天应人等
二、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三、秦朝疆域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