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精选9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精选9篇)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1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用京韵演唱歌曲。
2.感受说唱的表现形式,能即兴创编与表演歌曲。
3.在创编歌词及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体验边说唱边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图片打击乐器等活动过程:(一)观看视频,引出课题⒈进场:伴奏《捏面人》⒉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提问,引出歌曲的主角---捏面人的老爷爷。
(二)熟悉歌曲旋律与主要内容⒈听歌曲录音,初步感受音乐的风格⒉教师示范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⒊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部分(三)练习节奏部分的歌词⒈教师问:老爷爷到底捏的什么呢?根据教师的肢体动作,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有节奏地说念白词。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片,帮助了解歌曲念白部分的节奏。
⒉幼儿随音乐节奏边说念白边做动作。
⒊幼儿演唱歌曲① 教师扮演老爷爷,幼儿扮演面人,演唱歌曲② 教师逐步退出动作指导,让幼儿自主演唱歌曲(四)启发幼儿创编念白部分歌词⒈师:原来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里的故事啊!⒉问:如果你是捏面人的老爷爷,你想捏什么呢?请幼儿积极动脑创编歌词⒊幼儿演唱自己创编的歌曲(五)出示打击乐器,鼓励幼儿尝试⒈分组进行表演,一组表演,一组拿小乐器,随后交换乐器⒉节奏由慢逐渐加快,体验快乐⒊给客人老师表演活动延伸:1.跟老师到户外去给其他小朋友表演2.表演区提供乐器、图片,自由表演3.自由创编歌词,回家表演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看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ppt,《捏面人》音乐、节奏图谱、画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讲述,引出歌曲部分内容。
教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提个问题,你会捏面人吗?你会捏什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会捏面人的老爷爷,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
来!瞧瞧看。
(出示面人图片)幼儿:哇……教师:老爷爷带来了好多面人,有什么呀? 幼儿:小狗、孙悟空、美女……(幼儿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第一段歌曲。
教师:老爷爷捏的面人好多好多,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有个小朋友忍不住要夸夸老爷爷了,小朋友听好,听听小朋友是怎样夸老爷爷的。
(放音乐)(捏面人的老爷爷。
你说是啥就是啥! )小朋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老爷爷的?请你来说一说。
(幼儿回答后,教师和幼儿将歌词连起来说一遍)小朋友,我们随着音乐夸夸老爷爷好吗?(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唱第一段)
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比较难的一句歌词。
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的这一段歌曲中,有一句和我们的国粹京剧一样需要拖长腔,是哪一句?”幼儿回答。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下,。
小朋友,经过我的反复试验,我发现我们站起来,把手举起来,这句长腔就会唱的声音更高、拖的腔调更长,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幼儿加动作唱你说是啥就是啥这一句)
3、教师范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
教师:小朋友,我们把夸老爷爷的这几句连起来唱一遍好吗?教师和幼儿加动作演唱。
4、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学习歌曲的说唱部分。
教师:“小朋友,老爷爷听到我们夸他心灵手巧可高兴了,他说要捏几个面人送给小朋友,我们看看老爷爷捏的什么面人送给我们。
”
请幼儿模仿他的动作。
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是谁,幼儿纷纷说:猪八戒。
教师:猪八戒在干嘛呢? 幼儿:吃西瓜。
让幼儿模仿猪八戒吃西瓜的动作。
在教师动作引导下,幼儿念白歌词“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教师随后将猪八戒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让幼儿看图谱,师:小朋友,我们把这一句按照节奏来说一说,边说边打节奏,蜜蜂拍的长一些,小花拍得短一些。
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
(2)教师:还捏了谁? 幼儿:唐僧! 教师:唐僧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骑马!(同时做出骑马的动作) 许多幼儿做出唐僧念经时双手合十的动作。
教师边做动作边引导幼儿说出“捏一个唐僧骑大马”。
出示唐僧图谱。
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说歌词。
(3)教师:还捏了谁? 幼儿:捏的是沙和尚。
教师:哪个动作是沙和尚的? 幼儿:挑着箩。
(做出挑东西的动作) 教师请幼儿示范整句“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并引导大家一起说。
在幼儿随伴奏念白时,教师出示沙和尚图谱。
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说歌词。
(4)教师:老爷爷还捏了啥呢?幼儿:孙悟空! 教师:孙悟空会干什么?孙悟空会72变,就像变戏法一样。
(幼儿模仿孙悟空动作)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有节奏地念“再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
出示孙悟空的图谱,教师示范打节奏,幼儿跟着打节奏说歌词。
5、教师和幼儿随音乐连起来说一遍歌曲。
我们把老爷爷捏面人的情景变成了一首歌,咱们来跟着音乐唱一遍,好吗?
6、创编歌曲
教师:小朋友,老爷爷给我们捏了猪八戒等面人,老爷爷捏的这些面人是哪个动画动画片里的人物? 幼儿大声回答:西游记。
教师:是《西游记》里的人物,小朋友平时最喜欢看动画片是吗?那你们看看它们是哪部动画面里的人物?(喜羊羊与灰太狼)如果你是捏面人的老爷爷,你想捏谁?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捏的什么?
幼儿说出后,教师在图片上做记录,最后让幼儿按节奏说一遍。
教师:“小朋友,我们把小朋友捏的面人唱到歌里好吗,把捏面人的老爷爷改成捏面人的小朋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遍我们改编的歌曲。
”
7、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唱的真好听,我们到外边去唱给别班小朋友听听好吗?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感受说唱的音乐风格。
2、能按歌曲中不同的节奏,用京韵演唱歌曲。
3、产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练声《小朋友们好》
二、出示录像,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短片,赶快看看里面有谁?他在干什么?”
2、“对呀!短片中的老爷爷在捏面人,面人可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赶快看看捏面人的老爷爷都捏了些什么?”(出示图片)
3、呀!老爷爷的本领可真大,捏出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快看花了?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呀!
三、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今天,老爷爷还会捏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
1、猪八戒吃西瓜。
“猪八戒是怎样吃西瓜的?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
2、唐僧骑马。
3、沙和尚挑着箩。
4、孙悟空变戏法。
四、感受音乐不同的艺术风格,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呀!老爷爷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听一听录像中的小朋友们是怎
么夸奖他的?听完以后要告诉我,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唱过、听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再次欣赏
“歌曲里除了我们刚才说的,你还听到了什么?”
学说:“你说是啥就是啥”
3、跟着音乐念歌词。
“你们说的可真棒,我们也来夸一夸老爷爷的本领吧!”
4、学唱歌曲。
(1)“刚才我听到有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想唱了,我们赶快准备好,来唱一唱吧!”
5、重点唱准歌曲中的难点。
6、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7、请幼儿与客人老师分角色演唱
五、教师小结
“今天老爷爷捏了一个西游记的故事,在我们民间还有许多许多有趣的艺术绝活呢?如果你是捏面人的老爷爷你想捏一个什么故事呢?我们下次再来编一编。
”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4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能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1、捏面人ppt2、看过捏面人的过程,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活动过程:一、初步熟悉旋律、歌词1、出示ppt,师:这是什么?(面人)有个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一边捏一边说,我们去听听,他说了什么?2、教师边做动作边念歌词: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师:捏面人可好玩了,我们一起来跟老爷爷捏捏这面人,学学刚才爷爷说的这段话。
3、教师范唱第一段。
4、幼儿跟教师做动作,初步演唱。
师:刚才这首是老爷爷捏面人时唱的歌,那你们也想来捏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二、学说唱部分师:老爷爷今天给我们捏了一套面人,有4个人物,我们以前在电视里也看到过,他们是到西天取经的,你们知道是哪些面人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老爷爷第一个捏的是谁?1、出示ppt:猪八戒师:
他先捏了谁?他在干什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猪八戒呢?(大肚皮)我们来听听老爷爷是怎么捏的?——教师念独白,做动作,幼儿跟捏一遍。
2、沙和尚,同上。
3、唐僧,同上。
4、孙悟空,同上。
5、小结并连起来说唱,教师加上最后一句师:刚才我们捏了那么多的人物,第一个是谁,在做什么?第二个呢?……那我们一起把它们连起来捏一捏,把动作做起来。
三、幼儿学唱1、教师完整范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四、结束活动师: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捏面人吧。
五、延伸创编歌词,继续捏面人。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5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学习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ppt、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啊,我来请来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的本领可大啦,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出示课件)。
来,请小朋友们来瞧瞧。
老爷爷都捏了什么啊?(幼儿观看课件,自由回答。
)
二、熟悉旋律与内容
1、教师:好多好多,我们都看不过来了。
老爷爷的本领真大呀,捏出来的面人,把我的眼睛都看花了。
听我来夸夸老爷爷吧。
教师说白:“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有节奏并加适当的动作)。
2、教师:来,一起和我来夸一夸:“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
*老爷爷本领大,不但因为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而且他捏面人的时候还能“你说是啥就是啥!”
*老爷叶的本领还大在哪?(唱唱并表演“你说是啥就是啥!”)
*老爷爷的本领这么大,听我来唱着夸一夸他吧
*你们一定也想来唱着夸夸他,那就来吧!
5、教师:老爷爷,听到你们夸他,心里真高兴,一高兴,他就又想捏面人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老爷爷又捏了啥?(教师跟着琴演唱歌曲《捏面人》,说白部分,教师不唱,做动作。
)
6、教师:老爷爷又捏了啥?你看出来了吗?(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来回答。
幼儿回答一个后,让幼儿学一学动作。
教师按顺序出示图片。
)
(1)猪八戒: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他是猪八戒?(学动作:嘟嘟嘴,大耳朵)
(有节奏)捏一个猪八戒做什么?(吃西瓜)怎么吃的?(学吃西瓜动作)
我们一起来学捏猪八戒。
“捏一个……”(边说边做2遍)
(2)唐僧:我是怎样表现唐僧的?幼儿说到“骑白龙马时”讲解学动作:手拉缰绳一下一下拉。
“老爷爷,捏一个……”(边说边做2遍)
(3)沙和尚:沙和尚经常挑着什么?(挑着担)老爷爷捏的沙和尚是怎么挑担的?讲解学动作:一手前,一手后,好象握着扁担一上一下行走着。
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在掳胡须,一起来掳一掳。
“老爷爷,捏一个……”(边说边做2遍)
(4)孙悟空:捏一个孙悟空在干什么?谁能一下子说出来并表演出来。
“,捏一个……”(个别和集体各一次)
* 一起告诉我,老爷爷捏了那些人?(及时出现ppt)他们都是哪个故事里的人?(西游记)
*我们一起来学老爷爷捏一捏西游记的故事吧“老爷爷,捏一个……”(教师和幼儿跟着琴,边说白边做动作。
)
三、学唱并表演歌曲
2、教师:老爷爷的本领真大呀,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吧。
(师幼完整跟唱歌曲)
3、教师:面人都给你们念活了,下面我来当老爷爷,你们来当捏出来的西游记里的面人,好吗?(老爷爷走来啦,教师做老爷爷,歌
表演第一段。
幼儿说唱说白部分。
)
4、教师:你们学得可真棒,来来来,我们和老爷爷一起学捏面人吧。
(师幼共同歌表演。
)
四、启发幼儿创编部分歌词。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一个西游记的故事,如果你也会捏面人的画,你想捏一个什么故事里的人物呢?(幼儿自由回答。
)
2、教师:近来我发现我们小朋友都爱看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不如我们捏个《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吧。
3、教师:《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里有谁呢?(幼儿自由回答)看,今天,来了好几只可爱的羊儿们,是谁呀?(出事课件)
4、教师:老爷爷在捏《西游记》时,把猪八戒爱吃西瓜、唐僧骑白龙马、沙和尚挑担、孙悟空打妖怪的特点都捏出来了,那我们小朋友捏《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时,也要把他们的特点捏出来,而且在捏的时候也要有节奏的说“捏一个谁谁谁在干嘛?”或者“捏一个谁谁谁怎么样?”明白了吗?快和边上的小朋友一起来捏吧。
(幼儿讨论、创编,教师来回指导)
5、教师:你们的故事捏好了吗?谁来说说?(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提升总结,加上动作让大家一起说唱)(1)沸羊羊:谁捏了沸羊羊?来说说做做?你把沸羊羊力气大的特点说出来了,真棒!我们也来说说看。
(个别集体各一遍)(2)懒羊羊:你捏的又是谁呢?你捏的懒羊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你来说说做做(个别集体各一遍)
(3)喜羊羊:喜羊羊有什么特点呢(聪明)为什么这么聪明?因为他经常会(动作表示动脑筋),谁来捏一捏这个喜洋洋?
(4)美羊羊:谁捏了美羊羊?请你只捏不说,让大家猜一猜你捏的美羊羊在干什么?(猜后揭晓答案,个别集体各一遍)
*有谁觉得自己编得比他更好,也可以来说一说。
(比较后确定一个好的学一学)
6、教师:《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我们编完了,我们要把它们记住记牢噢!我们把它们编到老爷爷捏面人的歌里,好不好?(好)
那我们来试试看。
(师幼跟节奏歌表演。
)
7、教师:看来是难不倒我们班的小朋友了,我不相信,这样,我们起立,向后转,什么图片都看不见了,现在你们看到的是谁啊?(客人老师),现在我们面对客人老师来唱,老师们,如果我们真的忘记了,你们就做动作提醒我们,好吗?如果我们唱得好,就给我们鼓鼓掌,好吗?教师:好,准备,老爷爷来了。
师幼共同歌表演。
8、教师:《喜洋洋与灰太狼》里还有很多动物,我们回教室也来把他们捏到歌曲里面吧。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6
【设计意图】
捏面人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
孩子们喜欢围在面人摊边,一站就是半天,特着迷于那五颜六色的面团,各种花色工具,再加上师傅灵巧的工艺,从老人布满皱纹的手中诞生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人,真是绝了!而如今,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还能了解多少这样的民间艺术?《捏面人》这首歌曲,让孩子们的心灵与古朴的艺术亲密联系在了一起。
《捏面人》这是一首原创歌曲。
曲调中渗透了些京韵味儿,歌词中融合了儿童喜欢的故事人物的形象,易引起幼儿的共鸣。
同时教师采用生动、富有表情的体态动作,帮助幼儿轻松学习歌曲。
并通过创编等手段,让幼儿在不断接受挑战自我中感受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学习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并演唱歌曲。
3、感受捏面人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活动准备】
PPT、图谱
【活动过程】
一、练声与复习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练声:小朋友们好!幼儿:你好,你好,周老师您好!教师:你好!
2、复习歌曲《粉刷匠》。
二、导入
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老爷爷,老爷爷的本领可大啦,他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ppt)。
老爷爷都捏了什么啊?
三、熟悉旋律与内容
1、夸夸老爷爷,引导幼儿学唱第一句
(1)教师:老爷爷捏了好多面人,我们都看不过来了。
老爷爷的本领真大呀,谁能用好听的词来夸夸老爷爷。
(2)听听老师是怎样夸老爷爷的吧。
(出示图谱)教师说白: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有节奏并加适当的动作)。
(3)引导幼儿一起夸,教师:我们一起来夸一夸: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
2、听一听旋律,看一看动作
教师:老爷爷听到你们夸他,心里真高兴!一高兴,他就又想捏面人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老爷爷又捏了啥?(教师跟着琴演唱歌曲《捏面人》,说白部分,教师不唱,做动作。
)
3、猜一猜,学一学
教师:老爷爷又捏了什么?你看出来了吗?(幼儿根据教师的动作,来回答。
幼儿回答一个后,让幼儿学一学动作。
)
(1)猪八戒:你从哪个动作看出来他是猪八戒?(学动作:嘟嘟嘴,大耳朵)
(有节奏)捏一个猪八戒做什么?(吃西瓜)怎么吃的?(学吃西瓜动作)(出示猪八戒图片,贴到图谱上)
我们一起来学捏猪八戒。
“捏一个??”(边说边做2遍)
(2)唐僧: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是唐僧的?幼儿说到“骑白龙马时”讲解学动作:手拉缰绳一下一下拉。
(出示唐僧图片,贴到图谱上)“捏一个唐僧??”(边说边做2遍)
(3)沙和尚:沙和尚经常挑着什么?(挑着担)沙和尚是怎么挑担的?讲解学动作:一手前,一手后,好象握着扁担一上一下行走着。
(出示沙和尚图片,贴到图谱上)“捏一个沙和尚??”(边说边做2
遍)
(4)孙悟空:捏一个孙悟空在干什么?谁能一下子说出来并表演出来。
(出示孙悟空图片,贴到图谱上)“再捏一个孙悟空??”(个别和集体各一次)
(5)教师:老爷爷捏的这些都是哪个故事里的`人?(西游记)(6)教师:我们一起来学老爷爷捏一捏西游记的故事吧“捏一个猪八戒??捏一个唐僧??捏一个沙和尚??再捏一个孙悟空??”(教师和幼儿跟着琴,边说白边做动作。
)
四、完整演唱并创编
1、师幼完整跟唱歌曲。
教师:老爷爷的本领真大呀,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吧。
2、针对幼儿唱得不好的地方再次练习。
3、启发幼儿创编部分歌词
(1)教师:老爷爷捏的是一个西游记的故事,如果你也会捏面人的话,你想捏一个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现在我们也来捏面人吧。
(2)要求:我们小朋友也要在捏的时候要有节奏地说“捏一个谁谁谁在干嘛?”或者“捏一个谁谁谁怎么样?”明白了吗?快和边上的小朋友一起来捏吧。
(幼儿讨论、创编,教师来回指导)(3)教师:谁愿意试一试?(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提升总结,加上动作让大家一起说唱)
五、结束部分
教师:你们唱得真好,现在我们到教室去用双手、用橡皮泥把他们捏出来吧。
【活动反思】
课题新颖、环节连贯。
活动开始用孩子们爱玩的面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中找到了乐趣。
同时还让幼儿发挥的想象力,大胆的去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样也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把说唱部分的节奏提出来练习,让幼儿更好的掌握了节奏。
在幼儿创编时就很好的把握住了节奏的特点。
整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幼儿能够
注意力很集中的进行活动。
活动中,虽然幼儿的表现很好,可我觉得,孩子们动的机会很少,不能够让孩子放开的去玩、去体会。
在幼儿创编进行表演的时候,我没能表扬编的好的小朋友,在提出创编有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讲一讲编的好的、节奏稳的以供其他的小朋友参考;有些小朋友创编很大胆的,我也没有把它突出来。
如:李正弋小朋友编的“捏一个妖精吃小孩”,他这个就很大胆,而我却没能明确的让幼儿感到害怕、没能及时的指出他的创编是大胆的,同时也影响了幼儿进一步的去体验创编的大胆及快乐。
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这一课,我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
通过这次的锻炼,又让自己上了一个台阶。
我知道,让我去上的台阶还有好多好多,我会不断的去改正、去学习。
争取让自己更有力的去完成以后的阶梯。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7
这是一节音乐歌唱活动,考虑到活动容易造成孩子一遍一遍反复演唱,不但自己感觉累,而且孩子们也可能会兴趣索然,所以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使用了适当后退的策略,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适当后退激发幼儿自主说唱词。
在本次活动的开始,我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帮助幼儿回忆了有关捏泥人的相关经验,接着又通过ppt的展示让幼儿欣赏了捏泥人的图片,自然地将幼儿引入歌曲的主题,让幼儿来看看捏泥人的老爷爷捏了什么,从而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说唱部分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唱完第一个“捏一个”的时候,我将后面所有关于师徒四人的念词全部省略,仅仅在钢琴的伴奏之下做相关的表演动作,通过观察与提问,引导幼儿逐渐将说唱内容很有节奏第念唱了出来,孩子们兴趣非常高。
2.适宜后退“隐声”激发幼儿学习演唱。
在引导幼儿学习歌唱的过程中,我在范唱以后就逐渐开始“隐声”,我开始尝试使用动作来代替歌词来引领幼儿学习歌曲,刚刚开始这样不仅仅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将动作转化为歌词,在后来我越来越多使用动作替代,更是为了既保持对幼儿情感、想象方面的激励性,又保持对幼儿记忆、再现歌词动机方面的激励性。
就好像在告诉
孩子们:“你们自己能行的!”
3.适当后退激励幼儿创编新歌词。
在歌曲的创编环节中,当孩子们提到老爷爷捏了福娃的时候,我也是细心地提问幼儿,让幼儿想一想五位福娃他们代表的体育运动,从而也和说唱的节奏相结合起来创编歌词,这也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
创编完了以后,我们一起讲编好的歌词完整地加入整首歌曲中加以表演,孩子们还能加以一定的身体动作加以表现呢。
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篇8
设计意图
《捏面人》是一首说唱歌曲,含有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念白部分的内容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西游记》中的人物,非常适合大班幼儿演唱。
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挖掘了其中所蕴含的四个价值:有趣的面人艺术、独特的京韵唱腔、鲜明的念白节奏、开放的创编过程。
以这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捏面人的过程,回忆已有经验,同时初步感受音乐旋律;还设计了形象化、趣味化、体现节奏型的图谱,帮助幼儿记忆念白部分歌词,学习歌曲的典型节奏。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老爷爷捏面人的PPT课件,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猪八戒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进场:律动《泥娃娃》。
教师:我们都见过泥娃娃,今天,我们听音乐,学学泥娃娃的样子吧!
幼儿与教师共同模仿泥娃娃机械般的动作,随音乐跳舞。
在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