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抱椅子》、《妈妈的晚安歌》、《鱼的眼睛》、《困在马路边的婴儿》等课文。
本单元旨在通过学习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审美水平,同时在情感交流方面也有很好的培养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习抒发感情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一些文学常识,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4.加强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
1.《抱椅子》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生活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增强文学嗅觉,提高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课文中典型句子的理解。
2.模仿课文层层深入的抒情方法,写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短文。
教学难点:
1.课文理解,深入挖掘抒情方法。
2.如何借助生活短文情感的表达。
2.《妈妈的晚安歌》
学习目标:
1.理解母爱的伟大与深情。
2.学习一些有效的口语表达方式。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
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用生动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母爱。
2.学习如何使用反话手法等去式化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母爱伟大的内涵。
2.体验到母亲情感与语言的丰富。
3.《鱼的眼睛》
学习目标:
1.了解生命的伟大及其“生的丰富性”。
2.学习一些有效的口语表达方式。
3.感悟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认识生命的伟大。
2.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词汇来描绘“生的丰富性”。
教学难点:
1.生命的意义何在?
2.如何用抒情的方式表达生命感悟。
4.《困在马路边的婴儿》
学习目标:
1.感知社会的冷漠与善良,做有爱心善良的人。
2.学习一些有效的口语表达方式。
3.体会一份人性温情和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及铺垫的技法方法。
2.体悟人性温情以及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学难点:
1.感性领会主题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
2.使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人性美好。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适用于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去认知、记忆、了解相关知识点。
2.阅读法
让学生阅读相应课文,逐渐理解、领悟文本的主题和内涵。
3.熟读默写法
通过朗读、顺口溜等方式,让学生增强记忆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4.分析法
适用于图片、短文、句子的分析式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分析、解释、理解相关知识点。
5.讨论法
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激发思考、自发表达和自己的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
1.语文教材。
2.语文课外读物。
3.网络资源,如有关文学网站、阅读平台等。
4.教学辅助资料,如漫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五、教学评估
1.必要的学习笔记。
2.课堂测试,如随堂测验,小测验,单词拼写等。
3.小组合作。
六、教学设计
1.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课前设计好的视频或图片引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相关课文内容,引起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主题和语文知识点。
引导问题:你们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
第二步:阅读及解析
教师讲解会用到阅读、熟记默写、分析等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学生记忆、理解、解析相关知识点,夯实记忆。
引导问题:课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和想法?
第三步:口语表达
让学生自己编写前文故事或个人经历与相关课文进行关联,理解情感和想法,使学生在最小的语言范畴内体验到文本来源的感情体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问题:你的故事与课文能否联系在一起?
第四步:小组合作
小组间组成,共同完成学习笔记,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引导问题:你们之间是如何合作完成学习笔记的?
第五步:讨论和演讲
让小组进行演讲,展示他们的学习笔记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之间展示自己的作品来教导其他同学,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引导问题:你们觉得其他组的演讲过程和你们自己的有没有不同之处?
2.教学形式
本单元的教学以小组为基本形式,拓展学生合作和集体意识;通过教学资源的多种渠道的涉及和多种教学法的运用,结合语言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讨论和演讲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教学评估
重要的课堂测试、小组合作以及学习笔记的质量,旨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教学评估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以上就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